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虫害调查报告

虫害调查报告

东方市甘薯害虫种类调查100℃的冰甘薯属于旋花科(Convolvulaceae)植物,一年生或多年生蔓生草本。

又名番薯、山芋、红薯、白薯、地瓜等。

是我国种植最广、产量最大的薯类作物,它的块根可作粮食、饲料和工业原料。

甘薯在我国分布很广,主要以淮海平原、长江流域和东南沿海各省最多。

并且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是我国重要的旱粮作物之一,在甘薯生产过程中,常常遭受害虫的为害,使产量降低,品质变坏,给生产上和人民生活带来很大损失。

据统计,危害我国甘薯的害虫共有110多种。

并且不同地区的害虫种类也有所差异,特别是优势种群,地区之间的差异更加明显。

因此,在生产上非常有必要了解各个地区甘薯害虫的优势种群,以指导生产。

东方市地处海南岛西部,该地区常年比较干旱少雨,适合种植甘薯等旱粮作物。

近年来,该地区甘薯种植面积大幅度增加,已成为本地农民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

近年来,随着耕作栽培措施的变革和环境条件的改变,甘薯的害虫种类和数量发生了一些变化。

为此,笔者于2005年7~8月调查了新街镇、三家乡、四更镇等地区的甘薯害虫,以摸清东方市甘薯害虫的种类及优势种群,为东方市甘薯害虫的防治提供部分理论依据。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1.1 调查地点及概况东方市新街镇、三家乡、四更镇等甘薯地为调查地点。

调查地有旱坡地、潮湿地。

大多成片种植红薯和白薯,以红薯为主要品种,并与其他品种套种,也与玉米、向日葵等农作物间作。

另外,也调查了零星种植的小块甘薯地。

1.2 调查时间7月18日至8月28日,每隔 5天调查一次。

共调查9次。

1.3 调查材料捕虫网、饲养盒、镊子、指形管、标本夹、保色液、记录本、昆虫针、酒精、卫生球。

1.4 调查方法调查采用网捕、人工搜索利用指形管捕捉相结合的方式。

网捕时距甘薯叶从顶部约 3cm 呈 8字形摆动进行表面扫捕,以及将网插入甘薯叶丛行间进行扫捕,取点照顾田内与田边,每点至少扫捕 5网。

人工搜索时采用五点式取样,每点 5m2。

注意从甘薯的叶面、茎干、地下薯块各部位的害虫情况及为害状。

同时以不定点的随机查看作为补充。

各种方法所采集的昆虫均仔细收集后携入室内鉴定保存。

1.5 鉴定方法利用有关的专著、图谱、检索等书籍进行核对。

对于资料缺乏或不能确定的种类,请老师帮助鉴定。

2 调查结果与分析2.1 甘薯害虫种类本次调查东方市的甘薯害虫,经室内鉴定,共查出害虫29种,隶属5目20科。

(见表1)2.1.1 从分类学上来看,其中鞘翅目害虫10种;鳞翅目害虫 8种;直翅目害虫 7 种;半翅目害虫3种;同翅目害虫 1 种;共计29种。

2.1.2 从为害时期来看,幼苗期发生比较少,常见的害虫有甘薯天蛾、丽鞘叶甲。

成熟期发生普遍,为害较重的地下部分有甘薯小象甲和铜绿丽金龟幼虫;叶面部分的有甘薯天蛾幼虫、甘薯丽鞘叶甲等,成熟期害虫种类较多。

2.1.3 从为害部位来看,主要为害叶片,造成叶片缺刻孔洞或曲卷的害虫直翅目害虫有:东亚飞蝗、短额负蝗、红褐斑腿蝗、中华蚱蜢;半翅目害虫有:红背安缘蝽、二星蝽、甘薯跳盲蝽;同翅目害虫有:桃蚜;鞘翅目害虫有:铜绿丽金龟、甘薯丽鞘叶甲、甘薯小绿龟甲、大斑芫菁、眼斑芫菁、豆芫菁、甘薯褐龟甲、茄二十八星瓢虫;鳞翅目害虫有:甘薯天蛾幼虫、甘薯麦蛾幼虫、幻蛱蝶幼虫、八点灰灯蛾幼虫、甜菜夜蛾幼虫、斜纹夜蛾幼虫、小地老虎幼虫。

