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会计第六版实训用纸答案【篇一:成本会计实验报告】> (管理学院适用)课程名称:成本会计课程代码:1200349 学院(直属系):管理学院年级/专业/班: 学生姓名: 学号: 实验成绩: 任课教师:黄爽开课学院:管理学院实验中心名称:管理信息实验中心西华大学实验报告(管理学院适用)开课学院及实验室:管理学院会计手工模拟实验室实验时间:2014年10月一、实验目的《成本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需在理论课教学后,开展配套的实验课教学。
实验教学是为了检验所学成本会计理论、方法,学习和掌握会计基本技能,采用相应手段,按照成本会计实际的工作要求,进行模拟实际操作的教学活动。
通过实验操作,可进巩固和学习会计核算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在实践中进行总结、研究与提高,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同时,可熟悉和掌握成本项目的设置,了解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能正确地划分各种费用地界限,锻炼和提高实际工作能力。
二、使用工具、材料1.用品:钢笔、计算器或算盘、练习本等;2.记帐凭证、多栏式、数量金额式账页等;3.《成本会计学》一一实训用纸:某企业201*年11月成本资料。
三、实验过程1.归集分配要素费用(1)直接材料:根据当月发生的原材料采购经济业务的原始凭证,编制相关的记账凭证。
根据领料原始凭证,编制存货平均单价计算表及领料凭证汇总表,其中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按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进行核算。
(2)制造费用:根据固定资产折旧资料,编制固定资产折旧分配表,并编制记账凭证,将折旧额计入相关科目。
(3 )直接人工:根据职工薪酬费用汇总表,编制人工费用分配表。
2.归集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根据1中的各项分配表,登记辅助生产车间明细账。
然后按资料要求,我们采用直接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成本并编制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及记账凭证。
3.归集分配基本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根据1中的各项分配表,登记基本生产车间制造费用的明细账,按定额工时进行分配,并编制基本生产车间制造费用分配表。
4.归集分配完工产品与在产品成本根据1中的各项分配表,登记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采用约定产量法计算各步骤的在产品与完工产品的成本,结转完工产品的成本。
5.成本还原四、总结(一)实验结果(二)实验小结本学期《成本会计》课程结束后,我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一次会计手工模拟实验,以熟悉掌握成本会计的操作流程。
在这次实验中,我发现自己对知识的了解程度不够深入,所以在实验的过程中,通过和同学们的相互学习,我受益良多,获益匪浅。
进而更好的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和实际结合起来,不但深入的了解了知识的内涵,也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会计工作有了更多的认识。
现具体小结如下:1.在采用费用分配的方法的时候,应当是采用利于本企业的生产经营性质来确定的,但是在实验的过程中按资料要求已经把方法给定,所以这次试验的主要目的也比较明确,就是根据已有的数据,按照给定的方法直接进行处理即可。
2.在采用约当产量法进行完工产品与在产品的成本分配时,由于材料和半成品都是在投产时一次性投入的,所以不需要对在产品进行折算。
3.在填制明细账的时候,由于明细账的二级科目可以灵活的设置,所以从企业发生的各项费用来设置科目,这样也是企业能够有效控制成本以及衡量工作绩效的有效手段。
4.无论是转账、收付款的凭证还是明细账,都容易犯一个简单的的错误,就是不小心将数据给弄错,这时候我们不能在错误的地方乱涂乱改,而应该采用正确的错账更正方法,如划线更正法。
5.在采用综合结转分步法进行成本还原时,因为该企业的生产经过三个步骤,所以要进行两次还原。
此外,在进行成本还原时最好按产品的名称分别进行,以免发生混乱。
