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金陵十二钗判词和人物分析

金陵十二钗判词和人物分析

1.林黛玉2.薛宝钗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作品注释:“停机德”指的是出自战国时代燕国乐羊子妻停下机子不织布来劝勉丈夫求取功名贤淑之德的故事。

符合封建道德标准的女人,称为具有“停机德”,这里是赞叹宝钗。

“咏絮才”源自才女谢道韫,后来用于指女子咏诗的才华,后世称赞能诗善文的女子为有“咏絮才”这里喻指黛玉应怜惜。

“玉带林中挂”,倒过来是指“林黛玉”。

美好的一条封建官僚的腰带,沦落到挂在枯木上,是黛玉才情被忽视,命运凄惨悲壮的写照。

“金簪雪里埋”,是指薛宝钗如图里的金簪一般,被埋在雪里,也是不得其所,暗示薛宝钗必然遭到冷落孤寒的境遇。

林黛玉,金陵十二钗之首,前世为三生石边的一株绛珠草,受赤霞宫神瑛侍者的甘露之惠,愿跟其下凡还尽眼泪。

今世林如海与贾敏的独女。

因少时父母便先后去世,外祖母怜其孤独,接来荣国府抚养。

虽然她是寄人篱下的孤儿,但她生性孤傲,心思敏感,说话率直有时却也刻薄,和宝玉同为封建的叛逆者,从不劝宝玉走封建的仕宦道路。

她蔑视功名权贵,当贾宝玉把北静王所赠的圣上所赐的名贵念珠一串送给她时,她却说:“什么臭男人拿过的,我不要这东西!”她和宝玉有著共同理想和志趣,真心相爱,但这一爱情被王夫人,王熙凤,薛姨妈等人极度残忍地扼杀了,终于将最后一滴泪还尽,只剩了一句痛苦的呻吟.薛宝钗,金陵十二钗之二,薛姨妈的女儿,家中拥有百万之富。

她容貌美丽,举止娴雅。

她热衷于“仕途经济”,劝宝玉去会会做官的,谈讲谈讲仕途经济,被宝玉背地里斥之为“混帐话” 。

她恪守封建妇德,而且城府颇深,能笼络人心,待人处事十分的圆滑,上面的疼爱,下面的敬重。

她挂有一把錾有“不离不弃,芳龄永继”的金锁,加上薛姨妈和王夫人早就制造了“金玉姻缘”的舆论,于是在他们的一手操办下,贾宝玉受骗娶薛宝钗为妻。

贾宝玉在中了举人之后便削发做了和尚.3.贾元春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

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兔相逢大梦归。

作品注释:第一句写元春在宫中生活了二十多年,对人世间的荣辱甘苦有了新的认识,觉得自己到了“那不见得人的去处”,“终无意趣”。

第二句写元春从女史到凤藻宫尚书,直至贤德贵妃,荣耀一时,像石榴花盛开时一般火红。

在外人看来,作为一个封建社会的女子应该满足了,但元春的结论却是懂得了“辨是非”,认识到了宫廷内部的种种黑暗和腐败,对自己的生活道路采取了否定的态度。

第三句的三春是指元春的三个妹妹迎春,探春,惜春;“初春”寓指元春,说迎春,探春,惜春比不上元春的荣华富贵。

最后一句“虎兔相逢”指虎年和兔年之交,元春死的十二月既是虎年的末尾,又是兔年的开始,所以说“虎兔相逢”,兔被虎吃掉了,是元春入宫作妃的必然结局。

作者在这里把批判的锋芒直接指向了一般人都认为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皇权!贾元春,金陵十二钗之三,贾政与王夫人之长女,自幼由贾母教养。

作为长姐,她在宝玉三四岁时,就已教他读书识字,虽为姐弟,有如母子。

后因贤孝才德,选入宫作女吏。

不久,封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

贾家为迎接她来省亲,特盖了一座省亲别墅。

该别墅之豪华富丽,连元春都觉太奢华过费了!元妃虽给贾家带来了“烈火烹油,鲜花著锦之盛”,但她却被幽闭在皇家深宫内。

省亲时,她说一句,哭一句,把皇宫大内说成是“终无意趣”的“不得见人的去处”。

这次省亲之后,元妃再无出宫的机会,后暴病而亡,元春之死乃是荣国府从荣耀转衰败的一个转折点。

4. 贾探春才自清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

清明涕泣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作品注释:探春是贾府的三小姐,贾政之妾赵姨娘之女。

