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长宁实验小学拓展型课程(环境类)总结

长宁实验小学拓展型课程(环境类)总结

长宁实验小学拓展型课程(环境类)总结2010年上海世博会提出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口号。

世博的到来,为世界打开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窗口,也为我们上海人民展示这座城市的风采和魅力,提供了一个舞台。

作为东道主之一的长宁区,正在积极创建国家卫生模范城区,我们学校也将乘着这股东风,掀起一个“节能减排;节约资源;创建绿色学校”的活动高潮,积极申报长宁区绿色学校,为普及环境教育、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多做贡献。

对照《长宁区绿色学校评价指标和标准》,我校自评情况如下:一、学校管理:(一)绿色学校创建领导小组1、环境教育领导小组:组长:江东霞(校长)副组长:郁益民(副校长)组员:杨瑛(科研教导/大队辅导员)、林怡(大队辅导员)、谈茹(德育教导)、陆天(科技总辅导/科技组教研组长)、朱长根(资深科技教师/长宁科学课高评委成员)、汪伟群(探究课/环保教师)2、环境教育工作小组:组长:陆天、副组长:朱长根、汪伟群组员:全体科技组教师——马克蓉、余致和、许文君、李家齐五年级全体语文教师/班主任(7位)、卫生室和总务部门3、工作网络与职责:(二)创建计划:1、有创建计划,能与时俱进,因地制宜,贴近本地区、本校学生实际。

2、学期环保工作计划,向全校师生宣传、公布。

3、主题:节能减排、节约资源,争创绿色校园。

4、指导思想:教育、引导学生关心环境、了解环境、积极学习有关环境友好的知识,并努力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来改善常见的、人为的环境问题,从关注身边最不起眼的一粒米、一滴水、一张纸、一度电做起。

5、知识要点:✧全球变暖与气候变化正在深刻地影响世界环境、人类的健康和全球经济的可持续性。

能源消耗所产生的以二氧化碳的排放,避免全球变暖产生不可恢复的影响,就成了一个关爱地球的环保人士所关注的焦点和努力的目标。

✧政府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十一五”期末(即201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要比“十五”期末(即2005年)降低20%的目标,并将此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措施。

✧长宁区将成为全国环保模范城区的标准(与学校和社区居民相关的部分);我校申报区绿色环保学校的标准(与学生相关的部分);市区组织的各项环境教育活动的知识要点。

✧节能减排20行动纲要。

6、活动内容:积极做好“节能减排、节约资源”的系列宣传、教育工作,围绕主题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全校师生全员接受节能、节约的教育,全面提升全校师生的环保意识,改善人为的浪费和污染的状况,使节能、节约成为我校的校风。

(三)例会落实制度1、时间:每月一次跨年级、跨学科的综合大组活动2、地点:会议室3、主持人:郁益民(分管校长)4、会议记录:陆天5、信息联络:汪伟群(四)经费投入1、金费:2000元/学年2、主要用途:●学生活动材料费●教研活动资料费●专家指导费●师生外出活动差旅费、误餐费(五)档案资料初步建立学校环境教育管理的档案,备齐常规“绿色档案”并长期保存,主要内容有:●计划●总结●会议记录●工作检查情况记录●活动记录●成果记录●教案●案例(六)参加培训:腾出时间,选派分管校长、教导和相关环保教师多名,参加市、区的专题环境教育培训。

组织学校教师积极开展教研,聘请专家来校辅导、讲座,指导和提升教师的环境教育能力和水平,做到市区培训和校本培训相结合。

二、教育活动过程:1、专题教育学校根据长宁区环境教育协调委员会编写的有关环境教育专题教材,开设相关区域性限修类拓展课程——《环境教育》,学制为2学期,分别安排在三年级和五年级,两个不同学段进行。

