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藻类植物
一、特征:
1、植物体为单细胞、也可连接成丝状或其他形状的 群体; 2、有细胞壁,细胞壁有两个半片(上壳、下壳), 由果胶质和硅质组成,没有纤维素; 3、营养体无运动细胞,仅精子具鞭毛(茸鞭型); 4、有细胞核,有载色体,含叶绿素a 和c,a, β—胡 萝卜素,叶黄素;
5、产物:金藻昆布糖( β— 1,3—葡聚糖)和油滴; 6、繁殖:细胞分裂进行繁殖;有性生殖少,为同配 和异配、卵配生殖; 7、分布:分布广泛,在淡水,海水,陆地上都有分 布; 8、种类:16000余种 代表植物:小环藻属,羽纹硅藻属
5、产物: 淀粉和油; 6、繁殖:细胞分裂;产生游动孢子,不动
孢子或厚壁孢子,有性生殖为同配生殖,少。 7、分布:大多数海产,寄生,形成“赤潮”; 8、代表植物:1000余种, 多甲藻属、角藻属、枝甲藻属
多甲藻属(Peridinium)
植物体为单细胞,球形、 椭圆形、卵形,罕为多 角形,横断面常呈肾形。 横沟显著,横沟将植物 体分为上、下壳,纵沟 略上伸到上壳。胞壁厚, 具平滑或具窝孔状的板 片,其间具板间带,具 或不具顶孔,顶板4块, 前间插板0至3块,沟前板 7块,沟后板5块,底板2
地耳炒鸡蛋、地耳包子、 地耳土豆排骨汤、地耳 萝卜排骨汤、地耳山药 排骨汤。
地皮菜平常少见,但在大雨过後经常出现在不受污染的山地草原上。 河堤之上都可见其踪迹,采摘最好在雨后 。餐厅业者则取名为情 人的眼泪,为一道极美味的菜肴。而原住民则称其为上帝的眼泪。
发菜
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如 中国、俄罗斯、索马里、 美国等)的沙漠和贫瘠土 壤中,因其色黑而细长, 如人的头发而得名,可以 食用。
藻类的分类依据
藻体形态 细胞核构造和细胞壁的成分 载色体的结构及所含色素的种类 贮藏营养物质的类别 鞭毛的有无、数目、着生位置、类型 生殖方式、生活史类型
鞭毛类型
尾鞭型(只有纵轴,无横向短纤毛) 茸鞭型(在纵轴上有1—2列横向羽状短纤毛) 鞭毛
同配生殖:由形状、结构、大小、运动能力等 方面完全相同两个配子结合的一种生殖方式。 异配生殖:在形状、结构上相同,但大小、运 动能力不同,大而运动能力迟缓的为雌配子; 小而运动能力强的为雄配子,此两种配子的结 合方式。 卵配生殖:在形状、大小和结构上都不相同的 配子,大而无鞭毛不能运动的为卵,小而有鞭 毛能运动的为精子,精卵结合的生殖方式。
藻体有单细胞、群体和丝状体。 异形胞(heterocyst) 由营养细胞形成,但比营养细胞 大,中空,储藏颗粒溶解,光合片层破碎,形成新的 膜,并分泌出新的壁物质于细胞壁外。
2、繁殖
营养繁殖:细胞直接分裂;藻殖段(homogonium)或群 体破裂。 无性生殖:厚壁孢子(akinete)、外生孢子(exospore) 和内生孢子(endospore)。
状体。丝状体常常是无规则的集合在一个公共的胶质鞘 中,形成球形体、片状体、丝状体或不规则状。 地木耳(N. commune Vauch.) 发菜(N. flagelliforme Born. et Flah.)
地木耳
成丝状群体,外覆以丰 富胶质,一般目视状似 木耳。因其生长于山坡 草地上,故俗称为地木 耳(常被误认为是一种青 苔),富含各种营养元素 之高贵食材。
念珠藻目(Nostocales)
色球藻目(Chroococcales)
二、蓝藻门的代表植物 色球藻属(Chroococcus) 单细胞或群体,细胞呈
半球形或四分体形,每个细胞有个体胶质鞘,群体外有 群体胶质鞘。
颤藻属(Oscillatoria) 丝状体能前后运动,或左右
摆动。
念珠藻属(Nostoc) 由一列球形细胞组成不分枝的丝
5、产物:金藻昆布糖( β — 1,3—葡聚糖)和油滴 6、繁殖:细胞分裂(单细胞);产生游动孢子;不 动孢子;有性生殖为同配生殖,少;群体种类可断裂。 7、分布:大多数分布于淡水,海水和咸水也有分布。 8、本门包含200属,1000余种。 代表植物:黄群藻属、锥囊藻属、金枝藻属。
第三节 裸藻门 (Euglenophyta)
一般特征
1、单细胞; 2、除胶柄藻属外无细胞壁; 3、有鞭毛(茸鞭型),能自由游动; 4、有细胞核,有载色体,含叶绿素a 和b, β—胡萝卜素和三 种叶黄素; 5、产物:裸藻淀粉和油,前者仅存在于细胞质中; 6、繁殖:细胞纵裂;厚壁的胞囊,没有无性生殖,有性生殖 尚不能确定; 7、分布:有机质丰富的水中,水华,水质污染指示植物; 8、本门包含1纲,40属,800余种。 代表植物:裸藻属、胶柄藻属
蓝藻门 (Cyanophyta)
蓝藻在地球上已存在约30亿年,是最早的光合放氧生物,对 地球表面从无氧的大气环境变为有氧环境起了巨大的作用。
第二节 蓝藻门 (Cyanophyta)
