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环境化学复习提纲

环境化学复习提纲

一名词解释1优先污染物(priority pollutant):经过优先选择的污染物称为环境优先污染物,简称优先污染物。

2温室效应(green house effect):大气能使太阳短波辐射到达地面,但地表受热后向外放出的大量长波热辐射线却被大气吸收,这样就使地表与低层大气温作用类似于栽培农作物的温室,故名温室效应。

3吸附等温线(adsorption isotherms):吸附等温曲线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溶质分子在两相界面上进行吸附过程达到平衡时它们在两相中浓度之间的关系曲线。

4生物富集(biological concentration):指生物有机体或处于同一营养级上的许多生物种群,从周围环境中蓄积某种元素或难分解化合物,使生物有机体内该物质的浓度超过环境中该物质浓度的现象。

5生物积累(bioaccumulation):生物通过吸附、吸收和吞食作用,从周围环境中摄入污染物并滞留体内,当摄入量超过消除量,污染物在体内的浓度会高于水体浓度;包括生物浓缩和生物放大。

6生物放大(biomagnification):生物放大指某些在自然界不能降解或难降解的化学物质,在环境中通过食物链的延长和营养级的增加在生物体内逐级富集,浓度越来越大的现象。

7共代谢(cometabolism):指微生物从其他底物获取大部分或全部碳源和能源后将同一介质中有机化合物降解的过程。

8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 POPs):指人类合成的能持久存在于环境中、通过生物食物链(网)累积、并对人类健康造成有害影响的化学物质。

9总悬浮颗粒物(total suspended particulates, TSP):指用最新标准大容量颗粒采集器在滤膜上收集到的颗粒物的总质量,有人为源和自然源之分,人为源主要是燃煤、燃油、工业生产过程等人为活动排放出来的;自然源主要有土壤、扬尘、沙尘经风力的作用输送到空气中而形成的。

10半数致死剂量(median lethal dose, LD50):毒物引起一群受试生物的半数死亡所需的毒物剂量。

11半数致死浓度(median lethal concentration, LC50):毒物引起一群受试生物的半数死亡所需的毒物浓度。

12半数有效剂量(median effective dose, ED50):毒物引起一群受试生物的半数产生同一毒作用所需的毒物剂量。

13半数有效浓度(median effective concentration, EC50):毒物引起一群受试生物的半数产生同一毒作用所需的毒物浓度14大气稳定度(atmosphere stability):叠加在大气背景场上的扰动能否随时间增强的量度。

也指空中某大气团由于与周围空气存在密度、温度和流速等的强度差而产生的浮力使其产生加速度而上升或下降的程度。

15生物浓缩因子(bioconcentration factor, BFC):有机毒物在生物体内浓度与水中该有机物浓度之比,定义为生物浓缩因子。

16光化学烟雾(photochemical smog):大气中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等一次污染物在阳光照射下,发生光化学反应产生二次污染物。

兰色,强氧化性,能使橡胶开裂,刺激认定眼睛,伤害植物的叶子,使大气能见度降低。

在白天生成傍晚消失,高峰在中午。

17辛醇-水分配系数(octanol-water partition coefficient, Kow):某一有机物在某一个温度下,在正辛醇相和水相达到分配平衡之后,在两相的浓度的比值。

18协同作用(synergism):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分相加或调配在一起,所产生的作用大于各种组分单独应用时作用的总和。

19拮抗作用(antagonism):指联合作用的毒性小于其中各毒物成分单独作用毒性的总和。

20三致效应(carcinogenesis, teratogensis, mutagenesis):致癌作用,致畸作用,致突变作用。

21生物转运(biotransformation):污染物被机体吸收后进入血液,通过血液循环分布到全身各组织器官,在组织细胞内发生化学结构和性质的变化,形成代谢物,吸收、分布和排泄具有类似的机理,均是反复通过生物膜的过程使外来化合物在体内发生移位,统称生物转运。

22半衰期(half life time):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半数发生衰变时所需要的时间,叫半衰期。

23气温垂直递减率(atmosphere vertical lapse rate):表征气体随高度增加其气温的变化程度的物理量。

24生物需氧量(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 BOD):指在一定条件下,微生物分解存在于水中的可生化降解有机物所进行的生物化学反应过程中所消耗的溶解氧的数量。

25环境污染(environment contamination):环境污染指自然的或人为的破坏,向环境中添加某种物质而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而产生危害的行为。

