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化学必修二第三章有机物复习知识点

人教版化学必修二第三章有机物复习知识点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
绝大多数含碳的化合物称为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

(CO、CO2、碳酸、碳酸盐、金属碳化物和氰化物等少数化合物除外)由于它们的组成和性质跟无机化合物相似,因而一向把它们作为无机化合物。

一、烃
1、烃的定义:仅含碳和氢两种元素的有机物称为碳氢化合物,也称为烃。

2、烃的分类:
饱和烃→烷烃(如:甲烷)
脂肪烃(链状)
烃不饱和烃→烯烃(如:乙烯)芳香烃(含有苯环)(如:苯)
3、甲烷、乙烯和苯的性质比较:
有机物烷烃烯烃苯及其同系物通式C n H2n+2C n H2n——
代表物甲烷(CH4) 乙烯(C2H4) 苯(C6H6) 结构简式CH4 CH2=CH2或
官能团碳碳双键
结构特点C-C单键,
链状,饱和烃
碳碳双键,
链状,不饱和烃
一种介于单键和
双键之间的独特
的键,环状
空间结构正四面体六原子共平面平面正六边形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
体,比空气轻,
难溶于水无色稍有气味的
气体,比空气略
轻,难溶于水
无色有特殊气味
的液体,比水轻,
难溶于水,有毒
用途优良燃料,化
工原料石化工业原料,
植物生长调节
剂,催熟剂
溶剂,化工原料
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在一定条件下,乙烯还可以与H2、Cl2、HCl、H2O 等发生加成反应
(氯乙烷)
③加聚反应
乙烯能使酸性KMnO4溶液、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常利用该反应鉴别烷烃和烯烃,如鉴
别甲烷和乙烯。

芳香烃:
(苯)①氧化反应
(1)燃烧
(火焰明亮,有浓烟)(2)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能使酸性KMnO4
溶液褪色。

(但苯的同系物可以使其褪色)
②取代反应(苯环上的氢原子被溴原子(纯卤素)、
硝基取代。


③加成反应
4、同系物、同分异构体、同素异形体、同位素比较。

概念同系物同分异构体同素异形体同位素
定义结构相似,在分
子组成上相差
一个或若干个
CH2原子团的
物质分子式相同而
结构式不同的
化合物的互称
由同种元素组
成的不同单质
的互称
质子数相同而
中子数不同的
同一元素的不
同原子的互称
分子式不同相同元素符号表示
相同,分子式可
不同
——
结构相似不同不同——研究对象化合物化合物单质原子
6、烷烃的命名:
(1)普通命名法:把烷烃泛称为“某烷”,某是指烷烃中碳原子的数目。

1-10用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
11起汉文数字表示。

区别同分异构体,用“正”,“异”(有1条支链),“新”(有2条支链)。

正丁烷,异丁烷;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

(2)系统命名法:
①命名步骤:(1)找主链-最长的碳链(确定母体名称);
(2)编号-靠近支链(小、多)的一端;
(3)写名称-先简后繁,相同基请合并.
②名称组成:取代基位置-取代基名称母体名称
③阿拉伯数字表示取代基位置,汉字数字表示相同取代基的个数
7、比较同类烃的沸点:
①一看:碳原子数多沸点高。

②碳原子数相同,二看:支链多沸点低。

常温下,碳原子数1-4的烃都为气体。

二、烃的衍生物
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取代而生成的一系列化合物称为烃的衍生物。

1、乙醇和乙酸的性质比较
有机物饱和一元醇饱和一元醛饱和一元羧酸通式C n H2n+1OH ——C n H2n+1COOH 代表物乙醇乙醛乙酸
结构简式CH3CH2OH
或C2H5OH
CH3CHO CH3COOH 官能团羟基:-OH 醛基:-CHO 羧基:-COOH
物理性质无色、有特殊香
味的液体,俗名
酒精,与水和有
机溶剂互溶,易
挥发(非电解
质)具有刺激性
气味
有强烈刺激性气
味的无色液体,俗
称醋酸,易溶于水
和乙醇,无水醋酸
又称冰醋酸。

用途作燃料、饮料、
化工原料;用于
医疗消毒,乙醇
溶液的质量分
数为75%——有机化工原料,可
制得醋酸纤维、合
成纤维、香料、燃
料等,是食醋的主
要成分
有机物主要化学性质
乙醇
①与Na的反应
乙醇与Na的反应(与水比较):
①相同点:都生成氢气,反应都放热
②不同点:比钠与水的反应要缓慢
结论:乙醇分子羟基中的氢原子比烷烃分子中的氢原
子活泼,但没有水分子中的氢原子活泼。

②氧化反应
(1)燃烧
(2)催化氧化:在铜或银催化条件下:可以被O2
氧化成乙醛(CH3CHO)(只有和羟基相连的C原子
上有H才可以反应)
现象:光亮的铜丝加热到变黑,灼热的铜丝迅速插入到盛有
乙醇的试管里,铜丝由黑变红,并产生刺激性气味
③消去反应
CH3CH2OH――→CH2=CH2↑+H2O
乙酸①具有酸的通性: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与活泼金属,碱,弱酸盐反应,如CaCO3、Na2CO3
酸性比较:CH3COOH > H2CO3
2CH3COOH+CaCO3=2(CH3COO)2Ca+CO2↑+H2O(强制弱)
②酯化反应(酸脱羟基醇脱氢,属于取代反应)
1.浓硫酸的作用:催化剂、吸水剂
2.加热的目的:提高反应速率;使生成的乙酸乙酯挥发而收
集,提高乙醇、乙酸的转化率。

3.用饱和Na2CO3溶液吸收乙酸乙酯的原因:
①乙酸乙酯在无机盐溶液中溶解度减小,容易分层析出;
②中和挥发出的乙酸,生成无气味的乙酸钠,便于闻到
乙酸乙酯的气味;
③溶解挥发出的乙醇。

4.长导管的作用:冷却乙酸乙酯,长导管不插入饱和
Na2CO3溶液是为了防止倒吸。

5.试剂加入顺序:乙醇浓硫酸乙酸
三、基本营养物质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包括: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和水。

人们习惯称糖类、油脂、蛋白质为动物性和植物性食物中的三大基本营养物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