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一.技术交底
二.测量控制
三.计量控制
四.工序施工质量控制
五.特殊过程的质量控制
六.成品保护的控制
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一.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的内容主要包括:
1.任务范围
2.施工方法
3.质量标准和验收标准
4.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5.可能出现的意外的措施及应急方案
6.文明施工和安全防护
7.成品保护要求等。

技术交底应围绕施工材料、机具、工艺、工法、施工环境和具体的管理措施等方面进行,应明确具体的步骤、方法、要求和完成的时间等。

技术交底的形式有:书面、口头、会议、挂牌、样板、示范操作等。

二.测量控制
开工前应编制测量控制方案。

在施工过程中应对设置的测量控制点线妥善保护,不准擅自移动。

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认真进行施工测量复核工作。

测量复核包括:
1.工业建筑测量复核:厂房控制网测量、桩基础施工测量、柱模轴线与高程检测、厂
房结构安装定位检测、设备基础与预埋螺栓定位检测等。

2.民用建筑的测量复核:建筑物定位测量、基础施工测量、墙体皮数杆检测、楼层轴线检测、楼层间高程传递检测等。

3.高层建筑测量复核:建筑场地控制测量、基础以上的平面与高程控制、建筑物中垂准检测、建筑物施工过程中沉降变形观测等。

4.管线测量复核;管网或输配电线路定位测量、地下管线施工检测、架空管线施工检测、多管线交汇点高程检测等。

三.计量控制
施工过程中的计量工作,包括施工生产时的投料计量、施工测量、监测计量以及对项目、产品或过程的测试、检验、分析计量等。

其主要任务是统一计量单位制度、组织量值传递,保证量值统一。

计量控制的工作重点是:建立计量管理部门和配置计量人员;建立健全和完善计量管理的规章制度;严格按规定有效控制计量器具的使用、保管、维修和检验;监督计量过程的实施,保证计量的准确。

四.工序施工质量控制
施工过程是由一系列相互联系与制约的工序构成,工序是人、材料、机械设备、施工方法和环境因素对工程质量综合作用的过程,所以对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必须以工序质量控制为基础和核心。

工序施工质量控制主要包括工序施工条件质量控制和工序施工效果质量控制。

1.工序施工条件控制
工序施工条件是指从事工序活动的各生产要素质量及生产环境条件。

工序施工条件控制就是控制工序活动的各种投入要素质量和环境条件质量。

控制的手段主要有:检查、测试、试验、跟踪监督等。

控制的依据主要是:设计质量标准、材料质量标准、机械设备技术性能标准、施工工艺标准以及操作规程等。

2.工序施工效果控制
工序施工效果主要反映工序产品的质量特征和特性指标。

对工序施工效果的控制就是控制工序产品的质量特征和特性指标能否达到设计质量标准以及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的要求。

工序施工质量控制属于事后质量控制,其控制的主要途径是:实测获取数据、统计分析所获取的数据、判断认定质量等级和纠正质量偏差。

按有关施工验收规范,下列工程质量必须进行现场质量检测,合格后才能进行正道工序:
(1)地基基础工程
1)地基及复合地基承载力检测。

2)桩的承载力检测
3)桩身完整性检测
(2)主体结构工程
1)混凝土、砂浆、砌体强度现场检测
2)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对梁类、板类构件,应各抽取构件数量的2%且不少于5个构件进行检验)
3)混凝土预制构件结构性能检测
(3)建筑幕墙工程
1)铝塑复合板的剥离检测
2)石材的弯曲强度;室内花岗石的放射性检测
3)玻璃幕墙用结构胶的邵氏硬度、标准条件拉伸粘结强度、相容性试验;石材用结构胶粘结强度及石材用密封胶的污染性检测
4)建筑幕墙的气密性、水密性、风压变形性能、层间变位性能检测
5)硅酮结构胶相容性检测。

(4)钢结构和管道工程
1)钢结构及钢管焊接质量无损检测
对有无损检验要求的,竣工图上应标明焊缝编号、无损检验方法、局部无损检验焊缝的位置、底片编号、热处理焊缝位置及编号、焊缝补焊位置及施焊焊工代号。

焊缝施焊记录及检查、检验记录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

2)钢结构、钢管防腐及防火涂装检测
3)钢结构节点、机械连接用紧固标准件及高强螺栓力学性能检测
五.特殊过程的质量控制
特殊过程是指该施工过程或工序的施工质量不易或不能通过其后的检验和试验而得到充分的验证,或者万一发生质量事故则难以挽救的施工过程。

特殊过程的质量控制是施工阶段质量控制的重点。

对在项目质量计划中界定的特殊过程,应设置工序质量控制点,抓住影响工序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进行强化控制。

1.选择质量控制点的原则
质量控制点的靠近就以那些保证质量的难度大、对质量影响大或是发生质量问题时危害大的对象进行设计。

选择的原则是:对工程质量形成过程产生直接影响的关键部位、工序或环节及隐蔽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薄弱环节,或者质量不稳定的工序、部位或对象;对下道工序有较大影响的上道工序;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部位或环节;施工上无把握的、施工条件困难或技术难度大的工序或环节;用户反馈指出和过去有过返工的不良工序。

质量控制点的设置位置
2.质量控制点重点控制的对象
质量控制点的选择要准确、有效,要根据对重要质量特性进行重点控制的要求,选择质量控制的重点部位、重点工序和重点的质量因素作为质量控制的对象,进行重点预控和控制,从而有效地控制和保证施工质量。

质量控制占中重点控制的对象:
(1)人的行为
某些操作或工序,应以人为重点的控制对象,如:高空、高温、水下、易燃易爆、重型构件吊装作业以及操作要求高的工序和技术难度大的工序等,应从人的生理、心理、技术能力等方面进行控制。

(2)材料的质量与性能
(3)施工方法与关键操作
(4)施工技术参数
(5)技术间歇
(6)施工顺序
(7)易发生或常见的质量通病
(8)新技术、新材料及新工艺的应用
(9)产品质量不稳定和不合格率较高的工序应列为重点
(10)特殊地基或特种结构
3.特殊过程质量控制的管理
除按一般过程质量控制的规定执行外,还应由专业技术人员编制作业指导书,经项目技术负责人审批后执行。

作业前施工员、技术员做好交底和记录,使操作人员在明确工艺标准、质量要求的基础上进行作业。

为保证质量控制点的目标实现,应严格按
照三级检查制度进行检查控制。

在施工中发现质量控制点有异常时,应立即停止施工,召开分析会,查找原因采取对策予以解决。

六.成品保护的控制
成品保护一般是指在项目施工过程中,某些部位已经完成,而其他部位还在施工,在这种情况下,施工单位必须负责对已完成部分采取妥善的措施予以保护,以免因成品缺乏保护或保护不善而造成损伤或污染,影响工程的实体质量。

加强成品保护,首先要加强教育,提高全体员工的成品保护意识,同时要合理安排施工顺序,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

成品保护的措施一般有防护(就是提前保护,针对被保护对象的特点采取各种保护的措施,防止对成品的污染及损坏)、包裹(就是将被保护物包裹起来,以防损伤或污染)、覆盖(就是用表面覆盖的方法,防止堵塞或损伤)、封闭(就是采取局部封闭的办法进行保护)等几种方法。

七.附件
附件一:质量控制程序流程
附件二: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点沁园春·雪
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页脚内容1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