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通信机房空调安装验收标准

通信机房空调安装验收标准

精密空调安装规范要求
一、机组搬运就位
1、应采用整机搬运的方式来进行。

如现场的通道条件较差,需把空调机组拆开搬运时,应先把控制连线做上标记,然后小心把机组拆开搬运。

2、应在机组就位后把包装物料拆除。

3、当搬运机组时,必须采用柔软物对机组提供适当的保护,以免机组搬运时因碰撞而受损坏。

4、搬运中遇到楼房门道过低,需把空调机组放倒时,可以将机组轻微侧卧(≤5°)进行搬运。

二、室内机组的安装
1、室内机组位置
1)避免把机组安装在受阳光直接照射的地方。

2)机组的正面、两侧以及后面应保0、7米距离的维修空间,房间有多余的空间,最好留l米的距离。

3)避免安装于狭窄的地方—气流组织、回风短路、短周期循环。

2、室内机组底座
1)底座采用50×50×5mm的角钢按机组的实际尺寸制造。

2)底座平面必须光滑平整,涂防锈漆,水平安放于平整的地面,用膨胀螺栓固定于地面。

3)空调机组底座用水平尺找平,垂直偏差、水平偏差≤1mm。

4)机组与底座间需放置8mm橡胶防震垫,用胶水固定,减少机组于运行时产生震动及声响。

3、输入电缆
1)空调机组的输入电缆采用三相五线制,电缆应该选用3+2(N、PE)型,另加独立接地线连接于机组的外壳。

火线与零线线径按空调最大输入电流的1、2倍选择,接地线必须≥6MM2。

走线应整齐美观,绑扎固定好。

2)空调机组总电源开关采用塑壳断路器。

开关容量应为空调内部电源输入开关容量的1、0~1、5倍。

3)室内机组与室外冷凝器的电源线应采用3×2、5 MM2多芯软电缆。

4)控制线路与动力电源线分开铺设,不得共用同一条护套管。

5)电气安装符合国家电气安装规范。

三、室外冷凝器的安装
1、室外冷凝器可按现场需要以采用卧式或立式安装,此两种安装方式,机组的热气管必须在上面,液管在下。

2、冷凝器安装在清洁空气区、安全且容易维修的地方,避免放在公共通道与积水积雪的地方;须远离热源,远离可能污染盘管的污染区,特别就是油烟、粉尘、柳絮等。

3、室外冷凝器之间的最小距离≥0、5m。

4、卧式安装时:距离地面≥0、5m,侧面离墙壁≥0、5m。

5、立式安装时:距离地面≥0、1m,背面离墙面距离≥0、5m,正面离障碍物距离≥2m。

6、室外机支架要用M10膨胀螺栓固定牢靠;室外机与支架固定须采用M8以上螺丝,横平竖直;两者都必须加弹簧垫片。

7、室外冷凝器的风扇网罩以上不得加盖有碍空气流通的上盖、棚子等,以免影响机组的散热效果。

8、室外冷凝器的电源供应导线应用金属线管或PVC管加以保护及固定。

9、如需在室外冷凝器四周加上围档,围档与室外冷凝之间的距离≥1、5米。

而且围档上必须有通风孔便于空气流通。

10、室外冷凝器旁边3米内应该有冲洗水管接头,便宜日后清洗。

四、铜管焊接安装
1、总体要求
1)材料:所有制冷管道必须采用标准制冷专用直紫铜管。

2)管径:一般按机器接口确定,如管道长度超过15米,则需选择大一个口径铜管。

3)管道布置整齐美观,横平坚直(坡度要求除外)。

4)空调机组与室外冷凝器之间的管道走向时,应选择距离最短,弯道最少的路线。

5)永久性隐蔽管道应与业主验收签字后再封闭覆盖物。

6)在活动地板下布置管路,其管路走向与气流方向平行,尽量减少下送风气流阻力。

7)由于三通、弯头等管道连接件产生压力降,影响机组的效率,应尽量避免采用。

如无法避免时,应尽量采用45°角的弯道连接件。

8)热气管与回液管的有效总长度应维持在60M范围内,安装的垂直高度最大允许值:
A)冷凝器高于室内机组:20 m
B)冷凝器低于室内机组:5 m
9)热气管道垂直安装前,必须加装U型存油弯。

