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设工程质量司法鉴定中的若干问题_邱洪兴

建设工程质量司法鉴定中的若干问题_邱洪兴


Discussions on Judicial Appraisal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Quality
!"# $%&’()*&’+ $#, -. /*&’(0* 1 2"-. .3%(4*5&’6
7+89:;3<:3;54 , ==;5*>54 5&0 ?@*&A%;<@B@&: C@<D&%4%’E ?@>@5;<D F@&:@;G 9H# ; 18I*5&’>3 2%&’&5& 9=@<*54 C@<D&*J3@ F%B=5&E ; 68-5&K*&’ F%&>:;3<:*%& H&’*&@@;*&’ 95A@:E , ==;5*>54 F%B=5&E ) !"#$%&’$ The judicial appraisal o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quality is categorized. Discussion about appraisal standards is made and problems to be concerned in appraisal process are provided in the paper. ()* +,%-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quality, judicial appraisal, technological standard.
( 总 517)
司法鉴定是在诉讼过程中,对于案件中的某些 专业性问题, 按诉讼法的规定, 经当事人申请, 司法机 关决定, 或由司法机关主动决定, 指派、 聘请具有专门 知识的鉴定人, 运用科学技术手段和国家标准, 对专 业性问题做出判断结论的一种核实证据的活动。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法治建设的 不断完善, 人民法院审理案件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涉及的专门性问题 越来越多, 司法鉴定范围日益扩大。人民法院审判 方式和证据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 推动了司法鉴定 制度的改革。随着对证据材料举证、 质证、 认证的 庭审模式日趋规范,当事人可以实施举证鉴定, 也 可以申请专家证人出庭。 举证鉴定的推出和专家证 人的出现, 使我国一直奉行的职权制鉴定制度受到 了冲击, 特别是举证责任的强化, 带来了大量涉及



诉讼的鉴定需求, 面向社会服务的各类中介鉴定机 构应运而生。 举证鉴定虽然可以作为证据材料使用, 但绝不 能等同为司法鉴定。对于诉讼单方委托的举证鉴 定, 其鉴定人的中立性和送检材料的真实性、 全面 性难免受到质疑。 司法鉴定与举证鉴定是决然不同 的两种委托管理模式。 中立性是司法鉴定的本质要 求, 在程序上必须体现司法公正性。人民法院依职 权或应当事人申请决定启动司法鉴定, 指派或委托 鉴定人时必须符合程序规范, 要求双方当事人均无 疑义且无利害关系, 委托鉴定事项及送检材料也是 经过法庭质证审查确定的。 这样首先从形式上保障 了鉴定职责的中立性、 鉴定主体的合法性、 鉴定客 体的真实性。司法鉴定结论还要通过法庭质证审 查, 才能确定其证明力和可采性。
工程质量 2005.No.9
55
研究探索 R esearch & Probe 司法的公正性要求司法鉴定结论的科学性、 客 观性和公正性。 鉴定结论的公正性体现在鉴定的中 立性, 这有赖于鉴定程序的规范化; 鉴定结论的客 观性取决于鉴定人的职业道德; 而鉴定结论的科学 性除了取决于鉴定人的专业知识、实践经验外, 还 与技术标准的选用、 鉴定的方法有关。针对同一个 鉴定客体, 选用的技术标准不同可能会得出完全不 同的鉴定结论。因而如何根据鉴定的类型, 科学地 选用合适的技术标准非常重要。 由于鉴定的目的不 同, 司法鉴定的方法不同于一般的技术鉴定, 有许 多问题值得探讨。 用 法 律 若 干 问 题 的 解 释 ”, 如果购买的商品房因质 量问题严重影响正常居住使用, 法院应支持买房户 解除房屋买卖合同。 所谓质量问题严重影响正常居 住使用, 应该对应鉴定标准中的 “ 安全性显著影响 整 体 承 载 ”这 一 等 级 。 因 此 , 成品质量鉴定包括了 施工质量鉴定和勘察设计质量鉴定。 发生在 ( 4 )环 境 变 化 对 临 近 房 屋 的 损 害 鉴 定 。 住户与施工单位的民事纠纷中。 城市密集区的基坑 开挖、 地铁施工、 地下水抽取、 采矿等引起的地面 沉降都会对临近建筑产生不利影响。 与上面三种情 况不同, 鉴定的焦点并不是房屋的安全现状, 而是 引起的有害变化以及这种变化的程度, 因而需要了 解损害前后的情况, 并加以对比, 这需要做施工前 的证据保全。 当发生重大工程质量事故 ( 5 )工 程 事 故 鉴 定 。 时, 为了认定责任, 需要做事故鉴定。工程事故鉴 定并不单纯是技术鉴定, 还涉及管理、 政策法规等 其它方面。依据事故的性质,除了追究民事责任 外, 可能还涉及到刑事责任, 是最为复杂的。