“才自精明志自高”指的是她的志向高远,精明能干,清醒精敏,不被富贵蒙昏了头。

“生于末世运偏消”写她生于封建社会衰亡的末世,又是庶出的不幸,“才”,“志”不能得到充分发挥的可惜。

“清明涕泣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暗示探春将远嫁边疆,如断了线的风筝般一去不返,出嫁时乘船而去。

句中的“清明”点出她将在清明时分远嫁他乡,如在综观画里的女子一样在船上对着江边“掩面泣涕”,挥别父母家人,往后只能在睡梦中与家人团聚。

贾探春,金陵十二钗之四,贾政与妾赵姨娘所生,排行为贾府三小姐。

她精明能干,有心机,能决断,连王夫人与凤姐都让她几分。

有“玫瑰花”之诨名。

她的封建等级观念特别强烈,所以对处于婢妾地位的生母赵姨娘轻蔑厌恶,冷酷无情。

探春对贾府面临的大厦将倾的危局颇有感触,她想用“兴利除弊”的微小改革来挽救,但无济于事。

最后贾探春远嫁他乡,最终印证着“三‘春’过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的悲惨结局。

5.史湘云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

展眼吊斜辉,湘江水逝楚云飞。

作品注释:“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写湘云生于封建侯门富贵之家。

所谓“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指的就是她家。

但这又能怎么样?湘云在婴儿时期“襁褓之间”父母便去世了。

虽然富贵而无人关心,从小没得过温暖。

“展眼吊斜辉,湘江水逝楚云飞”第三句“展眼吊斜辉”说的是转眼之间,只有湘云一人独自面对落日感伤了。

“湘江水逝楚云飞”点出了“湘云”二字。

湘江在湖南,地属古代的楚国,故有楚云之称。

湘江流逝,楚云飞散,喻史家衰败以及湘云夫妇生活的短暂,以及家破的预兆,用的是楚怀王梦见巫山神女与之欢会的典故。

史湘云,金陵十二钗之五,是贾母的侄孙女。

虽为豪门千金,但她从小父母双亡,由叔父史鼐和史鼎抚养,而两个婶婶对她并不好。

在叔叔家,她一点儿也作不得主,且不时要做针线活至三更。

她的身世与林黛玉有些相似,但她没有林黛玉的叛逆精神,且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薛宝钗的影响。

她心直口快,开朗豪爽,爱淘气,甚至敢于喝醉酒后在园子里的大青石上睡大觉。

她和宝玉也是好朋友,在一起时,有时亲热,有时也会恼火,但她襟怀坦荡,从未把儿女私情略萦心上。

6 妙玉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

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作品注释:《世难容》中有“又何须,王孙公子叹无缘”,跟据原文线索及脂砚斋批语,此处王孙公子指陈也俊。

但“终陷淖泥中”与他无关。

据专家推测,妙玉为救宝玉,风尘仆仆赶到瓜洲(《世难容》中“风尘肮脏”亦是此意),最终却落入有权有势的老色鬼手中,因此说“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终陷淖泥中”。