主要为害茎蔓的害虫,造成蛀空茎蔓等,包括鞘翅目的甘薯小象甲和鳞翅目的甘薯茎螟幼虫。

主要为害根、薯块的害虫,造成薯块腐烂发臭或薯块表面有蛀道,影响甘薯的品质和产量,包括鞘翅目的甘薯小象甲、铜绿丽金龟幼虫、甘薯丽鞘叶甲幼虫、沟金针虫幼虫。

直翅目的东方蝼蛄、油葫芦。

主要为害花的害虫有鞘翅目的大斑芫菁、眼斑芫菁、豆芫菁。

2.1.4 从生态环境来看,旱坡地比潮湿地受害重。

旱坡地为害比较重的害虫有:鞘翅目的甘薯小象甲、铜绿丽金龟幼虫。

直翅目的东方蝼蛄。

表1 东方市地区甘薯害虫种类目科虫名学名为害虫态为害部位为害程度直翅目蝗科红褐斑腿蝗Catantops pinquis (Stal)成虫、若虫叶+ 短额负蝗Atractomorpha sinensis I..Bolivar 成虫、若虫叶+ +东亚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 (Meyen) 成虫、若虫叶、茎+中华蚱蜢Acrida chinensis(Thunberg)成虫、若虫叶+ 蟋蟀科油葫芦Gryllus testaceus Walker 成虫、若虫根、茎、叶+ 大蟋蟀Brachytrupes portentosus Licktenstein 成虫、若虫幼茎+蝼蛄科东方蝼蛄Gryllotalpa orientalis Burmeister 成虫薯块+半翅目蝽科二星蝽Eysacoris guttiger (Thunb.)成虫、若虫叶、茎+ 盲蝽科甘薯跳盲蝽Halticus minutus Reuter成虫、若虫叶+ 缘蝽科红背安缘蝽Anoplocnemis phasianas Fabriciu 成虫、若虫嫩茎、叶+同翅目蚜科桃蚜Myzus persicae (Sulzer))成虫、若虫叶+鞘翅目三锥象科甘薯小象甲Cylas formicarium (Fabricius) 成虫、幼虫薯块+ ++丽金龟科铜绿丽金龟Anomala corpulenta Motsch成虫、幼虫叶、薯块+ ++叶甲科甘薯丽鞘叶甲Colasposoms dauricum auripenne Motsckshu 成虫、幼虫叶、薯块+ + 龟甲科甘薯小绿龟甲Cassida circumdata Herbst 成虫、幼虫叶+ 甘薯褐龟甲Leccoptera quadrimaculata bohemani Weise 成虫、幼虫叶+芫菁科大斑芫菁Mylabris phalorata pallas成虫叶、花瓣+ 眼斑芫菁Mylabris cichorii Linnaeus成虫叶、花瓣+豆芫菁Epicauta gorhami Marseul 成虫叶、花瓣+瓢虫科茄廿八星瓢虫Henosepilachna sparsa orientalis Dieke 成虫、幼虫叶+叩甲科沟金针虫Pleonomus canaliculatus Faldermann 成虫、幼虫薯块+鳞翅目天蛾科甘薯天蛾Herse convolvuli (Linnaeus) 幼虫叶、幼茎+ + 麦蛾科甘薯麦蛾Brachmia macroscopa Meyrick 幼虫叶+ 蛱蝶科幻蛱蝶Hypolimnas bolina kezia (Butler) 幼虫叶+ 灯蛾科八点灰灯蛾Creatonotus transies (Walker) 幼虫叶+ 螟蛾科甘薯茎螟Omphisa anastomosalis (Guenee) 幼虫茎+ 夜蛾科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 Hübner 幼虫叶+ 斜纹夜蛾Prodennia litura (Fabricius) 幼虫叶+小地老虎Agrotis ypsilon (Rottemberg)幼虫叶、茎+ 注:危害程度:轻+较重++重+++2.2 甘薯主要害虫的生态位分化2.2.1 害虫时间生态位分化甘薯小象甲(成虫)高峰期出现在8月10日~15日,成虫昼夜均可活动或取食;铜绿丽金龟(幼虫)高峰期出现在8月20日~27日,成虫昼伏夜出,日落后开始出土,先行交尾,然后取食,黎明又潜回土中;甘薯丽鞘叶甲(成虫)高峰期出现在7月23日~28日,成虫白天活动,炎热中午多隐蔽在叶背取食;甘薯天蛾(幼虫)高峰期出现在8月21日~26日,成虫昼伏夜出,趋光性强,尤其下半夜。

