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交通工程定义:答:交通工程学是研究交通发生、发展、分布、运行与停驻规律,探讨交通调查、规划、设计、监控、运营、管理、安全的理论、方法以及有关设施、装备、法律和法规,协调道路交通中人、车、路、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使道路交通更加安全、高效、快捷、舒适、方便、经济的一门工程技术科学。
2交通丄程发展回顾:答:1.步行时代2•马车时代3.汽车时代4. 高速公路时代5智能运输时代 3.交通工程学科的特点:|答1系统性2综合性3交叉性和复合型 4 社会性5前瞻性6动态性4.7918 网—7条首都放射线、9条南北纵向线和18 条东西横向组成,简称7918网,总规模8.5 万km5交通工程特性分析:|①交通特性分析是交通工程学的一个基本部分,是进行合理的、科学的交通规划、设计、运营、管理的前提和基础②交通特性分析既要研究交通系统各要素自身的特性,又要研究交通流的特性以及交通要素与环境因素之间的相关特性。
6、驾驶员的色感:|红色光刺激性强,易见性高,使人产生兴奋、警觉;黄色光亮度最高,反射光强度最大,易唤起人们的注意;绿色光比较柔和,给人以平静、安全感。
故红色灯为禁止信号,黄色光为警告信号,绿色光为通行信号。
7、路网密度:—是衡量道路设施数量的一个基本指标。
一个区域的路网密度等于该区域内道路总长比该区域的面积。
一般的讲,路网密度越高,路网总容量、服务能力越大,但这不是绝对的。
8、交通量定义:|答:交通量是指在选定的时间段内,通过道路某一地点、某一断面或某一车道的交通实体数。
:一般不加说明是指:来往两个方向的机动车交通量。
9、交通量的时变化:|(1)高峰小时交通量:一日内以小时计的交通量的最高值,是影响道路交通畅通的一个重要因素。
常用高峰小时流量比来描述高峰小时交通量的特征。
(2)高峰小时系数PHF :高峰小时交通量与高峰小时内某一时段的交通量扩大为高峰小时的交通量之比。
(PHF5 , PHF15)10、设计小时交通量:|1. 第30位最高小时交通量30HV :将一年中测得的8760个小时交通量,从大到小排列,排在第30位的那个小时的交通量。
这样满足99.67 %时间的交通需求,拥挤时间仅占0.33%,经济合理。
2. 设计小时交通量系数K :第30位小时交通量与年平均日交通量之间的比值,一般较为稳定,在12%〜18 %之间11、行驶车速::|这是从行驶某一区间所需时间(不包括停车时间)及其区间距离的车速,用于评价该路段的线形顺适性和通行能力分析,也可用于计算道路使用者的成本效益分析。
12、行程车速—行程车速又称区间车速,是车辆行驶路程与通过该路程所需的总时间(包括停车时间)之比。
行程车速是一项综合性指标,用以评价道路的通畅程度,估计行车延误情况。
要提高运输小路归根结底是提高车辆的行程车速13、设计车速:在道路交通和与气候条件良好的情况下,汽车行驶仅受道路物理条件限制时,具有中等技术的驾驶员能保持安全舒适的最大行驶速度。
作为道路线形几何设计的标准。
14、交通调查定义:|交通调查是指通过统计、实测与分析判断、掌握交通状态发展趋势即有关交通现象的工作过程。
15、交通调查的主要内容:|(1)交通流要素调查(交通流理论研究)(2)交通需求调查(交通规划)(3 )交通事故调查(交通管理)(4 )交通环境调查(城市建设)16、交通量调查的目的:|(1)预测交通量及发展趋势(2)为道路规划和建设提供参考数据(3)评价服务水平和交通管理效果(4)掌握交通实态和变化规律(5)推算道路通行能力和计算运输成本(6)制定交通法规和科研提供基础数据17、交通量调查的种类:(1)区域交通调查― '区边界线交通调查(3)核查线调查(4)特定地点或专项交通量调查18、交通量调查的方法:人工观测法、试验车移动调查法、车辆感应器测定法、仪器自动计测法,摄影法19、速度调查的主要方法:(地点速度)(1)路段速度:无干扰的直线路段(2)交叉口速度:信号影响范围内(3 )事前、事后调查:前后同一位置(4)事故调查:进入区域的速度20、跟驰理论:是运用动力学方法,探究在无法超车的单一车道上车辆列队行驶时,后车跟随前车的行驶状态,并且借助数学模式表达并加以分析阐明的一种理论。
