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甘蔗栽培技术要点

甘蔗栽培技术要点

甘蔗栽培技术要点一、适时早种从立秋至立冬前,种植的甘蔗称为秋植蔗。

秋植蔗生长期长且高产高糖,一般要比冬、春植蔗增产20%—30%。

在秋植期内及时早种是提高秋植蔗产量的关键所在。

我市最佳时期为8月20日至9月25日,在这个时期内应适时早种,以确保秋植蔗全苗壮苗。

二、深耕深松整地,施足基肥甘蔗植株高大,生长期长,需要水肥较多。

应选择地势较平缓、肥力中等以上的耕地种植,并采用大马力拖拉机进行深耕犁耙整地,整地要求耕层平整、泥土细碎,按90—110厘米行距开植蔗沟,要求植沟深25—30厘米,沟底平整,宽约20厘米。

施足基肥,以亩施农家肥15—20担或桐、茶麸100—150公斤,磷肥100公斤,尿素15—20公斤,钾肥20公斤为宜。

三、选种良种与科学下种推广种植高产高糖良种如新台糖22号、台优、园林6号、台糖92/2817、赣蔗18号、粤糖00236等品种,选用无病虫害种茎作种,秋植蔗可全茎作种,砍种后剥叶砍成2—3芽段,亩下种量为7000—8000个芽,为确保秋植蔗安全出苗,种植时要求耕地泥土要湿润,要先施基肥后摆种,芽向两侧。

摆种后亩施5—6公斤呋喃丹后盖土3—5厘米。

在甘蔗出土前亩用阿特拉津200毫升加乙草胺100毫升兑水50—60公斤喷雾封闭除草剂。

四、早施伸长肥,早培土及时防治病虫害秋植蔗在次年3月底4月初均已进入拔节伸长期,因此,要及时重施伸长肥和大培土,亩施尿素40—50公斤,钾肥30—35公斤,条施呋喃丹5—6公斤结合进行大培土。

大培土后7—10天(或经雨压实后)喷施除草剂,视田间杂草情况选用对口除草剂进行除草。

发现病虫危害要及时选用对口药物进行防治。

五、适施壮蔗肥防早衰秋植蔗生长期,如施肥不足易出现早衰。

因此,在8月中至9月底,选择雨后耕层湿泥土,亩施20—25公斤尿作壮展肥,既能防甘蔗早衰,又能促进地下芽发育良好,为次宿根多出苗打基础。

六、秋植蔗的特点秋植蔗是在8~10月下种,到次年12月前后砍收的一种栽培制度。

秋植蔗在萌芽、分蘖伸长和成熟四个生育时期中,由于所处的环境条件不同,因而表现出与春植蔗不同的特点是:成苗快,分蘖多,生长量大,成熟早。

1、萌芽快。

影响甘蔗萌发的外界因素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温度,由于秋植蔗下种时正是高温多湿季节,所以甘蔗萌芽快,萌芽率高。

2、分蘖多。

比春植蔗分蘖早,分蘖速度快,分蘖期长,分蘖苗比春植蔗多1~2倍。

3、伸长期长,产量高。

产量比春植蔗高20%~30%,世界高产纪录的多数是秋植蔗。

4、成熟早,早期糖分高。

能够比春植蔗提早1个月成熟,在糖厂开榨初期,糖分比宿根蔗高出1%~2%(绝对值),比春植蔗更高,这有利于提高糖厂的效益。

七、秋植蔗栽培要点1、下种期。

根据各地经验,在合理安排茬口,解决种苗来源的前提下,在8~10月内,早种更能获得高产。

在海拔1000米以上,或有轻双的蔗区,必须在初霜前1个月下种。

不然的话,地下蔗芽未形成,植株不够老健,越冬枯死苗增多,来春也难萌发出新植株,造成严重缺塘。

2、下种密度。

由于是在高温多湿季节下种,萌芽率、分蘖率都比春植蔗高,所以下种密度应比春植蔗稀一些。

3、种苗来源。

由于种秋植蔗时,不是甘蔗收获期,在发展秋植蔗中,种苗来源是一个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能否扩大推广秋植蔗的关键。

种苗来源途径有:①从第一年宿根蔗田中采苗,此法减少了当年的收入;②在大田中采细小茎作种,此法数量有限;③建立专用苗圃。

即春植秋采苗圃。

一般在缩小行距,增大下种量,加强苗圃管理的条件下,一亩春植苗圃的采种量可供15亩左右的秋植蔗用种。

若是用一般蔗田的,一亩的采种量只够5-7亩秋植蔗用种。

4、施肥。

秋植蔗生长期长,产量高,因此全生育期的施肥总量要比春植蔗多30%~40%。

在有霜害的蔗区早霜前20天左右蔗苗就进入越冬期,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还需再施一次“保暖过冬肥”。

