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全册共119页)目录第一章特殊平行四边形1.1菱形的性质与判定第1课时菱形的性质第2课时菱形的判定1.2矩形的性质与判定第1课时矩形的性质第2课时矩形的判定1.3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第1课时正方形的性质第2课时正方形的判定第二章一元二次方程2.1 认识一元二次方程第1课时一元二次方程第2课时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及其估算2.2 用配方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第1课时用配方法求解简单的一元二次方程第2课时2.3 用公式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第1课时用公式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第2课时利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面积问题2.4 用因式分解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2.5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2.6 应用一元二次方程第1课时几何问题及数字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第2课时第三章概率的进一步认识3.1 用树状图或表格求概率第1课时用树状图或表格求概率第2课时概率与游戏的综合运用3.2 用频率估计概率第四章图形的相似4.1 成比例线段第1课时线段的比和成比例线段第2课时比例的性质4.2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4.3 相似多边形4.4 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第1课时利用两角判定三角形相似第2课时利用两边及夹角判定三角形相似第3课时利用三边判定三角形相似第4课时黄金分割4.5 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的证明4.6 利用相似三角形测高4.7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第1课时相似三角形中的对应线段之比第2课时相似三角形的周长和面积之比4.8 图形的位似第1课时位似多边形及其性质第2课时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似变换第五章投影与视图5.1 投影第1课时投影的概念与中心投影第2课时平行投影与正投影5.2 视图第1课时简单图形的三视图第2课时复杂图形的三视图第六章反比例函数6.1 反比例函数6.2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第1课时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第2课时反比例函数的性质第一章 特殊平行四边形1.1 菱形的性质与判定第1课时 菱形的性质学习目标:①通过折、剪纸张的方法,探索菱形独特的性质。
②通过学生间的交流、计论、分析、类比、归纳、运用已学过的知识总结菱形的特征。
教学重点:菱形的概念和菱形的性质,菱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
教学难点:菱形的性质的理解及菱形性质的灵活运用。
【预习案】学习过程: 活动一:自学课本例题以上的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 如何从一个平行四边形中剪出一个菱形来?的四边形叫做菱形,生活中的菱形有 。
【探究案】2. 按探究步骤剪下一个四边形。
①所得四边形为什么一定是菱形?②菱形为什么是轴对称图形? 有 对称轴。
图中相等的线段有: 图中相等的角有:③你能从菱形的轴对称性中得到菱形所具有的特有的性质吗?自己完成证明。
性质:平行四边形菱形证明:活动二:对比菱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菱形的对角线:平行四边的对角线:活动三:菱形性质的应用1.菱形的两条对角线的长分别是6cm和8cm,求菱形的周长和面积。
【训练案】2.如图,菱形花坛ABCD的边长为20cm,∠ABC=60°沿菱形的两条对角线修建了两条小路AC和BD,求两条小路的长和花坛的面积。
课效检测:一、填空(1)菱形的两条对角线长分别是12cm,16cm,它的周长等于,面积等于。
(2)菱形的一条边与它的两条对角线所夹的角比是3:2,菱形的四个内角是。
(3)已知:菱形的周长是20cm,两个相邻的角的度数比为1:2,则较短的对角线长是。
(4)已知:菱形的周长是52 cm,一条对角线长是24 cm,则它的面积是。
第3页共120页二、解答题已知:如图,在菱形ABCD 中,周长为8cm ,∠BAD=1200 对角线AC ,BD 交于点O ,求这个菱形的对角线长和面积。
第2课时 菱形的判定学习目标:1.理解并掌握菱形的判定方法,以及符号语言的应用;2.灵活运用判定方法进行有关的证明和计算. 重点:掌握并会应用菱形的判定方法. 难点:菱形判定方法的应用.【预习案】课前预习你还记得菱形的定义吗?菱形有哪些特殊性质?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角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称性:【探究案】1.木工在做菱形的窗格时,总是保证四条边框一样长,你知道其中的道理吗?借助以下图形探索: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B=BC=CD=DA,试说明四边形ABCD 是菱形. 证明: 我发现, 的四边形是菱形。
A BCD O BD证明:我发现, 的平行四边形四边形是菱形. 菱形的判定方法:1、 的四边形是菱形符号语言 2、 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符号语言 课堂活动 活动1 预习反馈 活动2 例习题分析例 □ABCD 的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且AB=5,AO=4,OB=3.求证:□ABCD 是菱形。
平行练习1、一个平行四边形的一条边长是15,两条对角线的长分别是12和9,这是一个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吗?为什么?求它的面积。
归纳:S 菱形= =2、如图,用两张等宽的纸条交叉重叠地放在一起,重合的四边形ABCD 是一个菱形吗?为什么?【训练案】C D第 6 页 共 120 页2、如图,四边形ABCD 是菱形,点M,N 分别在AB,AD 上,且BM=DN,MG ∥AD,NF ∥AB,点F,G分别在BC,CD 上,MG 与NF 相交于点E.求证:四边形AMEN,EFCG 都是菱形。