参与教学的教师派代表按时参加区少科站组织的校际教研和240教材培训,学校定期开展教研活动。

学校利用广播电视系统、网络系统,与时俱进地进行有关环保的知识普及;环保行动的倡议;环保活动的目的、意义、方法、措施的宣传、落实等。

每次学生外出活动都十分注重宣传环保理念的宣传、实践和信息反馈。

学校利用集体教育主渠道,积极倡导“节约光荣,节约是责任,节约是爱国、爱校、爱家”校风,鼓励师生“废物利用”、“一物多用”、“节水”、“节电”,少用一次性用品,保持环境卫生,爱护校园绿化,爱惜粮食少倒饭菜。

全校师生全员接受相关主题教育。

2、基础课渗透学校的基础课程各学科均注重了环境科学知识的渗透,其中语文、思品、科学与技术等学科与环境科学知识整合尤佳,为学生的环境科学知识学习和环保理念的提升,提供了多元的学习途径。

各学科均有相关的计划、教案、教学研讨课和相关资料的积累。

以2007学年第一学期的语文学科的课程计划为例,该学科与环境教育整合的情况大致如下:环境教育与语文教学的整合情况环境教育与其他学科的整合情况详见附录1,此处不再详列。

陆天老师执教科学与技术学科中的《纸》一课,曾参加国家级公开课研讨活动,获得好评。

3、拓展活动课已开设有关环境科学的拓展选修课,有教材,有计划,有教案,由相关年级的班主任和科技教师任教,每周1课时(含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学制为2学期。

4、探究活动课●课内在1~5年级中全面开设环境科学类探究活动课,由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共10人,共同执教。

每位学生每学期至少参加一个和环保相关的小课题研究,组织形式以小组活动和大组活动相结合,学习时间为4~5周,每周1课时,教学计划列入日常教学课时中。

另有几个跨班、跨年级的环境科学小组,能在指导老师和家长辅导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利用课余时间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本学期还特聘少科站的张卫平,亲临指导,全面提升学生的课外活动质量。

课外兴趣活动情况如下:5、教研活动:●每周1次科技教师教研活动。

●双周1次《环境教育》任教教师备课组教研活动。

●每月1次跨年级、跨学科的综合环保教研大组活动。

三、绿色宣传:1、主题活动组织学生阅读《十万个为什么(环境分册)》,利用广播和网络进行信息反馈,围绕环境纪念日的主题,学校每学期都开设相关主题环境教育科普讲座,全校师生均接受化环境教育的科普知识。

在升旗仪式和校会上进行绿色宣传教育活动,宣传活动形式有主题讲话、环境教育宣传片播放、学生环保行为信息反馈与点评、展板参观等多种形式,内容和形式贴近学生年龄和兴趣。

2、科学宣传每学期出绿色主题壁报2~3期,班级板报有专题或专刊;学校有绿色主题广播;在学校的网站上的“科技工作室”下,设有“科学与技术”、“探究型课程”、“环境教育”和“环保小组”等多个与环境教育相关的分级网页。

3、社区活动学校与仙霞街道建立合作关系,创建以水霞小区、周家浜和水霞公园等环境教育校外活动基地,利用基地组织师生参加市、区、街道环保绿色活动;自觉向居民宣传环保知识,数年如一日地监督学校门前一百米内的空气污染情况,由教师、学生共同设计宣传警示牌,每日由执勤学生举牌宣传,控制途径校门前水霞小区主通道之一的助动车、小轿车的流量,减少汽车和燃气助动车排放的尾气污染,对小区居民和我校学生的健康危害。

四、校园环境1、校园绿化学校可绿化地均得到绿化,学生参与护绿达100%。

2、环境整洁校园洁净,教室整洁,食堂卫生达标,厕所干净无臭味,卫生无死角;垃圾进行两级分类统一处理,即:①师生先进行初级分类处理;②工人统一处理时,再进行精细分类与处理。

