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打虫药,说明书

打虫药,说明书

篇一:打虫药的使用打虫药的使用因此,对儿童来说,定时化验大便,弄清体内有无寄生虫,有哪种寄生虫,在医生指导下用药是很有必要的。

盲目自行驱虫,不仅可使寄生虫增加耐药性,给以后驱虫增加困难,还有可能因为驱虫不当使蛔虫窜进胆道引起急性胆道蛔虫症。

况且常用的驱虫药都有一定的毒性和副作用,肝肾功能不好、脾胃虚弱、急性发热的儿童,不能随便使用。

目前常用的驱虫药有阿苯达唑(肠虫清)、甲苯达唑(安乐士)、驱虫净等,这些药的驱虫谱较广,家长在使用时不可凭“经验”给量,而应根据孩子的年龄、体重来计算药量,并要注意孩子是否完全将药物吞下,如果吐掉了一些,应补充。

若药量不足,就达不到预期的驱虫效果。

肠虫清:蛔虫及蛲虫病,1次顿服2片(400mg);钩虫病、鞭虫病、粪类圆线虫病,每次2片,每日2次,连服3日;包虫病,每日20mg/kg体重,分2次口服,疗程1个月,需多次治疗。

蛲虫患儿一次服药后,间隔一周再服半片,以防再感染。

12岁以下小儿用量减半。

安乐士:蛔虫、蛲虫感染,顿服2片(200mg);钩虫、鞭虫感染,每次2片,每日2次,疗程3-4日,第1次治疗未见效者,可于3周后再给予第2疗程;包虫病,每日50mg/kg体重,分3次服,疗程3个月。

4岁以下小儿减半量应用。

一般说来,口服药的剂量是按照体重来计算的,但肠虫清的剂量却规定是两岁以上的儿童都服两片。

这是因为肠虫清口服后有95%不被人体吸收,24小时内即随粪便排出体外。

被吸收的5%会在肝脏内通过代谢后杀灭组织内的幼虫、肠道内的成虫和虫卵,并在48小时内随尿液排出体外。

由此可知,肠虫清是一种吸收少、不易在体内蓄积的药物。

临床应用时,往往采用单剂量一次顿服,而且不需要按体重计算剂量,成人与两岁以上的小儿服用同样的剂量也就不难理解了。

服用肠虫清时,可以咀嚼,吞服或与食物共同服用。

但需注意的是,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应禁用,两岁以下的儿童应慎用。

2岁以上就该每年给孩子打一次蛔虫了,因为孩子毕竟不如大人讲卫生,手到处乱摸,很容易接触到虫卵。

现在药店里卖的肠虫清片就可以给2岁以上的孩子吃。

使用注意事项: 1、一次吃两片,只吃一次。

2、晚上睡前吃。

3、尽量不要在每月农历十五的时候吃,这不是迷信,农历十五是月亮圆(满月)的时候,满月的时候自然界会有一些变化,生物活性最高,所以不要在这个时候打蛔虫,以免杀虫效果不好。

4、现在的打蛔虫的药一般都是将成虫打碎了,所以一般不会看到整条的虫子拉出来,不必紧张。

如果有整条的虫,说明孩子肚子里的蛔虫比较多。

半年后可以再打一次。

5、春秋季节打蛔虫比较好。

篇二:打虫药的吃法因此,对儿童来说,定时化验大便,弄清体内有无寄生虫,有哪种寄生虫,在医生指导下用药是很有必要的。

盲目自行驱虫,不仅可使寄生虫增加耐药性,给以后驱虫增加困难,还有可能因为驱虫不当使蛔虫窜进胆道引起急性胆道蛔虫症。

况且常用的驱虫药都有一定的毒性和副作用,肝肾功能不好、脾胃虚弱、急性发热的儿童,不能随便使用。

目前常用的驱虫药有阿苯达唑(肠虫清)、甲苯达唑(安乐士)、驱虫净等,这些药的驱虫谱较广,家长在使用时不可凭“经验”给量,而应根据孩子的年龄、体重来计算药量,并要注意孩子是否完全将药物吞下,如果吐掉了一些,应补充。

若药量不足,就达不到预期的驱虫效果。

肠虫清:蛔虫及蛲虫病,1次顿服2片(400mg);钩虫病、鞭虫病、粪类圆线虫病,每次2片,每日2次,连服3日;包虫病,每日20mg/kg体重,分2次口服,疗程1个月,需多次治疗。