(三)实验感想通过这学期的学习,我认识到了成本会计是整个会计系统当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课堂学习使我对成本会计有了大致的了解,而这次会计课程实验的锻炼,更加深了我对成本会计中几个重要部分的印象。
在这次会计实验中,我学会了如何进行费用的分配和归集,如何进行产品成本计算及成本的还原等。
在知识点上,我对成本会计由朦胧到清晰,我觉得这门课主要要掌握两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是知道成本会计核算的要求程序和各个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再其次,就是熟练地掌握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
这既是成本会计的重点,也是难点。
只要熟练地学会运用这两点,也就大致掌握了成本会计的内容。
实践操作与理论学习是相辅相成,同等重要的,而且两者必须有机结合起来。
在专业知识的学习方面,我们目前阶段的重点主要是在书本上。
当然,理论知识固然重要,它毕竟是一切的基础,但我们只有能够将所学的东西可以在具体的操作中作出轻松的驾驭,才能起到学习的目的,才能为今后进入工作岗位做好准备。
同时,实践也总是最能检验我们对知识掌握的有效方式,让我们更清楚的了解会计操作流程。
通过这次实训,我再一次深刻地认识到了会计是一项细致,繁琐的工作,我们整天面对的是数字,稍不小心就出错了。
所以它需要我们投入较多的细心与耐心,保持专心致志的工作态度,以高度的责任感对待会计工作。
有些错误不该犯就真的不能犯。
在这次实验中,我再一次认识到了认真细心对做好会计工作的重要性。
当然,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永远都不要害怕犯错误,只有犯了错,我们才会知道自己在哪些地方我们的掌握不到位,哪些地方我们需要特别注意的。
由于粗心大意,我在实验的过程中算错了一个数,少记了一个零,最终导致后面的步骤都出现了连环错误,致使之后又花了大量的时间进行纠错,大大增加了工作量。
当然,我很感谢遇到的这些困难,它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让我们及时发现知识掌握上的薄弱环节,纠正思维模式里的错误认识,让我们对会计工作多了一些认识,使自己的思维也变得比较清晰起来。
【篇二:成本会计实训报告】明:实验报告应包含实验目的和要求,主要仪器设备、试剂或材料,实验数据记录、处理及结果分析,心得体会。
一、实验目的:成本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不通过实际训练与模拟,很难提高学生的实际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不仅需要学生掌握成本会计核算的理论与方法,更需要他们在实践中学会针对特定的企业环境(如企业的生产特点、管理要求等)进行准确的成本核算与客观理性的成本分析,为企业管理者提供更加有效的成本信息。
会计专业的学生实习难,一直是困扰教学的一大难题,是阻碍会计专业技能提高的瓶颈,传统学生实习存在以下的局限性:①由于会计资料具有商业机密性,一般企业不愿接受会计实习生,即使同意学生去实习,也往往流于形式,实习内容难以深入,达不到成本会计学习的预期目的;②训练方法单一,成本会计核算方法众多是《成本会计学》的一大特点,学生到企业中一次仅能实践一种核算方法,不能达到全面的训练。
本实训课程只要是针对《成本会计学》中的各种成本核算方法而编写的综合训练,具体包括品种法、分步法、分类法、定额法以及成本报表的编制和分析,通过实际案例模拟各种类型企业的经营环境,全面地联系成本会计中各种核算方法,使学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成本会计专业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增强感性认识,全面地理解制造企业中成本核算的整个流程。
二、实验要求:(1 )结合企业生产特点及管理要求,正确选择成本核算方法,能客观地描述企业的成本核算流程。
(2)实验操作中,充分地理解现实成本的含义,严格遵循成本列支的范围。
(3)文字或数字的书学要规范、清晰。
发生错账必须使用正确的更正方法,不得刮、擦、挖、补。
书学一律使用黑色或蓝黑钢笔,不得使用圆珠笔或者铅字笔写。
红色墨水笔只有在规定情况下才可以使用。
(4)文字表述要清晰简洁,数字计算必须准确,每一次实训都要严格按照题目的要求保留相应的小数位数。
(5)实验过程中,填写所需的记账凭证,可另外购置,也可以写在本实训教程所附的会计分录簿”中。
(6)实训过程中,指导教师应有计划地采用口试(或笔试)的方法,对学生进行现场测试,以检验学生对实训资料的理解以及实验的真实性。
