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个体工商户生存现状分析

个体工商户生存现状分析


三、定位
与民营企业的区别: 1. 依靠自身及其家庭的能力自我经营管理,未实行委 托代理制度; 3.税务主体、税制的区别; 3.准入行业的区别; 4.法律责任的区别。
四、面临的问题
1.竞争激烈; 2.歧视; 3.政策落实困难; 4.形象不。
个体工商户生存现状及发展前 景分析
中南财经大学EMBA2012级1班 郑刘美、钟建辉、辛强、司武先、邢慧军、周卫华、杨 博然、陈益安、成剑星、李宁
一、概述
1.个体工商户的法律概念:有经营能力的公民,依照规 定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从事工商业经营的,为 个体工商户。 个体工商户可以个人经营,也可以家庭经营。 2.个体工商户的发展历史: 1980年12月11日,温州的章华妹 工商证字第10101号 全国第一个个体户诞生,资金150元,从业人数1人。 2012年6月,全国个体工商户数量达到3896.07万 户,,资金数额1.78万亿元人民币(下同),从业人员 8292.06万人
二、现状
第一,从市场主体数量来看,个体工商户市场主体的 数量最多; 第二,从经营内容来看,主要单纯从事制造加工、 单项服务业,很少涉及上下游产业; 第三,从市场主体规模来看,规模偏小,投资规模 及产值均不大,从业人员数量少,经营灵活,但抗市场 风险能力差; 第四,从从业人员情况来看,受教育程度偏低端, 大部分从业人员没有接受过专业培训; 第五,从发展趋势来看,数量有所增加,但增速下 降,西部地区个体工商户持续增加,实有856.47万户,同 比增长1.38%。东部、中部地区实有个体工商户同比略有 下降。(2012)
二、体制变革:取消个体工商户,现有的个体工商 户,分为私营企业和个人经营,通过税收政策予以 调节。
七、结语
个体工商户制度产生于改革开放的初期,符合当时 的环境(在市场经济不发达,法制不健全,企业组 织形式不规范等),为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 水平的提高起到了积极、有益的作用,可以说,没 有个体工商户,就没有现在的私营企业。但随着市 场经济的发展,法制逐渐健全,新型的企业组织形 式不断出现(一人有限公司、有限合伙企业等), 使得个体工商户这种经济形式限定于小型、初级的 经济活动,其生存和发展空间受到法定的限制和其 他市场主体的挤压,生存环境恶劣。 作为全国最多的市场主体,个体工商户目前仍旧在 社会生活中发挥者不可替代的作用,它的生存现状 应当受到社会的关注和政策的倾斜关怀。
五、发展模式探讨
1.专门化(聚焦某个产品、某个环 节); 2.精益化(降低成本、提高质量); 3.联合发展(上下游); 4.聚集发展(利用优势、地域集 中); 5.升级发展(符合条件的,设立企 业)
六、政策设计探讨
一、政策倾斜(创新服务):利用已有科技手段,通 过设立专门的社区银行、信用管理体系和社区企业 服务体系(会计、报税等专业服务),并由政府部 门承担部分利息或费用,促进个体工商户的规范经 营和管理。


三、定位
法律主体定位:个体工商户属于其他组织,可以成 为独立的法律主体,不同与企业法人(非法人企 业),也有别于公民,系公民中可以从事生产经营 的部分人,有时具有双重的身份;
经济主体定位:个体工商户可以从事不属于法律、 行政法规禁止进入的行业,理论上与其他经营主体 (企业法人、非法人企业)的从事的经济行为并无不 同,从所有制角度区分属于私营经济,与国有经济、 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并列。 政策主体定位:私营企经济的初级阶段,鼓励升级为 私营企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