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满分150分)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28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匿.名(n ì) 粲.然(c àn ) 黝.黑(y òu ) 摧枯拉朽.(xi ǔ)B .解剖.(p ōu ) 滞.留(zh ì) 镌.刻(ju ān ) 屏.息敛声(b ǐng )C .诘.责(j í) 盎.然(àng ) 蒙昧.(m èi ) 夕日欲颓.(tu í)D .锃.亮(z èng ) 晦.暗(hu ì) 佃.农(di àn ) 悄.然不惊(qi āo)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A .他们有的坐火车旅行漫长的路程,有的从图拉驾车赶来,在客厅里正禁危坐地等待这位大师的接见。
B .我们应该怀着一棵感恩的心去聆听完母亲的唠叨,诚恳面对母亲的严厉,感悟母亲阳光般的心灵世界。
C .每逢骤雨猝至,这两位物理学家就匆忙把设备搬进棚屋,大开着门窗让空气流通,以便继续工作,而不至于被烟窒息。
D .为了这一着,面对技术封锁,多少人殚精竭虑,青丝变白发;多少人顽强功关,累倒在试验场;多少人无怨无悔、默默奉献……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 .新春佳节,万家团圆,你们却依然坚守在祖国最北端的边防线上,你们的钢铁之躯为万家和乐奉献着自己的青春。
B .一首首诗,一段段合唱,一幕幕短歌剧,在两小时之内,将半个多世纪的残酷历史出现在我们眼前。
C .战争的历史与人类的历史一样久远,从远古战争中走来的现代人,依然没有走出战争的阴影。
D .能否规范地书写汉字,是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书写的基本要求。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传统礼貌用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 )(3分) A .你和我小学毕业时的合影我一直当作珍贵的“文物”惠存..着。
B .可能是一时疏忽,你的稿子有几个不大通畅的语句,我斗胆作了斧正..。
C .你寄来的使用说明书,我有几个地方不大明白,特去信垂询..。
D .我的一首小诗在《星星》上发表了,现抄寄给你,请雅正..。
5. 下面语句的顺序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3分)①人们已认识到,家风是一辈又一辈先人生活的结晶,所以要向后代传递。
②古人撰写在门框上的“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就是一种传统家风的体现。
③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这是对古今家风的一种诠释。
④家风就是家庭的风气,它是一个家庭的传统和文化。
⑤而今,父母懂规矩,知书达理,有这样良好的文化氛围,后人自会获得很好的熏陶。
A. ④①③②⑤ B. ④③①②⑤ C. ④①②⑤③ D. ④②⑤③① 6.下列关于名著《红星照耀中国》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3分)姓名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 座位号 ______________A.《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全书共12篇,它通过一个外国人的所见所闻,客观地向全世界报道了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
B.《红星照耀中国》曾易名为《西行漫记》,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该作品先后被译为二十多种文字,几乎传遍了全世界。
C.“像其他许多红军领袖一样,他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
他个子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外表仍不脱孩子气……”这里的“他”指的是周恩来。
D.埃德加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
”文中的“大迁移”是指北方少数民族南迁。
7. 补写出下面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0分)(1)_______________,志在千里。
________________,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2)树树皆秋色,________________。
王绩《野望》)(3)__________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4)攀条折其荣, __________________。
