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卷 第3期 2009年6月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Jour nal of Sa fety Science and Techno l o gyV o.l5No.3Jun.2009文章编号:1673-193X(2009)-03-0030-06重庆天原化工总厂 4.16 事故人员疏散调查研究*邓云峰,姜传胜(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029)摘 要:本文选择2004年4月16日重庆天原化工总厂发生的氯气泄漏爆炸事故,运用问卷和访谈对当时的人员疏散情况进行了现场调查,运用SPSS软件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发现疏散人员事先的中毒或疏散经历有助于缩短疏散准备时间,而心理顾虑对疏散准备有不利影响。
基于调查分析结果,提出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通知主体与通知方式,合理利用疏散人员的从众心理,开展疏散演习和宣传教育活动,消除疏散人员的心理顾虑等措施提高疏散行动效率;并认为此次事故中的部分人员不疏散、不选择政府设立的避难所作为疏散目的地、疏散时喜好选择最熟悉的路径、疏散中途返家以及疏散过程中以步行方式撤离为主等现象值得今后开展区域疏散分析时注意。
关键词:区域疏散;危险化学品;泄漏;现场调查;问卷中图分类号:X928 文献标识码:ASurvey on t he public evacuation behavior in 4 16 accident atTianyuan che m ical factory of ChongqingDENG Yun-feng,JIANG Chuan-sheng(Ch i na A cade m ay o f Safe t y Sc i ence and T echnology,Beijing100029,Ch i na)Abst ract:The pub lic evacuati o n behav ior during the chlorine re lease and explosion acc i d ent at T ianyuan c he m ica l facto r y of Chongqi n g in April162004w as surveyed i n this paper w it h questionnaire and i n ter v ie w.SPSS11.0w as app li e d to analyze the data fro m the questionnaires.Itw as found tha,t the for m er si m ilar experience tends to acce-l erate the evacuati o n preparation,w hile the i n ter nal apprehensions tend to decelerate such preparati o n before actua l evacuati o n actions.Based on the surveyed results,the practica lw ays to pro mo te evacuation effic iency see m to be, to issue the evac uation notice by a proper agen t in proper w ays,to m ake proper use o f the herd i n g pheno m enon,to carry ou t evacuation drills and educati o n activities,to reassure the evacuees and so on.So m e o t h er issues,for ex-a mp le,the resi d ents not evacuated desp ite of t h e w ar n i n gs,the evacuees l o ok i n g for refuges other than the offic i a l shelters,t h e preference to the m ost fa m iliar roads,re-entry behav i o r and t h e pedestrian prevalence in evacuation traffic,are necessar y to be taken i n to account dur i n g later analysis of regional evacuati o n.K ey w ords:reg ional evacuati o n;hazar dous che m ica ls;accidental re lease;field survey;questi o nna ire收稿日期:2009-03-30作者简介:邓云峰,博士。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70833006);国家 十一五 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编号:2007BAK22B05和2008BAB37B05)资助1 前言毒气泄漏事故发生时,有多种公众防护措施可供选择,如疏散、临时避难或佩戴呼吸防护器具等[1~2],其中疏散措施需要撤离一定范围内人员,有学者称之为区域疏散[3],区别于建筑物疏散[4],并建立了相应的分析方法[3~5]。
