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论文参考文献的标注规范2篇The marking standard of papers references in 2020编订:JinTai College2020年论文参考文献的标注规范2篇前言:论文格式就是指进行论文写作时的样式要求,以及写作标准,就是论文达到可公之于众的标准样式和内容要求,论文常用来进行科学研究和描述科研成果文章。
本文档根据论文格式内容要求和特点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调整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2020年论文参考文献的标注规范2、篇章2:论文正文和文后参考文献的标注怎么写文档篇章1:2020年论文参考文献的标注规范一、顺序编码制(温哥华体系)这种体系是按在正文中引用的文献出现先后顺序使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用方括号括注在文中提及的文献著者或理论系统名的右上角。
如:达尔文指出……进化论认为……如果只提及引用内容而未提及著者,则括注在所引用文字群的右上角。
如:根据遗传学原理,可以推论出这种变异是受基因控制的,是可以遗传的。
如果所提及的文献作为文字叙述中的直接说明语时,则应与正文平排,并且每个序号都应加上方括号。
如:紫色土壤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地区(参见文献[11]、[20]、[32])。
文中多次引用同一参考文献,只在第一次出现时编排序号(在参考文献表中也只出现一次),其他处使用同一序号;如果多次引用的是同一参考文献的不同页的内容并标上了页码,则每次引用都应编排序号,参考文献表中也要一一列出。
若某一问题使用了多篇文献说明,这时将各文献的序号在一个方括号内全部列出,中间加逗号,若遇连续序号,可在起讫序号中间加“~”表示。
如:这种变异往往发生在细胞的减数分裂时期[3, 5, 7~10],但是为了……二、著者-出版年制这种参考文献是由著者姓名与出版年代构成。
标注方法是在被引用的著者姓名之后用圆括号标注参考文献的出版年代。
如:徐道一(1983)认为,生物变革时期与太阳系在银河系的运行轨迹可能有一定联系。
文中只提及所引用的资料内容而未提及著者,则在引文叙述文字之后用圆括号标注著者姓(中国人、朝鲜人、日本人等用汉字姓名的著者要用完整的姓氏和名字)和出版年代,两者之间空一格,不用逗号。
如:孟德尔发现了一个很重要的现象,即红、白花豌豆杂交后的所结种子第二年长出的植株的红白花色比例为3:1(方宗熙 1962)。
引用同一著者在同一年份出版的多篇文献时,出版年份之后用英文小写字母a、b、c…加以区别,并用逗号隔开。
如:根据泰勒级数展开公式,我们很自然地假定在靠近平衡态时广义生态力和广义生态流之间是线性齐次关系(鲁廷全1988b, 1988a)。
引用有两个以上同姓的著者的外文文献,在姓氏后面加上名字的缩写(首字母,大写),姓和名、名和年代之间空一格(不加逗号,不加缩写点),而两个文献之间用逗号隔开。
如:1971年初北半球平均雪被显著增加,以及相伴的短波辐射吸收的减少是随后异常天气型出现的原因(Kukla G J 1974, Kukla H J 1976)。
引用多著者文献时,只标注第一个著者,其后加“等”字,或与之同义的外文(“et al.”、“и др.”……)。
如:现代生态学研究的中心是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以及人与生物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马世骏等 1990)。
生态学的现代品格是把一个意外的结果变成一个意料中的结果,把一个偶然的事件变成一个当然的事件(Harvey Det al. 1969 )。
同一处引用多篇文献时,按出版年份由近到远依次标注,文献与文献之间用逗号隔开。
如:遥相关研究(Alliso et al. 1971, Bjerknes 1969, Doberitz 1969, Doberitz et al. 1967)指出,两种相反的流型……。
参考文献表的编排参考文献中的著录项目、标点符号及排列顺序严格按如下范例套用。
参考文献表的排版样式为:六号宋体+Times New Roman,首行不缩进,悬挂缩进16磅,行距最小12磅。
一、顺序编码制各篇文献要按正文标注的序号依次列出,序号前后不加任何符号,只在序号后用一空格与作者姓名隔开。
参考文献中,在文章的页码前都用冒号,人名中的缩写点略去。
1. 专著作者. 书名(包括副书名). 版本(第一版应略去).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码.作者. 文章名//原出版物责任者. 原出版物名. 版本(第一版应略去).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码.如果是译文,则应在文献名后加上译者姓名。
黑姆斯等. 生物化学. 王镜岩等译.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9:365.2.论文集作者. 文章名//论文集编者. 论文集名.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文章的起讫页码.3. 刊物作者. 文章名. 刊物名称,出版年,卷(期,部分):文章的起讫页码.4.报纸作者. 文章名. 报纸名称,年-月-日(版面第次).二、著者-出版年制凡正文中括注了著者姓名和年份的,其文献都必须列入参考文献表中。
参考文献表各条目前一律不加序号,先按语种分类排列,排列顺序是中文、日文、西文、俄文、其他文种。
然后,中文和日文按著者的姓氏笔画数、笔顺(一、丨、丿、ヽ、乛)顺序排列(中文也可按汉语拼音字母顺序排列),西文和俄文按著者姓氏字母顺序排列。
