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文章的基本表达方式

1、文章的基本表达方式

第九讲文章的基本表达方式教学目标:1、了解文章的基本表达方式。

2、体会各种表达方式在文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1、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的基本特点。

教学难点:领悟各种表达方式在文中的表达效果和作用。

教学准备:文章片段、故事、图片教学步骤和安排:开课语:同学们,杜甫曾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由此可见,阅读是何等的重要。

阅读可以增长见识,丰富知识,还可以为写好文章打下基础,提供借鉴。

如果你拥有了热爱阅读的习惯,那么恭喜你已经拥有了一盏闪耀的明灯,它会带着你走向你想要抵达的任何地方!现在就和老师一起,提起这盏灯,走进小桔灯快乐阅读,让我们一起在这座阅读的殿堂里遨游!一、心香一瓣——瓣瓣沁脾故事大派送同学们的声音真响亮,真棒,为了奖励大家,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楚国有一个人,家境贫寒,穷困潦倒。

他读了《淮南子》,得知螳螂捕蝉时,掩蔽过的树叶,可以用来隐没人身,便真的去寻找。

他跑到一棵树下抬头仰望,居然发现一片隐蔽着螳螂的树叶,就伸手摘下来。

不料失手,那片树叶竟飘落地下,和许多落叶混在一起,再也无法辨认。

于是,他索性将落叶全部扫起,,收了足足有几斗。

抱回家后,他一片一片地轮番拿来遮住自己的眼睛,问他妻子:“你还能看见我吗?”开始,妻子一直说:“能看见。

”后来,因为折腾了一整天,妻子疲倦不堪,很不耐烦,便哄他说:“看不见了……?”这人一听大喜,急忙将选出的树叶揣在怀里,跑到街上去。

到了闹市,他举着树叶,旁若无人,当面拿别人的东西。

结果被官府差吏当场抓住,扭送县衙。

教师提问:听完这个故事,你知道本故事主要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吗?什么叫文章的表达方式呢?学完本课知识,你就会了如指掌。

二、指点迷津——点石成金1、积累和写文章有关的成语:大处落墨大含细入大做文章空洞无物夸夸其词淋漓尽致驴鸣狗吠旁征博引大处落墨:指绘画或写文章要从主要的地方着笔。

比喻做事要从大处着眼,首先解决关键问题。

大含细入:原指文章内容精搏,既包涵天地的元气,又概括了极微小的事物。

后来用以称赞文章的博大精深。

大做文章:为了某种目的而在某些事情上借题发挥或横生枝节,以扩大事态。

空洞无物:空空洞洞,没有什么东西。

多形容文章没有内容或内容不充实。

夸夸其词:指说话、写文章时用语夸张超过事实。

淋漓尽致:形容把某一事物表现得非常充分、详尽、透彻,十分痛快(尽致:达到极点)。

形容文章、说话表达得充分、详尽,或痛快到了极点。

驴鸣狗吠:嘲笑人文章写得不好旁征博引:广泛搜集依据,大量引用例证。

形容说话写文章引证广博,材料丰富。

2、导入新知作者在反映客观事物和表情达意时,使用一定的语言形式和方法,通常指的是文章的表达方式。

文章表达方式有五种: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同学们表现不错,老师再奖励你们一个故事,你们想不想听?可要听好了哦!周末,康德去看电影,他排队买了票,走进电影院。

可是,不一会儿,他纳闷儿地走出来又重新买了一张,走进电影院。

过了一分钟,康德又沮丧地走出来,第三次走到售票处。

售票小姐惊讶地问:“你不是已经买票了吗?为什么还要买啊?”康德很生气地答道:“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每次我走进电影院,就有一个人把我的票撕掉。

”点拨:这是一个幽默诙谐、令人发笑的小故事,讲述了康德重复买票的经历。

请问,故事发生的时间是(周末),地点是(电影院),发生了什么事(三次买票)刚才老师在叙述这个小故事时讲到了人物、时间、地点、经过,这些都是什么文体中的要素。

那什么是记叙呢?一、记叙指作者运用叙述性的语言,介绍人物和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过程的表达方式,在叙事性文章中应用比较广泛。

明确:在运用记叙这种表达方式的文章,时间、地点、人物、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都一应俱全。

案例:看着街上飞舞的塑料袋,我又想起了那位清洁工。

那天下午,天阴沉沉的,我上完兴趣班,就赶着回家。

这时,我看见一个清洁工,正吃力地拖着一车垃圾,垃圾还散发着一阵阵臭气。

我捏紧鼻子,快步朝一旁走了几步,这才感觉舒服了点。

可是阴沉沉的天空压得人透不过气,加上那臭气,我用鄙视的眼光看了看清洁工,仿佛所有的不悦都是她造成的。

清洁工好像看出了我的眼光,连忙加快了步伐。

可是天公不作美,一阵狂风刮过,垃圾车里的一只塑料袋随风飞舞起来,仿佛为了惩罚我似的,硬是向我飞来,我气呼呼地把塑料袋扔向马路中间,还瞪了清洁工一眼。

清洁工什么也没说,只是放下手中的车,准备去干些什么。

“哗……”大雨顷刻间从天空中倒了下来,我急忙跑到一家书店门口,拿出包里的雨衣,穿上,沿着一家家店门口的台阶向前走。

这时,我想起了那个清洁工,回头望去,只见她吃力地把车拉到没有雨的地方,然后冒着倾盆大雨冲向马路中间,她脚下一滑,跌倒在地上,手上还蹭破了一块皮,鲜血直流,她忍住痛,又吃力地爬起来,奔向那塑料袋,眼看就要捡着那个塑料袋了,又是一阵狂风,塑料袋被雨水冲走了。

