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广西北海市银海区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注意事项
1、请用钢笔、圆珠笔或签字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填涂准考证号。
2、本试卷均为选择题,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在题本上作答一律无效。
一、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选择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
1、某工厂工作日为8小时,其中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各4小时,月工资总额为5万元,则该工厂资本家每月获得的剩余价值为()万元。
A、5
B、10
C、30
D、60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或剩余劳动时间和必要劳动时间的比率。
本题中剩余劳动时间和必要劳动时间都为4小时,剩余价值率为1。
月工资总额为5万元相当于必要劳动时间创造的价值,剩余劳动时间与必要劳动时间是1:1,剩余劳动时间创造剩余价值,所以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也是5万元,故本题选择A选项。
2、马克思说:“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
他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掘成的。
”这表明人的才能()。
A、与人的先天生理素质没有关联
B、主要来源于后天的实践
C、取决于人的主观努力的程度
D、是由人的社会政治地位决定的
【答案】B
【解析】根据马克思哲学原理,这里的“原始差异”是指人与人之间先天存在
的生理素质上的差别,这是客观存在的,但并不是人的才能高低的决定因素。
“鸿沟是分工掘成的”是指人与人之间后天才能上的差异,主要是社会实践。
据此分析,选项B是惟一正确的答案。
3、资本的报酬是()。
A、工资
B、租金
C、利息
D、利润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资本的报酬。
工资是劳动力的报酬,租金是资本品的报酬,利息是货币的报酬,利润则是资本的报酬。
故本题选D项。
4、我国政府系统内部的专门监督是指()。
A、法纪检察
B、行政监察
C、信访监督
D、审计监督
【答案】BD
【解析】所谓专门监督,是指行政系统内部设立的专门监督机构,对所有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的行政行为所实施的检查与督导。
它主要指行政监督和审计监督。
5、公文的内容必须充分体现出有关()的基本精神。
A、能收实效
B、服务人民
C、政策法规
D、上传下达
【答案】C
【解析】这必须结合公文的概念及其性质考虑,公文就是国家行政机关进行公务活动所采用的行文,因此必须充分体现和遵从行政机关的政策法规的要求和精神。
6、生产者为了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得到的最高收入,这
一成本定义是指()。
A、沉没成本
B、隐性成本
C、机会成本
D、边际成本
【答案】C
【解析】机会成本是指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所要放弃另一些东西的最大价值;也可以理解为在面临多方案择一决策时,被舍弃的选项中的最高价值者是本次决策的机会成本;还指厂商把相同的生产要素投入到其他行业当中去可以获得的最高收益。
故选C。
7、下列关于人民法院系统内划分上下级人民法院之间受理第一审民事案件的分工和权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第一审民事案件,但民事诉讼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B、中级人民法院管辖下列一审案件,重大的涉外案件,在本辖区内有重大影响的案件
C、高级人民法院管辖在本辖区有重大影响的第一审民事案件
D、最高人民法院仅管辖在国际上有重大影响的第一审民事案件
【答案】D
【解析】《民事诉讼法》第十七条规定,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第一审民事案件,但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十八条规定,中级人民法院管辖下列第一审民事案件:①重大涉外案件;②在本辖区有重大影响的案件;③最高人民法院确定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案件。
第十九条规定,高级人民法院管辖在本辖区有重大影响的第一审民事案件。
第二十条规定,最高人民法院管辖下列第一审民事案件:①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案件;②认为应当由本院审理的案件。
D项不正确。
故选D。
8、《中共四川省委办公厅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领导干部报告个人重大事项的规定)的通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通知属于转发性通知
B、该通知属于联合行文
C、该通知的标题规范
D、该通知需要标明中共四川省委办公厅的发文字号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公文写作常识。
该通知属于直接引发通知,不属于转发通知,A项错误。
该通知的标题应该为《中共四川省委办公厅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的通知》,标题书写不规范,故C项错误。
该通知的发文字号应该为主办机关,但本题不明确,故D项错误。
该通知为联合行文,因此本题选B项。
9、下列案件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有()。
A、人民政府对某工作人员的开除决定
B、政府关于在某日某时对某条街禁止通行的决定
C、人民政府责令某企业停产治理环境污染的决定
D、某国家机关对其内部某公务员的降职决定
【答案】C
【解析】《行政诉讼法》第12条规定,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下列诉讼:(1)对行政拘留、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罚款、警告等行政处罚不服的;(2)对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对财产的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不服的;(3)申请行政许可,行政机关拒绝或者在法定期限内不予答复,或者对行政机关作出的有关行政许可的其他决定不服的;(4)对行政机关作出的关于确认土地、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海域等自然资源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决定不服的;(5)对征收、征用决定及其补偿决定不服的;(6)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拒绝履行或者不予答复的;(7)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其经营自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