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真如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简介 精品
真如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简介 精品
27
规划简介
环通的商 业内街,通过 二层的人行通 廊和地下人行 通 廊,形成完全步行环通的休闲购物 内部街道广场。
带型公园 :在铜川路南侧结合高压走廊和桃浦河 形成带状城市公园绿地。
点轴布局、圈层展开:采用点轴布 局的规划设计, 沿曹杨路及铜川路形成序列性的开放空间。在规划范围 内以圈层展开的方式规划用地功能:以曹杨路和铜川路 交叉口为核心是核心商业商务功能圈,用地功能以商业 办公为主,由芝 川路、北石路等组成的核心区交 通保护 环;外围是以商 业办公、商住为主的 综合功能圈层 ,由交通路 、真华路、 武宁路及大渡 心 、城际城内交 通枢纽、文化 创意中心; 基 本功能:服 务本地及周 边地区功 能
——商业服务、文化体育 、行政办 公(图 2)。
图 1 规划范围图
1 功能构成
真如城市副中心 规划功能定位为服 务长三角的开 放性生产力 服务中心和服务上海西北 地区的城市公共 活动中心。
规划功能由主导功能 、专业功能和基本功能构成: 主导功能:承担主中心疏解功能—— 商贸金融、商 务会展、都市旅游; 专业功能:有差异 性的特性功能——生 产力服务
图 3 土地使用规划图
图 4 地下空间综合利用分区图
商住混合用地为主,近期控制开发 区域的地面多为保留建筑,用地性 质 以居 住为 主,现 状建 筑层 高较 高、建筑质量较好。为此规划将核 心区南区和核心区北区划定为地下 空间开发重点区域,因为这些地块 除需要确保其功能构成与地上开发 一致、开发规模需要和地上协调之 外,作为主要公共活动区域,市政、 交 通、民 防等 公共 资源 的需 求更 多、更为严格,地下空间各地块之 间联系、地下空间与地面的联系也 更为必要(图 4)。
规划简介
规划简介
真如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简介
真如城市副中心是《上海市城市总体规 划》中确 定的四个城市副中心之一,位于 上 海中心城市 的西北部,是上海的西大 门。其 核心功能辐 射包括闸北、普陀、长宁等市 区 和嘉定、青浦等郊区范围,分担这一片区 对 生活、生 产的服务需求。随着中心城区内 部 联系的加强 ,以及虹桥枢纽的建设,真如 地 区将由原来的边缘区域转换为城市新一轮发 展的中心区域之一,成为上海中心城区功能 拓展和重点提升的地 区之一。规划范 围东至 规划静宁路 ,西至桃浦河,南至武宁 路,北 至上海西站北侧富平路和 规划边界,总用地 面积约 2. 4 平方公里(图 1)。
点上,规 划结合主 要轴线与 道 路形成 主要绿化景 观节点。同 时在 副中心的 核心区结合 商业步行道 形 成休闲绿地广场。
6 建筑容量及构成
城市副中心的开发强度和规模如何确定取决于很多 因素。一 方面,副中心的城 市功能定位、副中 心城市形
28
规划简介
5 绿地系统规划
在绿化布局上形成点 、线、面结合的多层 次的空间 绿化体系,形成不同层次的绿化景观共同构成空间绿化 网络(图 5):
象、土地价值等 要求较高的开发规模和强度支 撑;另一 方面,有序 的交通、较高的环 境要求,又需要对开发规 模和强度有适当的控制。副中心规划范围内开发规模约 为464 万平方米,其中现状保留为123 万平方米,规划
面上,规 划结合铜 川路南侧 高 压走廊 和梨园浜形 成中央公园 ,成 为副中 心的主要开 放公园绿地 ,把 自然的景 观要素和城 市人工景观 结 合起来,为市民提 供休闲场所。
线上,以 铜川路和 曹杨路道 路 为骨架,形 成两条主要 城市绿化景 观轴线。沿 桃浦河纵横 两条河道形 成滨河 绿化景观带 ,绿色开放廊道 将南北向 桃浦河主河 道的景观引 入 基地中心。
2 规划布局结构
真如 城市副中心将形成“纵横双轴、南 北两心、商街合 环、带型公园、点 轴布局、 圈层展开”的空 间格局。
纵横双轴 :由曹杨路和铜川路形成纵 横相交的 两条空间 轴线,其中曹 杨路为商 务功能轴,铜川路为文化休闲 轴。
南北两心 :集中开发建设区域结合上 海西站和铜川路 / 曹杨路轨道交通换乘枢 纽,分别形 成为核心区北区和南区:以曹杨 路铜川路交叉口为中心 ,以芝川路—真华路—北石路— 桃浦东路围合的地区 为副中心核心区南区,重点发展大 型购 物中心、文化娱乐设 施、商务办公,以及旅馆、餐 饮等 配套设施;以西站为中心,以真南路—富平路—真 金路—桃浦路围合的地区为核心北区,重点发展交通转 换设 施和旅游集散设施,以及 配套的商业、商务、旅馆 、 餐饮 设施。 商街合环:在核心 区南区曹杨路两侧街坊内,设置
新增 340 万平方米。
图 5 绿化系统规划图
7 综合交通规划
以高效 、“以人 为本”的 交通 规划理念 和可持续发展观的 思想, 通 过 前 瞻 性 的综 合 分 析 和 规 划, 创 建一 个以 轨道 交通 为骨 干,地 面 公共 交通 及其它 交通 方式 为辅 助的 集现代 化、多 元化、高 度智能 化 于一 体的 立体化 的综 合交 通体 系, 为真 如城 市副 中心 地区 提供 畅达 、舒适 、安 全、清洁 的交通 环 境(图6- 7)。
4 地下空间开发
按照 “确 保 交 通、 分层 使 用 、整 体连 通 ”的 原 则,在确 保 公 共 交通 功 能 、市政 管 线 设 施和 防 灾 设 施等 城 市生 命 线工 程 的前 提下 ,充 分 利用 地 下空 间, 提高 土 地 资源 的 利 用效 率 ,适 当 进 行商 业 、停 车 等 开发 利 用 。
由于区域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公共活动中心位于曹杨 路/ 铜川路节点和西站节点,地面用地性质以商业、办 公为主,开发强度高。而一般开发区域地面规划主要以
3 土地使用构成
规划范围内规划用地中除水域以 外均为城市建设用地,主要包括居住 用地、公共设施用地、绿化用地以及 道路广场用地等。其中居住用地占城 市建设用地的 24. 7%,公共设施用地 占 36. 9%,对外交通用地占4. 4%,道 路广场用地占 24. 2%,市政公共设施 用地1. 2%,绿化用地占8. 6%(图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