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密度和压强教学目的1.了解密度的相关知识。
2.理解压力和压强的概念;知道压强的国际单位是帕斯卡。
3.学会根据压强的定义公式分析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4. 会应用压强公式p = 进行有关计算。
教学内容知识梳理密度1.密度的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
※密度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与物体的形状、体积、质量无关,但与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有关;密度会随温度、压强、状态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
密度的大小只由材料决定 (如:一杯水和一桶水的密度是一样的);不同的物质,密度一般不同。
2.密度的公式:ρ= (公式变形: m=ρv ;v = )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单位:千克或克),v 表示体积(单位:m³或cm³)水银的密度为13.6×10³kg/m³,它所表示的意义是1m³的水银的质量是13.6×10³千克。
a.密度单位:kg/m³ 或 g/cm³两者的关系:1g/cm³=1000kg/m³ 1kg/m³=1×103g/cm³b.叙述判断:密度是物体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越大,密度越大。
√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
×某种物质密度的大小等于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同种物质(实心体),其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体积相同的不同物体,质量大的物体,密度就大。
√c.密度图像:ρ甲>ρ乙d.常见密度大小比较:“九毛钱,没有酒精(0.8 g/cm³),拿瓶植物油(0.9 g/cm³)吧!”水银就是汞,属于金属(固)金属 >(液)溶液(海水)> 水 > 石蜡=冰=植物油 > 煤油=酒精 >>(气)海水 > 纯水 > 冰 > 水蒸气铜 > 铁 > 铝4.密度的测量:(1)测量原理:ρ=(2)一般步骤:①用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②用量筒、量杯或尺测量物体的体积;③计算(3)测量方法:a.小石块密度的测量(固)(1)调节天平平衡,称出小石块的质量m;(2)选择合适量筒,将小石块用细线绑住,往量筒倒人适量水,读出水的体积V1,然后小心将小石块浸入量筒中的水中(全部浸没),读出此时水的体积V2;(3)计算ρ石=。
b.盐水密度的测量(液)(1)先用天平称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2)将盐水倒一部分到量筒中,读出量筒中盐水体积为V;(3)称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为m2;(4)计算ρ盐水=。
题型指导●题型一:密度的属性例1:关于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 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B. 同种物质,体积越小,密度越大C. 同种物质,质量越大,密度越大D. 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成正比练1:对于公式mVρ=的物理意义,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 质量相同的不同物体,体积大的物体,密度就大“头上戴块铁的女人/64>56>27”B. 某种物质密度的大小等于质量与体积的比值C. 对于同一种物质,ρ与m成正比D. 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越大,密度越大练2:氧气瓶里的氧气原来的密度是ρ,用去一半后,剩余氧气的密度为()A.ρ B.ρ/2 C.2ρ D.ρ/4练3:水银温度计中封闭着一定量的水银,在用这种温度计测量温度的过程中,水银发生热胀冷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计中水银的质量不变B.温度计中水银的体积不变C.温度计中水银的长度不变D.温度计中水银的温度不变●题型二:物质间比较(同质量/体积)【液体】例:已知甲、乙、丙三个相同的瓶子分别装有水、盐水、酒精,则1. 同体积的三种液体,其质量的大小顺序为;2. 同质量的三种液体,其体积的大小顺序为;3. 同质量的三种液体,其高度的大小顺序为;4. 装满100mL水的瓶子可以装下等质量的(“盐水”或“酒精”)。
【固体】例:现有三个实心铜、铁、铝金属球,1. 若三球体积相同,则其质量的大小顺序为;2. 若三球质量相同,则其体积的大小顺序为;3. 若三球质量相同且浸没在三个相同的水杯中,则其液面高度的大小顺序为;4. 若三球质量、体积均相同,则一定是空心球的是。
●题型三:测量固体的密度例:在一次郊游中,小明拾到一块颜色特别的石块,他想通过实验测出这块石块的密度。
(1)调节平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静止在分度盘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移动。
(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石块的质量,所用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石块的质量是g。
再用量筒测出石块的体积如图丙所示,则石块的密度是 g/cm3。
(3)上述实验操作过程,发现会导致测量的密度值偏小,原因是。
