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冷热电三联供

冷热电三联供


三、三联供常用设备及系统形式
机房设置
靠近供电区域的主配电室 泄爆、防火、通风、建筑间距等同燃气锅炉房 燃气轮机机壳内自带CO2灭火装置 备用发电机停电时启动,设置不间断交流电源满足辅机设备用电
汇报内容
一、北京市天然气用气量发展概述
二、分布式能源与冷热电三联供 三、三联供常用设备及系统形式 四、三联供系统优势及适用项目特点 五、三联供工程介绍 六、三联供工程实施常规流程
二、分布式能源与冷热电三联供
1、冷热电三联供技术
楼宇式天然气冷热电三联供技术是一项先进的供能技术,它首先 利用天然气燃烧做功产生高品位电能,再将发电设备排放的低品位热 能充分用于供热和制冷,实现了能量梯级利用,因而是一种高效的城 市能源利用系统,是城市中公共建筑冷热电供应的一种新途径。

100% 天然气 52%余热利用
广应用的可行性;
分析不同形式燃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的特点、应用范围及冷、热、
电负荷的优化配置;
通过示范工程总结冷热电三联供系统运行管理经验; 提出推广应用楼宇型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的政策建议。
《燃气冷热电联供工程技术规程》
建设部行业标准 《燃气冷热电联供工程技术规程》 标准编制进度计划
2006年完成标准初稿; 2007年标准编制组全体会议讨论修改; 2008年向全国相关单位及专家征求意见; 2009年完成送审稿; 2009年下半年审查会; 报批;
中关村软件园建筑面积7.3万平方米。
三联供系统主要设备 燃气轮 余热直燃 标准直燃 机 机 机 1200kW 3489kW 3489kW
五、三联供工程介绍
中关村国际商城
中关村国际商城建筑面积 35万平方米,以商业建筑为主。
三联供系统主要设备 燃气轮 余热直 标准直 机 燃机 燃机 2×4345 2×9300 9300kW kW kW
发电设备
燃气内燃机
燃气微燃机
北京恩耐特分布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三、三联供常用设备及系统形式
三联供系统常用设备
余热锅炉
余热利用设备
余热直燃机
三、三联供常用设备及系统形式
各类发电装置特点
小型燃气轮机 内燃机 微燃机
容量范围(kW) 发电效率(%)
500~25000 20~38
2~10000 25~45
400~600℃烟气; 80~110℃缸套水; 40~65℃润滑油冷却 水 ≤0.2
冷40元/m2、热30元/m
2
5.80
供冷 20MJ/m3
3.20
供热 16MJ/m3 热量 32MJ/m3 供热 29MJ/m3 供电 2.7kwh/m3
供电 2.7kwh/m3
四、三联供系统优势及适用项目特点
年单位平均耗气量(Nm3/m2)
总耗气量
发电机组耗气量
汇报内容
一、北京市天然气用气量发展概述
电力负荷
燃气轮机
余热烟气
热水负荷
补燃天然气
余热回收装置
制冷负荷 采暖负荷
三、三联供常用设备及系统形式
冷热电三联供系统典型示意图
燃气内燃机 天 然 气
内燃机 缸套水 余热烟气 空气
发电机
排气
电力负荷
热水负荷
余热回收装置 补燃天然气
制冷负荷 采暖负荷
三、三联供常用设备及系统形式
三联供系统常用设备
燃气轮机
四、三联供系统优势及适用项目特 点
1、三联供系统优势
清洁环保,减少排放 CO2、SO2 能源梯级利用,综合能源利用率高 与大型电网互相支撑,供能安全性高 对燃气和电力有双重削峰填谷作用 节约城市用地,节省建设投资 投资回报率高
四、三联供系统优势及适用项目特 点
2、三联供系统适用项目特点
五、三联供工程介绍
清华科技园A-02 (文津国际大厦) 建筑面积 12 万平方米,五星级酒店、公寓。
<1.6MPa;
发电机布置在建筑物地下一层或首层:单台容量≤3MW; 发电机布置在建筑物屋顶:单台容量≤2MW; 防爆泄压口:主机间、燃气增压机间、计量间; 事故通风口:主机间、燃气增压机间、计量间;
《燃气冷热电联供工程技术规程》
发电机并网措施
应设置自动同期装置; 电压偏差小于±5%; 频率偏差小于±0.2Hz; 并网线路应在用户侧适当位置设置明显断开点; 必须采取“逆功率保护措施”,保证联供系统只受电,不向公共
28~300 12~32
余热回收形态 所需燃气压力 (MPa)
400~650℃烟气
250~650℃烟气
1.0~2.2
0.4~0.8 8~25
NOx排放水平 (ppm) (含氧量15%)
65~300(无控制 时) 250~500(无控制时) 8~25(低氮燃烧)
三、三联供常用设备及系统形式
系统运行模式
电网输送电能。
汇报内容
一、北京市天然气用气量发展概述
二、分布式能源与冷热电三联供 三、三联供常用设备及系统形式 四、三联供系统优势及适用项目特点 五、三联供工程介绍 六、三联供工程实施常规流程
三、三联供常用设备及系统形式
冷热电三联供系统典型示意图