蛲虫患儿一次服药后,间隔一周再服半片,以防再感染。

12岁以下小儿用量减半。

安乐士:蛔虫、蛲虫感染,顿服2片(200mg);钩虫、鞭虫感染,每次2片,每日2次,疗程3-4日,第1次治疗未见效者,可于3周后再给予第2疗程;包虫病,每日50mg/kg体重,分3次服,疗程3个月。

4岁以下小儿减半量应用。

一般说来,口服药的剂量是按照体重来计算的,但肠虫清的剂量却规定是两岁以上的儿童都服两片。

这是因为肠虫清口服后有95%不被人体吸收,24小时内即随粪便排出体外。

被吸收的5%会在肝脏内通过代谢后杀灭组织内的幼虫、肠道内的成虫和虫卵,并在48小时内随尿液排出体外。

由此可知,肠虫清是一种吸收少、不易在体内蓄积的药物。

临床应用时,往往采用单剂量一次顿服,而且不需要按体重计算剂量,成人与两岁以上的小儿服用同样的剂量也就不难理解了。

服用肠虫清时,可以咀嚼,吞服或与食物共同服用。

但需注意的是,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应禁用,两岁以下的儿童应慎用。

2岁以上就该每年给孩子打一次蛔虫了,因为孩子毕竟不如大人讲卫生,手到处乱摸,很容易接触到虫卵。

现在药店里卖的肠虫清片就可以给2岁以上的孩子吃。

1、一次吃两片,只吃一次。

2、晚上睡前吃。

3、尽量不要在每月农历十五的时候吃,这不是迷信,农历十五是月亮圆(满月)的时候,满月的时候自然界会有一些变化,生物活性最高,所以不要在这个时候打蛔虫,以免杀虫效果不好。

4、现在的打蛔虫的药一般都是将成虫打碎了,所以一般不会看到整条的虫子拉出来,不必紧张。

如果有整条的虫,说明孩子肚子里的蛔虫比较多。

半年后可以再打一次。

5、春秋季节打蛔虫比较好。

篇三:宠物驱虫用药说明体内虫拜耳优点:范围广,体内肠道虫基本上都驱,尤其是绦虫。

副作用:狗狗反映比较大,呕吐等,不过基本上安全。

用量:一片=10公斤用量一公斤的话可以喂八分之一疗程:幼犬可每月驱一次,成犬可三个月驱一次。

d-800优点:主驱球虫,和弓形虫。

副作用:额,喂了那么久还没听到啥不好的反馈,比较安全。

用量:一片=8公斤要连续喂两天疗程:每三个月吃一次犬心保优点:心丝虫,唯一一款可以治疗心丝虫的药物,预防效果也良好,也可驱除绦虫以外的肠道虫。

副作用:很安全很安全,用量:分s m l 三种规格,s片是11公斤以下的狗狗都可以吃,小体型犬可分两到三份。

疗程:每个月驱一次,尤其是夏天蚊子较多的时候,可以每月驱,冬季可以两三个月驱一次。

体外虫福来恩优点:可以驱所有的体外寄生虫,而且可以驱蚊子。

副作用:太贵。

用量:分s m l 三种规格,一般小型犬用s 就可以,一次一小支疗程:一个月一次,天气冷的时候可以每两、三个月一次。

犬打优点:可以驱所有体外虫,便宜。

副作用:不能驱蚊子用量:每五公斤体重1.5ml ,也可以看管壁上的小格。

疗程:每个一次真菌药抗真菌一号优点:对于治疗真菌效果良好副作用:毒性大用量谨遵医嘱疗程:每周一次螨虫药通灭优点:安全,治疗螨虫效果良好,副作用:柯利犬不可用用量:谨遵医嘱。

疗程:每周一次,直至好为止以后巩固多一次。

篇四:孩子怎么吃打虫药最安全孩子怎么吃打虫药最安全2013-6-1611:49:31 中国育儿在线经常有一些人有这样的困惑:以前小的时候大家经常让吃打虫药,可现在这种药怎么不见了呢?难道说现在的孩子都不需要打虫子了吗?到底该不该去给宝宝买打虫药吃呢?什么时候吃才好,吃多少最合适呢?王女士家宝宝今年两岁多。

最近几个月,宝宝晚上不但老磨牙,而且睡觉还翻来覆去,特别不安生。

王女士告诉婆婆后,婆婆说孩子肚子里肯定是长虫子了,还说打虫药是要经常吃,于是就吩咐王女士去药店买打虫药。

可王女士觉得,在不能判断宝宝肚子里有虫前,不想让宝宝随便吃打虫药,但到底怎么样才能知道宝宝肚子里究竟有没有虫?打虫药究竟能不能经常吃呢?王女士对此困惑不已。

专家解惑晚上磨牙不一定是肚子里有虫像王女士婆婆所持“孩子睡觉磨牙就说明肚子里一定有虫”的观念是不对的。

郑州市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副主任医师朱晓华说,孩子睡觉磨牙是孩子感染寄生虫病表现之一,但换牙、消化不好等情况也能引起孩子磨牙。

