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质瘤PPT演示课件
临床表现—局部症状
4、脑 干 肿瘤多位于桥脑,其次延髓,中脑罕见 中脑肿瘤出现动眼神经麻痹 桥脑肿瘤出现外展、面神经或三叉神经受累 延髓肿瘤可有后组颅神经麻痹 肿瘤常侵犯脑干腹侧面的锥体束而有“交叉
性麻痹” 病人感觉障碍和小脑性共济失调十分常见
胶质母细胞瘤概述
• 仅次于星形细胞瘤 • 主要见于成人,好发于40—45岁 • 男女比例2—3:1 • 位于皮质下,浸润性生长 • 侵犯几个脑叶及深部结构,可波及对侧大
或恶性胶质瘤
各型胶质瘤的比例
少突胶质细胞瘤 (9.0%)
其他星形细胞瘤 (10.5%)
弥漫型星形细胞瘤 (2.1%)
纤维型星形细胞瘤 (4.7%)
间变型星形细胞瘤 (8.3%)
室管膜瘤(4.9%) 其他胶质瘤(8.5%)
胶质母细胞瘤 (51.9%)
临床常见类型
• 星形细胞瘤 • 胶质母细胞瘤 • 少枝胶质细胞瘤 • 髓母细胞瘤
发病情况、临床表现特点等
化疗
化疗药物分类 化疗原则、毒性反应 临床管理、配置要求 临床防护、外渗处理 临床常用化疗药物
综合治疗 手术
伽玛刀
治疗原理、治疗特点 治疗流程、注意事项
护理要点
胶质细胞
分布于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中的支持细胞 包括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和无突胶
质细胞 具有支持和引导神经元的迁移 参与神经系统的修复和再生、参与免疫应答 形成髓鞘以及血脑屏障 参与物质代谢和营养等作用
可沿脑脊液播散,治疗困难
临床表现
• 病程短,就诊时间10天—2年,一般:4、5月 • 颅内压增高: • 呕吐多见,可为早期的唯一表现(刺激迷走神
经核),多在早晨 • 小脑损害表现:步态蹒跚、站、坐不稳 • 其他表现:复视、面瘫、强迫头位、呛咳、小
脑危象等 • 肿瘤转移
小脑危象
• 由于脑脊液循环障碍,小脑扁桃体下疝或 肿瘤直接对脑干压迫的加重,造成意识丧 失、呼吸变慢和血压升高,伴有双侧病理 反射阳性,甚至去大脑强制等。可在短时 间内因呼吸迅速停止而死亡。
临床表现—局部症状
2、小脑半球 儿童多见 单侧肢体共济失调,上肢较重 患侧肢体笨拙、持物不稳 肌张力和腱反射低下等
临床表现—局部症状
3、丘 脑:典型的丘脑综合征 ①病变对侧肢体轻瘫 ②病变对侧半身感觉障碍(以深感觉为主) ③病变对侧半身自发性疼痛 ④同侧肢体共济运动失调 ⑤病变同侧舞蹈样运动
星形细胞瘤概述
• 是常见的神经上皮性肿瘤 • 占颅内肿瘤13—26% • 占胶质瘤的21.2—51.6% • 男性多于女性,31—40岁多见 • 可发生在任何部位,但成人多见于大脑
儿童多见于幕下
• 肿瘤主要位于白质内,呈浸润性生长,无 明显边界
• 生长缓慢,病程长,2—10年
• 向外生长可侵及皮层,向内可破坏深部结 构,亦可经胼胝体越过中线侵犯对侧大脑 半球
胶质瘤治疗进展
• 20世纪60年代
单一治疗
单纯手术治疗
• 20世纪70年代
手术+放疗
• 20世纪90年代
联合治疗
手术+放疗+化疗(一代烷化剂)
• 21世纪
综合治疗
手术+放疗+化疗(二代烷化剂)
