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铝箔退火工艺操作规程
1 适用范围、定义及工艺参数
1.1 本规程适用于轧制箔材的分卷、分切、剪切成品、轧制卷材成品的退火。
1.2 定义
为满足成品交货的机械性能和获得无油斑表面的铝箔材而进行的热处理工序。
1.3 退火炉的主要技术参数见表22。
表22
1.4 炉子的性能见表23。
表23
2 烘炉制度
新炉使用前及旧炉子大修后,各系统工作正常情况下,必须进行烘炉,烘炉制度见表24。
表24
3 操作前准备
3.1 接料时按生产卡片核对退火箔卷的合金牌号、状态、批号、规格及数量,•并检查有无碰伤、划伤、串层,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3.2 装炉前应按顺序记录好各卷的批号、合金、规格及重量,避免出炉时混料。
3.3 同炉退火的铝箔按要求放在料架或料筐上。
3.4 工件测温采用外径230mm左右,宽度300mm左右的铝卷模拟块。
工件热电偶插在该卷端部距外圆10-20mm处,深度要求20-30mm。
装炉前要采用凉透的模拟块并检查热电偶是否插紧,以及有无破损情况,确认完好时方可装炉。
要求每炉必须安放四根工件热电偶,两根备用。
3.5 开动前应仔细检查加热系统、冷却系统、保护气体发生系统以及仪表等是否正常和安全,确认正常后方可随炉升温。
3.6 每次装炉前,应将炉内以及风机口所剩铝屑及脏物清除干净,否则不能装炉。
4 炉子操作
4.1 各批料的退火均为装炉后随炉升温。
4.2 成品退火加热时炉子发生故障或因停电等原因,炉料在炉子停留时间不超过1小时可以补充加热时间,如果超过1小时则应重新退火。
4.3 装炉后炉门放下时,开启上下开启装置,放下后应开动炉门压紧装置。
4.4 调整炉子定温,当温度快达到要求时,应改定温,调到要求温度下恒温,且在此温度下进行保温,并应每小时检查一次各仪表控制情况,做好记录以免仪表失灵而跑温或引起损坏,如有异常,及时找有关人员解决。
4.5 当保温达到要求时间后,开动冷却装置,使其按工艺降到要求出炉的温度后方可出炉。
4.6 出炉时应停电,启动炉门,装卸料车速度应平稳、缓慢,以防炉料因冲击而损伤。
•(注:新线炉门启动时严禁天车行驶,炉门必须降至天车能顺利通过的位置,天车方可行驶)
4.7 出炉后将生产卡片及已备好的标签一同送至下工序。
4.8 料车执行装出炉及倒料任务时,无论自动、手动,操作人员均须注意车上料筐位置是否正确,与内料架、外料架是否相碰,料车用大车时,油泵必须回位。
4.9 手动操作操作必须确认大车对轨正确(料车操作台上两个信号灯都亮时)后才能启动小车。
大车未完成对轨之前,严禁启动小车,以免出现事故。
4.10 每隔三个月检查一次料车行程开关是否失灵。
4.11 严禁蹬踏大车行程开关盒,以免损坏对轨装置。
4.12 每年至少一次进行炉温均匀性测试,日常工作中如发现异常,应及时进行测试。
5 成品退火制度
铝箔成品退火制度见表13,说明如下:
5.1 各不同合金规程铝箔退火所采用的工件测温模拟块均相同,见前“操作前准备”。
5.2 装炉量:1-6#不大于10吨,8#、9#不大于18吨,7#、10-16#不大于20吨。
5.3 表25中所没有的合金及规格的成品退火制度由分厂技术员临时给定。
续表25(完)
二、板材退火工艺操作规程1.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铝及铝合金板带材的退火2.退火炉的主要工艺参数
2.1 1#、2#炉主要工艺参数
2.1.1 最大装炉量13970Kg。
2.1.2 最高加热温度535℃。
2.1.3 炉子加热功率360Kw。
2.2 3#、4#炉主要工艺参数。
2.2.1 最大装炉量20000Kg。
2.2.2 最高加热温度535℃。
2.2.3 炉子加热功率720KW。
3.烘炉制度
在大修后生产前必须进行烘炉,制度见表10
4.装炉前的准备
••• 4.1装炉前应将炉膛内、铝卷、料架上的铝屑、脏物清除干净。
4.2装炉前,应检查电气设备、仪表、风源、水源等,确认正常
后方可装炉。
4.3装炉前,操作工应核对工艺卡片与退火料上的批号、卷号、
规格、合金状态是否相符,相符后方可装炉。
5.装、出炉时注意事项
5.1装炉时应作到带卷上下、左右、前后基本对称,卷与卷间隙基本一致。
5.2装出炉放料时,要保证料架与铝卷所接触的面光滑,不得有
尖硬的突出物。
5.3不允许有严重的油污及潮湿物装入炉内,装炉和出炉时不宜
长时间打开炉门。
5.4在装出炉吊运中应注意避免压伤、勒伤、擦伤、碰伤等。
6.正常工作时的注意事项
6.1注意循环风机的开启顺序。
••• 6.2装炉后在记录本上记上日期、批号、卷号、垛号、合金状态、装炉量、产品规格、装炉时间、定温温度及时间、出炉时间、
故障及处理方法,值班人员应签字。
6.3每半小时应记录一次温度(金属温度、炉气温度)。
••• 6.4要经常检查仪表工作是否正常,检查定温是否与工艺要求相符。
热电偶显示情况是否正常,发现异常现象要及时处理,
处理不了时报告有关人员和领导。
6.5当炉气温度达到176℃以下时才可以打开炉门出炉。
7.故障处理
••• 7.1退火过程中,如水、风、电发生故障时,故障在1小时以下
按原制度处理。
超过1小时,通知技术股处理。
7.2保温期间工件超温:
7.2.1 降低空气定温值。
7.2.2 打开辅助冷却,循环风机变为慢速。
8.退火工艺制度
8.1 O状态产品退火工艺(板厚:0.3--2.0mm)见表11
注:同炉的卷重相差较大时,1#~4#应分别按大卷×2、×2 、×3、×4的重量所对应的制度进行退火。
8.2 H24状态产品退火工艺(板厚:0.3~2.0mm)见表12
8.3 H26状态产品退火工艺(板厚:0.3~1.5mm)见表13
表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