当一个著者有多篇文献,有单独署名的文献也有与他人合写而又是第一著者时,他单独署名的文献排在前面,并按出版年份的先后排列,接着排他与另一著者合写的文献,然后再排他与多人合写的文献。
著录项目基本与顺序编码制相同,不同的是出版年代应紧排在编著者之后,并加实心句点。
参考文献中,在文章的页码前都用冒号,人名中的缩写点略去。
1. 专著作者. 出版年. 书名(包括副书名). 版本(第一版应略去). 出版地:出版者:页码.作者. 出版年. 文章名//原出版物责任者. 原出版物名. 版本(第一版应略去). 出版地:出版者:页码.如果是译文,则应在文献名后加上译者姓名。
如:黑姆斯等. 2019.生物化学. 王镜岩等译. 北京:科学出版社:365.2. 论文集作者. 出版年. 文章名//论文集编者. 论文集名. 出版地:出版者:文章的起讫页码.3. 刊物作者. 出版年. 文章名. 刊物名称,卷(期,部分):文章的起讫页码.4. 报纸作者. 年-月-日. 文章名. 报纸名称,(版面第次).1.编著者姓名以姓前名后列出,西文和俄文编著者姓全部录入,名可以缩写为首字母(大写),字母后不加缩写点;如果用首字母无法识别该人名时,则宜用全名。
2.文献编著者不超过三人时,可全部录入;若超过三人时,则只录入前三个,其后加“等”、“,et al.”或其他语种相应的词。
3.以组织或机构署名的文献,则以组织或机构名称作为编著者,为避免混淆,一般不用简称或缩写。
4.编著者不明的文献,编者项应注明“佚名”或其他语种与之相应的词(如Anon.)。
凡采用顺序编码制的参考文献可省略此项,直接录入题名。
5.编录外文文献时,大写字母的使用要符合文献本身所使用文种的习惯用法。
6.外文期刊刊名可列出全名,也可列出惯用的缩写刊名,词与词之间空一格,全书应保持一致。
只有一个词的刊名不能缩写。
期刊只列出卷号,不必标“卷”或“Vol.”等;如果是分卷图书,则应加“卷”或“册”或“Vol.”或其他语种相应的词(首字母大小写应全书统一)。
参考文献中的版次、卷、期、页码等数字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版次中中文版次著录为“第2版”、“第3版”……(第1版不必列出),西文文献的版次著录为“2nd ed.”、“3rd ed.”或其他语种的相应词。
参考文献类型:专著,论文集,报纸文章,期刊文章,学位论文,报告,标准,专利,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电子文献类型:数据库[DB],计算机[CP],电子公告[EB]电子文献的载体类型:互联网[OL],光盘[CD],磁带[MT],磁盘[DK]A: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可选)刘国钧,陈绍业.图书馆目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15-18.B:期刊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何龄修.读南明史.中国史研究,1998,(3):167-173.OU J P,SOONG T T,et advance in research on applications of passive energy dissipationsystems.Earthquack Eng,1997,38(3):358-361.C: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原文献主要责任者(可选).原文献题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钟文发.非线性规划在可燃毒物配置中的应用.赵炜.运筹学的理论与应用——中国运筹学会第五届大会论文集.西安:xxx大学出版社,1996.468.D:报纸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新思路.人民日报,1998-12-25(10).E:电子文献[文献类型/载体类型标识]:[J/OL]网上期刊、[EB/OL]网上电子公告、[M/CD]光盘图书、[DB/OL]网上数据库、[DB/MT]磁带数据库[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版或获得地址,发表更新日期/引用日期[12]王明亮.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EB/OL].万锦.xxx大学学报文摘(1983-1993).英文版[DB/CD].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篇章2:论文正文和文后参考文献的标注怎么写文档【按住Ctrl 键点此返回目录】1、参考文献标注位置一般而言,从内容安排上看,一篇学术论文通常包括题名、作者及单位、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等部分,按规范要求,正文中可标注参考文献,注码直接标引在所引内容后。
下面以具体实例进行分析:(1)正文指明原始文献作者姓名时,序号标注于作者姓名之后的右上角。
示例如下:例1 Ghosh和Mitra[2,3]认为,极端黑洞的熵依赖于……(2)正文未指明作者姓名或非原始文献作者时,序号标注于相关引用部分的右上角,标注应尽可能靠近有关引文。
这种标注可以标注在句中,也可以标注在句末;可以标注单篇文献;也可以标注多篇文献。
如一篇文献在论文中多处引用时,以第一次出现的序号为准;在同一处同时引用多篇文献时,文献序号应放在一个方括号内,其序号按增序排列。
文献序号不连续时,用逗号分隔;连续时,文献序号不必一一列出,只标注起止序号,用连接线“—”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