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LC的校园照明智能控制系统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快速上升,随之出现的能源紧张问题也越来越严重,中国人口较多,国内高校用电量较大,也普遍出现能源浪费的情况,全国几千所
高校,电量浪费的总量难以计算。
本文通过分析当前高校教室的灯具使用特点,
出于节约照明用电的目的,设计了一套校园照明智能控制系统。
使用该智能控制
系统能够根据教室、走廊、校园的实际情况进行开关灯,避免了校园内电灯在无
人时长期点亮不关的现象,同时能够很大程度的减少人工管理的工作量。
1.引言
全国几千所高校,电量浪费的总量难以计算。
传统的校园照明系统往往需要
手动控制,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容易浪费能源,同时非常不利于学校的管理。
随
着物联网技术和智能化技术的快速发展,校园照明智能控制系统已经成为现代校
园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基于PLC的校园照明智能控制系统具有自动化控制、
节能减排等优点,因此备受关注[1]。
采用基于PLC的校园照明智能控制系统可
以提高校园照明的智能化程度,基于PLC的智能控制系统可以实现根据时间、环境、用电负荷等因素自动调节照明亮度和开关状态,提高照明的智能化程度[2]。
通过智能控制系统的调节,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照明能耗,降低校园的能源消耗
和排放。
同时还能实现照明故障检测和预警,及时发现和解决安全隐患,提高校
园照明的安全性,方便校园管理[3]。
2.总体方案设计
传统教学楼内灯光和校园内景观灯需要人工进行控制管理,大部分时
间都有着许多的浪费能源现象。
校园照明智能控制系统是利用PLC对教室内的人
体红外射线和光照强度进行监控,并以此为根据自动对教室和楼道里的照明灯进
行智能化管理。
对校园景观灯采用分时段控制的策略减少能耗。
设计校园智能控
制系统的主要目的时减少校园电灯能耗,在教室内光线充足或教室内无人的时候,自动关闭电灯,防止“长明灯”现象的出现。
对于楼道相关区域或校园内景观灯,
实现智能化控制。
提高校园管理的能力,实现对教室照明系统的科学智能管理,
为高校节约电能。
校园照明智能控制系统包括上位机和下位机两个部分,实现对教室和校园内
灯光的智能管理[4]。
下位机包括PLC、智能灯控开关、人体红外传感器、光照传
感器等。
PLC和智能灯控开关按照校园区域安装在特定的房间内,传感器安装在
教室内检测教室内学生的出入和教室内的亮度信息。
将检测的信息传送到PLC,PLC根据一定的控制策略实现教室电灯和校园内电灯的控制。
另外所有电灯可以
通过人工的方式手动介入,实现强制开关。
从系统的两个组成部分的功能来分析,
下位机主要工作为:
第一、能够检测人员数量和分布区域,得到人体存在信息;第二、能够探测
教室内亮度的信息;第三、能够接受并解析传感器的信息,并根据信息发出一定
的指令,同时能够和上位机完成通信;第四、能够执行灯的开关指令。
上位机应该能够完成的功能有:
第一、可以实时监控当前教室是否有人存在以及当前教室的电灯状态;第二、可以和PLC完成数据通信;第三、能够远程控制教室、楼道、景观灯的开启关闭;第四、能够设置室外景观灯的开启关闭时间灯,能够保存多个控制策略。
3.硬件选型
3.1 PLC的选型
在本文校园智能控制系统中,考虑系统要求和环境条件,然后根据实际I/O
点数 [12]。
对PLC的运算要求以及内存容量的要求不高,同时使用环境在教学
楼内,干扰较少,所以最终选择西门子1200系列,PLC实物如图3-1所示。
成本
较低,可扩展数字量输入输出模块和模拟量输入输出模块。
同时能够与WINCC组
态软件直连,使用方便稳定。
图3-1 西门子1200PLC
3.2 人体信号采集模块的选型
热释电传感器人体信号采集模块如图3-2所示。
