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念1.资源的稀缺性:指资源的数量不足以满足人们的所有需要。
稀缺性相对于人的无穷无尽的欲望而言的,认得欲望和需要是无限的。
相对于人的需要来说,用以生产各种产品的劳务资源是有限的,这就构成了稀缺性。
2.机会成本:指由于将资源使用于某种特定的用途而放弃的其他各种用途所带来的最高收益。
3.正常利润:是经济成本超过会计成本的部分,也就是厂商投入经营活动的各项资源的机会成本超过会计成本的部分之总和。
正常利润=经济成本—会计成本4.规模经济性:指当企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时,反应其长期平均成本将如何变化的性质。
5.运营杠杆率:运营杠杆分析运用的是利润关于销售的弹性。
6.最低有效规模:指在存在规模经济的情况下,一个工厂应该达到的最低生产规模。
7.市场势力:也称市场权力,指卖方或买主不适当地影响商品价格的能力,对于卖方来说,市场势力也就是卖方垄断倾向。
8.消费者剩余:指消费者购买某种商品所愿意付出的超过其实际支付的部分。
9.差别定价:又叫价格歧视,是指企业为其销售的同一种商品在不同的场合索取不同的价格。
10.一级差别定价:指企业所销售的每一单位产品都索取最高的可能价格。
11.二级差别定价:当企业按照消费者购买商品的数量确定价格的时候。
12.三级差别定价:当企业把市场划分成两个或多个不同的子市场,并将同一种商品在不同的子市场上按不同的价格销售时。
13.时间差别定价:或称跨期定价,指企业按时间的不同对市场进行划分,在一段时间内按一个价格销售,在另一段时间内按另一个价格销售。
14.限制性定价:即设定一个较低的价格,目的是阻止潜在竞争者进入该市场。
15.掠夺性定价:以迫使对手退出为主要目标的价格策略。
即指以低于成本的价格损害对手,迫使他们退出市场的行为。
16.柠檬市场:充斥着低质量商品的市场。
17.“谷贱伤农”与“薄利多销”的区别:谷贱伤农——当粮食大幅增产后,农民为了卖掉手中的粮食,只能竞相降价。
由于粮食是必需品,人们对粮价的变化反应不敏感,其需求曲线是缺乏弹性曲线,粮价下降时,市场对粮食需求量的增加幅度小于价格减少幅度,只有在农民大幅降低粮价后才能将手中的粮食卖出,这就意味着,在粮食丰收时往往粮价要大幅下跌。
如果出现粮价下跌的百分比超过粮食增产的百分比,则就出现增产不增收甚至减收的状况,这就是“谷贱伤农”。
薄利多销——指低价低利扩大销售的策略。
“薄利”即降价,降价就能“多销”,“多销”就能增加总收益。
在销售市场有可能扩大的情况下,通过降低单位商品的利润来降低商品的价格,虽然会使企业从单位商品中获得的利润量减少,但由于销售数量的增加,企业所获利润总额可以增加。
只有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才能“薄利多销”。
因为对于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来说,当该商品的价格下降时,需求量(从而销售量)增加的幅度大于价格下降的幅度,所以总收益增加。
两者主要区别在于,对应商品的需求曲线是缺乏弹性的还是富有弹性的。
二、判断解答需求:与价格无关。
需求量:与价格有关。
供给:生产者在一定价格水平上提供给市场的商品量供给量:生产者和销售者在一定价格水平上提供给市场的商品量。
(条件:销售欲望、供应能力)1.请问下列事件对A型25英寸彩色电视机的需求会产生什么影响?a)B型25英寸彩色电视机的价格下跌;(A型需求下降)b)预期居民收入将上升;(A型需求上升)c)新婚家庭数量有较大幅度的下降;(A型需求下降)d)A型25英寸彩色电视机生产企业的工人工资,提高了10%;(A型需求上升)e)A型25英寸彩色电视机的价格下跌;(A型需求量上升)f)A型25英寸彩色电视机的质量有所提高;(A型需求上升)g)A型25英寸彩色电视机的广告费增加了100%。
(A型需求不变)2.请问下列事件对自行车的供给会产生什么影响?a)生产自行车的技术有重大革新;(收益增加,供给量增加,供给增加)b)自行车行业内的企业数目减少;(供给量增加)c)自行车待业工人工资和原材料价格上涨;(供给量减少)d)预计自行车的价格会下跌;(供给量增加)e)预期政府将增加对自行车企业的税收。
