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筑材料质量检验与工程质量管理
发表时间:2019-02-25T15:58:18.647Z 来源:《建筑模拟》2018年第33期作者:凌文平
[导读] 本文主要探讨关于建筑材料质量检测和控制的方法措施。
凌文平
郁南县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站广东云浮 527199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国内工程建设也蓬勃发展。
近年来,建筑工程越来越多,建筑规模越来越大。
人们也对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许多新材料、新技术和新技术在建筑中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应用,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建筑工程的质量。
材料的质量与建筑物的整体质量直接相关。
许多士公企业已经认识到建材质量检验的重要性,材料检验制度逐步完善。
可靠性、经济性和环保性是现代建筑材料的发展方向。
做好建筑材料的质量检验和控制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主要探讨关于建筑材料质量检测和控制的方法措施。
关键词:建筑材料;质量检验;工程质量;管理
1 我国建筑材料质量检测所存在的问题
1.1 质量检测人员综合职业素养偏低
随着建筑行业建筑材料质量检验的日益受到重视,建筑材料检查员的综合专业素质也必须相应提高。
目前,我国建筑材料检验人员的进入门槛较低,一些人员严重缺乏质量检验专业技能,建筑材料的质量标准和规定不明确,缺乏建筑材料检验经验,使他们在设备操作上不熟练。
这导致测试数据缺乏准确性。
一些检查员缺乏职业道德,容易受到涉及经济利益的干涉,致使对建筑材料的检测失去了科学性和真实性。
1.2 全国各地质量检测方法不同
目前,建材生产单位遍布全国。
各省、市有各自独立的质量检验程序和质量检验标准。
根据不同的测试标准,测试机制将采用适当的测试设备和测试方法。
缺乏统一的测试标准和测试工具,给建筑材料检测市场的标准化带来很大困难。
1.3 消费者对建筑材料缺乏辨别能力
面对各种各样的建筑材料,消费者往往会眼花缭乱,难以分辨好坏。
大多数消费者是非专业人士。
建筑材料的选择主要取决于供应商的产品介绍,并倾向于选择低成本的建筑材料。
由于消费者缺乏对建筑材料进行质量鉴别的能力,导致一些非法制造企业大量销售假冒伪劣产品,严重扰乱了建筑材料市场。
1.4 建筑材料的质量检测方法落后
建材检测行业,由于需要检测大量品种,数量复杂,检测机构往往采用检测方法。
一旦取样的样品缺乏产品代表性,容易在测试结果中出现严重错误。
而且,由于检测成本的影响,检测机制不愿意投入更多的资金和精力引进新的检测技术和设备。
建筑材料的检测方法比较传统,使用的手工操作也较多。
这使得测试结果很容易受到测试人员的主观影响。
1.5 建筑材料的质量管理不当
建筑材料的最大消费者是建筑项目的建筑单位。
建筑单位作为消费者,一方面仍然缺乏对建筑材料的质量歧视;另一方面,在使用方面缺乏专业精神;建筑材料的储存和存放使一些建筑材料在不适当的储存过程中发生了质的变化,影响了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
2 对材料检验工作加强管理,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
2.1 在材料的采购环节加强质量检验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钢筋和水泥是较常用的建筑材料。
因此,在质量检验工作中应高度重视这两种建筑材料。
在采购过程中,必须选择质量较好的供应商,并在质量保证的基础上合理控制采购价格。
采购人员应加强对建筑材料市场的研究和了解,根据工程设计要求,合理选择材料和模型。
在采购时,我们应检查供应商的质量证书和工厂证书,并严格检查原材料的质量。
2.2 对入场材料加强质量检验
质量检查员应当严格检查进料,检查进料的数量、型号和质量。
只有合格的材料才能进入。
施工过程中使用的建筑材料应根据施工进度分批使用,避免材料闲置或堆积,影响施工的顺利进行。
储存建筑材料时,应注意防火、防潮、避雷等措施,以避免储存时对材料的破坏。
在制备混凝土时,需要根据施工实际需要合理确定混凝土的比例,同时对混凝土的各种技术参数进行测试。
在制备过程中,必须充分进行振动,保证搅拌时间,保证混凝土的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2.3 按照国家颁布的质量检验标准,严格进行质量检验
