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热忱点燃学生的心灯
摘要:热忱常能由一个人传染给另一个人,但是,如果自己本身没有热忱,就不可能引发别人的热忱。
所以,要想做一名有所为的班主任,就必须自己有热忱,并且要把它传染给一个学生,两个学生,三个学生......,每一个学生。
关键词:热忱;交流;合作;心灯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12-310-01
那么,只有热忱就可以做好一名班主任、把班级管理好吗?当然不是,下面我谈一下几年来自己当班主任的一点体会。
首先,学会巧妙地和学生交流。
青少年时期是个体发育、发展的最宝贵、最富特色的时期,然而这个时期又是人生的“危险期”。
随着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的增强,学生迫切希望摆脱成人的监护,他们感到或担忧外界无视自己的独立存在。
同时他们又需要成人的爱与关心。
所以,恰倒好处的爱与关心对于这个时期的中学生在人格、心理等方面的发展十分重要。
一、班主任要学会和学生巧妙地交流,了解学生的内心
案例1:今年八月份,我接手的是高二(2)班,大家都知道接手班不好带,特别是非常乱的二手班更是难带。
其中,我们班有个王同学,该学生平时寡言少语,更不用说课堂上有所为了。
并且该同学的导学案很少交,即使交的话也是信手涂鸦,几个任课老师都
给我反映,我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一天下午,我把他叫到办公室,问他“某某,近段时间生活方面有什么困难吗?”他不在意的回答:“没有啊”。
“那学习方面呢?”他稍加思索后吞吞吐吐地回答“没…没有。
”我又问“有学习目标吗?”“没有”。
我再问“将来想上那所大学?想过吗?”他仍说“没有”。
通过他对这几个问题的回答,我的直觉告诉我,要想和这个孩子交流,让他说出心里话,不容易啊,难道说他有什么难言之处吗?我心想,我要摸清他的底细后再对症下药,所以,就先让他先回教室了。
他走后我从他的前任班主任那里得知,这个学生的父母不久前离异,这给孩子打击不小,在高一上学期,这个孩子还是个活波开朗、信心十足、上进心很强的学生,后来就变成这个样子了。
听到这些话后,我心里一震,心想要做好王同学的工作要下番功夫了。
第二天,我又把他叫到办公室,和他谈起了他喜爱的篮球,我曾注意到这个孩子很喜欢篮球,并且有很多篮球方面的杂志。
首先我夸他篮球打得不错,他很谦虚地说,一般一般,但是我注意到,他心里还是美滋滋的,紧接着就和他聊起了nba,并且谈了很多球星,从科比到姚明;从奥尼尔到加内特,从邓肯到拉希德,他对篮球的热爱,使得这位平时少言的孩子,变得滔滔不绝了。
正说得起劲,我话锋一转,问他,“你将来想干什么呢?”他毫不犹豫的说,“我将来也想打篮球。
”我说好啊,你一定能打出个样子来,将来一定能考个好体育大学。
我顺势问他,知道中国最好的体大是那个大学吗?他说知道,“北京体育大学。
”我说“对,天津体大、武汉
体大也不错啊。
”他不住的点头。
我追问,“那你想上这些体大吗?”他说“太想了啊。
”我感到机会来了,抓紧给他讲了很多道理,为了自己的理想不好好学习,我们的理想只能是幻想,不能变为现实。
无论干什么,没有付出怎么会有回报呢?并且引导他,父母的离异不是你的错,当然有其它的原因,你又何必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呢。
自己一定要振作起来,让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的实力吧!……。
从那以后王同学上课开始认真听讲了,并且开始主动发言了,导学案也按时上交了,成绩当然直线上升。
二、学会和学生密切合作,在合作中体现出平等
在班集体的日常管理中,身先士卒显得非常重要。
案例2:作为一个班主任,班级的日常管理总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
就拿班级的劳动卫生来说,经常会有部分同学出工不出力,干活马马虎虎。
于是我制订班规,试图用“惩罚”的手段来解决这个问题。
开始我觉得问题似乎解决了,可渐渐地情况又不行了,甚至有时还不如从前。
我找来几个学生,询问他们为什么劳动任务总是完成不好。
尽管说法各异,但最关键的一点还是劳动的时候同学们相互依赖,缺少合作。
后来,我与班委商量,终于想出一个办法:把班级的各项劳动任务尽可能公平地分配给每一个人,作为班主任的我也有一份。
劳动任务平均分配,每个人包干负责,谁出了问题找谁,想偷懒的同学再不能偷懒了。
一到劳动的时候,我和班委先干起活来,看到老师也加入到劳动当中,其他同学也跟着干起来,所有的学生都会自觉地完成自己的任务,整个劳动又快又好的完成了。
三、学会教学相长,共同提高
一个班级只有有了明确的奋斗目标,才能不断进取。
案例3:一次举行全年级拔河比赛,由于有一点事情我没有去,而是让体育委员组织同学参加比赛。
赛后,同学们纷纷跑到办公室告诉我:我们班得了第三名。
看着那一张张洒满汗水的笑脸,我心里很开心:这就是我的学生,一群积极向上团结互助的学生。
事后,他们也说了一点他们的遗憾——我没有去给他们加油。
本来我想解释一下,告诉他们我有事才没有能去。
可是我心里确实有点惭愧,一直教育学生要热爱集体,积极为班集体争光。
学生做到了,可是到头来我这个老师又是怎么做的呢?老师是一个不平凡的职业,他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他的学生,要教育好学生,老师自己就必须做好。
但更多的时候,老师应当看到学生的长处,找到自己的不足。
能虚心向学生学习,才能真正教会学生怎样做人。
什么东西比石头还硬,或比水还软?学生再“硬”也能把他感化,学生再“软”,也能把他扶起来,让他好好做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