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建筑业的服务质量既可以是定量的,也可以是定性的。
(P2)4、对于一些复杂的工程缺陷,在做出决定前,可采取下述的方法做进一步研究:(P5)5、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是保证路面强度和稳定性的先决条件,提高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可以适当减薄路面的结构层厚度,从而达到降低工程造价的目的。
因此,除要求路基断面尺寸符合设计外,路基还应满足下列基本要求:(P8)6、路基填前碾压前,应对路基基底原状土进行取样试验。
每公里应至少取并应根据土质变化增加取样点数。
(P11)7、路基试验路段应选择地质条件、路基断面形式等具有代表性的地段,长度宜不小于200m。
(P12)8、土方开挖应符合下列规定:①应自上而下逐级进行,严禁掏底开挖。
②开挖至边坡线前,应预留一定宽度,预留的宽度应保证刷坡过程中设计边坡线外的土层不受到扰动。
③拟用作路基填料的土方,应分类开挖、分类使用。
④开挖至零填、路堑路床部分后,应及时进行路床施工;如不能及时进行,宜在设计路床顶高程以上预留至少300mm 厚的保护层。
⑤应采取临时排水措施,施工作业面不得积水。
(P13)9、填料最小承载比CBR(%):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上路床为8;二级公路为6;三、四级公路为5 (P13)10、石质路床清理应符合下列规定:①欠挖部分应予凿除,超挖部分应采用强度高的砂砾、碎石进行找平处理,不得采用细粒土找平。
②路床底面有地下水时,,渗沟应采用硬质碎石回填。
③路床的边沟应与路床同步施工11、路堤填筑应符合下列规定:①性质不同的填料,应水平分层、分段填筑,分层压实。
同一层路基应采用同一种填料,不得混合填筑。
每种填料的填筑层压实后的连续厚度宜不小于500mm。
路基上部宜采用水稳性好或冻胀敏感性小的填料。
有地下水的路段或浸水路堤,应填筑水稳性好的填料。
(P14)12、土石路堤填料应符合下列规定:膨胀岩石、易溶性岩石等不宜直接用于路基填筑,崩解性岩石和盐化岩石等不得用于路基填筑。
(P17)13 、高路堤宜采用强度高、水稳性好的材料。
(P18)14、采用变形小、老化慢的土工合成材料作为路堤的加筋体故可提高路基的整体性和稳定性。
(P28) 15、当采用暗管、渗沟等疏排方法时,管沟等结构应埋在冰冻线以下,并不低于路面以下。
上口通过封闭式渗池与含水层衔接,下口于路基下侧边坡坡面以外排出,并做好出口处的保温和加固设施。
(P38)16、膨胀土地区的路堑,并立即用粒料或非膨胀土分层回填或用改良性土回填,按规定压实。
(P42)17、包边法施工应符合以下规定:碾压应从两边向中间进行,对不同填料的结合处要增加碾压遍数1~2 遍。
(P44)18,渗沟也可分为填石渗沟、管式渗沟和洞式渗沟三种形式,三种渗沟均应设置排水层(或管、洞)、反滤层和封闭层。
(P48)19组成。
(P48)20 、路基排水工程主要分为地面排水设施和地下排水设施。
(P48)21流动的和不流动的)特别是从正温度过渡到负温度,或者从负温度过渡到正温度) (P51)22功能层),有时在面层之下还设有联结层。
(P53)23、路面结构层次自上而下可分为面层、基层、垫层(功能层),有时在面层之下还设有联结层。
(P53)24、同其他层次相比,面层应具备较高的结构强度,抗变形能力好,具有较好的水稳定性和温度稳定性,而且应当耐磨,不透水,其表面还应有良好的抗滑性和平整度。
(P54)25(P56)26工工艺有关(P63)27、通常砂的粗细程度用细度模数来表示。