1.2 矩形的性质与判定第1课时 矩形的性质学习目标:1.能运用综合法证明矩形性质定理。
2.体会证明过程中所运用的归纳概括以及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
【预习案】回顾旧知: 1.你了解哪些特殊的平行四边形?2.这些特殊的平行四边形与平行四边形有哪些关系? 3.能用一张图来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吗?自学提示:(一) 自主学习:①平行四边形活动框架在变化过程中,哪些量发生了变化?哪些量没有变化?从中得到哪些结论?你能试着说明结论是否成立?②矩形的一条对角线把矩形分成两个什么三角形?矩形的两条对角线把矩形分成四个什么样的三角形?C D第 7 页 共 120 页1.矩形的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矩形。
由此可见,矩形是特殊的,它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所有性质。
2.结合上面两个图形说说矩形有哪些平行四边形不具有的特殊性质? 3.证明: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已知:如图, 求证:___________________ 证明:证明:矩形对角线相等已知:如图,求证:证明:【探究案】合作探究:问题一: 如图,矩形ABCD ,对角线相交于O ,观察对角线所分成的三角形,你有什么发现?问题二 将目光锁定在Rt △ABC 中,你能发现它有什么特殊的性质吗? 证明:“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已知: 求证: 证明:问题三 上面结论的逆命题是: 。
是否正确?请给予证明。
ODC BAABCDA BCD ABC D第 8 页 共 120 页【训练案】巩固练习1.矩形除了具备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外,还有一些特殊性质:四个角 ,对角线 。
2.在矩形ABCD 中,对角线AC 、BD 交于点O ,若100AOB ∠=,则OAB ∠= 。
3、已知矩形的长为20,宽为12,顺次连结矩形四边中点所形成的 四边形的面积是__________.4,如图,矩形ABCD 的两条对角线相交于点O ,已知∠AOD =120°,AB=2.5cm ,求矩形对角线的长。
六、反思领悟这节课我们学到了: . 我的疑问是:第2课时 矩形的判定学习目标:1.会证明矩形的判定定理。
2.能运用矩形的判定定理进行计算与证明。
3.能运用矩形的性质定理与判定定理进行综合推理与证明。
【预习案】学习准备:1.矩形是轴对称图形,它有______条对称轴.2.在矩形ABCD 中,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若对角线AC=10cm ,•边BC=•8cm ,•则△ABO 的周长为________.3.矩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怎样判定一个平行四边形是矩形呢? 请同学们说出最基本的方法:(用定义)【训练案】巩固练习1.矩形除了具备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外,还有一些特殊性质:四个角,对角线。
2.在矩形ABCD中,对角线AC、BD交于点O,若,则。
3、已知矩形的长为20,宽为12,顺次连结矩形四边中点所形成的四边形的面积是__________.4,如图,矩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相交于点O,已知∠AOD=120°,AB=2.5cm,求矩形对角线的长。
六、反思领悟这节课我们学到了: .我的疑问是:第2课时矩形的判定学习目标:1.会证明矩形的判定定理。
2.能运用矩形的判定定理进行计算与证明。
3.能运用矩形的性质定理与判定定理进行综合推理与证明。
【预习案】学习准备:1.矩形是轴对称图形,它有______条对称轴.2.在矩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若对角线AC=10cm,•边BC=•8cm,•则△ABO 的周长为________.3.矩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怎样判定一个平行四边形是矩形呢?请同学们说出最基本的方法:(用定义)第9页共120页【探究案】1.知识点一:探究“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如图在□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O,如果AC=BD 求证:□ABCD是矩形。
证明:□ABCD是平行四边形∴AB=CD , AB∥ CD ()∴∠ABC+∠DCB=180在△ABC和△DCB中===∴△ABC≌△DCB ()∴∠ABC=∠DCB∴∠ABC=∴□ABCD是矩形()2.知识点二:探究“三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已知:在四边形ABCD中∠A=∠B=∠C=90︒求证:四边形ABCD矩形证明:∵∠A+∠B+∠C+∠D= 度而∠A=∠B=∠C=90度∴∠D= ︒∴ = =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四边形ABCD矩形()【训练案】1.如图,□ABCD中,AB= 6,BC= 8,AC= 10 ,第10页共120页求证: □ABCD是矩形。
2.如上图已知:□ABCD的AC、BD对角线相交于O,△AOB是等边三角形,AB=4cm,求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能力提升:△ABC中,点O是AC边上一动点,过O点作直线MN//BC,设MN交∠BCA的平分线于点E,交∠BCA的外角平分线于点F,(1)试说明EO=OF的理由。
(2)当点O运动到何处时,四边形AECF是矩形?并说明你的结论。
第11页共120页1.3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第1课时正方形的性质学习目标:1.理解正方形的定义,掌握正方形的性质和判定;2.能运用正方形的性质和判定进行简单的计算与证明.【预习案】自主学习:1、正方形具有而一般菱形不具有的性质是()A. 四条边都相等B. 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C. 对角线相等D. 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2、正方形具有而一般矩形不一定具有的性质是()A. 四个角相等B. 四条边相等C. 对角线互相平分D. 对角线相等3、已知一个正方形的边长为2cm,则对角线长为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