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课件(2015年.9.9)

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课件(2015年.9.9)

- +
++---------++-++-- - -
C3 - - - - + +
+++-----------+-- - -
C C4 - - - - - - -
+--------------- - -
C5 - - - - - - - -
+-------------- - -
C6 - - - + + - - - -
建筑体量 建筑形式 建筑色彩 建筑空间围合 建筑小品
市政设施
公共设施(行政、商业、文教 体卫等)
交通方式
交通活动
出入口方式、数量 其他交通设施
停车泊位
环境保护 规定
噪音振动等允许标准值 水污染物允许排放量 水污染物允许排放浓度 废弃污染物允许排放量 固体废弃物控制 其他
• 土地使用控制
一、用地面积(Ap)
建筑间距包含内容
日照间距(居住建筑)
侧向间距,满足道路、消防通道、 通风、管线铺设
消防间距
通风间距
生活私密性间距,最小18米
城市防灾疏散间距(主要防灾疏散 通道两侧建筑间距大于40米,且大 于建筑高度1.5倍)
日照间距简图
四、沿街建筑高度
1.沿街一般建筑高度的控制 沿路一般建筑高度的控制
新增加了一些用地分类
四、土地使用兼容性
土地使用兼容原则
同一地块上多种性质综合使 用的允许与否。多种用地性 质的混合布置,不应产生功 能干扰
由用地性质和用地 上建筑物的适建表 来反映
(1)促进相关功能建筑的集中布置;
(2)提高土地经济效益;
(3)减少环境干扰;
(4)确保非营利性设施、市政设施用地不被占用;
(5)保持土地使用的有限灵活性,允许部分建筑、 设施混合布置;
(6)土地使用兼容应注意到其宽容度和灵活性以 提高应变能力,同时又不和总体规划相违背。
兼容性质
R
C
M
W
S
U
兼容性质
R 1
R 2
R 3
R 5
C 1
C 2
C 3
C 4
C 5
C 6
C 9
M 1
M 2
M3
W1
W 2
W 3
S 2
S 3
U 1
U 2
绿地率=(地块内绿化用地总面积÷地块面积)×100%
规划控制其下限。这里的绿地包括公共绿地、组团绿地、公共服务设施所 属绿地和道路绿地(道路红线内的绿地),不包括屋顶、晒台的人工绿地
• 建筑建造控制
建筑限高
一、建筑限高
建筑间距
建筑后退
1. 原则
建筑高度:建筑物室外地面到其檐口 (平屋顶)或屋面面层(坡屋顶)的高度
2. 建筑高度的确定
平屋面建筑: 有女儿墙的屋面,自室外地面算至女儿墙顶 挑檐屋面(室外地面算至檐口顶,加上檐口 挑出宽度);
H
H自室外地面至女儿墙顶 女儿墙屋面建筑高度计算
B
Hc
H=Hc+B
Hc室外地面至檐口顶
B 檐口挑出宽度
挑檐屋面建筑高度计算
坡屋面建筑: 屋面坡度小于45°(含45°)的,自室外 地面算至檐口加上檐口挑出宽度; 坡度大于45°的,自室外地面算至坡顶 高度一半
3)容积率的奖励 城市市区内,在建筑综合体内统一规 划公共停车场、变电站等公共市政设 施,可对用地的容积率予以增加
佛山市建筑面积奖励规定
允许建筑容 每提供1m2
积率
有效面积开
放空间,允
许增加的建
筑面积m2
<2
1.5
≥2~<4
2.0
≥4~<6
2.5
≥6
3.0
4)容积率与建筑密度、建筑平均层数的关系
建筑密度 = 用地内所有建筑基底面积总和 用地面积
用地面积(Ap)和征地面积 (Ag)是有区别的
Ap≤ Ag
Ap——规划用地红线围合的面积,是确定容 积率、建筑密度、人口容量所依据的面积 Ag——土地部门为了征地划定的征地红线 围合而成
代征地——Ag-Ap,代征道路用地面积、代 征绿化用地面积、代征其他用地面积
土地使用控制即是对建设用地 上的建设内容、位置、面积和 边界范围等方面做出规定。 用地面积单位为公顷,一般为 小数点后两位,每块用地不可 有重叠部分。
建筑物高度的倍数
最小距离(m)
浦西内环线以 内
其他地 区
浦西内环线以内
0.5
0.6
0.25
6
9
12
15
2 0.25
4
0.2
12
非居住建筑
其 建筑物高 他 度的倍 地数 区
— — 0.2