我睁大了双眼,只见汗水混着雨水,从她的两颊流了下来,可她并不在意,又去捡那只可恶的塑料袋,经过几番努力,她终于成功了。

我看见她欣慰的笑了,是啊,她为环保事业每天都是那样的尽职尽力,宁愿自己一人脏而换来大家的干净,而我呢?想着自己那幼稚的行为,看着她灿烂的笑容,我哭了,十分难受地哭了,我在内心谴责自己。

这位清洁工的行为深深地影响了我,她以自己的行动感染了别人,就像以自己的火点燃旁人的火。

我长大后,无论做什么工作,都要向这位清洁工阿姨那样,认认真真地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自已的贡献。

她,一位再平凡不过的清洁工,却深深地影响了我……点拨:本文中详细交代了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让读者对文中的清洁工肃然起敬。

二、描写是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景等描写对象的状态、特征、性质等具体地描绘出来,给人以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真实感。

根据描写对象的不同,描写分为人物描写和景物描写。

其中人物描写包括: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五种片段一:《少年闰土》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提问:本段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人物描写和景物描写。

明确:一篇文章可以用一种描写方式,也可以两种一起,这样可以使文章的表达效果更好。

人物描写:包括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和心理描写五种。

说到人物描写,《水浒传》中一百零八好汉,好汉的性格各不相同,给我们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例如:李逵,绰号“黑旋风”,说明他皮肤黝黑,还说明他性格直爽。

吴用,绰号“智多星”,说明他智慧超群。

宋江,绰号“及时雨”,说明他仗义疏财,救人于危难之中。

像这样的例子在《水浒传》中还有很多。

案例:那一阵风过处,只听得乱树背后扑地一声响,跳出一只吊睛白额大虫来。

武松见了,叫声:“呵呀!”从青石上翻将下来,便拿那条梢棒在手里,闪在青石边。

那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爪在地下略按一按,和身望上一扑,从半空里撺将下来。

武松被那一惊,酒都做冷汗出了。

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

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掀将起来。

武松只一躲,躲在一边。

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振得那山冈也动。

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武松却又闪在一边。

原来那大虫拿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

三般提不着时,气性先自没了一半。

那大虫又剪不着,再吼了一声,一兜,兜将回来,武松见那大虫复翻身回来,双手轮起梢棒,尽平生气力,只一棒,从半空劈将下来。

听听得一声响,簌簌地将那树连枝带叶,劈脸打将下来。

定睛看时,一棒劈不着大虫。

原来慌了,正打在枯树上,把那条梢棒折做两截,只拿得一半在手里。

那大虫咆哮,性发起来,翻身又只一扑,扑将来。

武松又只一跳,却退了十步远。

那大虫却好把两只前爪搭在武松面前。

武松将半截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地揪住,一按按将下来。

那只大虫急要挣紥,早没了气力。

被武松尽气力纳定,那里肯放半点儿松宽。

武松把只脚望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

那大虫咆哮起来,把身底下扒起两堆黄泥,做了一个土坑。

武松把那大虫嘴直按下黄泥坑里去。

那大虫吃武松奈何得没了些气力。

武松把左手紧紧地揪住顶花皮,偷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打。

打得五七十拳,那大虫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迸出鲜血来。

那武松尽平昔神威,仗胸中武艺,半歇儿把大虫打做一堆,却似倘着一个锦布袋。

点拨:文塑造了武松机智勇敢豪爽的品格,打虎过程中最为惊险的是老虎进攻时“扑、掀、剪”三招,武松则避其锋芒,以三“闪”应之。

这三“闪”充分表现了武松的沉着冷静、有勇有谋。

休息片刻:马克·吐温的妙答美国现代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在一次宴会上,与一位女士对坐,出于礼貌,说了一声:“你真漂亮!”那位女士不领情,却说:“可惜我无法同样地赞美您!”马克·吐温说:“那没关系,你可以像我一样说一句谎话。

”言辞委婉、平和,反其义而用之,那位女士低下了头。

这就是语言带来的魅力!片段二:《火烧云》晚饭过后,火烧云上来了。

霞光照得小孩子的脸红红的。

大白狗变成红的了,红公鸡变成金的了。

黑母鸡变成紫檀色的了。

喂猪的老头儿在墙根靠着,笑盈盈地看着他的两头小白猪变成小金猪了。

他刚想说:“你们也变了……”旁边走来个乘凉的人对他说:“您老人家必要高寿,您老是金胡子了。

”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

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

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点拨:这个片断属于景物描写,运用修辞手法,展现了火烧云的变化美。

②、牛刀小试请完成P6练习二三、说明1、科学知识,我知道黑洞是一种引力极强的天体,就连光也不能逃脱。

当恒星的史瓦西半径小到一定程度时,就连垂直表面发射的光都无法逃逸了。

这时恒星就变成了黑洞。

说它“黑”,是指它就像宇宙中的无底洞,任何物质一旦掉进去,“似乎”就再不能逃出。

由于黑洞中的光无法逃逸,所以我们无法直接观测到黑洞。

然而,可以通过测量它对周围天体的作用和影响来间接观测或推测到它的存在。

黑洞引申义为无法摆脱的境遇。

另有同名电视剧《黑洞》。

教师提问:1、刚辞老师对黑洞的阐述用到了什么表达方式?概念:说明,指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构造、功用等解说清楚。

解说的对象:山川、江河、植物、鸟兽、虫鱼、文具、建筑、器物等实体事物。

注意: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分类别、作比较、(引资料、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类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