(7)每一次实训后,将所用的凭证、账簿按规范的方法装订,并附加实训总结,上交保存。
三、实验材料:实验用纸、成本会计模拟实训书、笔、计算器、电脑四、实验数据记录、处理及结果分析1、品种法(1)43页的材料费用分配表中,根据原材料定额消耗比例计算分配率,分配率=24000/500*30+350*24+375*40=0.625x产品=定额消耗量*分配率=15000*0.625=9375(2)44页的人工费用分配表中,人工费用分配率=应付工资合计/总投产产量=40078/500+350+375=32.72 x 产品人工费用=投产量*人工费用分配率=500*32.72=16360(3)44页的外购动力费用分配表中,每度电的费用=外购动力费用总计/总用电数度=42400/49000+8400+6800+5000+6800+4400+4400=0.5基本生产车间用电度数分配率=基本生产车间用电总费用/总生产工时=49000*0.5/8500+5500+3500=1.4x产品燃料及动力费用=生产工时*分配率=8500*1.4=11900 辅助生产成本=11800*0.5=5900中,供水车间电费运输车间电费=11200*0.5=5600(4)45页的固定资产折旧费用计算表中:①平均年限法中,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预计使用年限/12如:基本生产车间中,房屋及建筑物月折旧额=9000000* (1-5% )/20/12=35625②工作量法,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 /工作总量供水车间中,机器设备的折旧费用=1500000* ( 1-5%)/2000000*14000=9975 ③双倍余额递减法,管理部门中的机器设备,计算计提折旧第三年的月折旧额:第一年折旧额=900000*(2/10)=180000 元第二年折旧额=(900000-180000)*(2/10)=144000 元第三年,月折旧额=(900000-180000-144000 )*(2/10)/12=9600 元2、分批法(1)83页的外购动力分配表中,电费的分配率=银行支付的电费/各部门消耗的总的电量=52200/87000=0.6水费的分配率=银行支付的水费/各部门消耗的总的水量=44400/22200=2(2)84页的材料费用分配表中,辅助材料的分配率=3400/20000=0.17(3)85页的人工费用分配表中,计件工资分配率=22340/(7000+4600+4400)=1.39625非计件工资=7000*1.39625=9773.75计时工资分配率=23040/(2000+1000)=7.68分配金额=2000*7.68=15360其他人工费用中各项计提费用率=20%+10%+2%+10.5%+2%+1.5%+8%=54%各项计提费用=9773.75*54%=5277.825(4)86页的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中:单位成本分配率=118833.2/4500=26.41(5)87页的制造费用分配表中,分配率=(1344669.6+100358 )/20000=11.751383、平行结转分步法以170页的铸造车间,普通车床的车间制造成本计算单为例:直接材料的约当产量:50 + 8 + 4 + 2 + 2 + 1=67废品损失:4463.73 + 2499.54 + 1300.32=8263.594、成本报表的编制及分析(1 )第192页,可比产品生产成本降低计划完成情况表计划相对上年降低率=计划降低额/计划产量总成本=129050/2068350=6.24%实际相对上年降低率=实际降低额/实际产量总成本=73200/2194300=3.34%实际脱离计划差异的降低额 =实际降低额-计划降低额=73200-129050=-55850实际脱离计划差异的降低率 =实际降低率-计划降低率=3.34%-6.24%=-2.9%(2) 第193页,乙产品单位产品成本变动分析表中 上年变动额=本年实际平均-上年实际品均计划变动额=本年计划-上年实际平均直接材料=141-150=-9(3) 第193页,乙产品直接材料费用变动分析表中 (实际量-计划量)*计划价(2.4-2.8)*12=-4.8(实际价-计划价)*实际量(14-12)*2.4=4.8(4) 第193页,乙产品直接人工费用变动分析表中 量差=(实际工时-计划工时)*计划工作率=(5-6)*10=-10价差=实际工时* (实际工资率-计划工作率)=5*( 12.2-10)=11(5) 第194页,乙产品制造费用变动分析表 量差=(实际工时-计划工时)*计划费用率=(5-6)*5.5=-5.5价差=(实际费用率-计划费用率)*实际工时=(6.4-5.5)*5=4.5五、心得体会这学期我们专业开了成本会计实训这门课程,是继上学期成本会计 之后的又一门关于成本会计的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