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都江堰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页PPT文档
都江堰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页PPT文档
宝瓶口
鱼嘴是修建在江心的分水堤 坝,把汹涌的岷江分隔成外 江和内江,外江排洪,内江 引水灌溉。飞沙堰起泄洪、 排沙和调节水量的作用。宝 瓶口控制进水流量,因口的 形状如瓶颈故称宝瓶口。内 江水经过宝瓶口流入川西平 原灌溉农田。
飞沙堰
鱼嘴Leabharlann 离堆上建有伏龙观,殿宇三重,巍峨矗立,顺 山势逐级升高。前殿陈列着1974年修建外江节 制闸时从河床中挖出的李冰石刻像,高2.9米, 重4.5吨。石像造于东汉灵帝初年,距今已 1800多年,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圆雕石像,非常 珍贵。后殿陈列有都江堰灌区的电动模型。伏 龙观的左侧是宝瓶口,江水奔腾澎湃,气势磅
(二)定位评价 1、在成都口岸区及其周边地区,人文旅游资源的品质只有三星堆遗址可与青城山 ――都江堰比美,它们共同构成蜀文化的重要内容。而自然生态的完整性,生物多样 性和植物多样性的垂直带谱分布,无一可与都江堰市相比。
在度假旅游资源方面,周边地区的大邑、彭州、温江等先后发现了温泉,温江的赛马 场业前景看好,这是都江堰的弱势。都江堰应依托自己良好的自然生态走自己特色的 度假旅游的道路。都江堰生态与城市的完美结合又是周边其他地区不能比的。 2、与川西、川西北、川西南比较 (1)川西自然生态旅游区以九寨沟、黄龙、卧龙、贡嘎山、海螺沟、四姑娘山为代 表,将是国家生态旅游的主要目的地之一,而都江堰市处于其前沿地位,并且是距成 都口岸区最近的生态旅游地。更何况都江堰的生态旅游形式和特点与其他地区不同。 (2)九环线上生态旅游的世界级景点和文化旅游资源密集,都江堰在其中有重要地 位,并且其他景区特色都无法代替青城山――都江堰的特色。 (3)以成都口岸区为中心,形成川西南、川西北两条世界遗产线路,都江堰正好处 于中心地带。在九寨、黄龙机场建好后,其过境地的地位将受到威胁。
望岷江穿山咆哮而来,东望灌渠纵横,都江堰工程的概貌及其 作用,更是一目了然。
在玉垒山麓有二王庙,是古代人民为纪念李冰父子治水 功绩而建,初建于南北朝,名崇德祠,宋代以后李冰父 子被封为王,改称二王庙。现存建筑为清代重修。庙宇 依山取势,层层而上,宏伟秀丽,四周古木浓荫,环境 幽美。大殿及后殿内有李冰及二郎塑像。庙内石壁间刻 有李冰治水的口诀:“深掏摊,低作堰”和“遇湾截角, 逢正抽心”等。
(二)自然旅游资源
都江堰市有青城山-都江堰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龙 池国家森林公园和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境内自然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可分为地貌景观(含 山景、峡谷、溶洞)、水文景观(含瀑布、湖泊、 河流)、生物景观(含植物景观、动物景观)、气 象景观、特殊地质景观5大类8亚类
(一)定性评价 1、都江堰市自然旅游资源丰富多采,文化旅游资源独具一格, 产业资源品种多样,适合开展近、中、远期各种形式的的旅游 项目的需要。
● 在成都市最著名的9座人文园林中占有2处(天师洞、二王庙)。 ● 在四川现存的石刻造像中,都江堰有2处级别最高、年代最早的石像 (李冰石像,公元2世纪,国家一级保护;堰工石像,公元2世纪,国家二 级保护)。 ● 已记录的高等植物3012种,超过邻近景区,被中科院列为全国生物多 样性“五大基地”之一。 ● 苔藓种类密集度高,达一二百种之多,居世界前列。 ● 杜鹃花属植物丰富,可供观赏的杜鹃花达427种,是全国最大的杜鹃花 培育基地。 ● 多原始科属和孑遗植物,有稀有国家保护1级一种(珙桐)、2级10种 (连香、杜仲、银杏、红杉等)。 ● 盛产黄柏、杜仲、厚朴、川芎等,是世界药用植物的主要产地之一。 ● 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2种,其中包括已记录的大熊猫50-70只,是大 熊猫栖息的天然走廊。 ● 盛产各种鸟类,是我国鸟类中画眉和雉类的一个分布中心。 ● 盛产各种土特产品:青城山道家四绝(洞天乳酒、白果炖鸡、泡菜、贡 茶)、野菜(20余种)、灵芝、中华猕猴桃、红梅。
