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土方开挖施工组织设计

土方开挖施工组织设计

土方开挖施工方案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编制单位
第一章工程概况
根据地质报告显示,场区地层在勘探深度围,自上而下主要分为五层:
①素填土(属于新近填土)(Q4m1):灰黄~土黄色,地表长有稀疏杂草,表层为砂土混合物,土层分部连续,沉积厚度变化较大,层厚1.50~5.80m,均匀层厚3.58m。

顶部标高1099.35-1100.17m,层底埋深1.5~5.8m(标高1094.35~1098.67m);该素填土层的下部堆填材料主要为电厂排放的粉煤灰,深灰~灰黑色,稍湿~湿,普遍较为松散。

②粉质粘土(Q4al):灰褐~黄褐色,稍湿,可塑~硬塑,无摇震反应,切面有光泽,干强度及韧性中等,手搓可成直径3mm的土条,干后不易断,较硬。

土层分布连续,层位较稳定,沉积厚度变化较大,层厚 1.2~5.1m,平均厚度 3.00m。

层顶埋深 1.50~5.80m(标高1094.35~1098.67m),层底埋深 5.20~7.40m(标高1091.95~1094.77m)。

该粉质粘土层中含有粉土夹层。

③细砂(Q4al):黄褐~青灰色,其矿物成分主要为长石、石英、云母等,密实度随深度的增加,由稍密渐变至密实,饱和,土层分部连续,层位较稳定,沉积厚度变化较大,层厚 3.40~9.10m,平均层厚6.89m。

层顶埋深5.20~7.40m(标高1091.95~1094.77m),层底埋深10.80~14.80m(标高1085.32~1089.35m)。

④粉质粘土(Q4al):灰褐色,稍湿,硬塑~坚硬,无摇震反应,
切面有光泽,干强度及韧性中等,手搓可成直径3mm的土条,干后不易断,较硬。

土层分布连续,层位较稳定,沉积厚度变化较大,除05#、07#、13#、22#及25#-26#孔一带未揭穿外,其余均予揭穿,揭穿层厚度1.50~5.10m,平均厚度3.06m。

层顶埋深10.80~14.80m(标高1085.32~1089.35m),揭穿层底埋深14.50~17.50m(标高1081.95~1085.65m)。

⑤细砂(Q4al):灰褐~青灰色,其矿物成份主要为长石、石英、云母等,密实,饱和,土层分布连续,层位较稳定。

除05#、07#、13#、22#及25#-26#孔一带未揭露外,其余均予揭露,揭露层顶埋深14.50~17.50m(标高1081.95~1085.65m)。

层底未揭穿,揭穿最大厚度24.05m。

该细砂层中含有粉土透镜体。

第二章基坑支护方案
2.1确定方案
本工程周边地面开阔,附近无建筑物和地下管道,根据市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提供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本工程地下水位埋深2.78~3.60米(水位高程1096.57米),正好处于第1层素填土层之,而基槽开挖深度处于第3层细砂层。

本工程的土质分别为填土、粉质粘土、细砂、粉质粘土、细砂土其厚度分别为1.50~5.80m 米、1.2~5.1 米、3.40~9.10 米、1.50~5.10米,本工程水位较高,必须先降水后开挖土方。

根据设计图纸,基坑挖深分别为-6.80米、-7.55米、-8.65米、局部为-9.0米,基坑底在第三层土中,所以本工程先降水后开挖,土方采取放坡开挖,根据土质特点放坡系数选用1:1放坡,护
坡采用打锚挂网喷浆护坡,坡顶及沟底排水采取明沟排水。

2.2支护方案和排水方案
针对本工程的特点,土方采取放坡分三阶开挖,第一阶开挖深度至设计标高-6.50米,第二阶开挖深度至设计标高-7.25米,第三阶开挖深度至设计标高-8.35米,预留300mm的土方为人工淸土。

基坑底的长度和宽度为基础外边线加 1.5米的排水沟位置再加基础换填砂夹石高度再加0.3米的施工作业面。

排水采取基坑外排水和基坑集排水。

基坑外在离坡顶1.0米外自然地坪处设置500×500的排水沟,每隔30米设一集水井,直径为1500MM,井底比沟底深1000MM,并配置水泵,不让地面水流入基坑。