(供给量减少)3.“需求曲线的斜率大,弹性就小;斜率小,弹性就大”的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答:正确,Ed=dQ/dP·P/Q,P/Q不变,斜率越大,dQ/dP(斜率的倒数)越小。
4.为什么完全竞争市场中的企业不愿也没有必要为产品做广告?答: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第一,市场上有无数的买者和卖者。
第二,同一行业中的每一个厂商生产的产品是完全无差别的。
第三,厂商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是完全自由的第四,市场中每一个买者和卖者都掌握与自己的经济决策有关的商品和市场的全部信息。
从完全竞争的市场的特点来看最能说明为什么在完全竞争市场的厂商不愿为产品做广告而花费任何金钱?因为商品都是同质的,而且完全竞争市场没有超额利润,不象垄断竞争厂商那样可获超额利润,所以他们没有也不会花钱去打广告!5.在完全竞争市场中,为什么企业的需求曲线是一条与横轴平行的直线,而市场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答:在完全竞争市场中,价格是由市场决定的,企业无法改变价格,所以厂商的需求曲线是一条与横轴平行的直线(R=PQ→MR=dR/dQ=dPQ/dQ=P,所以完全竟争市场之后,价格为常数,∵MR=P∴MR为常数,AR=TR/Q=PQ/Q=P,所以完全竟争市场需求、边际收益、平均收益曲线三线合一如上图);当完全竞争市场中劳动的价格下降的时候,所有的厂商都会增加对劳动的使用量,于是产品的市场供给曲线将会向右移动,产品的价格下降,产量上升。
产品的价格下降,将会导致边际产品价值曲线的移动,从而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也会发生变动。
当要素的价格上升时,所有厂商都会减少对要素的使用量,于是产品的市场供给曲线会向左移动,从而产品的价格上升,要素的边际产品价值曲线也会发生移动,要素的需求曲线跟着移动。
6.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为什么利润最大化原则MC=MR可以表示为MC=P?答:在完全竞争条件下,每个厂商按照市场决定的价格能卖出愿意出卖的任何数量的产品,故单个厂商的需求曲线是一条水平线,即不管产销量如何变动,单位产品的价格始终不变,因此,MR(每增加一单位商品的销售量所带来的总收益的增加量)恒等于固定不变的出售价格(P) ,由于利润极大化原则是MC=MR,而在此时MR=P,所以利润极大化原则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可以表达为:MC=P。
(P为均衡时价格)7.在完全竞争市场中,为什么厂商和产业的短期供给曲线都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线?产业的长期供给曲线是否也一定向右上方倾斜?答: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厂商根据P=MC确定在每一价格水平下能给其带来最大利润的产量。
因此,平均可变成本曲线之上的边际成本曲线就是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
由于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厂商的边际成本递增,因而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因为在短期中,企业的固定资本是不能改变的;但在长期中,企业的所有投入要素都是可以改变的,所以产业的长期供给曲线不一定是向右上方倾斜。
8.垄断竞争企业的需求曲线自左向右下倾斜,但为什么垄断竞争市场的供给曲线是不确定的?答:9.垄断企业可以任意地制定价格和产量吗?垄断企业一定能获得超额利润吗?为什么?答:不能任意地制定价格和产量。
