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2版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兵器科学与技术20120703

2012版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兵器科学与技术20120703

兵器科学与技术082600(一级学科:兵器科学与技术)一、学科简介与研究方向本学科始建于上世纪50年代初,是我国最早建立的国防特色学科专业,1984年在我国首次招收博士研究生,1998年按“兵器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07年被批准为国家重点一级学科,2008年全国学科评估中排名第一。

本学科已形成由院士、长江学者和知名学者为带头人,学术造诣深厚、队伍结构合理、团结协作、富于创新、贡献卓著的学术群体。

拥有爆炸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机电动态控制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形成了以中关村校区理论分析及数字仿真中心,西山实验区及东花园露天试验场为核心的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平台。

承担了大批国家和国防重大、重点项目,培养大量研究生,为我国国防科技工业持续输送了大量高层次、创新型人才。

本学科是我国兵器科学与技术领域学术和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和对外交流合作的基地,为我国常规武器装备的发展起到了引领和支撑作用。

本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有:武器系统设计(方向一):武器系统设计理论与方法,武器系统总体设计与技术集成,武器系统分析、仿真、试验与评估,新概念新原理武器系统。

发射理论与技术(方向二):发射理论与方法,发射控制技术,发射动力学与振动控制,新型发射理论与技术,发射安全检测技术。

信息感知与控制技术(方向三):环境、目标信息感知与目标识别,武器的精确定位、导引与控制,瞬态信息处理与信息对抗,新原理、新体制探测与控制技术。

毁伤理论与弹药工程(方向四):毁伤理论与方法,弹道理论与技术,弹药及战斗部技术,目标毁伤及防护技术,灵巧与智能弹药技术。

爆炸毁伤技术(方向五):爆轰理论,含能材料点火、起爆及爆轰特性,炸药能量输出结构,新型毁伤理论与技术,目标毁伤机理,毁伤效应及评估,毁伤威力仿真与试验,爆炸测试技术。

特种能源理论与技术(方向六):特种能源化学,特种能源材料,特种能源动力,特种物理化学效应,特种能源系统可靠性安全性。

二、培养目标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诚实守信,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科研道德和敬业精神。

为适应国防现代化建设需要,需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本着有利于学科建设和促进科学技术发展、有利于学科交叉、按宽口径培养研究生的精神,本学科按一级学科培养博士研究生。

掌握本学科坚实而宽广的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掌握本学科的现代实验方法和技能,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一定的国际学术交流能力。

能深入了解和熟悉本学科的现状和发展方向,在某一方向上能够把握学术前沿并有深入的研究,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作风,具备独立从事学术研究和教学的高层次人才。

具体包括:(1)在已有的兵器科学与技术学科知识基础上,对于与自己研究相关的重要理论、核心概念及其历史脉络,有透彻了解和把握;(2)有敏锐的思辨和分析能力,能够判断问题的价值,跟踪学术前沿,进行理论和知识创新;(3)对某一领域或方向,有深入研究和独特理解,并做出自己的创新性贡献;(4)忠诚学术,淡薄名利,认真治学,努力进取,回报社会。