砂按细度模数分三级:粗砂(Mx=3.1~3.7),中砂(Mx=3.0~2.3),细砂(Mx=2.2~1.6) 。
(P67)28、半刚性基层(底基层)具有(P75)29、无机结合料稳定类基层又称半刚性基层,常用的半刚性基层类型有:(P75)30、粒料类基层(底基层)的主要特点是透水性大、施工方便。
我国大都将此类结构作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底基层或垫层(功能层),有些国家用级配碎(砾)石修筑基层或底基层,还用作沥青面层与半刚性基层间的联结层。
(P75)31 ,填充于间断级配的粗集料骨架的间隙,组成一体形成的沥青混合料,简称SMA 。
(P90)32、中粒式沥青混合料公称最大集料粒径为的沥青混合料。
(P91)33、各类沥青混合料的使用范围应遵循以下规定:(1)密级配沥青混凝土混合料(AC)适用于各级公路沥青面层的任何层次。
(2)沥青马蹄脂碎石混合料(SMA)适用于铺筑新建公路的表面层、中面层或旧路面加铺磨耗层使用。
(3)设计空隙率为6%~12%的半开级配的沥青碎石混合料(AM)仅适用于三级及三级以下公路、乡村公路,且沥青混合料拌和设备缺乏添加矿粉的装置和人工炒拌的情况。
(4)设计空隙率为3%~6%粗粒式及特粗式的密级配沥青稳定碎石混合料(ATB)适用于基层。
(5)设计空隙率大于18%的粗集料及特粗式排水式沥青稳定碎石混合料(ATPB)适用于基层。
(6)设计空隙率大于18%的细粒式排水式沥青稳定碎石混合料(OGFC)适用于高速行车、多雨潮湿、不宜被尘土污染、非冰冻地区铺筑排水式沥青路面磨耗层。
(P93)34、有效密度:在规定温度下单位体积(不包括被沥青渗入的空隙)集料在空气中的质量。
(P94)35、对等级较高的公路,沥青层厚度较厚时,可采用较粗的级配范围;反之,对等级较低的公路, 沥青层厚度较薄时,宜采用较细的级配范围。
(P101)36、按照马歇尔试验方法确定最佳沥青用量后,(P106)37、沥青表面处治施工质量控制部分要点(1)沥青表面处治宜采用层铺法施工,厚度不宜大于3cm,可采用沥青洒布机及集料撒铺机联合作业。
(2)沥青表面处治宜采用轮胎式光面钢筒压冷机,压路机的吨位应能使集料嵌挤紧密又不致使石料有较多的压碎为度。
(3)沥青表面处治的碾压应在沥青和集料撒铺后立即进行,并在当日完成; (4(P109)38、长期处于潮湿和严寒环境中的混凝土,应掺入引气剂或引气减水剂。
(P118)39、横向缩缝及胀缝设置传力杆时,应与中线及路面表面平行,其偏差不应大于5mm,传力杆应采用监理工程师认可的支承装置,在铺筑路面之前装设好传力杆。
(P121) 40横向施工缝采用平缝加传力杆,并应垂直于中线和按图纸所示尺寸及其他要求施工。
(P123) 41、对于某一已知气候条件,影响车辙的两个主要外因如下:(1)重载卡车的数量及其轴重和轮胎压力。
(2)行车速度。
承受慢速交通或有停车情况的路面与承受快速交通的路面相比较而言,前者要求沥青混凝土有较大的抗车辙能力, (P133)42,通常主要(P133)反射裂缝指下卧层不连续处作用在热拌沥青混凝土面层底面的应力超过了材料的抗拉强度43、并使面层底面开裂,裂缝逐渐向上延伸,直到穿透面层,反映为表面的裂缝。
下列因素可能引起反射裂缝:(P134)44 、P13945 、按桥梁的基本体系划分:(1)梁式桥;(2)拱式桥;(3)刚构桥;(4)吊桥;(5)组合体系桥。
(P139)46、预应力钢材镦粗头锚固时,对于高强钢丝,宜采用液压冷镦;对于冷拔低碳钢丝,(P144)47、除一般的中和小桥沉桩工程、有可靠的依据和实践经验可不进行试桩外,其他沉桩工程在施工前应先沉试桩, (P150)48、桥梁基础基坑检验的内容:(P150)49、挖孔施工应选择合适的孔壁支护类型,一般可采用木框架、竹篱、柳条、荆笆、预制混凝土或钢板制成的井圈支护,也可以采用现浇或喷射混凝土护壁。
