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价格调查报告
调查小组成员:
题目:菜市场里为何“涨声”一片
摘要
近期,部分蔬菜价跌滞销,农户损失严峻,引起社会强烈关注。
有人认为是生产环节出了问题,蔬菜种植面积盲目扩大;有人认为是流通环节过多,导致蔬菜难卖滞销;还有人认为是流通环节存在暴利,对农民和消费者两头赚钞票。
为此我们小组选择成都作为调查地点,采纳:蔬菜基地——蔬菜批发——蔬菜零售三个时期的调查方式对成都的地区的菜价进行了调查,同时对蔬菜为何涨价快,然而农民没有收益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本调查要紧是对前几年到2011年5月份的时刻段菜价的变化及其阻碍。
最后通过对相关的农业机构及进行实地考察和查阅相关的农业政策得出了对蔬菜为何涨价快,然而农民没有收益的问题的一些结
论及一些措施。
调查目的
1)掌握成都蔬菜市场价格走向为菜农及政策制定者提供理论依据;
2)为成都蔬菜市场的治理者提供参考资料;
3)通过此次的调查能让宽敞的市民更加理性的看待蔬菜市场的价格的变化;
4)掌握成都蔬菜销售走向和供求现象为蔬菜种植后的销售做预备;
5)分析蔬菜市场的整个价格走向及蔬菜的流通渠道,为蔬菜市场能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提供一些数据;
调查对象
1)成都菜市场现在一些常见蔬菜(非大棚蔬菜)的市场价格;2)成都菜市场价格的走向;
3)成都蔬菜市场的蔬菜的来源;
4)提供成都市场蔬菜的渠道;
5)成都市民对蔬菜的需求情况;
调查方式
1)市场访谈调查
2)实地观看法
3)资料问卷调查法
4)数据查证发
一.调查的背景
今年以来,我国多种农副产品价格大幅上涨,各大都市蔬菜价格也一度居高不下,再次引发人们对“菜篮子”工程的高度关注。
蔬菜价格上涨,要注重流通环节监管,能否同步公开成本价、批发价以及零售价。
受去年冬季菜价高涨、流通环节成本过高阻碍,成都蔬菜市场出现“菜贵伤民,菜贱伤农”的怪圈。
蔬菜田间价往往不到终端零售价的一半,在都市社区,菜价高得让人心痛,而在田间地头,蔬菜“廉价”得令人吃惊。
什么缘故同样是菜在两个地点的价格相差这么大呢,菜农希望把价格抬高,从而使他们获得生产的积极性,而老实的市民希望把价格降低以减少他们的生活成本,然而事实上不是如此的,其中存在这专门大的差价,为了弄清晰这之间的差价是如何样形成的,我们小组对成都地区的菜农及菜价做了系统的调查,获得了可靠的数据,
二.蔬菜市场的现状
(一)蔬菜的销售价格情况
由于销地市场、进货渠道多,长途运输,因此阻碍蔬菜的价格的因素也多,总体的看价格高、起伏大。
从以下图表中可窥见一斑。
成都市蔬菜批发价格与四川省、全国比较(表一)
(2008.12.12-2009.5.1)
日期2009-3-20 2009-3-27 2009-4-3 2009-4-10 2009-4-17 2009-4-24 2009-5-1
成都 3.45 3.11 3.22 3.3 2.96 2.82 2.79
四川
3.07 2.96 2.97 2.99 2.67 2.65 2.63 省
全国 3.45 3.2 3.3 3.28 3.03 2.99 2.99
注明: ----成都一四川……全国成都市蔬菜批发价格与四川省、全国比较(图1)
(二)蔬菜市场供应情况。
今年我省蔬菜市场供应充足,供应量比去年增加,省外蔬菜调入量有所增加。
据对部分(10.67,0.00,0.00%)批发市场监测,3-5月,我省蔬菜市场批发市场供应量呈现逐月增加的态势。
全省最大的批发市场成都龙泉聚合果蔬交易中心日均蔬菜交易
量7500吨,1-5月累计交易量130万吨,同比增幅21%。
其中外
省调入蔬菜91.97万吨,同比增幅18%。
绵阳市高水农副产品批发有限公司日均蔬菜交易量628.2 吨,1-6月交易量累计16.75万吨,同比增加3.6%。
其中外省调入蔬菜5.658 万吨,同比增幅18.34%。
省外地蔬菜的大量调入,弥补了省内蔬菜品种和数量的不足,保障了我省市场供应。
(三)蔬菜批发环节的经营形式
据我们了解,批发市场中的所有的经营户清一色的外地人,他们从产地收货、运输、批发形成了一条龙式的经营形式,十分有利于他们掌握产销两地的消息,有利于专门好地解决各个环节的矛盾,有利于形成利益共同体,利益分享,风险共担。