一般白天潜伏在草堆或薯田附近建筑物的围檐、墙壁上、作物地、矮树丛等阴蔽处,黄昏后开始活动;短额负蝗(成虫)高峰期出现在8月21日~25日,白天活动,在叶面取食。

可以看出,这5种害虫表现出时间生态位的同步性,这一时期对东方市甘薯危害很大。

2.2.2 害虫空间生态位分化在本次调查中发现,分布在植株地上部的主要害虫有5种:甘薯小象甲成虫白天喜藏在叶背面为害叶脉、叶梗、茎蔓,也有的藏在地裂缝处为害薯梗,晚上在地面上爬行;铜绿丽金龟成虫多在 3~6 cm深表上层隐蔽,且喜欢栖息于疏松潮湿的土壤里。

成虫具有假死习性及强烈的趋光性,取食叶片,造成叶片残缺不全;甘薯丽鞘叶甲成虫主要活动于甘薯叶片上取食,造成甘薯幼苗顶端嫩叶、嫩茎,致幼苗顶端折断,幼苗枯死。

隐蔽于叶柄,并且有假死性,一触动就落在地上;甘薯天蛾(幼虫)为害甘薯的叶和嫩茎,在叶片背面或叶柄上隐蔽,并且食量很大,严重时能把甘薯叶吃光,只剩薯蔓,直接可看到幼虫在茎干上;短额负蝗在叶片上取食叶片造成叶片缺刻,喜欢躲在荫蔽、湿度较大的环境下。

分布在植株地下部的害虫有3种:甘薯小象甲是该地区甘薯地的主要地下害虫,它主要危害地下的薯块,成虫钻入薯块内取食,有时在受害薯内潜道中残存成虫、幼虫和蛹及排泄物散出臭味,使甘薯无法食用;铜绿丽金龟幼虫是该地区甘薯地的重要要地下害虫,因为它的幼虫期比较长,因此,危害期也长。

幼虫把薯块的表面蛀成沟状,严重影响甘薯的品质;甘薯丽鞘叶甲幼虫为害土中薯块,把薯表吃成弯曲伤痕,影响其生长发育。

这5种主要害虫的不同虫态在不同的空间生态位上,表现出异域性。

3 结论与讨论本次调查结果表明,东方市甘薯害虫有29种,隶属5目20科,其主要害虫是甘薯小象甲、铜绿丽金龟、甘薯丽鞘叶甲、甘薯天蛾、短额负蝗。

从生态位的调查表明,甘薯小象甲等5种害虫为该地区主要种群,它们在甘薯生育期中虽呈交错或混合发生,但明显表现出在时间生态位上的同步性和空间生态位上的异域性。

5种主要害虫在盛发期虫口密度高,是危害甘薯的重要时期。

由于东方市是干旱地区,因此,种植旱粮作物较多,特别是甘薯已成为农民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加之不断地从外地引种,在引进品种的同时,势必也随之带来一些新的害虫或是该虫被引进后转寄主。

同时随着甘薯种植时间的延长,甘薯与有害生物在同一生境条件下长期适应,而导致害虫的发生严重或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

本次调查仅对东方市三个镇的甘薯害虫种类作了初步调查,因受时间、地域的限制,可能害虫种类调查不够全面,其消长动态及防治等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