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版高中生物浙科版必修一学案:3.3.2+酶的作用特性、影响因素及相关实验探究

2018版高中生物浙科版必修一学案:3.3.2+酶的作用特性、影响因素及相关实验探究

第2课时酶的作用特性、影响因素及相关实验探究一、探究酶的专一性1.实验原理(2)用淀粉酶和蔗糖酶分别催化______________后,再用____________试剂鉴定,根据是否有红黄色沉淀来判定淀粉酶和蔗糖酶是否对二者都有催化作用,从而探索酶的________。

2.实验步骤结合上述实验过程,分析:1.实验中设置试管1、2的目的是什么?2.试管3与4的结果对照,说明什么?3.试管5与6的结果对照,说明什么?4.肽酶能催化多种多肽水解为氨基酸,是否说明肽酶没有专一性?知识整合本实验设计了1号和2号试管作为对照,3、4号是一组实验;5、6号是一组实验;两组实验都证明了酶具有专一性。

酶的专一性是指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底物或几种相似的底物发生反应。

1.下列对酶的专一性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物质的化学反应B.一种物质的化学反应只能由一种酶参与催化C.酶的专一性与蛋白质分子结构的多样性关系极大D.酶催化作用的专一性反映出生物体内酶的多样性2.如图表示的是某种酶作用模型。

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该模型可以解释酶的专一性B.a表示酶,该模型可解释酶的多样性C.a催化d分解为e、fD.该模型显示,酶在反应前后性质不变知识拓展酶具有专一性的理论假说酶具有专一性的主要理论假说有“锁钥学说”和“诱导契合学说”,都强调是酶空间结构和底物空间结构的相互吻合,因此酶的空间结构一旦改变或丧失,酶的专一性也就没有了,如图是锁钥学说示意图。

二、影响酶作用的因素1.pH对酶作用的影响(1)在一定条件下,酶作用最强时的pH值称为该酶的________。

偏离该pH,不论升高还是降低,酶的作用都会________。

(2)过酸、过碱都会使酶________,使酶永久失活。

(3)不同的酶,最适pH可能________(相同/不同)。

2.温度对酶作用的影响(1)在一定条件下,酶促反应最快时的温度称为该酶的________温度。

在此温度以上或以下酶活性均要________。

(2)低温影响酶的活性,但不会使酶的________遭到破坏,温度升高后,酶________恢复活性。

但高温会导致酶发生________,使其永久失活。

(3)不同的酶,最适温度可能________(相同/不同)。

3.探究pH对H2O2酶的影响(加试)(1)实验原理肝脏中的H2O2酶能将H2O2催化分解成H2O和O2。

用不同的________处理H2O2酶和H2O2,收集O2的产生量,比较在不同pH下H2O2酶的________。

(2)实验步骤①取上图装置,向反应小室加入________的过氧化氢溶液和________的缓冲液。

②将________的8片滤纸片放在新鲜肝匀浆中浸泡1 min,然后取其中________贴到反应小室一侧内壁上。

③________反应小室,适宜时间后,读取量筒中水平面的刻度并作好标记,然后记录。

④反复冲洗反应小室,________实验,测量在pH6.0、pH7.0、pH8.0下过氧化氢在酶催化下释放的________。

下面是探究温度对淀粉酶影响的实验,已知淀粉和碘—碘化钾会生成蓝色,可以根据是否出现蓝色及蓝色的深浅来判断酶的活性。

请分析:1.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能否在反应后加入本尼迪特试剂观察是否有红黄色沉淀生成,来判断试管中的淀粉是否分解了?2.能否选用过氧化氢酶和H2O2作为实验材料?3.为什么要在加入淀粉酶溶液之前控制好各自的温度?4.该实验的结论是什么?知识整合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时不宜选用过氧化氢和过氧化氢酶,因为过氧化氢本身在不同温度下就存在分解速率的差异,会干扰实验结果。

唾液淀粉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在37 ℃时活性最高,温度偏高或者偏低,酶的活性都会下降。

3.某同学研究温度和pH对某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得到如图所示的曲线。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该酶催化反应的最适温度为35 ℃左右,最适pH为8左右B.当pH为8时,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底物浓度和酶浓度C.随pH升高,该酶催化反应的最适温度也随之变化D.当pH为任何一固定值时,实验结果都可以证明温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4.如图表示人体内某种消化酶在体外最适温度条件下,反应物浓度对酶催化反应速率的影响,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如果在A点时,温度再提高5 ℃,则反应速率上升B.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在B点时,往反应物中加入少量同样的酶,反应速率不变C.在A点时,限制反应速率的因素是反应物的浓度D.在C点时,限制反应速率的因素是反应物的浓度和酶的浓度知识拓展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除了酶活性,还有其他的因素(1)底物(反应物)浓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如图1)①在底物浓度较低时,反应速率随底物浓度的增加而加快,反应速率与底物浓度近乎成正比。