26水体富营养化(eutrophication):指的是水体中N、P等营养盐含量过多而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

27毒物联合作用(complex-action of toxicant):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毒物,同时作用于机体所产生的综合毒性。

28阈剂量(threshold dose):是指长期暴露在毒物下,会引起机体受损害的最低剂量(浓度)。

29土壤污染(soil contamination):当各种污染物通过各种途径输入土壤其数量超过了土壤的自净能力,并破坏了土壤的供能和影响力土壤生态系统的平衡,称为土壤污染。

30被动扩散(passive diffusion):脂溶性物质从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测,顺浓度梯度扩散,通过有类脂层屏障的生物膜。

其扩散速率与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分子体积或在液体pH条件下离解性有关。

31主动运输(active transport):在需消耗一定的代谢能量下,一些物质可在低浓度测与膜上高浓度的特异性蛋白载体结合,通过生物膜至高浓度册解离出原物质。

这一转运称为主动运输。

32土壤盐基饱和度:在土壤交换性阳离子中盐基离子所占的百分数称为土壤盐基饱和度。

33土壤潜性酸度34土壤活性酸度35标化分配系数(Koc):表示有机毒物在沉积物(或土壤)与水之间的分配系数,以有机碳为基础。

Koc = Kp / Xoc。

36光化学反应(photochemical reaction):光化学反应: 一个原子、分子、自由基或离子吸收一个光子所引发的反应,称为光化学反应。

37天然水碱度:指水中能与强酸发生中和作用的全部物质,亦即能接受质子H+的物质总量。

二填空1第一章绪论1、造成环境污染的因素有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三方面,其中化学物质引起的约占________。

2、污染物的性质和环境化学行为取决于它们的和在环境中的。

3、环境中污染物的迁移主要有、和等几种方式。

4、人为污染源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5、世界环境日为________。

7、Cu、Zn共存时,往往能产生____________作用。

8、一般情况下Se对Hg2+能产生作用。

9、工业污染外,消费污染越来越严重,请列出四种主要的消费污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章大气环境化学1、写出下列物质的光离解反应方程式(1)NO2 + hν+(2)HNO2 + hν+ 或HNO2 + hν+(3)HNO3 + hν+(4)H2CO + hν+ 或H2CO + hν+(5)CH3X + hν+2、大气中的NO2可以转化成、和。

3、碳氢化合物是大气中的重要污染物,是形成烟雾的主要参与者。

5、大气颗粒物的去除与颗粒物的和有关,去除方式有和。

6、制冷剂氯氟烃破坏臭氧层的反应机制是:CFmCln + hv CFmCln-1 ++ O3O2 ++O O2 + Cl7、当今世界上最引人瞩目的几个环境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是由大气污染所引起的。

8、许多大气污染事件都与逆温现象有关,逆温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SO2的催化氧化速度与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有关。

10、大气中最重要的自由基为_______。

11、燃烧过程中NO的生成量主要与________和________有关。

12、能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主要有__ _、_ _、_ _、_ 。

13、CFC-11和Halon1211的分子式分别为_________和_________。

14、大气的扩散能力主要受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影响。

15、按污染成因分,气溶胶可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

16、根据温度垂直分布可将大气圈分为对流层、平流层、________、热层和逃逸层。

17、伦敦烟雾事件是由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引起的。

18、大气中CH4主要来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排放。

19、富集因子法可以推断气溶胶污染源,如(EF)地壳>10,则表示待查元素i________。

三20、降水中主要阴离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气团的稳定性与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因素有关。

22、对流层和平流层中较为重要的反应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我国能源以煤为主,燃煤产生的二氧化硫的年排放量1825万吨,居世界首位。

二氧化硫在湿度较大的大气中,在烟尘中的金属离子作用下会发生催化氧化反应,形成酸雾,其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章水环境化学1、天然水中的总碱度= +2 + [OH-] —2、水环境中胶体颗粒物的吸附作用有、和3、天然水的PE随水中溶解氧的减少而,因而表层水呈环境。

4、有机污染物一般通过、、、光解和生物富集和降解等过程进行迁移转化。

5、环境中某一重金属的毒性与其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有关。

6、一般认为,但浓度较高时,金属离子与腐殖质的反应以________为主,当金属离子浓度低时,则以__________为主。

7、正常水体中其决定电位作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

8、20℃时,需氧有机物经过____天,才能完成第一阶段的生化氧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