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半月板损伤MR诊断注意事项

半月板损伤MR诊断注意事项

含铁血黄素在所有序列上均呈低信号,可类 似小的半月板碎片;鉴别的关键是该低信 号在梯度回波序列上较其它序列更明显 。
魔角效应(Magic angle effect)
外侧半月板的后角行程略向上、扩 展至髁间突后部,因为魔角效应在 短TE序列上半月板内可见假的增加 信号,该信号常较弥散、在长TE (>40ms)图像上消失。
斜行板板韧带自一侧半月 板的后角行经髁间突到另 一侧半月板的前角;可误 认为移位的半月板碎片; 诊断的关键是认识其斜行 走行于前、后交叉韧带之 间。
斜行板板韧带起自外侧半月板后角(小箭),通过前(箭头)、 后交叉韧带(大箭)之间的髁间突到内侧半月板前角。
腘肌腱(Popliteus tendon)
腘肌腱鞘内通常会有少量的液体,在矢状 位、冠状位图像上会被误认为外侧半月板 体部、后角交界部的撕裂。
魔角效应(Magic angle 效应在短TE序列上半 月板内可见假的增加信号,该信号常较弥 散、在长TE(>40ms)图像上消失。
来自腘动脉的搏动伪影
来自腘动脉的相位伪影在矢状位图像上可 类似外侧半月板后角的撕裂。注意该平面 上均可见可变的线样增加、减低信号影可 避免误诊。
膝横韧带(Transverse intermeniscal ligament)
在矢状位图像上,内、 外侧半月板前角之间 的膝横韧带可被误认 为撕裂;在矢状位连 续图像上追踪观察、 认识其正常解剖有助 于避免误诊,膝横韧 带正常在髌下脂肪内 行走。
箭示膝横韧带,不要误认为半月 板前角撕裂。
板股韧带(Meniscofemoral ligaments)
注意事项
六.半月板的有血管区和无血管区 关节边缘的撕裂需要和半月板的有血管区鉴 别, 因为大家一直被强调为均匀抑制的低信号, 但是有血管区在MR上为中高信号,需要和撕裂鉴 别
注意事项
七.半月板囊肿 1.半月板囊肿约占半月板异常病例的4%, 其中内侧半月板是外侧半月板的2倍。也有作者认 为外侧半月板多见; 2.由于内侧半月板撕裂发生在内侧半月板要 比外侧半月板多,半月板囊占内外侧半月板撕裂 病例中的比例相近,约占7-8% ; 3.目前普遍的观点是:关节积液通过撕裂的 半月板进入半月板周围的软组织内,形成了半月 板囊肿。其有力的证据是:半月板囊肿往往合并 有半月板的撕裂 ; 4.外侧半月板前角和内侧半月板后角是半月 板囊肿的好发部位 。
注意事项
四.胫骨内侧平台后唇挫伤和关节损伤 1. 内侧平台的挫伤较外侧的少见,外侧平 台的挫伤常合并前交叉韧带撕裂、髌骨的脱位、 内侧副韧带撕裂; 2. 内侧平台的挫伤的发生率约12%;其中 100%合并有前交叉韧带撕裂,96%的内侧半月 板后角与关节囊分离活外缘撕裂,96%的病例 合并有外侧平台的挫伤; 3. 骨挫伤是关节内其他损伤的第二征象, 可提示其他损伤的诊断,其本身也可以引起关 节的疼痛、关节软骨缺损并导致退变。
注意事项
一.半月板内的高信号 1.半月板内的高信号(I,II,III级)在无症 状的人群中是很常见的(约60%); 2. 在20岁以下的无症状人群中,有1/4的 人有半月板内高信号出现; 3. 随着年龄的增长,半月板内高信号的出 现率明显增加,并且以内侧半月板后角最常见; 4.高信号的出现和体重及性别无关; 5.3年的随访观察显示,半月板内II级信号 改变并不必然变为III级的信号改变。
边界伪影(Edge artifact)
通过半月板边缘处(体部)的矢状位像上 可见水平带状中等信号影,可误为水平撕 裂;该伪影可能与半月板凹面边界有关。
钙焦磷酸盐沉积病(假痛风)
假痛风患者关节软骨或半月板内的 钙盐可引起磁敏感伪影,可类似撕 裂或在有些病例可掩盖半月板撕裂。
含铁血黄素真空现象(Hemosiderin -vacuum phenomenon)
注意事项
八.半月板撕裂诊断务必牢记的两个原则 1.密切结合临床,以避免将有MR撕裂表现但 临床无症状的病例诊断为半月板撕裂 ; 2.如果有2层或2层以上的MR图像中显示半 月板内的高信号达关节面缘,诊断其撕裂的准确 提高 。
注意事项
三.半月板挫伤的MRI诊断标准 1.有外伤史; 2.半月板信号弥漫性增高,但尚不符合半月 板撕裂的标准; 3.相应的胫骨平台或股骨髁有骨挫伤表现, 可同时伴有前交叉韧带撕裂; 4.在关节镜中局部半月板为充血改变; 5.如果随访,半月板内的信号可以变为正 常,这是由于富血管区的半月板可以通过纤维 疤痕组织修复。
半月板损伤MR诊断的 陷阱及注意事项
半月板损伤常见的潜在陷阱






膝横韧带(Transverse intermeniscal ligament) 板股韧带(Meniscofemoral ligaments) 斜行板板韧带(Oblique meniscomeniscal ligament 腘肌腱(Popliteus tendon): 魔角效应(Magic angle effect): 来自腘动脉的搏动伪影: 边界伪影(Edge artifact): 病人移动(Patient motion): 钙焦磷酸盐沉积病(假痛风): 含铁血黄素真空现象(Hemosiderin-vacuum phenomenon):
注意事项
二.半月板内高信号改变与半月板撕裂的关系 1. I级和II级信号改变不诊断为半月板的 撕裂; 2.半月板内III级信号改变:如果是年轻患 者并且有明确的外伤史、交锁、专科的体征检 查阳性诊断为半月板撕裂;如果是无症状和明 确外伤史的患者,诊断为退变建议随访; 如果是年龄大的患者,首先诊断为退变,除非 临床症状典型,可考虑为退变基础上的 撕裂。
注意事项
五.半月板撕裂诊断错误的原因 1.假阴性的原因: 半月板后角的边缘性撕裂:以外侧半月板后 角多见,并且伴有ACL撕裂。 2.假阳性的原因: 1)截断征、空虚征、外侧半月板的魔角效应、 在质子加权图像 中的高信号改变更为明显、正 常变异、半月板部分切除以后、半月板修复术后。 2)外侧半月板容易出现假阴性,内侧半月板 出现假阳性和假阴性率相近。 3.越来越多的报道显示,MR易将病理上为半月 板的退变误诊为半月板撕裂; 4.有人发现MR发现有撕裂的但无症状的病人; 5.因此半月板撕裂的诊断需要结合临床 。
位于外侧半月板后角 的板股韧带之Humphry 或Wrisberg韧带在矢 状位图像上可被误认 为撕裂;同样,连续 系列矢状位图像观察 和相应冠状位图像观 察可避免误诊。
外侧半月板后角旁的线样中等信 号(板股韧带)可被误认为撕裂
斜行板板韧带(Oblique meniscomeniscal ligament)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