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自考真题 (2)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自考真题 (2)

全国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试卷(课程代码0053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苏舜钦诗歌的风格特色是A.平易古淡B. 华丽典雅C.豪犷雄放D.清新流丽【解析】C 苏舜钦的诗歌风格是豪犷雄放。

早期诗歌重视现实,揭露社会黑暗,大胆直言,充满激情,语言明快豪迈。

风格特色豪犷雄放而超迈横绝。

《淮中晚泊犊牛》《奉酬公素学士见招之作》2.陈师道的诗被称为A.半山体B.山谷体C.后山体D.简斋体【解析】C 陈师道的诗被称为后山体。

陈师道作诗全凭学力专精,讲苦吟,求奇拙,标举“宁拙勿巧,宁朴勿华”。

其诗力求简省字句以摒却华词丽藻,往往以拙为工、简妙雅淡、瘦而有骨。

3.李清照后期词的风格是A.清丽淡雅B. 沉郁哀痛C. 雍容典雅D.浓艳密丽【解析】B 李清照前期词的风格是清丽淡雅,李清照后期词的主要风格是沉郁哀痛。

4.陆游晚年写了大量绝句,其风格主要表现为A.雕饰藻绘B.清淡秀逸C. 豪放悲壮D.清新拔俗【解析】B 陆游的古体诗风格悲壮,七律自然圆转而对仗工整,绝句风格清淡秀逸。

陆游的诗歌创作是我国古代爱国主义文学发展的一个高峰。

5.姜夔词的艺术特点是A.清空骚雅B.如七宝楼台C.平淡自然D.清新明快【解析】A 白石词的艺术风格:①白石词的风格是清空骚雅②白石词的意境清幽空灵③虚词的使用是构成清空风格的重要手法④白石词以健笔写柔情,褪尽铅华,更见清澈⑤白石词音律精严,以雅乐注入词体,为清雅词风提供了基础⑥白石词清雅风在婉丽,豪放之外立于一宗,蔚然成派,丰富了词体风格的内涵。

6. 戴复古所属的诗人群体是A.江西诗派B.江湖诗派C.中兴四大诗人D.永嘉四灵【解析】B 江湖诗派是继永嘉四灵而兴起的一个诗派,因陈起刊刻的《江湖集》而得名。

宗尚晚唐体的清巧,属意于苦吟,用白描,以不用事为贵。

代表诗人有刘克庄、戴复古、方岳。

7.元好问的散文成就很高,其为文A.气势宏大,有盛唐风B.精工巧丽,备极才情C.取法欧苏,纡徐委备D.清邃高古,出尘世外【解析】C 元好问是金代文坛最杰出的大家,金代文学史上一代伟人。

元好问的论诗绝句、伤乱诗,以及清雄顿挫的词作,标志金代文学的最高成就和独特价值。

元好问的散文成就很高,其为文取法欧苏,纡徐委备。

8.乔吉《两世姻缘》的艺术特色是A.悲喜连缀,贯通一体B.酸楚哀怨,令人肠断C. 感事兴怀,情寄高远D.哀伤幻灭,淋漓尽致【解析】A 乔吉《两世姻缘》前两折悲剧,后两折喜剧,悲喜连缀,贯通一体,成为元杂剧中一个很特别的体式。

9.王实甫《西厢记》取材于A.白居易《长恨歌》B.民间流传的南戏C.范摅《云溪友议》D.元稹的传奇小说【解析】D 王实甫《西厢记》取材于元稹的传奇小说。

《西厢记》在元杂剧体制上突破了元杂剧一本四折、一人主唱的通例;全剧五本二十一折;末、旦轮流主唱。

10.“南戏”早期被称作A.昆腔B.温州杂剧C.传奇D.大元乐府【解析】B 南戏:南戏是南曲戏文的简称。

原来是流行于浙江温州一带的地方戏,又称温州杂剧或永嘉杂剧。

约产生于北宋末南宋初。

其形式有别于北方杂剧,唱腔轻柔婉转,音乐属南曲系统,为南方群众所喜爱,元灭南宋后,它一度衰微,元代后期杂剧衰落后,它又兴盛起来,形式也趋向成熟和定型,后来发展为明清的传奇。