一、一般特征 1、形态与构造 原核细胞 细胞壁 其主要的成分为粘肽(peptidoglycan)与革兰
氏阴性细菌的细胞壁一样,可被溶菌酶溶解;外面有果 胶酸(pectic acid)和粘多糖(mucopolysaccharide) 构成的胶质鞘包围。 原生质体 分为中心质和周质两部分。
2、细胞壁有或无,细胞壁主要由果胶质(和二 氧化硅)组成,无隔藻属和黄丝藻属由纤维素组 成;细胞壁多数由 “ ”形的2半片套合组成; 管状或丝状体的细胞壁由“H”形的2半片套合而 成。
3、运动细胞有鞭毛2根(亚顶生,不等长,向 前为茸鞭型,向后尾鞭型);
4、有细胞核,较小,有载色体,含叶绿素a , β—胡萝卜素,叶黄素;
金藻门的地位
1、本世纪前被列为动物界原生动物门,发现具有细胞壁 后列入植物界; 2、起源问题不清; 3、金藻门与黄藻门有密切关系,两者鞭毛、细胞壁及 色素相似。
第六节 黄藻门(Xanthophyta)
第六节 黄藻门(Xanthophyta)
一、特征:
1、植物体为单细胞、群体、多核管状体和丝状 体;
生活在东南亚各国的侨胞和港澳台同胞,以及广东、广西、 福建等省的人,一般都喜欢在丰盛的筵席上珍重地摆上一盘 酷似黑头发的菜肴。这就是我国西北地区的特产——发菜 (龙须菜),因发菜和“发财”谐音,图个吉利。
三、蓝藻在植物界中的地位
(一)原始性: 1、原始核; 2、没有叶绿体及其他细胞器: 3、叶绿素仅有叶绿素a; 4、细胞分裂为直接分裂,没有有性生殖。
鳞孔藻属(Lepocinclis)
裸藻门的地位 1、具有鞭毛,作为动、植物的共同祖先; 2、鞭毛藻是藻类的祖先,也是其他植物的祖先; 3、现存裸藻和绿藻色素相同,两者关系密切; 4、和绿藻有很多不同,有待研究。
第四节 甲藻门(Pyrrophyta)
一、特征: 1、大多数是单细胞,少数是球胞型或丝状体; 2、细胞裸露或具有细胞壁,有的壁薄,有的壁厚而硬,含有 纤维素; 3、鞭毛2条, 顶生(前为尾鞭型,后为茸鞭型)或 侧生(横鞭毛是茸鞭型,向后为尾鞭型称为纵鞭毛)。 纵裂甲藻由左、右2个半片组成,横裂甲藻由多个板片组成; 4、有细胞核且大,有载色体,含叶绿素a 和c, β—胡萝卜素, 多甲藻(黄)素、硅甲藻素、甲藻素、硅藻黄素;
5、产物:金藻昆布糖( β — 1,3—葡聚糖)和油 滴; 6、繁殖:产生游动孢子和不动孢子进行无性生殖; 有性生殖少,为同配和异配、卵配生殖; 7、分布:多数种类喜钙,尤喜生活于半流动的、清 洁水体中,蛇胞藻属为淡水普生性的,亦生活在污 水中。大部分种类可作鱼的饵料。不易保存和培养。 8、代表植物:黄丝藻属、气球藻属、无隔藻属
3、分布
蓝藻有极大的适应性,分布很广。淡水和海水中, 潮湿和干旱的土壤或岩石上、树干和树叶上,温泉 中、冰雪上,甚至在盐卤池、岩石缝中都有它们的 踪迹;有些还可穿入钙质岩石或介壳中(如穿钙藻 类)或土壤深层中(如土壤蓝藻)。在热带、亚热 带的中性或微碱性生境中生长旺盛。有许多种类是 普生性的,如陆生的地耳,不仅在热带、亚热带、 温带有,在寒带甚至南极洲也有。
金藻门( Chrysophyta )
第五节 金藻门( Chrysophyta )
一般特征
1、植物体为单细胞,群体或分枝丝状体; 2、细胞壁有或无,细胞壁由纤维素和果胶质组成; 3、有些单细胞和群体种类有鞭毛(向前为茸鞭型, 向后尾鞭型); 4、有细胞核,有载色体,含叶绿素a 和c, β—胡萝 卜素,墨角藻黄素、 叶黄素,因而色素体常呈金 黄、黄绿或褐色。
第一章 藻类植物 (Algae)
第一节 藻类植物的概述
第一节 藻类植物的概述
为自养原植体植物(autotrophic thallophyte), 是一群古老的植物。
三大特征: 1、具有光合色素,可光合自养。
2、植物体形态无根、茎、叶的分化。 3、生殖器官多数是单细胞,合子不发育成胚。 生态习性多样,绝大多数水生。 约35-33亿年前,地球上的水体中,首先出现了原核蓝藻。
囊裸藻属(Trachelomonas)
扁裸藻属(Phacus)
体形稳定,明显地背腹侧扁,正 面观常为圆形、卵形或椭圆形, 有的螺旋状扭转,背侧隆起成脊 状,后端多延伸成刺状;
双鞭藻属(Eutreptia)
又名变体藻属。均为具2条等长鞭毛的单细胞体,原生 质体的表层柔软,体形易变,一般呈纺锤形。本属是 裸藻门中最原始的类群的代表。
角藻属(Ceratium)
植物体为单细胞,明显不对称,背腹扁平, 具1个顶角和 2~3个底角。
沟鞭藻类(Dinoflagellate)
薄甲藻属(Glenodinium)
二、甲藻门的地位 1、原来被列为原生动物门,发现丝状体 后列入植物界; 2、色素与硅藻相似,产物与形态不同; 3、甲藻的构造与其他藻类有区别,是一 群自然的植物类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