三、基本修业年限硕士起点博士研究生基本修业年限为4年,最长修业年限为6年。

本科起点博士研究生基本修业年限为5.5年,最长修业年限为7年。

原则上硕士起点博士研究生应在第一学年内完成课程学习,本科起点博士研究生应在两学年内完成课程学习,博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工作时间不应少于一年。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1.硕士起点博士生设置课程表类别课程编码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学期考核方式备注公共必修课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54 2 1 考试必选第一外国语54 2 1、2 考试科研诚信系列讲座27 1 1、2 考试公共选修课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1选修学科基础理论课科学与工程计算任选一门近代数学基础I近代数学基础II专业必修课方向一、方向二武器系统分析与设计36 2 1 考试不少于8学分智能武器技术36 2 2 考试智能系统感知技术36 2 1 考试高等流体力学与数值方法5431考试现代内弹道学Ⅱ5432考试方向三系统、信息与控制54 3 1 考试复杂系统理论54 3 2 考试信息对抗理论54 3 2 考试现代武器系统专论36 2 1 考试方向四、方向五武器系统与终端毁伤总论36 2 1 考试高速碰撞动力学54 3 1 考试多物理场数值仿真技术36 2 1 考试材料动力学36 2 2 考试应用爆轰物理54 3 2 考试方向六快速化学反应理论与计算36 2 1 考试结晶化学由新型含能材料理论与技术取代36 2 2 考试现代火工系统原理与技术由现代火工系统理论与技术取代36 2 2 考试现代光电对抗理论与技术36 2 2 考试专业选修课武器系统前沿技术与实例分析36 2 1 考查火炮与自动武器导论36 2 2 考查自动目标识别技术36 2 2 考查弹药战斗部理论与技术进展36 2 2 考试灵巧与智能弹药技术36 2 2 考试动高压物理54 3 1 考查损伤与断裂36 2 2 考查纳米材料复合技术(新增)36 2 1 考查含能系统光电磁脉冲功率技术(新增)36 2 2 考查校公共选修课文献检索和数据库利用 1任选一门专利及知识产权保护 12.本科起点博士生设置课程表类别课程编码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学期考核方式备注公共必修课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54 2 1 考试必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54 2第一外国语(外语Ⅰ)54+54 5 1、2 考试科研诚信系列讲座27 1 1、2公共选修课马克思主义经啊典著作选读 1 选修学科基础理论课数值分析任选一门矩阵分析随机过程应用泛函分析数学物理方法科学与工程计算任选一门近代数学基础I近代数学基础II专业必修课方向一、方向二系统工程论36 2 1 考试不少于13学分无人系统设计与集成36 2 1 考试飞行系统动力学与控制36 2 2 考试群智能系统网络与协同技术36 2 2 考试燃气射流动力学54 3 2 考试振动分析基础36 2 1 考试方向三信息对抗技术54 3 2 考试目标探测与环境识别36 2 1 考试瞬态信息处理技术36 2 2 考试微机电系统技术36 2 2 考试无线自组织网络技术36 2 2 考试方向四、方向五弹药系统分析54 3 1 考试非线性动力学数值仿真54 3 2 考试现代弹道学36 2 2 考试弹塑性波与冲击动力学54 3 2 考试爆轰学36 2 1 考试爆炸测试技术36 2 2 考试方向六火工理论与技术54 3 1 考试含能化合物化学由含能材料制备工艺学取代54 3 1 考试含能材料分子设计与性能仿真由军用功能材料取代54 3 1 考试含能材料结构表征技术54 3 1 考试新能源概论由非线化学数值计算取代36 2 2 考试专业必修课方向一、方向二武器系统分析与设计36 2 1 考试不少于8学分智能武器技术36 2 2 考试智能系统感知技术36 2 1 考试高等流体力学与数值方法5431考试现代内弹道学Ⅱ5432考试方向三系统、信息与控制54 3 1 考试复杂系统理论54 3 2 考试信息对抗理论54 3 2 考试现代武器系统专论36 2 1 考试方向四、方向五武器系统与终端毁伤总论36 2 1 考试高速碰撞动力学54 3 1 考试多物理场数值仿真技术36 2 1 考试材料动力学36 2 2 考试应用爆轰物理54 3 2 考试方向六快速化学反应理论与计算36 2 1 考试结晶化学由新型含能材料理论与技术取代36 2 2 考试现代火工系统原理与技术由现代火工系统理论与技术取代36 2 2 考试现代光电对抗理论与技术36 2 2 考试专业选修课武器力学环境测试技术36 2 2 考查不少于6学分无人系统导航定位技术36 2 1 考查系统可靠性工程36 2 2 考查现代内弹道学Ⅰ36 2 1 考查火箭导弹发射技术36 2 2 考试射频微机电系统36 2 2 考查嵌入式系统设计36 2 2 考查现代战斗部及装药设计理论与方法54 3 1 考试易损性与毁伤评估36 2 2 考试爆炸力学36 2 2 考查连续介质力学54 3 2 考查敏感性数据分析与可靠性评定36 2 2 考查热分析技术及非等温动力学由高功率密度电源技术取代36 2 2 考查武器系统前沿技术与实例分析36 2 1 考查火炮与自动武器导论36 2 2 考查自动目标识别技术36 2 2 考查弹药战斗部理论与技术进展36 2 2 考试灵巧与智能弹药技术36 2 2 考试动高压物理54 3 1 考查损伤与断裂36 2 2 考查纳米材料复合技术(新增)36 2 1 考查含能系统光电磁脉冲功率技术(新增)36 2 2 考查校公共选修课文献检索和数据库利用 1 任选一门专利及知识产权保护 1说明:1.本科起点博士研究生必须选修硕士第一外国语课程作为先修课程,3学分。

第一外国语为英语的博士研究生,达到入学当年免修条件的,可以申请免修第一外国语。

第一外国语为非英语的博士研究生必须选修“英语(二外)”作为第二外国语,2学分。

2. 科研诚信系列讲座,1学分,硕士起点博士研究生已在其硕士阶段获得此课程学分的,博士研究生阶段可申请免修。

五、必修环节1.专业外语指导教师负责指导本科起点博士研究生选读和笔译相关专业外文文献,使研究生了解、熟悉外语论文的写作及在国际会议发表论文和进行学术报告的要求。

指导教师负责组织专业外语的考核。

指导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对硕士起点博士研究生提出更高专业外语要求。

2.学术活动博士研究生在校期间参加不少于8次学术活动,其中本人进行正规性的学术报告不少于2次。

每次学术活动要有500字左右的总结报告,注明参加学术活动的时间、地点、报告人、学术报告题目,简述报告内容并阐明自己对相关问题的学术观点或看法。

学校提倡研究生尽可能多地参加跨学科的学术活动。

3.科学研究训练与创新能力培养指导教师负责讲授或指导本科起点博士研究生学习与学位论文密切相关的课程,进行实验技能训练,科学研究及创新能力培养。

指导教师负责该环节考核。

硕士起点博士研究生无此必修环节要求。

六、学位论文相关工作1.文献综述博士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根据选定的研究方向,阅读不少于50篇国内外文献(其中外文文献应不少于20篇),撰写出不少于5000字的文献综述报告。

博士研究生应在文献综述报告中对本学科、专业及其研究方向和研究课题目前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动态有充分的了解和掌握,并对其进行深刻的分析和详细的评述,以保证所掌握的资料和文献以及所选课题和拟解决问题的先进性。

硕士起点博士研究生应于第四学期的第15周前完成文献综述;本科起点博士研究生应于第六学期的第15周前完成文献综述。

2.开题报告开题报告以文献综述报告为基础,主要介绍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技术路线、实施方案、计划安排和预期成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