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六讲汽车造型设计与空气动力学

第六讲汽车造型设计与空气动力学

提出车型平台化概念,使开发技术要实现快速和低成本; 实现了以计算机仿真与分析技术为主体的快速开发,并很快实现信息和 知识工程技术为基础的虚拟设计;
继续缩短设计周期 。1999年ford和GM宣布实现全新车型开发周期为22
个月和24个月,最终目标是12—18个月。
汽车车身结构与设计
32
二、汽车造型技术与方法
✓ 汽车造型设计的发展过程 ✓ 汽车造型技术与方法
汽车车身结构与设计
2
一、汽车的空气动力学性能
1.汽车行驶时所受到的气动力和力矩
质心C.G. 气动力F:将整个汽 车外表面上压力合成 而得到作用在汽车上 的合力。 风压中心C.P.:合 力在汽车上的作用点。
F Fx Fy Fz
F
Pq SCF
1 2
2SLCMX
汽车车身结构与设计
5
一、汽车的空气动力学性能
2.汽车的空气阻力
Fx
1 2
2SCD
正比:空气阻力系数CD,迎风面积S,空气密度ρ及车速v2
分为5个部分:
形状阻力
摩擦阻力
诱导阻力
干扰阻力
内部阻力
汽车车身结构与设计
6
一、汽车的空气动力学性能
阻力名称 形状阻力
摩擦阻力 诱导阻力 干扰阻力 内部阻力
(4)造型彩色效果图
汽车车身结构与设计
34
一、汽车的空气动力学性能
(5)油泥模型制作或数字化构造模型-三维数字化过程 手工缩比模型制作、全尺寸油泥模型
(6)数控加工模型
(7)测量与曲面光顺-数字化 反求:Surface 曲面、结构:UG、Proe、Catia
汽车车身结构与设计
35
谢 谢!
36

21
一、汽车的空气动力学性能
(3)导流罩
汽车车身结构与设计
22
一、汽车的空气动力学性能
(4)隔离装置
是沿汽车中心线垂直 地安装在牵引车和半 挂车间的平板。
可改善因侧向风引 起的通过牵引车和 半挂车间间隙的水 平气流;
当与导流罩连用时, 可稳定导流罩的尾 流,从而保证导流 罩的效能。
汽车车身结构与设计
汽车车身结构与设计
33
二、汽车造型技术与方法
3.汽车造型技术与方法
(1)收集资料信息形成造型设计概念 ➢借鉴、继承和改进; ➢征得消费者对汽车的意见和期望; ➢每年参加各地举办的汽车展览会; ➢收集市场的信息反馈.
(2)获得造型设计的基本硬点-控制线图 总布置设计、局部改型设计的控制关系
(3)造型构思草图
汽车车身结构与设计
18
一、汽车的空气动力学性能
5.2 利用附加装置减小风阻 (1)前部扰流器
汽车车身结构与设计
19
一、汽车的空气动力学性能
(2)后部扰流器
可使后窗后部的负压力降低; 又可引导气流将后窗表面清洗, 避免尘土附着而影响后视野
汽车车身结构与设计
20
一、汽车的空气动力学性能
汽车车身结构与设计
13
一、汽车的空气动力学性能
使风压中心和汽车重心重合; 形心在质心之后,靠近后轮; 质心在L(轴距)/2之前; 尽量使风压中心和汽车重心 位于同一水平面.
汽车车身结构与设计
14
一、汽车的空气动力学性能
5.改善汽车空气动力性能的措施
5.1 汽车外形的设计 (1)汽车头部的平面和侧面形状轮廓线应尽量圆滑
0.25 CD 值
0.29
0.30
汽车车身结构与设计
30
一、汽车的空气动力学性能
汽车车身结构与设计
31
二、汽车造型技术与方法
1.汽车造型设计的发展过程
(1)造型设计的原始阶段(1950年以前) 汽车造型设计作为一个兼具技术和艺术要求的行业诞生。
(2) 造型设计的发展期(1950-1969)
(3) 造型设计的成熟期(1970-1989) (4) 造型设计的辉煌期(1990年以后) (5) 汽车造型设计技术的发展现状
汽车车身结构与设计
11
一、汽车的空气动力学性能
(4)汽车底部板向两侧略微上翘 使底部气流有一部分流向两个侧面。当气流向两侧疏导
时加快了底部的气流速度而使升力下降。
(5)斜背加”鸭尾”
汽车车身结构与设计
12
一、汽车的空气动力学性能
4.汽车的空气动力稳定性
风压中心在质 心前边不好!
汽车车身结构与设计
首先确定一个符合总布置要求的理想的低阻形体,在其发展成 实用化汽车的每一设计步骤中,都应严格地保证形体的光顺性, 在不改变其整体流场的条件下,使其逐步形成具有低气动阻力 系数的实车 ,称之为形体最佳化(Shape Optimization)。
汽车车身结构与设计
28
一、汽车的空气动力学性能
汽车车身结构与设计