21、道路通行能力~是道路能够疏导或处理交通流的能力。
通行能力是指所分析的道路、设施没有任何变化,还假定其具有良好的气候条件和路面条件下的通行能力,如条件有任何变化都会引起通行能力。
22、道路通行能力影响因素:|(1)道路条件(2)交通条件(3)管制条件(4)其他条件:有气候、温度、地形、风力、心理等因素。
23、服务水平:|是指道路使用者从道路状况、交通与管制条件、道路环境等方面可能得到服务程度或服务质量,如可以提供的行车速度、舒适。
方便、驾驶人视野,以及经济安全等方面所能得到的实际效果与服务程度。
24、基本通行能力:|是指道路与交通处于理想情况下,每一条车道在单位时间内能够通过的最大交通量。
实际通行能力:是指已知道路设施在实际的道路交通与控制条件下,该路的某车道或断面上的特定时间段内所能通过的最大车辆数,通常以pcu/h表示,在混合交通的路上,通行能力以实际车辆(辆/h)计.25、交织:是指行驶方向大致相同而不完全一致的两股或多股车流,沿着一定长度的路段,不借助于交通管制与指挥设备,自主进行合流而后又实现分流的运行方式。
26、交织区长度" |从入口段三角端部0.6m处至出口三角端宽度3.6m处之间的一段距离。
一般不小于50m并且不大于600m。
27、交织区类型:|I类交织区:出口不增加车道(常见)口类交织区:出口处增加车道(不常见)交织运行参数:交织流量比:交织交通量与总交通量之比;交织比:交织交通中较小的交织交通量与较大的交织交通量之比28、匝道:连接不同高程上两交叉线路、供两线路车辆实现方向转换的连接道路,是互通式立体交叉的主要组成部分。
29、匝道分类:|左转匝道和右转匝道直接式、半直接式和间接式匝道30、平面交叉口【定义】:两条或两条以上的道路在同一平面内相交称为平面交叉。
2&影响因素:面积形状、入口引导车行道的条数、宽度、几何线形成或物理条件,相交车流通过交叉口的运行方式、交通管理措施3&分类:不加任何交通管制的交叉口,中央设圆形的环形交叉口,设置色等信号交叉口。
31、平面交叉口的通行能力:两条不同方向的车流通过平交路口时产生车流的转向、交汇与交叉,平交路口可能通过此相交车流的最大交通量就是平面交叉口的通行能力。
|32、环形交叉口:~在交叉口中央设置中心岛,用环道组织渠化交通,使进入环道的所有车辆一律按逆时针方向绕岛单向行驶,直至所要去的路口离岛驶出的平面交叉,俗称转盘。
环形交叉口优点:①驶入交叉口的各种车辆可连续不断地单向运行,没有停滞,减少了车辆在交叉口的延误时②环道上行车只有分流与合流,消灭了冲突点,提高了行车的安全性;③交通组织简便,不需信号管制;对多路交叉和畸形交叉,用环道组织渠化交通更为有效。
缺点:占地面积大,城区改建困难;增加了车辆绕行距离,特别是左转弯车辆;一般造价高于其他平面交叉。
|33、交通规划定义:|广义: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规划、交通运输组织管理规划、生产经营规划等。
狭义:根据历史和现状的交通供需状况与地区的人口、经济和土地利用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分析研究,对地区未来不同的人口、土地利用和经济发展情形下,交通运输发展需求的分析和预测,确定未来交通运输设施发展的规模、结构、布局等方案,并对不同的方案进行比选,确定推荐方案,同时提出建设实施方案的一个完整过程。