这项工程的施工涉及许多建筑材料。
这些不同的材料在储存和使用上是不同的。
因此,在所有材料进入现场之前,必须进行质量检查。
检查工作必须严格遵守国家公布的技术规格和性能参数,保证每一建筑材料都符合质量要求。
以混凝土为例,对水泥和骨料分别进行质量检验是必要的。
水泥试验主要需要凝结时间、强度、细度和稳定性。
在测试粗集料时,需要大量的泥浆。
泥浆和颗粒含量。
测试了密度参数和颗粒参数。
在施工中使用c35以上混凝土时,还需要对破碎指标进行试验和试验。
2.4 抽采的检验样品要有代表性
在进行质量检验时,一般需要先取样。
取样必须具有代表性,以确保建筑材料质量检验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因为取样方法和取样量对试验结果有很大影响,样品应严格按照有关操作规范,从同一批建筑材料的不同部位随机采集,样品数量必须满足试验要求。
2.5 对检验数据要进行科学的分析处理
原材料质量检验完成后,再对试验结果进行审查。
如果发现某项数据与测试结果的平均值有重大偏差,则应删除该数据,并计算误差范围为10%的数据,以得出平均值。
由于检测材料的不同,检测数据的分析和处理方法并不一致。
特别是当数据明显偏离期望值时,应采用多种测试方法获得相对平均的测试数据,分析导致测试中出现错误的因素,并重新进行测试。
3 重点控制材料
(1)为了控制钢筋水泥,钢筋和水泥材料有许多渠道和来源。
因此,进入施工现场的每一批水泥和钢材都必须单独储存和堆放,供应商还必须提供工厂资格证书。
在此基础上,对每一批水泥进行安全性、强度检验和现场取样监督。
对于钢条,必须对其机械性能进行测
试,对建筑物特殊部分使用的钢条必须进行化学成分测试。
(2)钢筋焊接样品的质量控制。
大部分钢筋在进入施工现场使用后必须经过加工,如拉伸、成形、焊接等。
用于钢条的焊接,钢条只能在验收后使用。
使用前必须提供质量保证,工作人员在使用时必须持有焊工证书。
对于焊接工艺不同的钢接头,需要先做焊接试样,检验合格后再使用。
对于焊成品也必须要做好监管工作,对于不符合标准的焊接头,要重新返回施工单位,分析主要原因,选择恰当的改进的技术,进行重新焊接,使其符合标准,必须要按照《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检查。
(3)混凝土。
混凝土是一种常见的加工材料。
它不仅影响各种材料的质量,而且极大地影响着建筑的质量。
影响混凝土的主要因素是混凝土的保留、维护、损坏、运输、混合和混凝土的比例,以及材料的质量。
在这一过程中,振动是最重要的部分,因此我们必须严格遵循这一过程。
加强现场混凝土质量检测是质量控制的最终保证。
在施工现场,应设置专业技术人员对混凝土质量进行检测,主要是对混凝土倒塌强度和骨料进行检测。
如果混凝土不符合标准,再次搅拌或返回到制造商。
如为强风化岩,不得将集料用于施工。
员工应根据不同需要决定具体标准,保证混凝土质量,从而提高建筑工程质量,促进建筑业的发展。
结束语
近年来,建筑工程数量和规模大幅度提高,建筑业取得了显著成绩。
然而,建筑工程的质量仍然是无穷无尽的,主要原因是材料的质量。
为了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必须严格控制建筑材料的质量。
建筑材料质量检验工作是施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施工单位需要认真对待,安排专业人员负责材料质量检验工作,严格按照标准流程进行检验工作,确保检测数据真实、准确、可靠,从源头上消除施工质量问题,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自身形象,促进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戴珺珺,隋丽源.论建筑材料检测的质量控制[J].民营科技,2017(8):195-196.
[2]张璐,万欣娣.建筑工程材料质量检测及控制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7(35):62-63.
[3]李玉珍,陈民.工程建筑材料的质量检测和控制方法分析[J].江西材,2018(24):270-271.
[4]夏洪川.建筑材料质量的检测与控制措施[J/CD].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7(12):292-293.
[5]胡淑芹.影响建筑材料实验检测质量的主要因素及其控制[J].居业,2017(10):16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