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高校应用化学专业综合性实验的教学改革
对于高校的专业学习来说,相比普通理科专业,应用化学专业存在诸多不同之处,在综合性实验教学当中也存在不少弊端。
因此,我们应当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从教学的内容、方法以及师资队伍方面努力进行实践与改革,才能够开拓新局面,提高应用化学实验教学质量,才能够让学生拥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标签:高校;应用化学;综合性实验;改革
在高校教育活动当中,实验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的关键。
学生能力的高低,直接受到实验教学质量的影响,如此就要求了教师应当将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放在与理论教学同等的平面上。
高校应用化学专业要求学生不仅能够掌握相关应用化学的基础知识,还能够具备一定的实验技能,并且能够在实验当中找到思维创新的方法,从而不断地培养自己的实验能力。
那么,注重综合实验教学、强化综合实验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1 高校应用化学专业综合性实验教学存在的不足
1.1 没能合理的设置实验内容。
应用化学综合性实验的开设大多数都是以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等作为基础,也就导致了实验内容相对单一,无法合理的设置相关内容。
1.2 实验内容重复验证过多。
由于缺乏实验教学经费,从而影响了实验的开设,导致绝大多数的实验都属于验证型的实验,并且都是一副在理论教学之上的。
1.3 过于单一的实验教学方式。
对于專业实验来说,一般都会让学生先对实验进行预习,然后教师针对性讲解实验的原理、步骤以及需要注意的相关内容,学生只需要按照教师教授的方法,一步一步完成就可以。
很少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这也就是的学生没有机会培养创新能力;在对学生实验评估中,也仅仅是依靠学生填写的报告内容,很少涉及学生的亲身实验,因此对于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也有不同程度的扼杀;学生无法在实验过程中获取创新,也无法锻炼实际的操作能力,学生探究兴趣也在随之降低。
1.4 没能联系到实际应用。
应用化学综合性实验的内容极少数涉及到现实的生产实践,学生对其也产生不了兴趣,久而久之,学生也忽略了实验与现实之间的联系,仅仅为了达到教学目标而完成实验。
一般来说,只有等到了高年级段,才会开设综合性化学实验,经过四大基础化学实验技能训练,学生也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技能与方法,但是在在综合性实验教学模式下,这一类方式可以说是“废品”,原本的实验技能与方法不仅会让学生对实验产生抵触情绪,也会浪费掉有限的实验资源,这样也导致学生的实验技能也无法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2 高校应用化学综合性实验教学改革的途径
2.1 建设专业化的师资队伍。
作为应用化学的授课教师,也必定会带领学生做实验,应用化学的教学内容与实验是紧密联系的,不能够脱离开来,在实验室中也有专人负责,但是试验教师专业化是不提倡的。
在购买实验室所需的仪器设备时,授课教师也应该查阅相关的资料,参与设计规划,根据当今社会所需制定试验内容,如果条件允许,也可以根据科研所需,提出专业设备的购买一项。
在设备购回后,青年一辈的教师应当参与到设备的安装与调试的过程中去。
另外,也要激励教师多多开拓试验范围,也可以将教师研究课题与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联系在一起。
2.2 完善实验教学方法。
试验教学质量的好坏受到了实验教学方法的影响。
在实验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计算机仿真实验、设计软件,将能力培养与掌握知识融于一体,这才是实验教学成效最有效的提升方法;在实验教学上,除非必要,尽可能采取启发式教学,避免演示式,并且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实验方案选择的依据,理清问题的解决思路。
如果实验失败,也能够在失败当中找出问题所在。
在撰写实验报告时,也可以采取论文的形式,以此来推进学生推理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2.3 积极改进实验教学内容。
在制定应用化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时,也要组织具有专业经验的教师,对于《教学大纲》的内容重新进行修订,其中修订内容包含了实验的目的、任务、性质以及项目等诸多方面。
对于课程设计、验证型的实验课时都可以适当减少,开创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实验课程,让学生能够在亲至的操作当中回顾理论知识,进行再一次的实验练习。
这样的实践,对于学生创造能力、思维开拓能力的培养都有帮助,当然,我们也需要掌握难易程度,让学生尽可能在合作、独立的前提下完成。
3 结束语
总之,对于高校应用化学综合性实验教学的改革来说,只有将学生创新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摆放在首位,才能够真正地实现教学改革,才能够满足现代化社会所提出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干宁,魏丹毅,夏亚莉,等.应用化学本科实验教学的实践和探索[J].高等理科教育,2008(3).
[2]汪娇宁,唐善发,陈全伦.在专业实验中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中国电力教育,20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