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八年级美术下册《两个外国美术流派》评课稿
1. 引言
《两个外国美术流派》是人美版八年级美术下册的一篇重
要课文,该课文主要介绍了西方艺术史上两个重要的美术流派:立体主义和超现实主义。
通过学习这两个流派,学生们可以了解到西方这两个时期的美术思潮,不仅能够拓宽审美视野,还能够激发学生对艺术的兴趣和创作能力。
2. 课文分析
2.1 立体主义
立体主义是20世纪初叶兴起的一种艺术思潮,它强调描绘
物体的多个视角和不同平面的组合,以呈现出物体的立体感。
课文中通过介绍立体主义艺术家毕加索和布拉克的代表作品,学生们可以了解到立体主义运用线条和几何形状进行构图,追求空间和形态的变化。
2.2 超现实主义
超现实主义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兴起的一种艺术流派,它
试图突破现实世界的束缚,通过疯狂的想象和脱离逻辑的组合,创造出超越现实的画面。
课文中通过介绍超现实主义艺术家达利和马格利特的代表作品,学生们可以了解到超现实主义的特点和表现形式,以及艺术家们的创作动机和内在意义。
3.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本课文,学生应能够达到以下教学目标:
•了解立体主义和超现实主义这两个西方美术流派的发展历程;
•掌握立体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的基本概念和表现方式;
•能够分析并欣赏立体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品;
•培养学生对艺术的鉴赏能力和创作兴趣。
4. 教学重点与难点
4.1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了解立体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的核心内容和艺术特点;
•引导学生分析和欣赏立体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品。
4.2 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在于让学生理解超现实主义这种突破常规、超越逻辑的艺术形式,并能够深入分析作品背后的意义和
内涵。
5. 教学过程
5.1 导入环节
通过展示立体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品,引发学生对
艺术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他们积极参与本课的学习。
5.2 学习立体主义
5.2.1 探究课文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并进行简要的讲解,重点介绍立体主
义的起源、发展和特点。
同时,给学生展示毕加索和布拉克的经典作品,让学生尝试分析这些作品中所运用的线条和几何形状,并理解其所表达的立体感。
5.2.2 分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自由讨论立体主义的表现方式和
艺术特点。
鼓励学生们积极发言,互相交流观点和理解。
5.2.3 创作实践
引导学生运用立体主义的表现方式,进行简单的创作实践。
可以让学生选择物体进行观察和描绘,注重线条和形态的表现,以追求立体感的呈现。
5.3 学习超现实主义
5.3.1 探究课文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并进行简要的讲解,重点介绍超现实
主义的特点和艺术家达利和马格利特的代表作品。
通过对这些作品的讲解,让学生理解超现实主义追求超越现实的目标,并引发他们思考作品背后的意义。
5.3.2 分组讨论
将学生继续分组,让他们自由讨论超现实主义的表现形式
和作品背后的意思。
激发学生们从不同角度思考和理解超现实主义的艺术。
5.3.3 创作实践
引导学生进行超现实主义的创作实践。
可以让学生选择一
个日常生活中的物体,通过组合和变形创造出超越现实的画面,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5.4 总结与展示
让学生分享他们的创作成果,并对立体主义和超现实主义
进行总结。
通过学生们的讨论和展示,加深他们对立体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的理解和认识。
6. 教学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开展小组讨论、学生间互相展示
和评价作品等形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可以评价学
生对立体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的理解、分析能力和创作表现等方面,并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7. 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们不仅仅了解了立体主义和超现实主义这两个具有代表性的艺术流派,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对艺术的鉴赏能力和创作潜力。
这对于学生的审美素养和创造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相信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们对艺术的理解和欣赏将会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