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语文S版二年级下册

语文S版二年级下册

语文S版二年级下册《小鹿的减法》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10个生字,正确认读“方便、成功、坚持、劝说”等8个词语。

2、初步学习在语境中领悟表达的方法,积累句子并能应用。

3、默读课文,要求不出声,不指读,养成边读边想的读书习惯。

4、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懂得不论做什么事情只要有毅力,坚持下去就能一定会成功。

教学重点: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体会“减去一天,就向成功靠近一步”这句话的含义,并从中受到教育。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师:今天,咱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个有关小鹿和獐子的童话故事(板书:18小鹿的减法)请看老师书写课题“减”这个字比较难写,左边是“ン”右边是“咸”,大家可要注意,请大家齐读课题。

(齐读课题)二、复习生字,初读课文师:昨天,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很多聪明的同学已经把生字词学会了是吗?小鹿不信,它要考考大家,请看大屏幕。

(课件出示生字、新词)生: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

师:看来,生字,新词大家都会读了,那咱们把它们送回到课文中,相信你们会读得更好!请大家快速的打开课本,翻到P74,自由地、大声地朗读课文,看看,你能读懂些什么?(自由读课文)师:谁能说说,你知道了什么?生1:小鹿想造桥,獐子想铺路。

生2:小鹿造桥很累,獐子没有铺路。

师相机板书:(小鹿造桥獐子铺路)三、细读课文,读中感悟1、学习第一自然段师:咱们班的小朋友真能干!自己读了课文就能读懂这么多内容,下面,老师想请小朋友为我们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其他同学认真听,边听边想:小鹿为什么想造桥?獐子为什么想铺路?(指名读第一段)师:谁来说说小鹿为什么想造桥?生:“小鹿住在……过河”。

师:那就是说小鹿每次出门,都。

生1:麻烦。

生2:走很远的路。

生3:不方便。

师:是呀!来,你来读读,让我们听出小鹿出门很不方便。

(指名读)师:小鹿过河真不方便,所以才想到造桥。

师:那獐子呢?他遇到什么困难?谁给我们读读。

(指名读)师:獐子下山也不容易,所以想到铺路。

可是一想,完成这些工作得花整整一年的时间,“一年”是多少天?联系生活实际,如果老师要你一个人一年365天都坚持打扫课室,你觉得难么?请带着这种心情读读“得花整整一年”这句吧。

指导朗读。

是呀,(365天)时间好长呀!所以他们都退却了。

“退却”是什么意思?生1:放弃。

生2:退缩。

生3:不想干了。

师:因为造桥、铺路花的时间太长了,所以他们都退却了。

可是,有一天,小鹿终于下定决心,开始造桥了。

2、学习第二至七自然段师:小鹿是怎样造桥的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2-7自然段。

注意:默读时做到不出声、不指读,边读边用笔画出小鹿造桥的句子。

(生默读2-7自然段)师:谁来告诉老师。

生:“他从太阳升起……浑身汗淋淋的。

”(大屏幕出示“他从太阳升起一直忙到月亮出来,累得浑身汗淋淋的”)师:老师把这句话放到了大屏幕上,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这句话,想想,你有什么感受? 生:我感到小鹿很累。

师:从哪里看出?生:累得浑身汗淋淋的。

师:小鹿多累呀!谁来读读,读出累的感觉。

(指名读,赛读,齐读)师:同学们读得真好!那在生活中有没有像小鹿这样劳累的时候呢?谁来说说?大屏幕出示“累得”)(指导说话)你能模仿这两个句子,把句子补充完整吗?(累得、笑得)指名说。

师:还从哪儿看出他累?生:从太阳升起一直忙到月亮出来。

师:从早忙到晚,一直没休息,多辛苦呀!咱们一起来读读吧大屏幕出示“他从太阳升起一直忙到月亮出来,累得浑身汗淋淋的”。

自由读读,想想:小鹿到底在忙些什么呢?(造桥)课件出示,引导学生想像:太阳刚升起来,小鹿就一直忙着造桥;中午,太阳火辣辣的,小鹿不怕炎热,坚持造桥;月亮出来了,他还在忙着造桥,累得浑身汗淋淋的,小鹿累吗?如果是你,你累吗?你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吗?指名读这只小鹿够累了吗?谁再来?指名读,是啊,他从太阳升起一直忙到月亮出来,累得浑身汗淋淋的。

它太累了一起来读读,读出累的感觉。

(课件出示课文插图)师:瞧!小鹿正准备干什么去?师:你怎么看出来的?生:小鹿身上背着工具箱。

师:你看得真仔细。

生:河边有两根木头。

师:那是桥墩。

师:这时,獐子过来了,他们会说些什么?咱们来听一听,边听边用笔画出獐子的话,用——画出小鹿的话(课件播放3-7自然段的课文录音)师:你们听到了什么?生:獐子见了,劝……师:为什么劝小鹿别干了。

生:时间长了。

师:谁来学着獐子劝劝小鹿?(指名读,练读,齐读)师:小鹿是怎么回答的?(生读第四自然段)师:老师听到你把364天读得比较重,那一年和365天有区别吗?生:364天比365天少一天。