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因为相信而伟 大。202 0年12 月17日 星期四 上午5时 25分35 秒05:2 5:3520. 12.17

让自己更加强大,更加专业,这才能 让自己 更好。2 020年1 2月上 午5时25 分20.1 2.1705:25December 17, 2020

这些年的努力就为了得到相应的回报 。2020 年12月1 7日星 期四5时 25分35 秒05:2 5:3517 December 2020
CZ XC )
1 2
2LCMy
式中 Xc,Zc——风压中心到质心的距离; L——特征长度,一般指汽车轴距; CMy——俯仰力矩系数。
横摆力矩Mz (以汽车右偏为正):
MZ
Fy X C
1 2
2SCy X C
1 2
2SLCMZ
侧倾力矩Mx(以汽车右倾为正):
Mx
Fy ZC
1 2
2SCZ ZC
1 2
第六讲 汽车造型设计与空气动力学
————《汽车车身结构与设计》课程
教 师: 李 迪 专 业:车辆工程 学 院:交通与车辆工程学院
2006年11月6日
1
概要
❖ 汽车空气动力学性能
✓ 汽车行驶时所受到的气动力和力矩 ✓ 改善汽车空气动力性能的措施 ✓ 汽车空气动力学的发展阶段 ✓ 整体优化法设计
❖ 汽车造型设计
23
一、汽车的空气动力学性能
6.汽车空气动力学的发 展阶段
降低气动阻力
气动升力及侧风稳定性
驾驶室内流、发动机冷却、 空气动力噪声及消除车身 上泥土附着等
汽车车身结构与设计
24
一、汽车的空气动力学性能
(1)基本形状造型阶段(1900——1930) 注意了空气动力特性,直接将水流和气流中的合理外形应 用到汽车上。
7
一、汽车的空气动力学性能
3.汽车的空气升力
Fx
1 2
2SCZ
正比
f(x) 上下表面曲率
CZ
上下表面压差
升力产生的原理
反映了车身形状和位置状 态对升力的影响程度,是 评价汽车升力特性的重要 指标。
提示:为安全考虑,减小气动升力比降低气动阻力更为重要!!!
汽车车身结构与设计
8
一、汽车的空气动力学性能
产生原因
汽车前后压 差
空气与车身 摩擦 空气升力的 纵向分力 扰动
内循环阻力
影响因素
车身表面形状 及其交接处的 转折方式 车身表面的面 积和光顺程度
气动升力
表面突起和各 种附件
冷却气流和车 内通风
一般轿车 CD=0.45
58%
9%
7% 14%
12%
理想型跑车 CD=0.20
70%
20%
0 5%
5%
汽车车身结构与设计

爱情,亲情,友情,让人无法割舍。2 0.12.17 2020年 12月17 日星期 四5时2 5分35 秒20.12. 17
谢谢大家!
汽车车身结构与设计
2.汽车造型遵循的原则
➢满足汽车用户需求:国家、地域、民族文化、时代. ➢法规需求:与造型有关的法规如视野,前后保险杠,灯具,牌 照尺寸和碰撞安全性等. ➢适应技术进步:
造型设计通过数字化曲面构造、数控加工模型,在数控 模型上少量修改便定型是未来汽车开发的主要形式,可以大 大缩短开发时间和提高开发质量. ➢具有完美的形象; ➢良好的空气动力性; ➢良好的工艺性; ➢材料的装饰效果.
生活中的辛苦阻挠不了我对生活的热 爱。20. 12.1720 .12.17 Thursday , December 17, 2020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0 5:25:35 05:25:3 505:25 12/17/2 020 5:25:35 AM

做一枚螺丝钉,那里需要那里上。20. 12.1705 :25:350 5:25De c-2017 -Dec-2 0
汽车车身结构与设计
15
一、汽车的空气动力学性能
(2)车头前端应尽量低矮
汽车车身结构与设计
16
一、汽车的空气动力学性能
(3)头部与前风窗下缘的交接处,前风窗顶部与顶盖的交接 处以及前风窗两侧的拐角等过渡区域都应尽量地圆滑
汽车车身结构与设计
17
一、汽车的空气动力学性能
(4)汽车中部应呈腰鼓形,汽车纵向的最大横截面不宜过 分地前移,以降低汽车的升力系数值; (5)汽车的底部形状最好采用整体平顺的底板,减小升力. (6)汽车车身的后部采用逐渐缓慢收缩的长尾式. (7)注意驾驶室向后部车厢的过渡,避免形状的突变.

科学,你是国力的灵魂;同时又是社 会发展 的标志 。上午5 时25分 35秒上 午5时2 5分05:25:3520 .12.17

每天都是美好的一天,新的一天开启 。20.12. 1720.1 2.1705:2505:25 :3505:2 5:35De c-2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