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传出神经系统药理优秀课件

传出神经系统药理优秀课件

(1)胞裂外排(exocytosis) (2)量子化释放(quantal release) 。 (3)其他机制 A.溢流 其浓度低于阈值
B.药物置换 足以产生效应
5.传出神经递质作用的灭活
(1)Ach 的灭活
主要被乙酰胆碱酯酶
(acetylcholinesterase,AchE)所水解。
AchE 存在于突触前膜、突触间隙中,AchE
胆碱酯酶(cholinesterase)
是一种糖蛋白,以同工酶形式存在于体内
乙酰胆碱酯酶 假性胆碱酯酶
部位 神经末梢、终板 胶质细胞、肝肾
1.眼:缩瞳:虹膜上两种平滑肌 M
缩瞳
α
扩瞳
降低眼压:
调节痉挛(+)环状肌M-R,睫状悬韧带松弛, 适合看近物。
2.腺体:分泌增加,以汗腺、唾液腺作用最明显。 (二)临床应用 1.眼科 青光眼 闭角型效果好
虹膜炎 2.口腔干燥 (三)不良反应 较少。过量可出现类似毒蕈碱中
毒。
三、N受体激动药
传出神经系统药理优秀 课件
定义:作用于传出神经系统的药物。
从作用表现看 拟似传出神经系统功能 拮抗传出神经系统功能
从作用部位看 植物(自主)神经 交感神经 副交感神经
运动神经
突触
一.传出神经系统的解剖分类
自主神经系统 交感神经 副交感神经
支配心、平、眼、腺
运动神经系统
支配骨骼肌
作用于传出神经系统药物的基本作用点在于传出 神经系统的递质(transmitter)和受体 (receptor)。
二.传出神经系统的递质和受体
(一)递质 1.递质学说 神经与神经、神经与肌肉间冲动的传递是化学
传递?还是电传递? 1878年Langlery提出兴奋的传导可能通过分泌兴奋性物质,
但缺乏实验依据。 1921年Loewi通过著名的双蛙心实验阐明迷走神经兴奋时必
定释放了一种物质,这种物质使另一蛙心也受到抑制。 1926年被证实为Ach。 1946年von Euler证实交感神经末梢释放的是去甲肾上腺素。
β受体 β1 β2 β3
心脏 血管、支气管 脂肪细胞
(三)递质释放的受体调节
传出神经突触前膜上的受体可以调节递质的释放。 突触前膜上的α2、M1、DA等受体对递质释放起负
反馈作用;β2起正反馈作用。 调节方式: 1.自身调节: 2.相互调节:
三.传出神经系统的生理功能
机体的多数器官都接受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双重 支配,而这两类神经兴奋时所产生的作用往往 又是相互拮抗的,当两类神经同时兴奋时,则 占优势的神经效应会显现出来。
Ach106/min。
Ach
AchE
胆碱 +乙酸
(2)NA的灭活
A.摄取-1(uptake-1,贮存型摄取)突触前膜 的重摄取占释放量的75~95%,
B.摄取-2(uptake-2,代谢型摄取) 非神经组 织如心肌、平滑肌等的重摄取,被胞内的 COMT、MAO所破坏。
(二)受体
1.受体的命名 根据与之特异性结合的递质而命名。
传出神经按递质分:
胆碱能神经 交感、副交感神经的节前纤维
副交感神经的节后纤维 极少数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掌汗腺) 运动神经
肾上腺素能神经 大多数交感神经
2.传出神经突触的超微结构
突触前膜 突触间隙(synapse) 突触后膜
3.传出神经递质的合成与贮存
(1)去甲肾上腺素(noradrenaline,NA)生物合成和贮 存
质分泌肾上腺素。
表现:胃肠道平滑肌(+),膀胱逼尿肌(+) 心血管(+) BP 骨骼肌(+)
3.中枢作用 不易通过BBB,静脉注射无中枢作用,但椎动
脉注射Ach,脑电图可见兴奋波。
二、 M受体激动药
毛果芸香碱(pilocarpine)
水溶液稳定,属叔胺,脂溶性大。
(一)药理作用: 能选择性激动M受体,产生M样 作用,对眼、腺体作用最明显。
能与Ach 结合的受体称胆碱受体; 能与NA结合的受体称肾上腺素受体。
胆碱受体
毒蕈碱型(M) M1 神经节、CNS、胃壁细胞
M2 心脏、CNS、突触前膜 M3 外腺、平滑肌、内皮、
M4 外腺、平滑肌、CNS
烟碱型(N)
M5 NN(1) NM(2)
CNS 神经节 骨骼肌
肾上腺素受体 α受体
α1(A、B、D) α2(A、B、C)
烟碱(nicotine) 兴奋神经节和神经肌肉接头的N受体,产生 广泛、复杂的效应。无临床价值。
第二节抗胆碱酯酶药和胆碱酯酶复活药
一 抗胆碱酯酶
抗胆碱酯酶药与Ach相似,与AchE 结合,且较牢固, 水解较慢,抑制了AchE ,使胆碱神经末梢释放的 Ach堆积,表现拟胆碱的作用。
根据对胆碱酯酶抑制的程度可分: 易逆性抗胆碱酯酶药:新斯的明 难逆性抗胆碱酯酶药:有机磷酸酯类
合成:
酪氨酸羟化酶
多巴脱羧酶
多巴胺β羟化酶
酪氨酸Leabharlann L-多巴多巴胺NA
贮存场所:囊泡
囊泡沿着神经微管以快轴浆转运机制向末梢转运。
(2)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Ach)生物合成和贮存 合成:原料 乙酰CoA、胆碱
胆碱乙酰化酶
乙酰CoA +胆碱
Ach + CoA
线粒体
囊泡
4.传出神经递质的释放
一.作用
1. M样作用 心:(+)M-R Hr 传导 肌力
血管(+)内皮M-R EDRF BP
整体 BP
交感(+)
平滑肌 (+)支气管 (+)胃肠道
眼: (+)瞳孔括约肌 (+)睫状肌
腺体:分泌增加
支气管痉挛 胃肠蠕动 瞳孔缩小 睫状肌收缩
2. N样作用 剂量较大 全部交感、副交感、运动神经兴奋,肾上腺皮
占优势:心血管系统 交感神经
胃肠道等
副交感神经
四.传出神经系统药物的基本作用及分类
1.基本作用: 直接作用 胆碱受体 激动药 拮抗药 肾上腺素受体 激动药 拮抗药 间接作用 影响递质释放 影响递质的转运和贮存 影响递质的灭活
2.药物的分类: 按作用性质(激动或拮抗受体)及对不同受体的
选择性而分类。
第六章 拟副交感神经药
第一节 胆碱受体激动药
胆碱受体激动药:与胆碱受体结合,激动受体,产生与 Ach相似的作用。按对胆碱受体亚型的选择性,可分 M、N激动药 M激动药 N激动药
一 、M、N激动药
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 Ach)
是胆碱能神经递质,化学性质不稳定,遇水易分解, 属季胺,脂溶性低,在体内可被AchE迅速水解, 故除作为药理学工具药外,无临床意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