天 然 气 燃烧室 压气机 空气 涡轮 发电机
排气
年供热量 年供冷量 年发电量 100% 燃料总消耗量 燃料低位发热值
联供系统配置指标:余热利用率应大于60%
年平均余热利用率=
年预热供热量 年预热供冷量 100% 排烟温度降至120℃可利用热量+冷却水温度降至85℃可利用热量
《燃气冷热电联供工程技术规程》
站址条件
独立站房或露天布置:燃气管道最高入室压力<2.5MPa; 建筑物地下一层、首层或屋顶布置: 燃气管道最高入室压力
《燃气冷热电联供工程技术规程》
标准要点
适用条件:发电机总容量小于或等于15MW;
适用阶段:工程设计、施工、验收和运行管理; 供电系统运行方式:推荐与市电并网运行; 设计原则:电能自发自用、热(冷)电平衡;
能效指标
节能指标:年平均能源综合利用率应大于70%
年平均能源综合利用效率=
关鼓励政策
2009年,国家能源局《新能源规划》鼓励燃气冷热电联供应用
冷热电三联供技术研究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2002年课题: 《楼宇型天然气冷热电联供系统应用研究与示范 》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与思路
调研国内外燃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的发展现状及配套政策; 针对北京市能源结构特点分析研究燃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在北京推
一年之中在有冷热负荷的冬夏季运行
有常年热负荷(如生活热水负荷)的用户全年运行
一日之中在电力价格较高的时段运行 当发电机与市电并网运行时,发电机组连续、满负荷运行,经济性好
当发电机独立运行时,发电机满足尖峰负荷需求,负荷率低、效率低
三联供系统电力并网技术成熟,通过成套设备自动实现
中温段 100℃~500℃
低温段 100℃以下
排放
电能
驱动热泵 驱动吸收式 制冷机
除湿 供热 生活热水
排放
二、分布式能源与冷热电三联供
2、分布式能源与冷热电三联供技术
燃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属于分布式能源。 分布式能源是相对于传统的集中式供电方式而言的,是指将发电系统
以小规模、小容量(数千瓦至15MW)、模块化、分散式的方式布置在用 户附近,可独立地输出电、热和冷能的系统。
一、北京市天然气用气量发展概述
3、北京市2008年用气量 20 08 年 北 京 市 天 然 气 用 气 量 示 意 图
万立方米
月份
2008 年北京市全年天 然气用量达到54 亿立方米。冬、 夏季高峰日用气 量之比接近10: 1,用气结构不 尽合理。
一、北京市天然气用气量发展概述
20 天 08 然 气年 用冬 气、 量夏 示季 意高 图峰 日
二、分布式能源与冷热电三联供 三、三联供常用设备及系统形式 四、三联供系统优势及适用项目特点 五、三联供工程介绍 六、三联供工程实施常规流程
五、三联供工程介绍
北京市已实施三联供工程列表
序 号 1 2 3 4 5 6 7 8 项目名称 燃气集团指挥调度 中心 次渠城市接收站 中关村软件园 中关村国际商城 文津国际大厦 北京会议中心9#楼 京丰宾馆 蟹岛绿色生态园 发电机组形 式 内燃机 微燃机 燃气轮机 燃气轮机 内燃机 内燃机 内燃机 内燃机 发电机组装机 725kW+480kW 80kW 1200kW 2×4300kW 2×1160kW 2×525kW 900kW 2×600kW+2×1200 kW 项目阶段 2004年9月运行 2003年9月运行 在建 在建 2009年6月运行 2008年5月运行 2008年12月运 行 在建
50 45 40 35 200.0% 180.0% 160.0% 140.0% 120.0% 100.0% 80.0% 60.0% 40.0% 20.0% 0.0%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用气量 增长率
亿立方米
30 25 20 15 10 5 0
国内三联供发展历程
1997年,上海建成2-3个示范项目; 1999年,北京市开始着手进行燃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的调研和工程试点工作;
2002年,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课题立项《楼宇型天然气冷热电联供系统应用
研究与示范》;
2004年,上海市发改委等五委、局颁布《关于本市鼓励发展燃气空调和分布式
2008年冬季用气 高峰日用气量曲线 2008年夏季用气 高峰日用气量曲线
巨大的冬夏季供气峰谷差造成管线资源的极大浪费,也对天然气管 网安全运行构成极大威胁。 调整天然气用气结构已成为保障天然气管网安全稳定供气的关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