(P155)450、一组砂浆试样的强度为该组试样度试验应按规范进行。
(P164) 51、混凝土外露面的模板应采用下列材料之一:胶合板、锯材,至少一个侧面及两个边刨光; 金属、玻璃纤维、粗面木材衬以胶合板或金属板。
(P168)52、充气胶囊作空心构件内芯模时,应遵守以下规定:①充气胶囊在使用前应经过检查,不得漏气,安装时应有专人检查钢丝头,钢丝头应弯向内侧, 胶囊涂刷隔离剂。
每次使用后,应妥善存放, 防止污染、破损及老化。
②从开始浇筑混凝土到胶囊放气时止,其充气压力应保持稳定。
③浇筑混凝土时,为防止胶囊上浮和偏位,应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固定,并应对称平衡地进行浇筑。
④胶囊放气时间应经过试验确定, 以混凝土强度达到胶囊放气后构件不致引起变形为宜。
⑤充气胶囊芯模在工厂制作时,应规定充气变形值,保证制作误差不大于设计规定的误差要求。
⑥木芯模使用时应防止漏浆和采取措施便于脱模。
应控制好拆芯模时间,过早易造成混凝土坍落,过晚拆模困难。
应根据施工条件通过试验确定拆除时间。
⑦钢管芯模应由表面匀直、光滑的无缝钢管制作,混凝土终凝后, 即可将芯模轻轻转动,然后边转动边拔出。
(P168) 53、分段浇筑时,各段混凝土应一次连续浇筑完成,如因故中断,(P170) 54、最少应有一组浇筑梁体的混凝土试块达到图纸规定的传递预应力的混凝土强度,才允许进行张拉;图纸无规定时,混凝土强度应不低于设计等级的(P177)55、样板、样杆、样条制作允许偏差项目允许偏差(mm)两相邻孔中心线距离±0.5对角线、两极边孔中心距离±1.0孔中心与孔群中心线的横向距离0.5宽度、长度+0.5,-1.0曲线样板上任意点偏离 1.0 (P194)56、现浇系梁的施工质量检查包括:支架安装质量检查,模板安装质量检查,支架预压检查,钢筋、预埋件质量检查,支座安装质量检查等。
(P206)57、混凝土按规定养生之后,须做防水处理的表面应至少晾干然后用刷子或喷枪给表面彻底刷上或喷上一道底层及三道地沥青或煤沥青,每层均应在完全吸收后才喷刷下一层,在封层硬结前不应与水或土接触。
当混凝土或前一层未干,气候条件不适宜时不应涂防水层。
(P209)58、长隧道的标准:1000<L≤3000 (P218)59 、围岩完整程度划分依据:地质构造影响程度、地质构造面、风化程度。
(P223)60、隧道工程施工物资准备主要有。
(P224)61、隧道施工测量是隧道工程修建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它必须保证隧道开挖按规定的精度贯通,使衬砌内轮廓线符合设计要求。
因此,和复核工作,并通过三角网或精密导线网对各点进行校核, 以确保隧道施工精度。
(P225)62、隧道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由中标的施工企业编制,对结构复杂、条件差、施工难度大或采用新工艺、新技术的项目,要进行专业性研究,通过专家审定,报业主审批后采用。
(P227)63 、路槽开挖实测项目的横坡度允许偏差:(P229)64、拱形明洞的一般结构形式(1)路堑对称型。
(2)路堑偏压型。
(3)半路堑偏压型。
(4)半路堑单压型。
(P232)65、锚杆由锚固器、杆身、垫板组成。
根据锚固方式、杆身受力状态,(P244)66、钢架施工要点:钢拱架制作质量、检查钢拱架安设质量、检查喷混凝土覆盖钢拱架(P251)67、喷涂应由下而上,喷嘴离壁面距离一般为0.5~0.8m,喷射压力应不小于0.3MP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