XKC-003K4人体信号采集模
块是一种常用的被动式红外(PIR)运动传感器模块。
它广泛用于需要运动检测
的各种项目和应用中。
该模块由热释电传感器、菲涅尔透镜和支持电路组成。
该
模块具有约7米(23英尺)的检测范围,检测角度为120度。
这意味着它可以在
此范围内检测到运动。
模块的灵敏度可以使用电位器进行调节。
通过调整灵敏度,使传感器对运动更敏感或不敏感。
XKC-003K4设计为节能型,静态电流小于200mA,功耗非常低,是一种简单
而经济实惠的解决方案,本文最终选择XKC-003K4型号的人体信号采集模
块。
图3-2 热释电传感器人体信号采集模块图
3.3光检测模块的选型
光检测模块主要用于检测教室内光照是否足够,在光线充足的情况下,则不需要开启照明设备,当光线不充足时,开启周围电灯,确保光照复合教室图
书馆标准。
光检测模块如图3-3所示。
此外。
该模块具有良好的抗干扰能力,采用的是低功耗设计,还可以通过配
置寄存器来选择不同的测量范围和灵敏度,能够满足设计需求。
4.硬件设计
4.1系统的I/O分配设计
以一个PLC为例,系统数字量输入点及其对应地址编码分别为I0.0对应启
动开关、I0.1对应停止开关、I0.3-I0.7对应光照传感器、I1.0-1.5对应人体传
感器和I0.2对应投影仪开关。
对应地址为Q0.0对应讲台区域灯,Q0.1-Q0.3区
域1、区域2、区域3,I/O地址分配表如表3-1所示。
系统主电路图和PLC接线
图分别如表4-1所示。
表4-1 I/O 分配设计表
4.2系统的PLC电路设计
图4-1 PLC设计接线
5.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5.1 PLC程序设计
图5-1
如图5-1所示,首先判断启动开关是否开启了,如果开启了,则进行是否有人的判断,有人的情况下,假如光照不足,则将对应的灯打开。
图5-2 教室电灯控制程序
如图5-2所示,当单个区域内有人的时候,打开相应区域的灯,但同时也将教室内多媒体考虑进去,在使用多媒体时,关闭讲台电灯提高多媒体的清晰度。
图5-3 教室无人时仿真图
如图5-3所示,当人体传感器检测到教室内无人,此时光照传感器也没有被触发,所有电灯呈关闭状态。
图5-4 光照充足时,教室有人仿真图
如图5-4所示,教室内有人时,热释电传感器是导通状态,但光照传感器充足,为不导通状态,相应区域内电灯不会打开。
图5-5 光照不足时,教室有人仿真图
如图5-5所示,教室内有人时,热释电传感器是导通状态,此时光照不足,是导通状态,相应区域内电灯打开。
6.结论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快速上升,能源紧张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国内高校用电量较大,也普遍出现能源浪费的情况。
因此,设计了基于PLC的校园照明智能控制系统。
考虑了光照因素、时间因素、教室内学生等因素,针对教室内灯光、楼道走廊内灯光、校园景观灯等设计了不同的控制策略,对智能控制系统的硬件进行了选型。
PLC、上位机组态间通过工业以太网进行连接,构建了一个自动化层次高、灵活控制、且可大大降低能耗的校园照明智能控制系统并对PLC设备以及各类材料的研究选用、控制程序的设计等进行了充分具体的阐述。
参考文献
[1]周立萍,王伍柒,刘淑伟,周立红.基于PLC控制的教学楼智能照明系统设计[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9(07):93-95.
[2]樊建强,赵晓艳,刘攀.基于PLC的校园照明智能控制系统的设计[J].数字通信世界,2018(06):76.
[3]张凌霄.PLC控制的自动照明系统[J].职业技术,2017,16(09):118-120.DOI:10.19552/ki.issn1672-0601.2017.09.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