(《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5)_______________?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黄鹤楼》)(6)大诗人东坡居士曾经盛赞王维的诗:“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
”王维《使至塞上》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以清晰的线条、鲜明的色彩勾勒出一幅雄奇壮丽的塞上风光图。
(7)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中表达对故乡山水无限眷恋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二、综合性学习。
(12分)8.你所在的班级正在开展以“诚信”为主题的班会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你所在的小组开展了以下活动,请你仿照活动一将其他的活动形式补充完整。
(4分)活动一:诚信人物图片展活动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活动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本次活动就中学生如何加强自身诚信建设征求意见,请你结合生活实际提出两点具体做法。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据报载:一出租车司机在救助一位被一辆货车(已逃逸) 撞伤的老人时,先让老人写下证明(证明不是自己撞的老人) ,然后才救助老人,请你对这位出租车司机的行为加以评论。
(60字以内,要求观点鲜明,说理透彻)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阅读(5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9-13题 (17分)我的暖,一寸长葛闪①这是个身着工作服、满身油漆和泥土,满面灰尘,约莫40岁左右的中年男子。
②他隔着车窗,朝我弯弯腰,腼腆地笑着,给我递了根香烟。
③看我接了烟,他大喜过望,慌忙从兜里摸出打火机帮我点上,咧开大嘴一笑,说:“大哥,您是几天来第一个接俺烟的呢。
”④我一听,就有点蒙。
⑤他好像瞧出了我的心思,憨憨一笑,说:“俺这烟差,你们城里人瞧不上眼。
您是第一个接俺烟的人,俺激动哩。
您绝对是一个瞧得起俺们乡下人的好人。
”⑥“有事吗?”我笑笑,为这个中年男子的“油嘴滑舌”。
⑦“是这样的,大哥,”男子搓搓手,不住地点头,“俺就是想,能坐坐您的车不?”⑧“你要到哪里?”我轻轻皱了皱眉,不是我小气不让他搭车,而是他那一身的油漆和泥土,实在是让我心有芥蒂。
⑨“不不不,”他把头摇得像拨浪鼓,“俺哪儿也不去,就在上面坐一会儿就行。
今儿不坐,明天坐一回就行,还是今儿这个时间。
”⑩说完,他那布满血丝的大眼睛,充满着乞求。
⑪我犹豫了一下,还是点了头,说:“行!”我话音刚落,还没来得及问他我心中的疑惑,他就一连向我说了几句谢谢便离开了。
临走前,还特意向我车前的车牌望了一眼。
⑫第二天,他准时到了学校门口。
看我在,他一脸兴奋,轻轻坐上了副驾驶座位,和我聊了起来。
⑬还没聊五分钟,放学的孩子们便冲出了校门。
他透过玻璃,紧张地看着人流。
过了一阵,他飞快地放开车门,站在车旁大喊着。
不一会儿,一个小男孩跑到了他的面前,他让小男孩喊了我一声“叔叔好”,然后还介绍说我是他在城里刚认识的朋友。
他递了根廉价香烟给我,便带着孩子匆匆离开了。
临走的时候,他望向我的眼神里充满了感激。
⑭我实在不明白,他为什么只坐这么一小会儿。
直到三天后,在学校门口又遇上他,他才告诉了我答案。
⑮原来,孩子刚进城读书,因为农村和城里的生活习惯存在很大的不同,所以一些同学很瞧不起他的孩子。
孩子的心里因此出现了阴影。
⑯“其实俺明白,大多数城里人也像您一样,待俺们如亲兄弟般的好,只是孩子小,暂时还不能理解。
”他笑笑说,“俺上次坐您的车看着孩子向我跑来,然后我就告诉孩子,您和我是顺路的,常免费载着我一起来学校!”⑰他搓着手,又憨憨地补充道:“别的家长给自己孩子的温暖那么长!”他张开双臂,比画了一段很长的距离,然后又接着说,“俺不中用,俺只能给他这么点的暖!”说完,他用手指比画了一个大约一寸长的长度。
⑱“一寸长的暖”!这形象的比画瞬间就击中了我的灵魂,我深深地震撼,被它的朴实,又被它的深沉!(选自葛闪新浪网博客,有删改)9. 文中的“他”为孩子做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文章第①段使用了人物描写的哪种方法?其作用是什么?(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联系上下文,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3分)您是几天来...第一个接俺烟的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本文情节安排上最大的特点是设置悬念,试举一例并说说其作用。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一寸长的暖”深深地震撼了“我”,请结合全文说说你对“一寸长的暖”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