所以,只是晚上睡觉磨牙,并不能说明孩子肚子里一定有虫子。

另外,孩子晚上睡觉不老实,喜欢翻来覆去也有可能是晚上喜欢吃得太多,肠胃不舒服等原因造成的。

想要查孩子是否感染上寄生虫,最科学的办法就是去医院做大便检查,看是否有虫卵。

“但是,目前这种办法查出率很低,原因是肠道寄生虫要在排卵期才能查到虫卵。

所以即使检查一次两次结果呈阴性,也不能说孩子肚里没有虫。

”朱晓华说。

其实,家长平时在家可以多观察孩子,从日常行为上判断。

一般来说,如果孩子最近常出现慢性腹痛,或是吃得多却依旧消瘦,又或者有晚上磨牙、因肛门瘙痒常挠屁股、“异食癖”等现象,家长就应该注意,孩子肚子里可能有寄生虫了。

对于怀疑有寄生虫的孩子,家长可在秋季的9月或10月,给宝宝服用2片肠虫清即可。

不建议3岁以下宝宝吃打虫药“随着家长对卫生知识的重视,以及家庭卫生意识的提高,孩子感染上寄生虫病的几率并不算高。

”朱晓华说,孩子得虫患多跟饮食不洁等因素有关,所以,对于3岁以内,没有上幼儿园,吃饭、睡觉、玩耍几乎都在家里的宝宝来说,感染寄生虫病的可能性很小。

另外,3岁以内的孩子肝、肾等器官发育尚不完善,不足以消化所有的食物,有的药物会伤害娇嫩的肝、肾脏,因此对于3岁以下的孩子,专家不建议吃打虫药。

但是,朱晓华提醒家长注意,幼儿园阶段的孩子是得虫疾的高发期。

“这个时期,孩子开始过群居生活,被感染的几率相对很大。

”朱晓华说,这个阶段的孩子,要养成饭前便后洗手,不啃手指的好习惯,另外,家长应定时清洗玩具,还要让孩子多吃瓜果蔬菜补充维生素,不要挑食、偏食,更不要经常食用零食,多运动增加机体抵抗力。

别把打虫药当常规药经常服用秋季是驱蛔的最佳季节。

夏季,大人和儿童进食大量的生鲜蔬菜和瓜果,其上难免带有蛔虫卵,感染蛔虫的机会较多。

到了秋季,幼虫长为成虫,都集中在小肠内,此时服用驱虫药,可将虫子一网打尽。

在服用打虫药时,朱晓华建议,不要把打虫药当常规药经常服用。

有的家长看自己的孩子身体瘦弱,吃东西不香,就给孩子吃打虫药,一看还真打出几条虫子,便视为法宝,隔三差五就给孩子吃两片,打打虫子。

“打虫药也和其他药物一样,常服或服用过量都会产生不良反应,如头晕、头痛、呕吐、肝功能损害等。

特别是肝肾功能不全、脾胃虚弱、急性发热的儿童,更应慎用或禁用。

”朱晓华说。

睡觉磨牙多见于儿童,与多种因素有关:1.精神过度兴奋紧张入睡前玩耍过度,过于激动或疲劳,或受了惊吓,不安和焦虑,或学习紧张,使其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过程失去平衡,诱发咀嚼肌的运动发生一时性不规则的痉挛或收缩,产生了夜间磨牙。

2.肠道寄生虫病蛔虫最喜欢在孩子睡着了以后在肠子里活动,并且分泌多种毒素。

毒素刺激肠道,加快肠道蠕动,引起消化不良,脐周疼痛,睡眠不安;如果毒素刺激神经,会致使神经兴奋而磨牙。

同样蛲虫也会分泌毒素,并引起肛门瘙痒,影响孩子睡眠并发出磨牙声音。

3.消化功能紊乱比如睡前吃得过饱,大量食物充斥胃肠而刺激了消化道,神经把这些刺激传到大脑,使管理消化的脑细胞兴奋起来,通过反射作用,引起磨牙。

4.营养不均衡有些孩子有挑食的习惯,特别是不爱吃蔬菜,形成营养不均衡,导致钙、磷、各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缺乏,引起晚间面部咀嚼肌的不自主收缩,牙齿便来回磨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