保障师生的安全、卫生和健康要求。

3、学校环境管理学校设有投放废电池的专用垃圾箱,所有纸盒和旧报纸由总务处定期回收、处理。

学校每月支付一定费用,聘请防疫站的工作人员,每日来校消毒、灭虫,控制自身产生的污染源;聘请专人整理、处理食堂垃圾,保障食堂卫生,减少异味对学校空气质量的影响。

教室安装了消毒灯和吸尘板擦机,定期杀灭室内各种有害细菌和病毒,控制、减少教室内的粉尘污染。

每日一次班级小扫除,每周一次全校大扫除,每学期开学一次彻底大扫除,由卫生室记录在案。

全校师生人人都有服务岗位,个个都是卫生模范。

每周教工会议都要公布各班、各办室及包干区的卫生情况,不合格者必须“补课”。

班班设有学生节能员,负责教室的节电,督促同学们课间节约用水。

食堂专门每日安排病号饭,并记录师生对饭菜的意见;食堂管理人员还要求每位工作人员严把每份学生餐的饭菜质量和数量,从各个方面经可能的降低饭菜的浪费程度。

班班设有午餐管理的老师和检查员,教育、监督学生不挑食、不浪费,进可能减少剩余饭菜(湿垃圾)的数量。

教师印发练习或考卷的用纸需教导处审核批准,教师使用的办公用品必须登记且按学期限量供应。

教师备课、写文章用纸需按需领取,登记入册。

清洁、卫生、安全的环境,有序的管理制度,保障了师生的健康和正常的工作与学习。

学校师生均能自觉遵循国家和上海地区的现关环保法律,积极地实施节纸、节电、节水、垃圾减量和回收利用,推行绿色消费等有利于环境的行动和学校管理制度,且收效颇佳。

五、校园成果:1、环境保护意识校级领导都明确绿色学校有关要求,主动在升旗仪式、校会、教职工大会和教研组会议上宣传;教师有一定质量的经验、案例和教案等;学生解答有关问卷效果好。

2、有关获奖成果①学生个人:●国家级:2006.9三(5)班谢雯倩荣获:优秀奖主题:2006年“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全国大、中、小学生公益广告设计比赛主办单位: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宣传教育中心瑞士再保险公司●市级:2006.12 五(2)班倪人杰荣获:一等奖(小学组)主题:“迎世博‘生态上海,健康上海’——上海科技馆杯”大型科普教育系列活动少儿绘画比赛主办单位:上海科普教育发展基金会上海科技馆2007.6四(1)班秋闻达荣获:三等奖——全文刊登于青少年科技报主题:第四屆“杜邦杯”上海市中小学生安全教育竞赛活动征文活动主办单位:杜邦杯安全教育活动办公室(上海)四(1)班方逸舟荣获:三等奖主题:第四屆“杜邦杯”上海市中小学生安全教育竞赛活动征文活动主办单位:杜邦杯安全教育活动办公室(上海)②团体市级:2007.5长宁实验小学荣获:团体优胜奖主题:2007年上海市校园环保DIY活动主办单位:上海市科普教育发展基金会上海少年科学院③教师●市级:2006.12 汪伟群荣获:优秀辅导奖(小学组)主题:“迎世博‘生态上海,健康上海’——上海科技馆杯”大型科普教育系列活动少儿绘画比赛主办单位:上海科普教育发展基金会上海科技馆3、示范展示活动●国家级:公开课研讨活动(环境教育与科学与技术学科的渗透与整合)——《纸》评课专家:中央教科所科学教育专家/研究员——王愫对同行的影响度:通过中央教科所的相关网络和刊物,向全国的相关实验学校、基地学校进行网上交流和书面交流。

●市级:宣传展示活动——《家园因我而美丽——校园、家园节约资源、废物利用科技制作成果现场会》主办单位:上海市科协上海市环保局上海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对社会的影响情况:广场现场展示,八大主流媒体报导。

4、环保行为学校窗明几净,红墙绿树,空气清新,到处书声朗朗,鸟语花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