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炉冶炼工艺操作标准

电炉冶炼工艺操作标准

钢。
1. 强化吹氧提高初渣氧化性 2. 提前造高碱度渣 3. 流渣造新渣
氧化期喷粉脱磷
碳的控制
• 作用:减少金属烧 损、降低熔池温度 、促进钢渣反应、 促进脱磷、促进泡 沫渣形成、去气去 夹杂。
温度控制
• T出钢=t1+△t过程- △t加热+ △t浇铸
t1 液相线温度 △t过程 过程降温 △t加热 钢包温度补偿 △t浇铸 浇铸降温
无渣出钢
• 残余氧化渣的危害: 1. 降低脱硫脱氧能力; 2. 降低合金收得率;降低钢包搅拌强度; 3. 降低包衬寿命。
4. 偏心炉底出钢彻底解决了这一问题。
传统出钢-虹吸出钢
偏心炉底出钢过程
进入还原期或炉外精炼
电炉还原期
• 还原期是转炉炼钢没有的。
• 什么是还原?
• 还原期的主要任务是:
氧化终点特别情况处理
(1)碳高磷低,温度低,吹氧;温度高,低功率 操作;
(2)碳高磷高,先脱P后脱C(可加部分矿石);
(3)碳低磷高,温度合适,造FeO渣;温度高(加 矿石),停电;
(4) 低磷低温,性碳低,加大电功率,造泡沫渣 ;碳高,吹氧,一般功率。
供电时间确 定
1. C 吨钢电耗,kWh/t 2. W 钢水总重,t 3. P电炉变压器容量,kV.A 4. 变压器利用率, 5. 非通电时间,min
水冷式:只能吹渣钢界面。
优化的供电曲线
留钢操作
留钢量与熔化时间的关系 留钢量与熔化速度的关系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电炉氧化期
• 氧化期的任务: 脱P、脱C 、去气(N、H)、去夹杂、升温。
• 电炉熔氧期操作: 熔化废钢与氧化期脱碳结合,提前造渣脱磷。
元素氧化方式
• 铁矿石氧化: 吸热、有利于脱磷、增加金属量
Fe 2O3+3C=2Fe+3CO
• 吹氧气氧化: 放热、对脱磷不利、但可部分脱硫,
渣中氧化铁增加。 • 矿石加吹氧
氧化期操作
• 熔清、取样分析(全分析)、加石灰、吹氧化渣 、流渣脱P、加石灰、测温,视钢中含碳量吹氧 脱碳;
• 看P:取样分析、看渣子的颜色(黑亮P高、灰黑P低 )、看渣子的泡沫化;
• 看C :取样分析、看火花、砂轮对比、副枪;
1. 去除钢液中的氧
2. 去除钢液中的硫
3. 调整钢液的温度,成份到规定成分;
4. 合金化
5.
这四点是相互联系及同时进行的。脱O
与脱S的关系,合金化与脱O、S,脱O、S时加
入的合金Mn,就是成品需要的合金。
还原期操作
• 扒除氧化渣后加石灰和莹石 • 化渣、加碳粉造白渣或电石渣 • 还原5-10分钟推渣,取样全分析、测温 • 补加渣料加C粉 • 成份温度合格、加合金测温度、看脱氧、出
配碳的重要性
• 重要性:废钢铁氧化、氧化期去气(N、H)、去 夹杂;
• 最低配C计算: 配C量%=0.50%(熔化期损失)+0.2-0.3%(氧
化需要)+氧化终了碳含量。 • 装料原则:
大、中、小料配合; 重料在下、轻料在上; 大块在中、轻料在边。
熔化期操作
熔化期是电炉工艺中能源消耗的大头,冶 炼时间的50-80%,因此,电炉的节能降耗主要在 熔化期。 • A. 废钢熔化过程:从中心向四周、从热区向冷 区、从下向上。 • B. 熔化期操作原则:合理供电、合适吹氧、提 前造渣。 • 吹氧方式:自耗式:可切割、可吹渣钢界面;
电炉冶炼工艺操作标准
2020年4月29日星期三
电炉冶炼工艺
– 传统冶炼工艺(三段工艺) – 熔化期、氧化期、还原期 –现代冶炼工艺(二段工艺) – 熔化期、氧化期、加炉外处理; – 或熔氧脱磷期、脱碳升温期
操 作次 序
补炉、装料(配料)、熔化期、氧化期、 还原期(或LF)、出钢
补炉
电炉补炉工作量是很大的,补炉的重点 是:
• 看温度:蓝白亮、浅蓝、深蓝、浅红、深红; • 取样全分析、测温,静沸腾等待出钢;
传统工艺:扒除氧化渣,为还原期造渣做准备。
磷的控制
• 3个关键因素:炉渣氧化性、石灰含量、温度 。 Healy经验式:
lg(%P)/[%P]=22350/T16.0+0.08%(CaO)+2.5lg%(TFeO)
• 脱磷的主要工艺:
泡沫渣
• 泡沫渣的作用
1. 提高了热效率,降低电炉冶炼电耗; 2. 缩短了冶炼时间; 3. 减少了热辐射对炉壁及炉盖的热损失
对炉壁的热损失情况
影响泡沫渣的因素
• 吹氧量 • 熔池含碳量 • 炉渣的物理性能(粘度、表面张力) • 炉渣的化学性能(FeO、碱度) • 温度
吹氧量对炉渣泡沫渣高度的影响
①渣线(渣的浸蚀); ②靠电极(最容易跑钢的地方);电弧的辐 射;
补炉用大铲或喷枪。
电炉重点补炉区
装料(配料)
对废钢的要求
(1)不允许有有色金属。 (2)不允许有封闭器皿、易爆炸物。 (3)入炉的钢铁料块度要合适,不能太大。
装料量要求
二次进料:第1次,60%;第2次,40%; 三次进料:第1次,40%;第2、3次,30%; 四次进料:第1、2次,30%;第3、4次,2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