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届高三语文复习导学案学案18【语言文字运用:仿写(含修辞)】及答案

2019届高三语文复习导学案学案18【语言文字运用:仿写(含修辞)】及答案

学案18 仿写(含修辞)学案目标 1.能够掌握仿写的基本要求,提高对隐性要求的审题能力。

2.能够根据要求仿写出合格、合理、和谐的句子,力求从形式上达到神似。

3.熟悉九种常见修辞手法的特点和作用。

4.主要通过课堂实战训练,进一步熟悉仿写的审题要求和注意事项,培养仿写过程中的联想能力,力求仿写出合格、合理、和谐的句子。

1.(2007·江苏卷)“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题口号。

请在下面的横线上分别填写适当的句子,作为学校一次迎奥运主题活动主持人的开场白。

甲:2008,我们将迎来一次体育的盛会,乙:2008,我们将迎来五大洲的宾朋。

合:我们的口号是:“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甲:我们来自不同的国家,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我们有着不同的肤色,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但我们生活在同一个世界。

甲:同一个地球孕育了我们的生命,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我们——有着对同一个梦想的追寻。

甲:我们都渴望和平与安宁,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我们珍视友谊和荣誉,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让我们的世界更美!乙:让我们的梦想成真!合: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让我们迎接奥运圣火在北京点亮。

2.(2006·江苏卷)请参照下面材料中画线的部分,另选我国两个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等),仿写句子。

要求字数相同,句式相似。

黄土黄,那是江北世世代代淳朴的厚实;清水清,那是江南祖祖辈辈悠然的淡雅,荡漾着千年的风物与风华。

唯在中秋,江南江北,共赏一轮明月;或在元宵,将一锅锅汤圆,煮成千年不变的甜甜蜜蜜与团团圆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2005·江苏卷)在“沙砾”、“星星”、“蜡烛”中任选一种,仿照下面《溪流》的格式,写一组句子。

溪流没有江河奔腾的浪花,也没有大海壮阔的波澜,但山石间的那点叮咚是你欢快的旋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考点探讨仿写题是语言表达中文学味最浓的题型,它文采斐然、语气沛然、寄寓哲思、贴近生活。

所以成为高考中语言表达题的主考点之一。

虽然江苏近三年未考它,但它仍将是江苏卷的常考点。

江苏卷考仿写,稳中求变,形式灵活,可以是一、知识梳理1.仿写的基本要求是________一致,________一致。

2.修辞手法感悟(1)下面的句子都是同学们在日常习作中对父亲的描写,请判断他们都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①父亲是一头勤勤恳恳的老黄牛,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岁月里,默默开垦自己的一片土地,从不抱怨。

②父亲一生保守,视新思想为毒蛇猛兽,他对这些迷失人心志的东西从来都是避而远之。

③父亲出身贫寒,祖祖辈辈都是布衣短褐,除了躬耕桑麻,实在不知还能干些什么。

④每到傍晚,那杆烟枪就开始了与父亲的交谈,在“咕噜咕噜”的吞云吐雾间,解读着父亲的内心世界。

⑤从来安静无声的父亲突然震怒起来,冲着我和母亲狂吠:“滚,都给我滚!”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下列古诗文综合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①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

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

(李白《古风·其十九》)②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贺铸《青玉案》)③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白居易《琵琶行》)④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

(杜甫《曲江对酒》)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题型梳理(一)题型训练一——填空式仿写1.试题特点这类题一般是在所供材料的中间或末尾空出一句或几句,要求考生根据材料内容,仿照上句或下句的句式及修辞,补写一句或多句与原句在内容上有密切关系的句子,构成一个完整的语段。

有些时候是在所供材料的末尾留空,要求考生根据例句的句式和内容,续写一个或多个句子,与上文构成一段语意完整的文字。

2.演练体悟仿照文中开头一句话的句式,在横线处写两个句子。

要求所写句子都运用比拟的修辞手法,并与开头的一句话构成排比句式,使文段语意完整。

没有大海的粗犷豪放,可以有小溪的轻盈从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活向每一个人敞开胸怀,我们总能在那里找到自己的色彩,自己的价值。

这种填空式仿写,无论是把要仿写的句子放在文段中间还是结尾(放在中间的叫嵌入式仿写,放在结尾的叫续写式仿写),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①审题干对象,尤其是审隐性要求,即它的上文或上下文。