|34、交通规划的基本程序:|1组织准备2制定目标3综合调查4分析预测5制定方案6评定和选择7连续规划|35、OD调查方法- |(1)家访调查;(2)发表调查;(3)路边询问调查;(4)公交月票调查。
|36、交通分布预测:|根据现状OD分布量及各区经济增长、土地开发而形成的交通量增长,来推算未来各区之间的交通分布。
|37、交通分配预测:|把前面预测的各区之间不同交通方式的交通量分配到具体的道路上。
|3 8、交通管 ~就是按照国家制定的法规、政策、条例等的规定和道路交通的实际状况,运用各种手段、方法、设施、工具、措施等科学合理疏解、协调、禁限、约束、组织和指挥交通;39、交通管理与控制的主要内容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1技术管理2行政管理3法规管理4交通安全教育与培训考核5交通监控140、道路交通标志—|用图形、符号、颜色和文字向交通参与者传递特定信息,预示前方道路交通设施、气候、环境情况,表示交通管理指令设施状况,是道路交通法规的组成部分和交通管理的重要手段。
(1)制定依据:交通标志须有高度的显示性、清晰可见与良好的易读性和广泛的公认性。
(2)交通标志三要素:(1)颜色;(2)形状;(3)符号和文字|42、道路交通标线:|由表画于路面上的各种线条、箭头、文字、立面标记、突起路标和路边轮廓标等所组成的交通安全设施。
是保障交通安全、改善行车秩序的重要措施,是道路法规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具有强制性、诱导性和服务性。
|43、道路交通信号: |凡是在道路上用以传达具有法定意义、指挥交通行、止、左、右的手势、声响、灯光等都是交通信号,目前最普遍、效果最好的是灯光交通信号。
|44、感应式信号控制工作原理- | 在感应式信号控制的进口,均设有车辆到达检测器,一个相位起始绿灯,感应信号控制器内设有一个“初始绿灯时间”,到初始绿灯时间结束时,如果在一个预设的时间间隔内没有车辆到达,则变换相位;如果有车辆到达,则绿灯延长一个预设的“单位绿灯延长时间”,只要不断有车辆到达,绿灯施加可继续延长,直到预设的“最长绿灯时间”变换。
45道路建设哪些方面考虑汽车交通性|能:|(1)坡度大小,太大汽车上坡动力有限,下坡时制动问题要考虑(2)坡长,特长纵坡度较大时更要考虑(3)半径大小和弯道加宽,汽车在便道行驶时,轮迹是要加宽的,特别在小半径弯道上明显(4)路面表面抗滑系数,考虑汽车的制动距离,特别是雨天,由此引申的最小视距也是必须的(5)弯道超高,为了克服汽车转弯是时的离心力46交通设施中那些情况考虑驾驶员的交~(1)栅栏,防止汽车失误驶出路外,同时也用它来阻止行人穿过马路使人车分开,保护作用(2)照明设施(3)视线诱导标志(4)公路反射镜(5)公路情报板(6)停车场(7)天桥(8)公路监测系统(9)公共汽车停靠站(10 )信号灯指车辆在行驶中,由于受到驾驶人无法控制的或意外的其他车辆的干扰或交通控制设施等的阻碍所损失的时间|48、延误种类—(1)基本延误(2)运行延误(3)行车时间延误(4)停车延误49、延误产生的原因:|(1)基本延误主要产生在车辆通过交叉口时,这种延误与交通流动特性无关,是由信号、停车标志、让路标志及平交道口等原因造成的(2)运行延误是因受其他车辆或行人干扰而产生的50排队系统的主要数量指标:|(1)等待时间(2)忙期(3)队长51交通信号机控制的产生标志:|1886年伦敦的威斯敏斯特教堂安装煤气照明灯,用以控制路口马车的通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