礴。观后最高处建有观澜亭,两层八角,凭栏 远眺,可见鱼嘴、索桥及岷江激流、西岭雪峰。
二王庙前岷江上的安澜桥,横跨在内江和外江的分水处,是一 座索桥。始建于宋代以前,明末毁于战火,清嘉庆八年(1803年) 重修。索桥以木排石墩承托,用粗如碗口的竹缆横飞江面,上 铺木板为桥面,两旁以竹索为栏,全长约500米。现在的桥,因 在鱼嘴处建立外江水闸,把桥下移100多米,将竹索改为钢索, 乘托缆索的木桩桥墩改为钢筋混凝土桩,桥身也缩为240米。远 看如飞虹挂空,又像渔人晒网,形式十分别致。漫步桥上,西
(一)人文旅游资源 都江堰市是1994年1月批准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境内人文 资源十分丰富,按其类型,可分为:历史文物古迹类(下含古 遗址、古建筑、金石、碑刻等亚类)、革命文物遗址、风景园 林、名城名镇、民风民俗、特色节庆、都市风貌等类。今结合 都江堰市人文旅游资源构成的实际情况,将人文旅游资源类中 的历史文物古迹类分为建筑、宫观、寺庙及其他文化遗存亚类 28种和碑刻、金石亚类14种,其他人文类旅游资源分为革命 文物遗址、风景园林、名城名镇、民风民俗、特色节庆、都市 风貌亚类6种
都江堰市位于成都平原西北,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文 化的水利名城。早在2200百多年前,秦国尚未统一全 国之前,就已派蜀郡太守李冰在这里“凿离堆”,创 修了举世闻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都江堰市因此而得 名。东汉末年,张陵在青城山传道,形成道教的重要 教派――天师道,使青城山成为中国道教的发祥地之 一。唐朝为防御从西北而来的吐蕃的骚扰,在这里修 筑了“川西锁钥”玉垒关。北宋初年,茶农王小波、 李顺在泰安乡首举起“均贫富”的义旗,发动了震撼 全国的农民大起义。都江堰建市前,有过灌口(汉)、 永康军(宋)、灌县(明)等名称、历来隶属成都府。 新中国成立后,属温江专区。
● 国家级名城、景区、历史文物建筑共5处(都江堰市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都 江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都江堰-青城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龙池国家级森 林公园、龙溪-虹口国家自然保护区)。 ● 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1处(都江堰是国家教育部六部门公布的“全国 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宣部公布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 世界文化遗产1处(青城山-都江堰)。 ● 在四川40处国家文物保护单位中占有1处(都江堰)。 ● 在四川268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中占有3处(青城山、灵岩寺、城隍庙)。 ● 在四川仅有的2处国家级祠庙中占有1处(二王庙)。 ● 在四川14处省级宗教寺院中占有5处(青城山道观、灵岩寺、城隍庙、普照寺、 般若寺)。 ● 在四川现存的10余处道观中,青城山天师洞及唐碑是唯一的省级文物保护单 位。 ● 在成都现存的13座古塔中占有3处(奎光塔、灵岩寺千佛塔、普照寺海会塔)。 ● 在成都市公布的108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中占有6处,其中包括国 家级1处、省级3处,文物级别比例最高(另两处市级文物为:奎光塔、玉堂窑 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