所有的句式、修辞及内容等要求都蕴含在这里面,这是审题的重点所在。

②所仿出的句式不仅在句式、修辞、内容、用语、情感及语言风格方面与上文或上下文保持一致,更要注意与上下文的衔接、照应、连贯,语境要一致。

(二)题型训练二——1.试题特点这类题一般是仿照例句句式,围绕另一话题写句子,即仿句与原句在内容上没有联系,只是句式、修辞手法等要求相同。

有些时候话题比较自由,只提供要求和例句,然后要求考生自由选择话题,仿照例句的句式及修辞进行仿写。

2.演练体悟(1)请从“知识”“兴趣”中任选一个为内容,仿照下面的示例写两个句子。

要求每个句子都采用比喻的修辞方法,两个句子之间在语意上形成对比。

时间,是海绵里的水,只要你勤奋地挤,总会有所收获;时间,是掌缝中的沙,如果你不太在意,就会全都漏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依照下面句子的形式,在横线上另写一组句子。

要求:①以文化名人或文学名著中的人物形象为素材,②字数与例句大体相同。

没有长须飘拂的冯友兰,没有美学散步的宗白华,没有妙语连珠的吴组缃,没有口衔烟斗旁若无人的王瑶,未名湖肯定寂寞多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审清被仿写语句的句式特点,仿写句要与被仿写语句句式保持一致。

(2)分析被仿写语句的修辞特点,修辞手法与被仿写语句保持一致。

(3)看清要求仿写的话题,不要脱离要求另立话题。

(4)依据仿写话题展开联想、想象,写出形象合理的语句。

(三)题型训练三——对联式仿写1.试题特点对联式仿写其实也可以放在前两种题型中,只是因它的特殊性而独立出来,单独训练。

这种题型说难很难,需要有广博的知识,需要掌握专门的技巧;说简单也很简单,字数相等,词类相应,结构相同,内容相关,文字相别即可。

2.演练体悟试着根据“字数相等、词类相应、结构相同、内容相关、文字相别”的原则,来进行下面的对联练习。

请补足下联,用来描绘人迹罕至的幽静环境,表达隐居之乐:上联:石径有尘雨洗下联:______________仿写对联,除了上面所讲的几个原则外,还要注意在韵律上,上联最后一字应为仄声,下联最后一字必为平声。

仿写题从形似到神似的过程中应注意什么问题?所谓“形似”,是指仿写句式与例句在结构关系、表达方式、修辞手法等方面相同或相似;所谓“神似”,是指仿句的内容主旨、语言风格与例句相契合。

相对而言,“形似”较易把握,“神似”难度较大,而仿写的最高境界应当是形神兼备,从句式到内容到情感到语言到表达,不但要“形似”,更要“神似”。

形似意谐,形神兼备,保持句意情调一致。

那么,在从形似到神似的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呢?案例探讨1.请在下面的横线上紧接上文再写一个句子。

要求:(1)另举一个事例,(2)句式与画横线的一句相同。

古往今来,彪炳史册的杰出人物,都曾做过非同寻常的努力,因而在事业上创造了辉煌的业绩。

如果没有李时珍跋山涉水、尝遍百草,没有他数十年如一日的搜集整理、笔耕不息,哪会有药学著作《本草纲目》的问世!比一比:请判断并分析下列仿句是否符合要求。

A.如果没有妈妈的十月怀胎,没有爸爸的精心养育,哪会有我的今天!B.如果没有司马迁的忍辱负重,发愤写作,就不可能有《史记》的问世!探讨:①审题,找到模仿要点:__________;②对照模仿要点,分析所给句子: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①先审题,找出模仿要点。

句式上:A.假设关系,如果……。

B.否定的形式且含有并列关系,没有……没有……。

C.含有反问语气,哪……内容上:A.写彪炳史册的杰出人物。

B.写他们的光辉业绩。

②对照模仿要点,分析所给句子。

A.虽举了一个例子,但与原句“彪炳史册的杰出人物”这一大前提不符,另外,句式也不符合要求。

形未似,意未通。

B.虽以“彪炳史册的杰出人物”司马迁为例,但句式上与画线句子不同,没达到仿写要求。

形未似。

答案修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下面横线处各补上一句话,要求:语意连贯,句式一致,形成完整的排比句。

人要懂得尊重自己,尊重自己所以不苟且,不苟且所以有品位;人要懂得尊重别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要懂得尊重自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