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年电力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2019年电力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能源外送:输煤还是输电?
从国家铁路的运输数据来看,煤炭运量占货运量的比例近年来保持稳定,维持在 50%左右。从跨区送电量 占用电量比来看,其近年来占比有所提高,但仍处于较低水平。自 2016 年后跨区域送电量绝对值维持 15%以上 的增速,我们认为跨区送电仍有较大的上升空间。
从煤炭运输方式来看,省内煤炭运输由于运距较短,普遍以公路为主;省际间煤炭运输则以铁路和水路(含 铁水中转、海进江等)为主。整体而言,铁路得益于其运力大、单位成本低且较为环保等优势,目前仍是我国 煤炭运输的主要方式。但铁路运煤最大的缺点在于其运输方式较为固定,最后一公里的问题难以解决,缺乏一 定的灵活性。
图 5:国铁煤炭运量与货运量变化(单位:亿吨)
图 6:跨区输电与全社会用电量变化(单位:亿千瓦时)
国铁煤炭运量 35
国铁货运量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占比
跨区域送电量
55% 80000
全社会用电量
占比 10%
30
70000
8%
25
50% 60000
20
50000
6%
45% 40000
15
30000
4%
10
40% 20000
输煤战略主要包括西煤东运和北煤南运,即围绕煤炭产量占全国近七成的内蒙古、山西和陕西三省,通过 铁路、水路等方式将煤炭疏运到缺乏煤炭资源的省份。总的来说,西煤东运通道相对较为畅通,内蒙古及山西 的煤炭经由大秦线、朔黄线、蒙冀线、瓦日线等铁路通道由西向东送达北方各港口,再经由海运送达华东及华 南地区或由海进江向内陆输运。北煤南运通道相对较少,主要通过太焦—焦柳线、京广线等铁路通道向华中地 区运煤,但相关线路并非煤炭专用运输线路,运力难以保障。待 2019 年 10 月蒙华铁路投产后,北煤南运的输 送格局有望得到显著改善。
1
图 3:流入流出示意图
净输出(亿千瓦时)
净输入(亿千瓦时)
-2000 -1500 -1000 -500 0 500 1000 1500 2000
资料来源:Wind,XXXX研究发展部
图 4:分省用电量及发电量占比对比
10% 9% 8% 7% 6% 5% 4% 3% 2% 1% 0%
广东
江苏
山东
浙江
25.75%
26.11%
5.37% 17.58%
25.20%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XXXX研究发展部
资料来源:Wind,XXXX研究发展部
从发用电量角度来看,2018 年发电量占比靠前的省份包括山东、江苏、内蒙古、广东和四川等省份,前四 者发电主要以火电为主,四川则以水电为主。2018 年用电量占比靠前的省份包括广东、江苏、山东、浙江和河 北等省份,整体上以华东及华南地区为主。从电能输送的方向来看,西南水电大省(四川、云南等)和西北火 电大省(内蒙古、新疆等)均为净流出省份,东南沿海发达省份用电需求较高,保持净流入。
2019 年电力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我国能源供需存在区域错配,当前送煤为主输电为辅
我国能源供需格局受历史发展因素及地理因素影响,存在明显错配问题。具体而言,我国中西部地区能源 资源丰富(煤炭、水电、风电等),但经济体量较小,能源需求相对较弱;而东南沿海地区经济总量较大,对能 源需求量也相对较高。此外,近年来受供给侧改革及环保政策的影响,我国能源开发呈现出进一步向西北及西 南地区发展的趋势,能源基地与负荷中心的距离不断拉大。长期而言,我国能源供需存在区域错配、能源生产 与消费地区呈现逆向分布的格局不会改变。
用电量占比 发电量占比 河北 河南 内蒙 四川 福建
辽宁
山西
新疆
云南
资料来源:Wind,XXXX研究发展部
2
为了解决能源生产与消费呈现逆向分布的问题,我国能源规划制定了输煤及输电两种能源输送模式。输电 战略主要是西电东送,根据煤炭资源及水力发电资源的分布特点,我国在内蒙古、陕西、山西、宁夏等地规划 了一批坑口煤电基地;在四川、云南、湖北等水电资源富集的省份规划了一批以外送电为主的大型水电站。同 时针对环渤海经济圈、长三角和珠三角三个全国负荷中心,国家合理规划特高压交直流通道,形成了北、 中、南三条西电东送通道,在保障东部地区供应的同时也极大了拉动了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综合而言,输煤和输电是我国当前主要的两种能源调配手段。早期受限于输电技术,我国采用远输煤、近 输电的能源输送策略,即输送距离 800 公里以内倾向于输电,1000 公里以上倾向于输煤。从煤质来看,高热值 的优质煤炭通常倾向于外送,而低热值煤倾向于就地发电消纳。但随着我国特高压交直流技术的发展叠加煤炭 供给侧改革的影响,输电通道的经济性优势逐步体现。根据 2015 年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李立浧院士等人在《输 煤输电的技术经济比较研究及其重要战略意义》一文中的研究结论,如以 5500 大卡煤炭作为输送煤源,当送端 煤价差在 100 元/吨时,输送距离在 1800 公里以内则特高压直流输电较有经济性优势。
图 1:我国一次能源构成中煤炭仍占主导地位
图 2: 2018 年分省份原煤产量占比
原煤 原油 天然气 水电核电风电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内蒙 山西 陕西 新疆 其他
2%
5
10000
0
35%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0
0%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资料来源:Wind,XXXX研究发展部
资料来源:Wind,XXXX研究发展部
3
图 7:我国煤炭工业十三五规划中对于煤炭跨区调运平衡的预期
资料来源:国家发改委,XXXX研究发展部
我国煤炭资源丰富,近年来虽受国家能源结构调整及“气代煤”、“电代煤”等政策的影响,煤炭占一次能 源比重有所下滑,但 2017 年其仍占比达 60.4%,仍是我国一次能源的最重要组成部分。虽然我国是煤炭生产和 消费大国,但我国煤炭资源在供给和需求上存在区域错配。内蒙古、山西和陕西三大省份 2018 年分别生产原煤 926、893.4 和 623.2 百万吨,占全国原煤产量比重达 26.1%、25.2%和 17.6%,三省原煤产量合计占全国原煤产 量近七成。《煤炭工业十三五规划》及煤炭供给侧改革相关政策精神指出,我国要加快大型煤炭基地之外的煤矿 关闭退出,降低鲁西、冀中、河南、两淮大型煤炭基地生产规模,有序推进陕北、神东、黄陇、新疆大型煤炭 基地建设,未来我国煤炭产能增量仍主要来自内蒙古、陕西和新疆等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