动态血压监测临床应用
加拿大高血压教育计划(CHEP) 推荐的高血压诊断程序
血压读数升高-诊室,家庭,药房
高血压就诊1 采集病史,体格检查和
诊断试验
高血压
非高血压 建议每年血压监测
诊室外血压评估 -动态血压监测(优先) -家庭血压监测
高血压就诊2(1月内) ABPM日间血压或 HBPM≥135/85 24hABPM≥130/80
24h Intra-Arteri来自l BPmmHgProtective
Damaging
Hours
大部分“双峰(6-8,18-20)一谷(2-3),昼高夜低”癿长柄“勺” 形,部分表现为双峰双谷(午间谷12-14)
动态血压监测的临床意义
高血压的识别和诊断
评估心脑血管风险
• 发现隐匿性高 血压
• 避免“白大衣 现象”
• 了解24小时 血压的变化趋 势及变异情况
• 预测心血管发 病和死亡的效 应较诊室血压 更强
评估降压治疗的效果
• 评价抗高血压 药物控制24 小时血压的疗 效
O’Brien E, et al. J Hypertens. 2013; 31(9): 1713-1768
中国动态血压监测的发展及问题
我国的发展
动态血压监测临床应用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厦门市高血压病防控中心
李卫华
背景 动态血压监测的适应征 动态血压监测结果解读 动态血压监测临床应用的问题和对策
有效治疗高血压从准确测量血压开始
准确测量 血压
正确诊断 高血压
有效治疗 高血压
动态血压监测是高血压诊断技术发展史上的重大创新
手动诊室 动态血压 血压测量 监测 自动诊室 家庭血压 血压测量 监测
高血压治疗评估 排除“白大衣性未控制高血压”,避免过度治疗
中华高血压杂志. 2015; 23(8): 727-730
动态血压监测的对象(3)
确诊高血压幵已接受降压治疗者, 若血压已达标,即多次测量的诊室血压平均值 <140/90 mm Hg, 但仍发生了心脑血管幵发症,如脑卒中、心力衰竭、心肌梗死、肾功能丌全 等,戒出现了靶器官损害,如蛋白尿、左心室肥厚、腔隙性脑梗死等,
诊室血压 <140/90mmHg
正常血压
诊室血压 ≥140/90mmHg
诊室血压 ≥180/110mmHg
如果是高血压急症
或可疑嗜铬细胞瘤
同日专 科治疗
考虑立即开始 降压治疗
给予动态血压监测(或家庭血 压监测,如果拒绝或不能耐受)
评估心血管风险和靶器官损伤
NICE Guidelines. 2011.
背景 动态血压监测的适应征 动态血压监测结果解读 动态血压监测临床应用的问题和对策
动态血压监测的临床应用
• 诊断高血压,提高高血压诊断的准确性
一
• 评估心血管风险,提高心血管风险评估的水平
二
• 评估降压治疗的效果,提高降压治疗的质量,充分发挥降
三
压治疗预防心脑血管幵发症的作用
中华高血压杂志. 2015; 23(8): 727-730
O’Brien E, et al. J Hypertens. 2013; 31(9): 1713-1768
为什么要进行诊室外血压测量(1)
诊室血压常常不能反映一个人的真实血压水平。
•人体血压是 波动的,测 一次有随机 误差。
为什么要进行诊室外血压测量(2)
诊室血压常常不能反映一个人的真实血压水平。
动态血压监测的对象(1)
诊室戒家庭血压监测发现升高,怀疑“高血压”者, 血压的平均值在1、2级高血压范围内,即140179/90-109 mm Hg。
诊断高血压
排除“白大衣性高血压”,避免过度治疗
中华高血压杂志. 2015; 23(8): 727-730
动态血压监测的对象(2)
确诊高血压幵已接受降压治疗者,若≥2种药足量治疗,血压仍 未达标,即多次测得诊室血压平均值仍 ≥140/90 mm Hg。
高血压
替代方法 如果ABPM或HBPM不可行
白大衣高血压 如果HBPM平均<135/85 建议ABPM或重复HBPM以确证
非高血压 建议每年血压监测
相对于听诊更优先推荐上臂电子 (示波)装置测量
动态血压监测 自动诊室血压 家庭血压监测 诊室血压监测
诊室血压 高血压就诊2 SBP≥140或DBP≥90mmHg
戒靶器官损害进行性加重。
高血压治疗评估 发现夜间血压未控制者(隐匿性高血压),调整药物种类和剂量
1.12 1.07
1.24 1.17
1.20 1.12
1.18 1.14
收缩压 舒张压
诊室血压 24h血压 白天血压
夜间血压
Kikuya et al, Circulation. 2007; 115: 2145-2152。
家庭/动态血压测量 诊断高血压的比较——全国多中心数据
• 无论在已治疗还是未治疗高血压患者,和动态血 压比较,家庭血压测量大概会漏掉25%的隐匿性高 血压。
——动态血压监测进入临床应用已超过20年 ——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粗放到精细 ——在高血压诊治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存在的问题
——使用丌觃范(监测对象选择丌当,监测仪器设置丌合理) ——无法正确解释检测结果,影响信息使用的质量 ——对动态血压监测中一些问题认识有偏差
中华高血压杂志. 2015; 23(8): 727-730
• 白大衣效应
为什么要进行诊室外血压测量(3)
诊室血压常常不能反映一个人的真实血压水平。
• 不能反映日常 活动状态和夜间 睡眠时的血压
为什么要进行诊室外血压测量(4)
与诊室血压相比,诊室外血压与心血管风险关系更密切。
每一个SD血 1.3 压升高发生 心血管病事 1.2 件的风险比 1.1 例
1.0
Kang YY, Li Y…Wang JG. J Hypertens. 2015; 33:1580-1587.
利用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诊断高血压 正逐步被各国指南采纳
英国NICE2011指南 加拿大高血压教育计划专家委员会(CHEP) 2014版指南
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NICE) 指南推荐的高血压诊断程序
高血压就诊3
高血压
高血压就诊4-5
高血压
非高血压 建议每年血压监测
The 2014 CHEP Recommendations.
动态血压监测的特点
动态血压监测的特点
最突出的特点:是在多种场合(家中、 工作场所、日程工作、生活及睡眠状态 下)、多种体位下测定的;一般在24h内 完成测定,能提供一日内(昼夜周期)的 血压波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