11.萨都刺的诗文集名为A.《牧庵集》B.《剡源集》C.《雁门集》D.《陵川集》【解析】C 因出生在代州,代州古称雁门,他的诗集也就名为《雁门集》,他本人被称做“雁门才子”。

萨都刺直面现实的代表诗歌作品是《鬻女谣》。

12.《水浒传》突出了“官逼民反”的主题,小说中第一个正式登场的人物是A. 鲁智深B.林冲C.西门庆D. 高俅【解析】D 小说中第一个正式登场的人物是高俅。

13.明代著名小说《金瓶梅》属于A. 历史演义B.世情小说C. 话本小说D.神魔小说【解析】B 明代四大奇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代表中国古代小说的四种类型:历史演义小说、英雄传奇小说、神魔小说、世情小说。

14.明永乐以后至成化末年,文坛上最为流行的文学流派是A.临川派B.台阁体C. 唐宋派D.前七子【解析】B 明永乐到成化数十年间,诗歌发展进入了一个低谷,当时的流行诗风,在朝者为“台阁体”,在野者为“性理诗”。

15.代表明代散文全面繁荣和时代特征的是A.唐宋派散文B.公安派C.晚明小品文D.竟陵派【解析】C 晚明小品散文的出现标志明代散文领域主情、主文的最终胜利。

小品散文成就最高:袁宏道、张岱。

16.高启诗歌各体兼工,尤长于A.五言古诗B.五言律诗C.七言律诗D.七言歌行【解析】D 明代堪称“诗人之翘楚”的是高启。

高启的诗众体兼工,最长于七言歌行。

17.明代前期作家朱有燉的散曲集是A.《诚斋乐府》B.《秋碧乐府》C.《江东白苎》D.《雍熙乐府》【解析】A 朱有燉是明代前期成就最大的散曲作家,其散曲集为《诚斋乐府》。

18.明清之际的钱谦益在诗歌创作上推尊A.陶渊明B.李白C.杜甫D.苏轼【解析】C 钱谦益在诗歌创作上推尊杜甫。

钱谦益《后秋兴》,清代诗歌的宗宋倾向和感伤思潮都是从钱谦益开始的。

钱谦益诗歌的主要特色是典丽悲凉。

19.诗句“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出自A.赵执信《晓过灵石》B.吴伟业《圆圆曲》C.王士稹《秦淮杂诗》D.袁枚《马嵬》【解析】B 诗句“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出自吴伟业《圆圆曲》。

吴伟业:代表作《圆圆曲》,擅长七言歌行,时有“梅村体”之称。

清人宗法唐人,吴伟业为开导先路者。

20.浙派代表诗人厉鹗在诗歌创作上工于A.四言B.五言C.七言D.杂言【解析】B 厉鹗:师奉宋人,故为査慎行以后倡导宋诗的大家,也是浙派诗的领袖,在诗歌创作上工于五言。

有《宋诗纪事》。

21.黄景仁《都门秋思》一诗的主要特色是A. 质朴苍劲B.清新明畅C.清丽峭拔D.闲适恬淡【解析】C 黄景仁《都门秋思》一诗的主要特色是清丽峭拔。

22.阳湖派古文的代表人物是A.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B.方苞、刘大樾、姚鼐C.恽敬、张惠言D. 戴震、钱大昕【解析】C 阳湖派是清代中叶散文流派之一。

因其代表人恽敬、张惠言及后学多为阳湖(今江苏武进)人,故名。

23.纳兰性德《长相思》[山一程]一词的题材是A.咏物B.爱情C.边塞D.吊古【解析】C 题材是边塞。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24.《绿野仙踪》的主要内容是A. 描写才子佳人的恋爱故事B.演绎郑成功、张煌言海上抗清复明的史事C.叙述冤仇相报的两世姻缘故事D.叙写冷于冰求仙学道、救济众生的经过【解析】D 《绿野仙踪》它对传统的神魔小说有所突破和创新,融神魔小说、世情小说、历史小说为一体。