(四)元旦春节两节市场蔬菜供应情况
从1997年起,每年的元旦春节期间,市政府都要动用三金一储,对蔬菜实施限价优惠供应,优惠供应的数量节日期间就达到了470万斤,对保证两节期间的市场供应,稳定蔬菜价格发挥了专门重要的作用。
(五)蔬菜的消费趋势
随着都市规模的扩大和人们膳食结构的改善特不是农民蔬菜消费行为的巨大变化,即由过去供应都市蔬菜到今天的蔬菜靠都市供应的变化,都市蔬菜的消费量连续在扩大。
另外膳食结构的改善人均蔬菜的消费量也在不断增加,据有关资料反映全国人均蔬菜的消费量已达到300斤。
同时人们对蔬菜的质量、品种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应运而生的超市洗净菜,绿色无公害蔬菜、农超对接、产地直销的蔬菜不断被人们看好。
实例一:“8分钞票的菜价,农民兄弟伤不起”
几亩卷心菜、一万块钞票,对一个负债累累的农村家庭,成了足以致命的数目。
山东省济南市唐王镇农民韩进今年将家里六亩多地全种上卷心菜,谁知卷心菜价格低至8分钞票1斤,那个农民汉破裂的心遭受重击,最终选择自杀。
自杀这种方式,确实太过极端,但如此的个例却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当前“菜贱伤农”的现实囧境:河南中牟万亩芹菜丰收后滞销,一斤仅卖六分钞票,20斤芹菜只值一个烧饼钞票;80后美女农民工发微博向网友求助,称其老家湖北嘉鱼县今年包菜不值钞票,菜农们血本无归,与其让包菜烂在菜地,不如免费捐献,如有人情愿出运输费用,其承诺将家里100吨包菜全部捐献出去。
实例二:成都蔬菜全追踪菜价攀升“涨不赢”农成本钞票双流县是成都会蔬菜财宝重点区之一,蔬菜种植面积占全市1/10以上。
在该县金桥镇合水村, 他从2003年起在双流包地种菜,今朝常年大棚种菜120多亩。
三.问题的分析
(一)蔬菜市场存在的问题
(1)蔬菜市场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
近几年市区人口规模不断增大,都市面积逐年扩张,按照商务部门关于市区每万人拥有1个蔬菜市场的标准,市区蔬菜零售市场网点应该建设30个左右,现在尚有近20个缺口。
由于菜市场数量不足,辐射范围窄,使许多居民不能实现就近消费和便利消费,给居民生活带来专门多不便,同时也导致了游摊散贩屡禁不止。
(2)市场设施档次普遍偏低,购物环境差
大部分市场多年来投入不足,市场设施简陋、功能单一,“脏乱差”现象严峻。
一是市场开办单位对市场经营业户的后续治理
不够。
二是缺乏完备的给排水系统,致使禽类、水产宰杀经营场所污水横流,杂物遍地,气味难闻。
三是垃圾清运不及时,蔬菜市场产生的大量垃圾不能及时清理,乱堆乱放,随意丢弃,形成许多垃圾死角。
四是一些市场既是经营场所又是居住场所,出入通道行人与车辆不分,交易高峰时拥堵不堪。
五是保鲜设备使用率低,大部分生、熟肉摊点差不多上案板晾卖,全然达不到防尘、防蝇要求。
(3)蔬菜市场价格相对较高且不稳定
成都市物价高,特不是菜价高由来已久。
老百姓反映特不强烈,时刻长了也没有得到解决,但蔬菜价格比周围都市高确信是不争的事实,这是其一。
其二是价格不稳定,起伏较大,产地的气候、运输的交通条件一有个风吹草动,成都的菜价专门快就会发生起伏变化。
其三,价格不平衡,一个市区的价格不都一样,有差价是应该的,但差价太大确实是不合理了。
(4)蔬菜运输的物流成本高,检测手段落后,蔬菜的质量有待提高
据了解,成都市的蔬菜长途运输,运输工具仍然是大卡车,大货车,至今有冷藏设备的车相对专门少。
蔬菜的储存比较落后,因而造成了运输成本高,蔬菜损耗大,蔬菜质量低。
蔬菜质量检测的意识淡薄,手段落后,制度不健全,“放心菜”市场建设任重道远。
(二)菜价持续涨高的缘故
(1)流通环节过多导致产销价格扭曲
比如1斤大白菜批发3毛多,通过一个又一个流通环节,卖到市民家门口的菜市场可能是8毛多,甚至更高价格。
从菜地到市民的餐桌,农副产品往往要通过一个又一个流通环节,成本和价格随之水涨船高。
农副产品流通商先要从基地收购,然后通过批发商运往批发市场,在批发市场或许还要通过二次或者第三次批发,这才会运到城区的各菜市场或者餐饮等终端零售环节。
尤其是蔬菜在包装上普遍还有所欠缺,由此流通成本加上流通中的各种损耗,最终走上市民餐桌的蔬菜价格就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