②当底物浓度很大,且达到一定限度时,反应速率就达到了一个最大值,此时即使再增加底物浓度,反应速率也几乎不再改变,这是受酶浓度或酶活性的限制。

(2)酶浓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如图2)在底物足够、其他条件固定的条件下,酶促反应速率与酶浓度成正比。

1.随食物进入胃内的唾液淀粉酶不再消化淀粉的原因是()A.酸碱度改变使酶失活B.唾液淀粉酶只能催化一次C.温度改变使酶失活D.胃中已有淀粉酶2.如图为蔗糖酶作用机理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蔗糖酶的化学本质是RNAB.该示意图说明酶具有高效性C.一分子蔗糖可以水解为2分子葡萄糖D.蔗糖酶不能催化麦芽糖水解是因为它们不能结合形成酶—底物复合物3.下列实例中,不能说明“酶的作用受许多因素影响”的是()A.平原地区的人进入西藏后会产生“高原反应”B.人发高烧后食欲下降C.唾液淀粉酶进入胃后不再催化食物中的淀粉水解D.用沸水浸泡的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不佳4.下列关于探究酶特性的实验叙述中,正确的是()A.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可选择过氧化氢溶液为底物B.若探究过氧化氢酶的高效性,可选择无机催化剂作为对照C.若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可选择本尼迪特试剂对实验结果进行检测D.若用淀粉、蔗糖和淀粉酶来探究酶的专一性,可用碘—碘化钾溶液对实验结果进行检测5.某同学从温度为55~65 ℃的泉水中筛选出能合成脂肪酶的细菌,并从该细菌中提取了脂肪酶。

请回答下列问题:(1)测定脂肪酶活性时,应选择________作为该酶作用的物质,反应液中应加入________溶液以维持其酸碱度的稳定。

(2)要鉴定该酶的化学本质,可将该酶液与双缩脲试剂混合,若反应液呈紫色,则该酶的化学本质为________。

(3)根据该细菌的生活环境,简要写出测定该酶催化作用最适温度的实验思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精析一、基础梳理1.红黄色(2)淀粉和蔗糖本尼迪特专一性2.无红黄色沉淀无红黄色沉淀有红黄色沉淀无红黄色沉淀无红黄色沉淀有红黄色沉淀问题探究1.起对照作用,用以证明淀粉和蔗糖是非还原糖。

2.说明淀粉酶只能分解淀粉,不能分解蔗糖,淀粉酶具有专一性。

3.蔗糖酶只能分解蔗糖,不能分解淀粉,蔗糖酶具有专一性。

4.不是。

酶的专一性是指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底物或几种相似的底物,肽酶催化的是多肽类物质的反应,也说明其具有专一性。

拓展应用1.B2.B[反应中a与d结合,反应前后a没有发生变化,则a表示的是酶;d分解为e、f。

在底物b、c、d同时存在时,a只催化d的反应,说明了酶的专一性;图中只有一种酶,不能明确表示酶的多样性。

]二、基础梳理1.(1)最适pH下降(2)变性(3)不同2.(1)最适下降(2)空间结构仍能热变性(3)不同3.(1)pH缓冲液催化活性(2)①适量pH5.0②大小相同2片③翻转④重复上述气体量问题探究1.不合适。

因为这个实验要严格控制温度,而本尼迪特试剂的反应需要热水浴加热。

2.不能。

因为过氧化氢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也会加快。

3.酶具有高效性,若在控制好各自的温度之前加入淀粉酶溶液,会使淀粉酶与淀粉的接触发生在同一种温度的环境下,不利于观察不同温度条件下,酶的活性高低的区别。

4.淀粉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

在37 ℃时活性最高,温度偏高或者偏低,都会影响酶的活性。

拓展应用3.A4.C[在A点时,随着反应物浓度的增加,反应速率也增加,表明限制反应速率的因素是反应物的浓度。

]课堂小结一种底物或少数几种相似底物最高明显降低当堂检测1.A2.D[此图表示酶的专一性,蔗糖酶只能催化分解蔗糖,而不能催化分解麦芽糖,其原因是酶与底物不能结合。

蔗糖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蔗糖是由葡萄糖和果糖脱水缩合形成的二糖。

]3.A[高原反应是因缺氧造成的。

]4.B5.(1)油脂缓冲(2)蛋白质(3)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包括55~65 ℃)设置温度梯度,分别测定酶活性,若所测得的数据出现峰值,则峰值所对应的温度即为该酶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

否则,扩大温度范围,继续实验,直到出现峰值为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