最小距 离(m)
3 5 12 按消防 间距控 制 按消防 间距控 制 6.5
《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建筑退后距离表
“+”表示可以兼容, “-”表示不可以兼容
上海市用地兼容表
• 环境容量控制
一、容积率
FAR=Ar/Al
容积率
建筑密度
绿地率
混合用地容积率计算
A=(A1×M1+A2×M2)/M
A—折算的容积率 A1/A2—商业/居住容积率指 标 M1/M2—商业/居住建筑面积 M——总建筑面积
环境容量控制即是为了保证良好 的城市环境质量,对建设用地能 够容纳的建设量和人口聚集量作 出合理规定
建筑高度
h≤24m 24<h≤60m 60<h≤100m
h>100m
后退距离(m)
D≤24m
D>24m
3
5
8
10
10
15
15
20
电力架空线两旁建筑退线距离
电压等级(kV) 500 220 110 35
后退线路中心线距离(m) 30 20 12.5 10
三、建筑间距
定义:建筑间距是指两栋建筑物或构筑物外墙之间的水平距离
-------------- - -
C9 - - - - - - - - - -
------------- - -
M1 - - + - + + + - - - -
--+-+--+++++ - +
M M2 - - - - + + - - - - - +
-+-+--+++++ - +
M3 - - - - - - - - - - - + +
公共空间控制线
控制公共空间用地范围
绿线 防护绿地
建筑控制线
紫线 历史保护区
蓝线
三、用地性质
划分原则
(1)上位规划 (2)依据主要用地性质,调 整局部地块的用地性质 (3) 相邻地块性质不相冲突
各类用地所规定的使用用途,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 用地标准》(GB50l37-2011)
城市建设用地共分为8大类、 35中类、44小类。
U 3
U 4
U5
U6
U 7
R1
--+-------------++-++-- - -
R2 +
+++++----------++-++-- - -
R R3 + +
++++--+++-----++-++-- - -
R5 - - -
-------------------- - -
C1 - - - -
-+--+-------++-++-- - -
沿街建筑高度
符合建筑日照、卫生、消防和防震抗灾的要求; 符合用地的使用性质和建筑物的用途要求; 考虑地质基础限制和当地建筑技术水平; 符合城市整体景观和街道景观的要求; 符合文物保护的控制要求; 机场、高压线及无线通信等对建筑高度的要求; 坡度较大地区,不同坡向对建筑高度的影响
水箱、楼梯间、电梯间、机械房等突出 屋面的附属设施,其高度在6m内,且水 平面积之和不超过屋面建筑面积1/8的, 不计入建筑高度。
屋面坡度<45˚(含45˚)的建筑高度计算
H
α>45˚
坡度大于45°的建筑高度计算
相邻两幢建筑室外自然地 坪存在高差
同一用地单位,两幢建筑 物首层架空,
二、建筑后退
避免城市建设过程中产生混乱 保证必要的安全距离 保证必要的城市公共空间和良好的 城市景观
容积率可制定上限和下限。 下限保证开发商的利益; 上限防止过度开发带来的城市基 础设施超负荷运行及环境质量下 降
2. 容积率的相关问题
1)容积率与城市开发的关系
前期投 资费用
开发利 润总额
开发资金的 循环速度
2)容积率与永续发展的关系 容积率的大小直接关系到可持续发展 的问题。容积率过高,造成过分拥挤 和环境恶化
+-+--+++++ - +
W1 - - - - - - - - - - - + + -
--------- - -
W W2 - - - - - - - - - - - - - - -
+------- - -
W3 备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