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旅游标示语的翻译
摘要:
旅游标示语的功能和特点包罗万象,此次课程主要阐述了对旅游景点标示语的语言特色和汉英翻译的策略思考。
景点标示语是一种特殊的语言传播,具有信息功能,美感功能与祈使功能,这也决定了语言标示语独特的语言特点:简洁明了,讲究约定俗成,注重言后之力,结构固定以及修饰手段的多样性。
所以它的翻译要遵循主题的突出原则,注意社交一语用等效的策略,采用灵活变通的方法等。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不断深入,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不断加强,特别是加入WTO、以及北京申奥和上海申博成功后,社会各界对英语这一全球性语言的需求日益增长,其使用场合日益增多,范围也日益扩大。
广告、影视、产品、标示等各方面都在大量使用英语,加强对外宣传工作力度已经成为我们的一项历史任务。
具体内容:
标示语标示某一(些)事物或人物应处的方位或动向。
标示语的种类很多,比如安全标志、交通标志、公用设施标志、机械设备标志、外贸包装标志、宣传口号、说明标示等。
按照功能分类可分为:指示功能,提示功能,限制功能,强制功能和召唤功能。
而按照特点包括它在翻译中大量使用名词,动名词,短语,缩略语,生僻词和规范词。
用词简洁,措辞精准,具有本土特色。
作为一种引导性、宣传性的语言,旨在传递一定的信息,宣传对象较广。
1.翻译中的语义对等
在翻译过程中首先碰到的问题是选义。
英语中一词多义、汉语中一字多义,这是常见的语言现象。
越是常用的字和词语,越是拥有繁多的释义和搭配。
同样一个简单的字或词语,在不同的上下文中,就可能含有不同的意义。
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要保证信息的准确与真实,应特别注意原文中的"微言大义”,区分原文词语的内涵(connota2tion)和外延(denotation)意义,根据上下文准确把握原文实际意义,有效实现译文功能。
例如,在一则标示牌上写着"其他规定请参照车站乘客须知及公告”,译文是"Please see Notice forpassengers and the Bulle2tin for other requirement.”这句翻译里很显然的一个错误是"参见”的选义,see 这个词并不能表达"参照”的意思,"参照”可不是简单的看,为准确表达意思,最好用refer to 这个短语表示"参照”。
2. 翻译中的句法对等
句子是实现语言交际的基本意义单位。
句法关系到句子的构造和形式,英汉两种语言的可比性和不可比性集中表现在句法结构的层面上;而翻译则是使用英汉两种语言进行交际的最常用和最基本的方式,翻译过程主要就是以最佳方式利用两种语言在句子结构层面上的可比性、克服两种语言在句子结构层面上的不可比性的过程。
重庆轻轨车票上是这样写的:"请在购票站使用,当日乘车有效,出站收回”车票上给出的英文翻译是这样的:Please use the ticket at the station buyingit,which is on the same day and should be reclaimedbefore outgoing.这句翻译由于句法不当,导致语义关系混乱,根本没达到指示、召唤的作用。
这里有几处错误"buying”的使用显然没有达到做定语的作用。
在这个地方,先行词是一个地点,定语从句只能由where引导的从句来做定语;再之,"which is onthe sam e day”这个说法根本没有表达出"当日乘车有效”的意思,该句可以译为"Tickets are only validat the station and on the day”。
3. 翻译中的文化对等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语言,往往受到文化、宗教、价值观念、生活态度、教育、科技水平、物质文明程度、社会组织形式、政治和法律等因素的影响。
不同地区和国家的文化类别不同,其文化内涵也不同,不同语言不可避免地带有各自不同的文化痕迹。
翻译是跨文化的交际,在翻译过程中只有充分考虑到的语国家的文化风情,才能提高的语读者的接受性,也才能实现翻译的交际功能效用。
英语表达倾向于间接、婉约,汉语表达倾向于直接、明快。
这一差异主要见于英语比汉语更多地使用委婉、含蓄和迂回的陈述方式。
在汉语标牌类标示语中,直接明晰的禁止类标示一般情况都是可以接受的,例如"闲人免进”、"禁止吸烟”等在人们看来并不十分刺眼。
然而,译为英语,我们需要考虑英语国家的语用原则和得体性。
过于直接生硬、强加性的禁止用语不是很受欢迎。
我们经常看到诸如Don't trend on grass一类的译文。
在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市植物园里,草坪上的警告文字是Please give m e a chance to grow。
总结:
总之,在陈老师的课上对于旅游标示语的翻译了解除了对于翻译的功能和特色及措辞的严谨外,对于手法,例如增词法和翻译法等都具有深刻的研究价值,培养学生的学习意识和对标示语的敏感度都是极为重要的。
我们还需不断的学习,汉语译成英语的过程中根据不同的翻译目的和不同的目标灵活的选择翻译方法并达到最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黄晓明,赖丽.再谈重庆的标示英语错误种种[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1):114-118.
[2] NEWMARK.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8
[3] N nguage and Culture,Contexts in Translation[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4] N nguage,Culture and translating[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3.
[5]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English-Chinese D ictiona2ry,Fourth Edition[M].The Commerc ial Press&OxfordUnitrsity Press,1999:911.
[6] 王银泉,陈新仁.城市标识用语英译失误及其实例剖析[J].中国翻译,2004(2):81-82.
[7] 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8] NEWMARK.App roaches to Translation[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2.
[9] 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10] 贾文波.应用翻译功能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
[11] 卞正东.论标示语的翻译[J].上海翻译,2005(1):27-31.
[12] 栗长江.公安标示语和警示语的英译[J].中国翻译,2003(3):81-83.
[13] 蒋磊.英汉文化差异与广告的语用翻译[J].中国翻译,2002(2):71-73.
[14] 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15] 李玉陈.句法与翻译[M].山东:石油大学出版社,2004.责任编辑:周仁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