以有机肥为主,便于提高土壤温度,减轻越冬期的冻害。

来年春暖后,应早施追肥。

追肥以速效肥为主,以促进蔗苗的迅速生长。

5、防虫。

秋植蔗是螟虫、绵蚜虫越冬的场所。

开春后容易蔓延成灾,必须早治。

八、秋植蔗主要栽培技术1、深耕整地秋植蔗生长期长,生长量大,植株高大,要求较深厚的土壤耕作层来充分发展自身的根系,为防止倒伏,要求用大中型拖拉机犁耙,使土壤耕作层达到30厘米左右,使土壤疏松细碎。

通过深耕深松、精细整地后,蔗地下面就像一个大水柜和大肥料仓一样,确保甘蔗在今后的生长有充足的水肥供应,为后期生长奠定坚定基础。

2、品种选择秋植蔗宜选用丰产潜力大、抗旱抗寒能力强的品种种植,才能充分发挥秋植蔗的增产作用。

目前可选用台优、桂糖93/102、桂糖94/116、桂糖94/119、新台糖系列品种等。

3、植期选择种植秋植蔗的时间宜选择在8月20日至9月10日为好,最迟不能超过9月15日,种植时间太早或太晚都不好,种植太早甘蔗的生长点已萌生出土,容易被冬季的霜雪冻死,种植太晚秋旱的到来,高温缺水,容易造成大量缺苗死苗,损失严重。

4、种植密度秋植蔗萌芽率高,分蘖早而多,植株高大,行距100—120厘米,开行时注意边开行边种植,可以减少蔗沟内水分蒸发。

下种量宜考虑比春植蔗少10—20%,一般亩下种量7000芽左右,即一米下种10—12个芽,一亩用种量0.7—0.8吨。

5、施足基肥,做好地下害虫防治工作下种时亩施25%左右的复合肥200斤,钙镁磷肥100斤。

磷肥有利于根系生长,甘蔗根系发达,才能够吸收大量的养料和水分。

秋植蔗害虫多,如蔗龟、钻心虫、蝼蛄(土狗)、蚂蚁、蝗虫(蚂蚱)、蓟马、绵蚜虫等。

为防治地下害虫,下种时还要每亩施呋喃丹或者甲基异柳磷或者杀虫双8—10斤,为防杂草,种植后需喷芽前除草剂封闭除草。

6、追肥和护理11月底入冬前施一次暧性肥料(如生物有机肥或农家肥等),每亩500—1000公斤,并中耕培土(培土厚约10厘米)保苗过冬。

4月份开春天气回暧后每亩施尿素80-100斤,氯化钾50-60斤作攻茎肥,并进行大培土(培土高度10—15厘米)。

同时施药防治螟虫、绵蚜虫等虫害及杂草。

秋植蔗有效茎数多,生长量大,生长期长,要增施肥料,施肥量一般要比春植蔗多20—30%。

7、其他田间管理秋植蔗生长期长,易招致病虫危害,要及早防治。

同时加强水肥管理,高培土防止倒伏。

封沟贮水,提高抗旱能力。

夺取秋植蔗高产高糖。

九、冬植甘蔗栽培技术冬植甘蔗是指立冬至立春这段时间下种的甘蔗。

在云南蔗区一般比春植蔗增产20%,糖分提高0.2%(绝对值)。

栽培冬植蔗成败的关键是能否抓好下种后的萌芽出土成苗。

冬植从下种至萌发成苗的这段时间里,温度和水分同时是影响冬植蔗萌发成苗的两个重要因素。

因此,栽培上要采取相应的保湿增温措施。

(一)、适时下种冬植蔗的植期依据下种顺序的先后分为早冬植、中冬植和晚冬植。

早冬植一般在11月上旬至12月上旬下种,这时的气温较高,在雨季结束较晚的蔗区,土壤含水量尚高,对扎根萌发有利,但萌动出的幼苗易受霜冻,栽培上要施足基肥,特别是农家肥,注意防旱保水,防止低温霜冻危害;中冬植一般在12月中旬至1月上旬下种,是一年中气温最低的时期,种苗萌根、萌芽出土经历的时间最长,萌芽率低,易造成缺苗断垄,除在气温较高的蔗区外,一般很难保证萌芽成苗;在1月中下旬下种的晚冬植蔗,气温虽然还较低,但离春晓来临的时间较快,受病虫危害的机会也较少,仍可利用地温先扎根,气温一回升,便能迅速萌发生长,保证出苗。