向上每隔7、5m安装一个存油弯,存油弯的曲率半径不小于管道直径的1、5倍。

存油弯优先选用专用存油弯配件。

10)热气管道垂直高度超越20m时,应于热气管的垂直管的低处安装油分离器,并也需安装U型存油弯。

11)冷凝器出、入口水平处,必须加装向上的∩型反向弯,高度为190mm,防止停机时致冷剂倒流。

优先选用专用方向弯配件。

12)为避免发生再冷凝的情况,应在机组的热气管出口处及存油弯的排液管上安装单向阀。

(该法主要防止液击,以及让润滑油充分循环)
13)水平走向的热气管道应向冷凝器方向倾斜,以减少油液与已冷凝的制冷剂于压缩机停止运行时回流至压缩机。

14)管道应使用管道夹固定于墙面或地面,管道夹之间的距离应维持于0、5m-2m之间。

为避免管道因震动,产生磨擦导致管道受损发生泄漏,管道夹应采用橡胶作减震处理。

15)如管道需穿越墙体,管道表面需加上绝缘保护层,以防管道受腐蚀及损害。

2、铜管焊接
1)应采用硬钎焊工艺。

2)焊料:铜磷焊条或银焊条,铜管表面必须保持光洁,应尽量避免采用助焊剂。

3)插焊的深度与间隙:
4)铜管必须使用切割刀切割。

注意,切勿使用钢锯来切割铜管。

5)弯曲管道必须用专用弯管器操作,禁止用手直接弯曲。

6)铜管焊接前的清洁处理:焊接前用干布擦试(必要时沾少许酒精),保证焊接的铜管接头清洁光亮,不可有油污、涂料,氧化层等。

7)铜管焊接加热应均匀。

8)在焊接管道时应采用吹氮气的方式清除焊接时产生的氧化层。

铜管焊接完毕后要清理表面氧化层。

9)如焊口旁边有易于烫坏的元件(针阀,阀门密封橡胶等)时,应进行降温处理。

例如把阀门芯取下,或用湿毛巾把元件包好,边焊边加水降温,待元件表面温度回复常温后方可复位。

10)铜管之间的连接应采用相同材质,尺寸的连接件,切勿采用管道对接方式来连接。

11)焊接后的铜管表面应保持平整美观,无缺口、裂缝、沙眼、气泡、气孔及泄漏等现象。

12)制冷剂管道除与机组连接接口外,中途一般不得有接口。

特别就是无法维修的地方。

13)焊接完成后许用保温材料把管道封好。

五、加湿器供水管安装
1、材料:PPR热熔冷水管或国标镀锌焊接用钢管。

2、管径符合机组技术要求。

3、管道连接:紧密牢固,不泄露。

4、管道布置整齐美观,横平坚直(坡度要求除外),每隔2-3M,安装一个管卡,固定于地面与墙壁上。

5、阀门安装:供水管接入处与加湿器系统的进水接口须安装球阀。

6、供水管位于机房内部的距离应尽可能短,须用制冷剂管道专用保温管套保温。

7、若水质不好,应安装净化过滤器。

8、若不能保证持续供水或水压低于0、1Mpa,应设补给水箱。

9、供水管与加湿器的连接采用软管,不泄露。

10、管道最低点设紧急泻水阀。

六、排水管的安装
1、材料:PPR热熔热水管(耐高温100℃)或国标镀锌焊接用钢管。

2、管径符合机组技术要求。

3、管道保温:制冷剂管道专用保温管套。

4、排水管必须向排水方向倾斜1%坡度,以保证排水顺畅,避免阻塞。

5、机组冷凝水出口位置须业主同意确认,须防止堵塞、结冰;不得直接插到公共下水道,防止下水道的水倒流回机器内。

6、如有必要,机组冷凝水出口必须设存水弯、放气口,防止废气通过排水管进入机房。

7、排水管应与供水管连接,并加装球阀,用于日常维护时冲洗排水管道。

七、抽真空及冷剂充注
1、管道的恒压测试必须采用氮气,绝不可采用氧气或其她气体。

2、管道保压:应以0、5MPA开始,稳压10分钟后无泄漏,可进行2、0MPA恒压保压试验,保压时间24小时。

当温度变化在3-6度范围内压力的变化约为1%。

24小时内压力的变化不得超过0、2公斤。

3、外观检漏:检查铜管焊接处、阀门以及各连接处就是否有渗漏油迹。

4、检漏方法:用肥皂水泡沫对铜管焊接处、阀门以及各连接处一一检查,保证无泄漏。

5、当系统保压正常后应立即对系统抽真空。

15米以内抽一小时,30米以内抽2小时。

6、管道抽真空后,不得真空状态长时间放置,应立即向管道内充注2公斤压力制冷剂。

7、根据管道长度,加注适量冷冻油。

8、制冷剂充注:加注制冷剂时,一定对复合压力表管道进行排空,制冷剂压力:高压为17~20公斤,低压为4~5公斤。

八、开机调试要求
1、电源端子固定就是否牢靠。

2、电缆走线整齐美观大方,连接规范,线缆复合要求。

3、加湿器供水管路畅通,水压复合要求。

4、检查排水管路畅通。

5、压缩机、室内风机、加湿器、加热器以及冷凝器等各元器件工作正常。

6、温度、湿度值、灵敏度、报警参数及其她控制功能正常。

7、机房温度:23±2℃,机房湿度:40%~60%。

8、出风口温度:14~16℃。

9、运行7天后:无泄漏,无漏水,低压压力:4~5公斤,高压压力:17~20公斤,空调各元器件工作正常。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