练:小红同学要测定某种金属颗粒的密度,现有一架托盘天平、一盒砝码、一个溢水杯和足量的水,她的实验有如下4步:①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并调节横梁平衡,②把适量的金属颗粒轻轻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并溢出部分水,然后用天平称出金属颗粒、溢水杯和剩余水的总质量m1③用天平称出盛满水的溢水杯的总质量m2④用天平称出适量的金属颗粒的质量m3(1)请你帮她排出正确的实验步骤顺序:(2)写出金属颗粒的密度表达式ρ金=●题型四:密度的计算【空心问题(鉴定真伪)】判断p例:有一质量为5.4千克的铝球,体积是3000厘米3,试求这个铝球是实心还是空心?如果是空心,则空心部分体积多大?如果给空心部分灌满水,则球的总质量是多大?(铝的密度为2.7×103千克/米3)【抽样求总】p不变例:有一节油车,装满了30米3的石油,为了估算这节油车所装石油的质量,从中取出了30厘米3石油,称得质量是24.6克,问:这节油车所装石油质量是多少?【铸件模型】V不变例:某工程师为了减轻飞机的重量,将一钢制零件改成铝制零件,使其质量减少1.56Kg,则所需铝的质量为多少?(钢的密度为7.9×103Kg/cm3,铝的密度为2.7×103Kg/cm3)练:工厂里要加工一种零件,先用木材制成零件的木模,现测得木模的质量为560g,那么要制成这样的金属零件20个需几千克这样的金属?(木模密度为0.7×103Kg/m3,金属密度为8.9×103Kg/m3。
)=【合金/溶液问题】p混例:甲乙两种金属的密度分别是ρ甲、ρ乙,由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金属制成的合金(体积不变)它的密度为()A.(ρ甲+ρ乙)/2 B.ρ甲ρ乙/(ρ甲+ρ乙)C.2ρ甲ρ乙/(ρ甲+ρ乙) D.ρ甲ρ乙/2(ρ甲+ρ乙)练1:一质量为232克的铜铝合金块,其中含铝54克,求合金的密度?(铝的密度2.7×103Kg/m3,铜的密度为8.9×103Kg/m3)练2:某校“STS”活动课前往县酒厂考察,同学们了解到白酒是发酵后的粮食中的酒精从酒糟中蒸煮汽化出来,刚汽化出来的白酒度数很高,一般不宜饮用,需要与适量水勾兑(混合)后才能出售,有关行业规定:白酒的“度数”是指气温在20℃时,100mL酒中所含酒精的毫升数。
试回答:(1)该厂生产的每瓶装“500mL、45°”的白酒,质量是多少?(2)这种酒的密度是多大?精品习题一、选择题【属性】1. 铁的密度是7900千克/米3,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它表示每立方米铁的密度是7900千克/米3B. 它表示质量是7900千克的铁的体积是1米3C. 它表示1 米3的某种金属, 质量是7900千克, 则这种金属是铁D. 它表示体积是1 米3的铁, 质量是7900千克2. 宇航员在太空中喝水不能用敞开口的杯子,因为这样可能会导致“水团”飘在空中而难以饮用。
太空舱内的水与地面的水相比()A. 太空舱内水的密度小些B. 太空舱内水的密度大些C. 太空舱内的水没有密度D. 两者密度相同5. 关于一把铁锤和一只铁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铁锤的质量大,密度也大 B.铁钉的体积小,密度大C.由于都是铁,密度相同 D.铁钉的质量小,密度也小6. 一块冰完全融化成水,其中不变的是()A. 体积B. 质量C. 密度D. 状态7. 在影视中常风房屋倒塌、重物下落,将演员砸成重伤,这些重物是用()A. 密度比实际物体大的材料做成的B. 密度比实际物体小的材料做成的C. 密度与实际物体一样大的材料做成的D. 密度与实际物体相近的材料做成的13. 三个完全相同的量筒里装有同样多的水,将质量相同的实心铁块、铝块和铜块分别浸没在三个量筒里,则水面升高较多的是()A.装铁块的量筒 B.装铝块的量筒C.装铜块的量筒 D.三个量筒的水面升得一样14. 相同规格的玻璃瓶子,分别装满水和食盐水,为了区别它们,下述方法中比较合适的是()A. 看颜色B. 闻气味C. 测体积D. 称质量15. 铁球和铝球的质量、体积均相同,则()A. 铝球一定是空心的B. 铁球一定是实心的C. 铁球一定是空心的D. 铝球一定是实心的32. 医院里有一个氧气瓶,它的容积是10dm3,里面装有密度为2.5kg/m3的氧气。
某次抢救病人用去5g 氧气,则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为()A. 2.5kg/m3B. 2.2kg/m3C. 2.0kg/m3D. 1.0kg/m333. 一个木块浸没在盛满酒精的溢水杯中,溢出30g的酒精。
若将此木块从酒精中取出,擦干后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则溢出的水的质量是(ρ木=0.6×103kg/m3,ρ酒精=0.8×103kg/m3)()A.等于30g B.小于30g C.大于30g D.无法确定压强知识清单1. 压力定义:物体之间由于相互挤压而产生的力。
方向:总是与受力物体的表面垂直大小:不一定等于重力作用效果:跟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一般在科学上用压强来表示)※压力与重力产生原因方向大小作用点重力地球的吸引竖直向下G=mg 重心压力接触且有挤压垂直接触面指向受力物由施力物决定受力物表面2. 压力产生的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控制变量法)在此实验中:(a)和(b)中控制的变量是受力面积相同,得出的结论是在受力面积相同的情况下,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b)和(c)中控制的变量是压力大小相同,得出的结论是在压力相同的情况下,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从这一实验中可以得出与压力产生的效果有关的因素是:①压力大小;②受力面积的大小。
3. 压强定义: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公式:p=F/S (直柱体:p=ρgh)单位:帕(1帕=1牛/米2,常用的压强单位有百帕,千帕,兆帕)估测:对折报纸≈1帕;砖平放≈103帕;儿童≈104帕(帕斯卡是一个很小的单位,100帕表示的意思是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100牛)4. 增大压强的方法增大压力或减小受力面积,减小压强的方法减小压力或增大受力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