讲述冷于冰在其成仙的道路上,收徒并且帮助其亲人弟子诛杀为祸世间的妖怪的故事。

25.李渔《笠翁传奇十种》的主要题材是A.才子佳人B. 历史故事C.政治时事D.神怪故事【解析】A 《笠翁十种曲》是李渔创作的喜剧集,主要题材是才子佳人。

26.近代“新派诗人”的代表人物是A.龚自珍、魏源B.张维屏、贝青乔C.梁启超、黄遵宪D.樊增祥、易顺鼎【解析】C 近代诗坛,宋诗派和继之而起的同光体是主要流派,与之先后并存的还有①以龚自珍,魏源为代表的启蒙诗人②以张维屏,贝青为代表的爱国诗人③以梁启超,黄遵宪为代表的新派诗人④以南社诗人为代表的革命派诗人⑤以王闿运为代表的汉魏六朝诗派诗人27.道光、咸丰、同治时期,占据诗坛中心的是A.同光体B.宋诗派C.晚唐诗派D.汉魏六朝诗派【解析】B 清代道、咸、同时期,占据诗坛中心的是宋诗派。

28.近代词人王鹏运开创了A.临林词派B.阳羡词派C.浙西词派D.常州词派【解析】A 近代词人王鹏运开创了临林词派。

29.《老残游记》属于A.侠义小说B. 公案小说C.谴责小说D.狭邪小说【解析】C《老残游记》的作者是刘鹗,属于谴责小说。

30.1906年,欧阳予倩、李叔同等人成立的我国第一个戏剧团体是A.和春班B.春台班C.春阳社D.春柳社【解析】D 1906年,欧阳予倩、李叔同等人成立的我国第一个戏剧团体是春柳社。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均无分。

31.下列属于辛派词人的有A. 张元幹B.朱敦儒C.张孝祥D.刘过E.陈亮【解析】ACDE 辛派词人:南渡前后词风与辛弃疾相似或相近的作家——张元幹、张孝祥、陈亮、刘过,风格:浓郁爱国激情、慷慨悲壮。

朱敦儒的词于淡而静的空旷境界中,透出潇洒,加之风格自然飘逸、语言浅白如话,在词坛能自成一格,遂形成了“朱希真体”或“樵歌体”。

32.宋元话本小说的艺术特征有A.连贯叙述,故事性强B.有意制造悬念和巧合C.情节曲折符合市民心理D.篇首或篇尾多采用诗词E.语言华美,由俗返雅【解析】ABCD 话本小说是语文体。

话本小说的语言具有通俗易懂、生动明快的特点。

33.以下话本小说属于李渔创作的有A.《清夜钟》B.《无声戏》C.《十二楼》D.《豆棚闲话》E.《西湖佳话》【解析】BC34.下列属于弹词特点的有A.流行于南方的讲唱文学形式B.由说、噱、弹、唱等组成C.多用第三人称叙述D. 有“国音”、“土音”之分E.作者多为女性【解析】ABCDE 弹词是流行于南方的讲唱文学形式,由说、噱、弹、唱等组成,多用第三人称叙述,有“国音”、“土音”之分,作者多为女性。

35.以下小说属于林纾翻译的有A.《巴黎茶花女遗事》B.《滑铁卢战血余腥录》C.《黑奴吁天录》D.《撒克逊劫后英雄录》E.《海上花列传》【解析】ABCD 林纾:被视为“桐城谬种”的代表人物。

最为看重自己的古文创作。

林纾文章中最有文学价值、较有文学意义的是其外国作品“准古文”译文。

属于林纾翻译小说的作品有《滑铁卢战血余腥录》《巴黎茶花女遗事》《黑奴吁天录》。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36.白体【解析】(1)宋初出现的诗歌流派,代表诗人是李昉、徐铉、王禹偁。

(2)学习白居易诗歌,诗风平易晓畅。

37.国朝文派【解析】(1)金代后期的诗文作家群,形成了有别于宋的独特风格。

(2)其代表作家有蔡珪、党怀英、赵秉文、王庭筠。

38.常州词派【解析】(1)代表人物是张惠言、周济。

(2)为词重视比兴寄托、言外之意。

39.曾国藩的古文理论【解析】(1)加入“经济”一门,讲究实用。

(2)骈散结合,不重“义法”。

(3)认为古文不宜说理,重视古文的审美特性。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