区域疏散措施是否可行的一般准则是必需疏散时间一定要小于可用疏散时间,可用疏散时间是指从发现泄漏征兆或事故发生到有毒气体扩散并对人员安全健康构成危害的时间,必需疏散时间指疏散区域内人员撤离到安全地点所需的时间,包括观测预警时间、疏散决策时间、疏散通知时间、疏散准备(响应)时间和疏散运动时间构成,一般与事故类别、性质、决策者行为和疏散人员的行为与心理等因素有关[6~7]。
2004年4月16日17时57分,重庆天原化工总厂发生液氯储罐爆炸事故,当地政府疏散了周边15万余名群众[8]。
本文选择此次事故开展疏散情况调查,旨在了解疏散过程中大规模人群及个体的疏散行为与心理特征,为类似区域疏散分析和组织提供参考。
在现场调查过程中,笔者借助自编的问卷,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401名该事故中应当疏散的群众进行了调查,借助SPSS11 0对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9]。
2 应急疏散决策过程相关资料表明[10]:2004年4月15日19时,该次事故出现早期征兆,氯气泵压力偏高,液氯贮罐液面管化霜;16日2时30分,工厂将事故情况报告上级单位重庆市化医集团公司;7时6分,重庆市消防总队119火警调度指挥中心接到工厂报警,7时25分,先期到达现场的消防救援队伍开始在距事故点150m半径范围设置警戒区域,疏散警戒区域内的无关人员;11时,现场指挥部考虑到约有13t的液氯可能爆炸和泄漏,决定对事故核心区以外1km范围内的群众实施紧急疏散;17时57分,液氯输转过程中储罐发生爆炸,造成9人死亡,3人受伤;18日17时35分,残余液氯汽化器和储罐成功销毁;18日17时57分,现场指挥部发布险情解除命令,当地政府随即开始组织群众返家。
事故中应急疏散决策主要包括两次,第一次是消防救援队伍设立150m警戒区域;第二次是现场指挥部决定疏散事故核心区外1k m范围内群众。
调查表明,早晨8点左右就有群众接到疏散通知,开始发布疏散通知时间早于液氯储罐爆炸时间10小时左右,该次疏散总体上属于预防性疏散。
3 疏散通知与响应情况3 1 疏散通知方式如表1所示,有359名人员说明了第一次接到疏散通知来源。
居委会、民警或消防队员、广播或电视是通知当地群众疏散的主要渠道,分别有204、50和41人,占56 8%、13 9%和11 4%。
整个通知过程中,多种通知方式混用,包括沿途挨家挨户喊话、电话、警笛、广播和电视媒体等。
表1 应急疏散通知渠道接到第一次通知的渠道人数%居委会通知20456 8民警或消防队员通知5013 9广播或电视通知4111 4单位同事通知185 0亲朋、街坊、物业与路人通知308 4其他164 5合计3591003 2 疏散通知效率如表2所示,上述通知渠道和方式,不能确保群众认为自己得到了明确的疏散通知。
390例有效数据中认为接到明确疏散通知且给出接到通知时间的有353人,占90 5%,认为自己并未得到明确疏散通知的有37人,占9 5%。
从表2中还可以看出,疏散通知持续时间超过6小时,在人口较为密集的城市地区,疏散半径1km,85%以上群众疏散运动时间不超过1小时相比(见表14),有33 1%的调查人群6小时后得到通知,说明此次疏散通知效率有待提高。
表2 应急疏散通知的效率是否接到明确疏散通知接到疏散通知的时间人数%是8时前235 98~10时7519 210~12时7519 212~14时5113 114时后12933 1否-379 5合计390100 03 3 群众对疏散通知的总体响应如表3所示,自认为接到明确疏散通知的人中最终没有撤离的占2%,自认为没有得到明确疏散通知的人撤离的占到97 6%,周边群众最终约有2%左右的人没有撤离。
表3 群众疏散撤离的比例最终是否撤离是否接到明确疏散通知是否人数%人数%是35098 04197 6否72 012 4合计357100 042100 03 4 群众确认疏散行动的影响因素如表4所示,自认为得到明确疏散通知且最终撤离的人中,选择 居委会、民警或消防队员通知或做工作 是使其判断出确实需要疏散的人达82%,其他四项因素的比例均不超过6%。
自认为未得到明确疏散通知但又撤离的人中,虽然选择 居委会、民警或消防队员通知或做工作 是使其判断出确实需要疏散的人达到42 5%,但选择 看到附近许多人正在疏散 的人员比例达到40 0%,与自认为得到明确疏散通知的人相比,选择前者的比例下降39 5%,选择后者的比例上升34 2%,差异十分明显,从众心理是其中的主要原因。
表4 群众确认疏散必要性的关键影响因素哪个选项使您判断确实要疏散是否接到明确疏散通知是否人数%人数%居委会、民警或消防员通知或做工作28382 01742 5看到附近许多人正在疏散205 81640 0听到爆炸声、闻到异味或看到氯气185 237 5接到亲友通知164 637 5媒体报道或通知82 312 5合计345100 040100 0 4 疏散准备行为与心理情况4 1 疏散准备行为如表5所示,自认为接到明确疏散通知的人中,72 5%的人接到通知后的第一反应是马上进行疏散准备,17 6%的人会继续正在做的事,另有6 5%的人会亲自去确认疏散通知的真实性和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