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行计算中的调度算法研究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计算问题需要高性能
计算机的支持。
而并行计算是目前高性能计算的主要手段之一。
在并行计算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如何调度任务,即把若干个可
执行的任务分配到多个处理器上执行。
调度算法是解决这个问题
的核心。
一般来说,调度算法是根据一定的规则和性能指标将可执行的
任务映射到处理器上,以达到提高计算效率、减少资源浪费和降
低系统负载等目的。
调度算法可以分为静态调度和动态调度两类。
静态调度算法是在系统启动时确定任务分配,并且在整个执行
过程中不进行改变。
其中比较常见的算法有如下几种。
1. 轮换调度算法:任务依次分配到多个处理器上,每个处理器
按照固定的次序执行任务,直到所有任务都执行完毕。
轮换调度
算法简单有效,但是可能会出现某些处理器任务负载过高或任务
执行时间不等的情况,影响系统性能。
2. 静态优先级调度算法:根据任务的优先级进行分配,优先级
高的任务先执行。
这种算法的优点在于简单,且能够保证高优先
级任务的执行,但可能会出现优先级过高导致低优先级任务长时
间等待的现象。
3. 按照数据依赖图进行调度:根据数据依赖图将任务分配到不
同的处理器上,保证同一数据的任务能够在同一个处理器上执行。
这种算法能够减少不必要的数据传输,提高计算效率。
相较于静态调度算法,动态调度算法能够更好地适应多变的计
算环境,并且具有较好的实时性。
常见动态调度算法有如下几种。
1. 最短作业优先算法:根据任务的长度进行优先级排序,短作
业先执行。
这种算法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任务的等待时间,但是
可能会出现长作业等待时间过长或者优先级排序不合理的情况。
2. 抢占式调度算法:当一个任务优先级高于正在执行任务时,
系统可以暂停原任务的执行,将CPU分配给新任务执行,以达到
更好的性能效果。
但是这种算法也有可能会引起各种问题,如任
务饥饿、死锁等。
3. 基于负载均衡的任务调度算法:调度器会根据处理器的负载
状况和任务长度等因素,自动将任务分配到不同的处理器上,以
达到最优的负载均衡效果。
在并行计算中,调度算法对系统性能影响十分重要。
好的调度
算法能够提高系统的效率,减少资源的浪费,同时也能够提升计
算效率,降低操作成本,增加用户体验。
因此,未来需要继续深
入研究并发计算的调度算法,以满足高性能计算研究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