(二)、选地与整地为了保温保湿,冬植蔗的选地条件比春植、秋植要求高,最好选择有灌溉条件而又不积水、向阳、地势平坦、保水能力强的地块。

整地时要求深耕细耙,增强土壤的保水能力。

(三)、砍种下种由于冬植蔗下种时正在低温干旱的季节,对种苗质量要求高。

砍种时要选择健壮无病虫害的蔗种。

蔗种一般砍成2~3芽,由于萌发时间较长,一般凤梨病较春秋植蔗严重,砍后的种苗最好采用5%~8%石灰水蘸种,或50%多菌灵1000倍液浸种消毒。

在旱地上要深沟抢墒下种,下种时现开深植沟达板土层,深30~35厘米,沟底宽20~30厘米,沟底要清平,保证下种质量。

冬植蔗的下种量一般要比春植蔗多10%~20%,以保证基本苗。

同时,下种后至萌发成苗经历的旱季长,易受白蚁等地下害虫危害,特别是新开荒的蔗田危害严重,要结合施基肥拌药防治。

下种后为保温防旱,采用地膜覆盖。

由于冬植蔗的植期提前,田间管理的各项管理措施要以“早”字为中心。

1、早查缺补苗,确保冬植蔗齐苗全苗。

2、早施肥、中耕除草。

冬植蔗在萌发盛期后即进入分蘖期,在分蘖期到来前要及早施分蘖肥,促进早分蘖,多分蘖,提高分蘖的成茎率。

结合中耕除草,培土,在大培土中施攻茎肥。

生长中后期补施壮尾肥。

3、早防虫。

冬植蔗的幼苗期是螟虫以及迁飞绵蚜虫的越冬场所,要及早防治,消灭越冬虫源,防止蔓延危害。

九、甘蔗种植技术要点(一)、整地1、先犁遍蔗地,然后再耙碎耙平。

2、开蔗沟行距:坡地0.9~1米、水田1.1~1.2米,沟深5~7寸,沟宽6~8寸,沟底要平,留1寸左右的松细土。

(二)、种苗处理1、砍种:要求砍成双芽段,砍种时注意不要砍坏蔗芽和砍破种苗两端切口。

2、浸种:用2%的石灰水浸12小时或清水浸种24~36小时,可提高发芽率。

3、消毒:用2%多菌灵药液浸种,消毒5~10分钟,可防凤梨病的发生。

(三)甘蔗斩种技巧要夺取甘蔗高产,须选用生长健壮,芽眼饱满,甘蔗尾段长70厘米左右的梢头段作种苗。

选好梢头段后,斩蔗种时,最好采用双芽苗。

双芽苗粗壮齐一,互相促进,没有出芽先后、强弱之分,出芽全、齐、匀、壮,易夺高产。

用多芽苗种植,由于甘蔗有顶端优势的特点,所以多芽苗顶端的芽会抢先而出,并产生生长素。

而下位节的苗,由于受到顶端生长素的影响,会造成发芽不齐整,生长不统一,还有遮光的弊端,难夺高产。

采用单芽苗也不好,因为单芽苗的芽两端均有切口,极易受干旱失水的影响和病虫侵害,并且切口处渗漏茎内营养物质多,出苗也不够粗壮。

所以甘蔗在斩种时,一定要斩留双芽苗(也就是要斩留两个蔗节)为好。

斩种时要注意,蔗芽下部节间要留三分之二,上部节间留三分之一。

这是因为甘蔗生长所需的养分,都是从下部向上部输送的,每个蔗芽所需的养分和水分主要由该芽的下部节间供给,留三分之二的节间就能保证蔗芽萌发时有充足的养分和水分。

上部节间留三分之一,是为了保护蔗芽免受病菌的危害。

斩种时,首先要将生长点以下约7厘米长的幼嫩部分斩掉,再按2个节一段的规格斩种。

斩种要求:斩刀要利而薄,垫板要平而硬,用力要匀而准,切口要平滑,芽、皮要完整而不撕裂,并将老、中、嫩三段分开堆放,以便分别浸种、消毒、催芽、育苗、种植,这对于培育匀壮蔗苗十分有利。

(四)、种植1、施足基肥:种植时亩施复合肥80~100斤,有腐熟的农家肥混施更好。

2、下种前,结合施放基肥,每亩施放3%呋南丹6~8斤或特丁磷6~8斤,防地下虫危害种苗,确保发芽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