垄断企业收政府管制;定价过高,消费者会大量流失;定价过高,消费者会选择替代品。
而且在垄断条件下,价格不等于边际成本,资源没有得到最优配置,产量受到限制。
垄断企业不一定能获得超额利润,只有在利润最大化的产量水平,是擦汗内股价格高于企业的平均成本,企业才能获取超额利润。
10.试用作图法说明,追求最大利润的垄断企业不会在其线性需求曲线的价格弹性不足的部分进行生产。
答:利润最大化的产量永远不会发生在边际收益为负的地方,所以利润最大化的产量永远不会发生在需求曲线缺乏弹性的地方。
11.若考虑增加生产者的销售收入,对粮食、食油一类的商品和黄金首饰、高级音响一类的商品分别应采取提价还是降价的方法?为什么?答:要根据价格弹性。
如粮食、食油是生活必需品,弹性不足,可以提价;黄金首饰、高级音响是奢侈品,弹性高,所以要降价。
12.甲公司生产的产品A的需求价格弹性为-0.8,产品A对乙公司的产品B的交叉价格弹性为-0.65,产品A的收入弹性为0.7。
下面说法是否是否正确?为什么?(1)如果要增加产品A的销售量,甲公司应降低它的产品价格;(错,弹性不足。
需求量对于价格变动不灵敏)(2)降低产品A的价格将会增加甲公司的销售量,并增加公司收入;(前半句对,后半句错,∵弹性不足)(3)产品A和产品B是替代品;(错,交叉价格弹性大于零为替代品)(4)提高产品B的价格将会增加产品A的销售量;(错,互补品价格上升,消费者需求量下降)(5)降低产品B的价格将会减少产品A的销售收入;(错,产品A的价格下降,销售量上升,R=PQ,收益不确定)(6)产品A是低档品;(错,收入弹性Ey<0为低档品,现大于零,∴产品A是正常品)(7)居民收入增加10%,产品A的销售量将增加70%。
(Ey=(∆Q/Q)/(∆Y/Y)=0.7=(∆Q/Q)/10%,∆Q/Q=0.07∴增加7%)13.分别判断下面几种情形是否属于价格歧视的例子:(1)对年长市民和小孩实行较便宜的公共汽车票价(属于三级差别定价,不同的消费者具有不同的需求价格弹性)(2)剧院对面对舞台的不同位置制定不同的价格(属于三级差别定价,不同的位置具有不同的需求价格弹性)(3)晚上的电价比白天便宜(属于三级差别定价中的高峰差别定价,在不同的时间段电量的需求不同)14.沿着线性需求曲线从左上方向右下方移动,相应的需求价格弹性和总收益会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答:需求价格弹性从富有弹性→缺乏弹性;总收益先增加后下降。
如下图三、计算1.假设市场需求函数为P=100-Q,分别计算价格P=60和P=40时的需求价格弹性。
解:Ep=dQ/dP·P/Q=(-1)·60/40=1.52.假设某消费者的需求函数为Q=Y/P a,式中Y为收入,a为常数,试求该消费者的需求的价格弹性与需求的收入弹性。
解:Q=P-a·Y1→Ep=-a,Ey=13.1997年,A制衣公司的衬衫以每件200元的价格每月售出9000件,1998年1月,竞争者将衬衫的价格从220元降至180元,这个月,A公司只售出8000件衬衫。
(1)计算A公司衬衫与竞争者衬衫的需求的弧交叉价格弹性(假设A公司的衬衫价格不变);(2)如果A公司衬衫的需求价格弹性为-2.0,假设其竞争者衬衫的价格保持在180元的水平上,要使A公司的销售量恢复到每月9000件的水平,价格要降低多少?解:(1)Ec=(Q A1-Q A2)/(P B2-P B1)·(P B2+P B1)/(Q A2+Q A1)=(9000-8000)/(220-180)·(220+180)/(9000+8000)=1000/40·400/17000=0.59 (2)Ed=∆Q/∆P·P/Q,其中Ed=-2,∆Q=9000-8000=1000,∆P=P-200,Q=9000代入,得-2=1000/(P-200)·P/9000-18(P-200)=PP≈189.5 200-189.5=10.5 ∴要降低约10.5元4.假定某企业只使用劳动者一种生产要素进行生产,生产函数为Q=-0.1L3+6L2+12L,试求:(1)劳动的平均产量为最大时企业投入的劳动量;(2)劳动的边际产量为最大时企业投入的劳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