妙玉,金陵十二钗之六,苏州人氏。

她祖上是读书仕宦人家。

因自幼多病,买了许多替身[旧时迷信认为命中有灾难的人应该舍身出家做僧、道,有钱人家买穷人家子女代替出家,叫替身],皆不中用。

只得入了空门,身体才好,故一直带发修行。

父母已亡,身边带两个老嬷嬷,一个小丫头服侍。

她极通文墨,极熟经典,模样又极好。

十七岁时随师父到长安都修行,师父圆寂后,被贾家请入栊翠庵带发修行。

后在瓜州渡口“红颜不得不屈从于枯骨”,以牺牲自己的方式,使史湘云和贾宝玉最终相遇,结为夫妻,是十二钗中分水岭式的人物。

也有说是妙玉在贾府差不多败落时一次去做客,却恰逢府中遭到了抢劫,被匪徒看上,后在庙里念经时被掳走,自此下落不明。

7.贾迎春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

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

作品注释:首句“子系中山狼”中“子系”二字合成“孙”的繁体字,指的是迎春的丈夫孙绍祖。

“中山狼”用的是《中山狼传》的典故,喻凶狠残暴而又忘恩负义的人。

这里是比喻迎春丈夫孙绍祖的险恶狠毒和迎春的苦难。

得志便猖狂”写得意后便为非作歹,横行霸道。

孙绍祖在家境困难时曾经拜倒在贾门府下,乞求帮助。

后来,孙绍祖在京袭了官职,又“在兵部候缺题升”,一跃成为“暴发户”。

贾家衰败后,孙绍祖向它逼债,任意践踏迎春。

最终“一载赴黄粱”即而一年之后迎春与孙绍祖,被丈夫凌辱致死。

贾迎春,金陵十二钗之七,是贾赦与妾所生的,排行为贾府二小姐。

她老实无能,懦弱怕事,有“ 二木头”的诨名。

她不但作诗猜谜不如姐妹们,在处世为人上,也只知退让,任人欺侮。

她的攒珠垒丝金凤首饰被下人拿去赌钱,她不追究。

别人设法要替她追回,她却说:“宁可没有了,又何必生气。

” 她父亲贾赦欠了孙家五千两银子还不出,就把她嫁给孙家,实际上是拿她抵债。

出嫁后不久,她就被孙绍祖虐待而死,预示着荣国府已经开始逐步走向衰败。

8.贾惜春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

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作品注释:判词首句“勘破三春景不长”中“三春景不长”是双关语。

字面上指暮春(即春末),实际上指惜春的三个姐姐(即元春,迎春,探春)这“三春”的遭际悲苦。

第二句“缁衣顿改昔年妆”,缁衣指的是尼姑穿的黑色服装。

这两句是说惜春从她三个姐姐的遭遇中,看到了封建统治阶级的好景不长,决心摆脱世俗,遁入空门。

第三,四句“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具体指出贾府小姐惜春最后出家为尼,再也不是公府千金而是过着“缁衣乞食”的生活。

这首判词写惜春由三个姐姐的不幸遭遇预感到,自己将来也不会有好结果,决定出家为尼。

但这条逃避现实的道路凄凉孤独,仍然是行不通的。

诗里流露的同情与惋惜,明显地反映了作者的矛盾心情。

【贾元春、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四位姐妹名,“元迎探惜”谐音“原应叹息”,道出了四位姐妹悲惨坎坷的命运。

贾惜春,金陵十二钗之八,贾珍的妹妹。

因父亲贾敬一味好道炼丹,别的事一概不管,而母亲又早逝,她一直在荣国府贾母身边长大。

由于没有父母怜爱,养成了孤僻冷漠的性格,心冷嘴冷。

抄检大观园时,她咬定牙,撵走毫无过错的丫环入画,对别人的流泪哀伤无动于衷。

四大家族的没落命运,三个本家姐姐的不幸结局,使她产生了弃世的念头,后入庵为尼。

9.王熙凤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

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作品注释:“凡鸟偏从末世来”指的是凤姐这么一个能干的女强人生于末世的不幸,“凡鸟”是繁体里的“凤”字,也就暗指王熙凤。

从凤字拆出来得“凡鸟”二字比喻庸才,借用吕安对喜的典故,点出“凤”,自然是种讥讽。

画里的雌凤所靠着的冰山,指的就是将融化的贾府所象征的靠山。

“一从二令三人木”指的是丈夫贾琏对凤姐的态度变化。

新婚后先“从”,对她百依百顺,样样都听她的;“二令”解为“冷”,指的是丈夫对她的渐渐冷淡与开始对她发号施令;“三人木”以“拆字法”是指她最后被休弃的命运。

“哭向金陵事更哀”就是她被休弃后哭着回娘家的悲哀的写照。

在当时封建的社会中,被休弃是非常悲惨的。

王熙凤, 金陵十二钗之九,贾琏之妻,王夫人的内侄女。

长著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

她精明强干,深得贾母和王夫人的信任,成为贾府的实际大管家,支撑着贾府上上下下所有人的吃穿住行,老死病辞。

可被总称为“五辣”,即香辣,麻辣,酸辣,泼辣,毒辣。

为人处事也十分圆滑周到,很懂得如何让每一个人欢喜.10. 贾巧姐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

偶因济村妇,巧得遇恩人。

作品注释:第一句“势败休云贵”意思是说,权势已经衰败,就不要提什么过去的富贵了。

第二句“家亡莫论亲”是说,家业已经凋零,就不要再谈论什么骨肉至亲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