师:獐子听明白了小鹿的话吗?课文中用了一个什么词?生:不解。

师:“不解”是什么意思?生:不明白,不懂。

师:谁用不解的语气来问问小鹿?(指名读,评议读,练读,齐读)师:小鹿又是怎么说的,你来读读第6自然段。

师:小鹿是怎样回答的。

师:哪个再来读一读。

生:读课文。

师:你们也要学着他的样子坚决地读一读。

生:读课文。

师:小朋友们你们能坚持做什么呢?用“坚持”造一句话。

生:我要坚持学习。

生:我每天要坚持打十分钟羽毛球。

师:请同学们跟同桌分角色读一下,能配上动作和表情更好,老师期待你们出色的表现。

师:老师想请咱们全班来表演读,男生来演獐子,女生来演小鹿。

(全班表演读)师:獐子认为没区别。

小鹿认为“减去一天,就向成功靠近一步”。

那你们认为有区别吗?请大家小组讨论讨论,看看你们赞成谁的说法。

(生分小组讨论)生1:我赞成小鹿,减去一天,只剩364天,减去两天,只剩下363天,减去365天,小鹿就造桥成功了。

生2:我赞成小鹿,减去一天,小鹿干了一天的活,减了两天,干了两天,日子减完了,小鹿的桥造好了。

师:同学们和小鹿的想法一样,所以小鹿说“减去一天,就向成功靠近一步”。

师:减一天就意味着——生:就向成功靠近一步。

师:谁再来说一遍?生:就向成功靠近一步。

(课件出示“减去一天,就向成功靠近一步”,并播放春、夏、秋、冬动画)师:是呀,小鹿的决心真大呀!春天,小鹿顾不上玩耍,因为他知道“减去一天,就向成功靠近一步”,夏天,烈日炎炎,知了在树上不停地鸣叫,小鹿不怕炎热,辛勤地工作着,因为他知道“”,秋天,小鹿依然忙碌着,因为他相信“”,冬天,小鹿不怕风雪,一直坚持工作着,因为他坚信“减去一天,就向成功靠近一步”师:小鹿他减了多少天?生:减了365天。

师:是呀,他每天从早到晚这样忙着砍树、背树、造桥,十天过去了,他不断鼓励自己——生:坚持就是胜利。

师:100天过去了,小鹿还是——生:不断地鼓励自己——坚持就是胜利师:200天过去了,他不断地想——生:坚持就是胜利。

师:365天过去了,小鹿的桥造好了,他终于成功了!他门前有了——生:一座坚实的桥。

3、学习第八、九自然段看,这就是小鹿造的桥。

(出示桥图)这桥,漂亮吗?结实吗?这么结实的桥是小鹿一天就造好的吗?是小鹿花了整整一年的时间,每天坚持从太阳升起一直忙到月亮出来,辛辛苦苦一点一点造出来的,此时此刻,小鹿高兴吗?让我们一起分享小鹿的喜悦,高高兴兴地读第8段。

师:在高兴之余,别忘了还有一个人,谁,他怎么样了呢?路铺好了吗?请大家齐读课文的最后一自然段。

小鹿和獐子都想到了造桥和铺路,可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结果呢?师:小鹿和獐子都想到了造桥和铺路,面对困难,小鹿不怕苦不怕累,坚持到底,终于获得了成功,獐子却怕苦怕累,犹豫不决,再一次的退却了。

师板书:坚持成功退却失败四、拓展师:课文学到这里,老师知道同学们一定有话想说,那你想对小鹿和獐子说些什么?(生畅所欲言)师:是呀!不管做什么事,只要有坚定的信心,坚持到底,就一定会获得成功!在这里,老师送给大家三句话,请大家齐读,(生齐读)请同学们记在采集本上,希望它时刻地激励着你们做好每一件事!板书设计:18小鹿的减法小鹿造桥坚持成功獐子铺路退却失败五、教学反思《小鹿的减法》是一篇童话故事,课文故事情节简单,学生较感兴趣。

综观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和课堂实施,结合《新课程标准要求》,本节课具有以下三个特点:1、多次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

例如,想象小鹿一天会干些什么,学生在想象、语言描绘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体会到了小鹿的辛苦,与此同时,再指导“他从太阳升起一直忙到月亮出来,累的浑身汗淋淋的”的朗读就容易的多!在突破难点时,我再一次请学生想象小鹿是怎样想的?小鹿在造桥时遇到了哪些麻烦?通过想象。

从中明白小鹿只要下定决心,就会坚持到底。

在结尾处,请同学们对小鹿和獐子说些话,再想象说话的同时,也是对文章中心的一个升华。

2、始终贯穿一个“读”字,运用多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读书。

如:默读、齐读、自由读、品读、分角色读等,让学生在读中培养语感,学会理解,学会思考,发散思维,悟情明理。

3、将所述内容用简笔画的方式进行板书,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让学生更加形象的理解小鹿造桥、獐子铺路的原因。

既简单又省时,比反复枯燥的讲解要巧妙的多。

本节课的不足,具体表现在教师的激励性评价语还不够丰富、到位,不能对学生的表现及时准确的做出评价,在今后的教学中要不断丰富激励性评价语,让学生充分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六、板书设计18小鹿的减法(小鹿家的简笔画及小鹿的图片)(獐子家的简笔画及獐子的图片)造桥——成功——坚持到底铺路——失败——半途而废(板书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让学生更加深刻的懂得,不论做什么事情,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会成功。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