+ 分子靶向药物及免疫治疗
综合治疗是目前最可靠手段
各型胶质瘤的平均生存期
——组织学分级的重要性
肿瘤类型 低级别少枝胶质细胞瘤 低级别星形细胞瘤 间变性少枝胶质细胞瘤 间变性星形细胞瘤 胶质母细胞瘤
脑半球 • 额叶多见,其次颞叶、顶叶
临床特点
• 恶性程度高 • 生长快、病程短,发病到就诊3个月之内
70—80%在半年之内就诊 肿瘤血运丰富,周围脑水肿明显 肿瘤组织表现复杂,形态不一
临床表现
• 脑水肿广泛,颅内压增高明显 • 几乎所有病人都有头痛、呕吐、视神经乳头
水肿 • 33%病人有癫痫 • 20%的病人淡漠、痴呆、智力减退等精神症状 • 肿瘤浸润破坏脑组织,出现偏瘫、感觉障碍、
临床表现
颅内压增高的症状: 头痛、恶心、 呕吐 视力视野改变 视乳头水肿 癫痫 头颅扩大(儿童)等
临床表现—局部症状
1、大脑半球 约60%发生癫痫,约1/ 3的病人以癫痫为首
发症状,发作类型与部位有关,额叶—大 发作,中央区、顶叶—局灶性发作,颞 叶—精神运动性发作 反应迟钝、情感障碍、注意力涣散、记忆 力减退、定向力及计算力下降等
WHO 分类 I级 II 级III 级 NhomakorabeaIV 级
组织学亚型
室管膜下星形细胞瘤 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
星形细胞瘤 少枝胶质细胞瘤
星形少枝 间变性星形 间变性少枝 间变性星形少枝 胶质母细胞瘤 髓母细胞瘤
• TNM 分类不适用 • 由细胞学特征决定组织学级别 • 原发性胶质瘤极少向中枢神经系统以外转移 • I级II级胶质瘤称为低级别胶质瘤(LGG) • III级以上胶质瘤称为高级别胶质瘤(HGG)
胶质瘤的综合治疗
本节重点内容
• 胶质瘤的临床分级 • 胶质瘤的生长特点 • 胶质瘤的常见类型及临床表现特点 • 伽玛刀治疗胶质瘤的流程及护理要点 • 胶质瘤化疗的常用药物分类 • 化疗药物的使用注意事项及外渗的处理要点 • 化疗药物的毒性反应
胶质瘤
其他
星形细胞瘤 胶质母细胞瘤 少枝胶质细胞瘤 髓母细胞瘤
失语、偏盲等
少枝胶质细胞瘤特点
• 多见于幕上额叶,其次颞叶、顶叶 • 浸润范围广泛,可突入脑室和皮质 • 大部分生长缓慢,就诊平均时间2—3年,
最长31年 • 癫痫为常见症状,多为首发症状
髓母细胞瘤特点
• 恶性程度最高 • 起源于胚胎残余细胞,绝大部分生
长在第四脑室顶之上的小脑蚓部 • 多见于儿童,男女比例: 3:1 • 生长极为迅速,手术不易彻底切除,
胶质瘤概述
发生于神经外胚层 神经系统最常见的肿瘤 约占到颅内肿瘤的半数左右 起源于神经间质细胞(神经胶质、室管膜、
脉络丛上皮)和神经实质细胞(神经元) 恶性胶质瘤5年生存率不足5% 好发年龄两个高峰:11-20,31-40
发生诱因
放射线 遗传因素
诱因复杂
.
病毒
细菌感染
胶质瘤的分级
平均生存期 (月) ~120 ~60 ~60 ~36 <12
第一部分:手术治疗
手术目的
• 全切除肿瘤 • 降低肿瘤细胞负荷,为辅助放化疗创造有利条件 • 明确组织病理学诊断(分子病理) • 化疗药物筛选:体外化疗药敏试验 • 降低颅内压 • 缓解神经功能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