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特斯拉涡轮机

特斯拉涡轮机

闪电的主Tesla,1856年-1943年), 1856年7月10日出生在克罗 地亚,是世界知名的发明家、 物理学家、机械工程师和电 机工程师。19世纪末20世 纪初,他对电力学和磁力学 做出了杰出贡献。他的专利 和理论工作依据现代交变电 流电力系统,包括多相电力 分配系统和交流电发电机, 帮助了他带起了第二次工业 革命。
双线线圈
原理及用途假定:使用的两根线的线头为A1、A2,线尾为a1、a2(A1、a1是一 根线,A2、a2是另一根线) 这样以来绕制的双线线圈就有四个接头,分别为A1,A2,a1,a2,这四个线头 使用不同的接法可以达到不同的目的,根据接法的不同,可以造成三种情况: 一、A1与A2连接接,a1与a2连接,最后只有两个线头引出,这时只是相当于增 加了导线的横截面积,匝数是一个线圈的匝数。 二、a1接A2,将A1,a2两个接头引出,导线横截面积不变,匝数翻倍。 以上这两种接法常用在绕制(1)电源变压器的初级线圈,当使用接法一时,适 用110V电源,使用接法二时,适用220V电源。(2)还可用于绕制完全相同的变 压器的两个次级,比如:用于全波整流电路的电源变压器的次级;用于推挽输出 的功放级使用的输入变压器的次级。 三、a1接a2,将A1、A2两个线头引出。这种接法一般是用电阻线绕制“线绕电 阻”,这样绕法的线绕电阻,当电流由A1流入,而由A2流出时,A1-a1导线的电 流方向与A2-a2导线的电流方向正好相反,电流的磁效应相互抵消,这就是所谓 “无感电阻”。 定义双线线圈是用两根导线并在一起绕制而成的线圈。
基本资料
国籍: 克罗地亚共和国 民族: 塞尔维亚 出生地: 克罗地亚Smiljan 出生日期: 1856年7月10 日 逝世日期: 1943年1月7日 职业: 发明家、物理学家 毕业院校: 格拉兹科技大 学
尼古拉特斯拉的发明
特斯拉线圈
粒子束武器
死光
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光束可以穿过坦克的钢板和装甲车,穿透防空 洞和碉堡以及任何防御工事,散兵坑也无济于事,任何防护和屏蔽 都是无效的,它可以穿透土壤寻找到人,简直让人无处躲藏。被碰 到的人,就像一个松软的袋子当即躺倒,没有任何挣扎和反应,整 个神经系统在瞬间被毁,身体上的任何一个细胞都在瞬间同时死亡, 包括身上的细菌。而且30~45天内,尸体都不会腐烂。这种恐怖的 情形有点像核辐射,死后连细菌都躲着这些尸体。————这就是 死光的威力。 他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天才。有位科学家曾经说过,如果当时的国际 社会全力支持特斯拉的发明想法的话,那么100年前的社会将比现在 还发达。 如果死光被造了出来,那么将不会有任何武器能与之媲美。
呵呵,他的发明还有很多。我只 介绍了一部分而已。
然而,这样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却被人们忘却了。原因是因为因为他 触动了当时太多人的利益。 首先是爱迪生,他在与特斯拉的电流大战中失败,使得他和一些在 直流电上获利颇丰的人失去了极大的利益。因此,爱迪生不遗余力 的打压特斯拉,斥他为科学异端,伪科学。 其次是金融寡头J· P· 摩根。他曾经支持特斯拉建设沃登克里弗塔,但 他只是希望特斯拉将这座塔建成以让他进行无线电通讯而已,他看 中的是商机,不是科学。特斯拉当时在沃登克里弗塔主要做的实验 却是无线供电(就是不用导线就可以使电能传输到用电器上的技术 ,现代人也有研究,英特尔公司在2008年IDF上就曾展示过这项技术 ,但他们的技术所达到的水平,是与特斯拉当年的成就无法相比的 。) 因此,意大利人马可尼抢先做到了跨大西洋无线电通讯,无线电的 专利也被错判给马可尼,这使得摩根很生气,他停止了对特斯拉的 资助,是沃登克里弗塔只建成了一半就成了烂尾楼,同时使特斯拉 负债累累,成为当时媒体嘲弄的对象。但摩根仍不满足,他利用自 己在政经界的巨大影响力,让美国所有课本都删除了特斯拉的名字 和事迹,这一举动的影响一直持续到今天。搜集更多的资料去了解 他吧!石家庄市北新街小学六年级四班杨佳特于2013年2
特斯拉死光与无限远距离传输1亿 伏电装置
地面固定波
简介设在地面上用于向通信卫星发射和从通信卫星接收无线电波的 建筑物和构筑物。利用地球同步卫星转发无线电波进行全球通信, 是近二三十年内空间技术和通信技术发展的成果。1965年国际通信 卫星Ⅰ号发射并投入使用时,世界上仅有美国的安多弗、加拿大的 米尔维莱奇等 6个地面站。到1985年底,全世界地面站总数已达642 个。中国自1972年在北京首次建立国际卫星通信地面站,至1986年 已经有4个国际卫星通信地面站。 构成国际卫星通信系统中的地面站,多采用标准的大型固定式结构, 由天线、发射、接收、通信控制、终端和电源系统构成。主体建筑 是顶部设有直径约30米的天线、天线塔、天线驱动装置、天线底座 和中央控制室。新型标准地面站的天线底座和中央控制室多合为一 体。
月制作
特斯拉涡轮机
特斯拉涡轮机(Tesla turbine)是一种无叶片,由流体向心力驱动的涡轮机 ,传奇科学家尼古拉· 特斯拉的发明,于1913年取得专利。它被称为无叶片 涡轮 ,因为它应用了边界层效应 ,而非传统的用流体直接冲击涡轮叶片。 此外,特斯拉涡轮机还被称为“边界层涡轮机(boundary layer turbine)” 、“凝聚型涡轮机(cohesion-type turbine)”和“普朗特层涡轮机( Prandtl layer turbine)”(以纪念德国力学大师路德维格· 普朗特)。生物工 程学研究者将其看作一种“多碟式离心泵(multiple disk centrifugal pump) ”。特斯拉曾梦想用它来利用地热发电,成为“我们未来的能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