在基坑底距坡角500MM处设500×1000排水沟,每隔30米设一集水井。

这样,自然降水的存水通过上层排水沟排至于、集水井,由潜水泵排至城市排水管网,基坑排水沟和集水坑泵至基坑外排水沟,由潜水泵排至城市排水管网。

具体情况如图所示(见附图)。

2.3基坑边防护
基坑四周做1.2米高的临时围栏,并用密目网封闭,1米以不得堆土堆料。

夜间设红色警
第三章土方开挖
3.1施工准备
1. 清除挖方区域所有障碍物, 如地上高压、照明、通讯线路,电杆、树木、旧有建筑物及地下给排水、煤气、供热管道,电缆、沟渠、基础、坟墓等,或进行搬迁、改建、改线;。

2. 制定好现场场地平整、基坑开挖施工方案,绘制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和基坑士方开挖图, 确定开挖路线,基底标高、边坡坡度、排水
沟、集水井位置及土方堆放地点。

3. 完成测量控制网的设置, 包括控制基线、轴线和水准基点。

场地平整进行方格网桩的布置和标高测设,计算挖填土方量,对建筑物
做好定位轴线的控制测量和校核;进行土方工程的测量定位放线,并经检查复核元误后,作为施工控制的依据。

4. 在施工区域做好临时性排水设施,场地向排水沟方向做成不小0.2%的坡度,使场地不积水,必要时设置截水沟、排洪沟。

5. 完成必需的临时设施,包括生产设施及生活设施及机械进出和土方运输道路、临时供水供电线路。

6. 机械设备运进现场,进行维护检查、试运转,使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3.2开挖路线
本工程采用2台挖掘机同时从中间向两侧分步(层)开挖法。

3.3施工工艺
测量放线→土方开挖→第二次测量放线→土方开挖→测量放线→土方开挖
3.4开挖方案
1)、本工程采用分步(层)和接力开挖法,为配合基坑围护施工,土方采取放坡分三阶开挖,第一阶开挖深度至设计标高-6.50米,第二阶开挖深度至设计标高-7.25米,第三阶开挖深度至设计标高-8.35米,挖出的施工土用于临建基础及场区平整,垃圾土及不可回填土运至指定地方,用于工程回填的土方堆于建设单位指定地点,用于基础
回填。

2)挖土过程中测量工配合测定标高,当挖土快接近槽底时,用水准仪在槽底测设3×3m的放格控制网,并撒上白灰点,以示标记。

3)开挖时机械挖土、人工修坡,开挖过程中,护坡工作同时进行,防止坍塌,在工程北侧设置上车坡道,上车坡道坡度为20度,坡道宽5米。

4)挖土之前做好坑外排水,坑明沟集排水。

5)挖土至设计标高,尽快会同勘测、设计、甲方、质监站、监理等部门共同对基底进行验槽,办理验槽手续。

3.5成品保护
1. 开挖时注意保护测量控制定位桩、轴线桩、水准基桩 , 防止被挖土和运土机械设备碰撞、行驶破坏。

2. 基坑四周设排水沟、集水井,场地设置一定坡度,以防雨水浸泡基坑和场地。

3. 夜间施工应设足够的照明,防止地基、边坡超挖。

3.6安全措施
1. 开挖边坡土方,严禁切割坡脚,以防导致边坡失稳;当山坡坡度
陡于五分之一,不得在挖方上侧堆士。

2. 机械行驶道路平整、坚实;底部应铺设路基箱垫道,防止作业
时下陷;
3. 机械挖土分层进行,合理放坡, 防止塌方、溜坡等造成机械倾
翻、淹埋等事故。

用推土机回填,铲刀不得超出坡沿,以防倾覆。

陡坡地段堆土设专人指挥, 严禁在陡坡上转弯。

推土机陷车时,用钢丝绳缓缓拖出,不得用另一台推土机直接推出。

4. 多台挖掘机在同一作业面机械开挖,挖掘机间距应大于10m;
多台挖掘机械在不同台阶同时开挖,应验算边坡稳定,上下台阶挖掘机前后应相距 30m 以上,挖掘机离下部边坡有一定的安全距离,以防造成翻车事故。

5. 机械施工区域禁止无关人员进人场地。

挖掘机工作回转半径不得站人或进行其他作业。

挖掘机、装载机卸土,应待整机停稳后进行, 不得将铲斗从运输汽车驾驶室顶部越过;装土时人都不得停留在装土车上。

7. 挖掘机操作和汽车装土行驶要听从现场指挥;所有车辆必须严格按规定的开行路线行驶,防止撞车。

8. 挖掘机行走和自卸汽车卸土时, 必须注意上空电线,不得在架空输电线路下工作;如在架空输电线一侧工作时,垂直与水平距离分别不得小于 2.5m 与 4~6m(110~22OKV 时 ) 。

9. 基坑四周做1.2米高的临时围栏,并用密目网封闭,1米以不得堆土堆料。

夜间设红色警示标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