技术标准的选用 目前我国有关建设工程质量的技术标准大致
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设计规范, 可以用来衡量 设计质量; 第二类是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可以用来 衡量施工质量; 第三类是可靠性鉴定标准, 如 《 民 用 建 筑 可 靠 性 鉴 定 标 准 》、 《 工业建筑可靠性鉴定 标 准 》、 《 危 险 房 屋 鉴 定 标 准 》等 , 可以用来评价结 构的安全现状。 对于单纯的施 ( 1 )施 工 质 量 鉴 定 的 适 用 标 准 。 工 质 量 鉴 定 应 该 依 据 国 家 现 行 规 范《 建 筑 工 程 施 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及相应的各专业工程施工 质量验收规范。根据完成的施工内容, 分别对分项 工程、 分部工程或单位工程进行鉴定, 鉴定的结论 为是否合格。 ( 2 )勘 察 设 计 质 量 鉴 定 的 适 用 标 准 。 勘 察 设 计 质量的鉴定依据是国家现行各类设计规范和勘察规 范。 同施工质量的鉴定不同, 勘察设计质量的鉴定结 果无法得出一个总体结论,只能对不符合规范要求 的内容逐条列出, 可以分强制性条文和一般性条文。 房屋的成品质 ( 3 )成 品 质 量 鉴 定 的 适 用 标 准 。 量鉴定适用标准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成品质量 涉及到勘察质量、设计质量和施工质量,粗看起

建设工程质量司法鉴定的类型 在涉及建设工程质量的有关民事诉讼中, 依据
鉴定的目的, 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般发生在建设单位或开 ( 1 )施 工 质 量 鉴 定 。 发商与施工单位之间的民事纠纷中。 发现或怀疑施 工质量存在问题, 通常有三种情况: 一是施工过程 中或竣工验收时由监理或建设单位技术负责人发 现, 如混凝土试块强度没有达到设计要求、 外观质 量出现异常等; 二是施工单位起诉建设单位拖欠工 程款, 建设单位反诉施工单位, 怀疑施工质量存在 问题; 三是房屋购买者发现有施工质量问题。从司 法实践来看, 第二、 第三种情况居多, 这从一个侧 面反映了目前我国工程质量的监督体制尚不完善, 开发商并没有像关心销售那样来关心工程质量。 如 果没有工程款等其它经济纠纷牵涉在内, 第一种情 况一般以协商为主, 只有极少数进入司法程序。 设计质量鉴定。发生在业主或建设单 ( 2 )勘察、 位与勘察设计单位之间的民事纠纷中。勘察设计质 量问题一般较难直接发现, 通常都是由其它问题, 如 成品质量、 工程事故牵涉出来。目前推行的施工图审 查制度属于事前检查, 不属于设计质量鉴定的范畴。 一般发生在开发商与商品 ( 3 )成 品 质 量 鉴 定 。 房购买者之间的民事纠纷中。 随着住房商品化的推 进和法制的逐步健全,居民的维权意识越来越强 烈, 加上开发商对房屋的质量淡漠, 这类案件呈上 升趋势。 尽管住户发现房屋质量问题大多是从施工 质量, 特别是外观质量开始的, 如屋面漏水、 粉刷 层脱落等, 但房屋质量不仅与施工质量有关, 还涉 及 勘 察 设 计 质 量 。 根 据 最 高 人 民 法 院 2003 年 5 月 “ 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 6 日公布的
工 程 质 量 2005.No.9
56 (
总 518 )
工程质量
来, 似乎可以分别对照国家的相应规范来评价其符 合的程度。其实不然, 从司法实践来看, 无论是当 事人还是法官, 都希望对成品质量做出一个总体评 价 , 特 别 要 断 定 是 否 达 到“ 严 重 影 响 正 常 居 住 使 用 ”这 样 的 程 度 。而 目 前 的 设 计 类 规 范 不 具 备 做 出 整体评价的功能, 只有鉴定标准才具备对房屋的整 体安全状况做出评价的功能,用鉴定等级来反映。 问题是,这些鉴定标准的适用对象是既有房屋, 其 中 《 民 用 建 筑 可 靠 性 鉴 定 标 准 》明 确 规 定 要 建 成 两 年以上。强调既有房屋, 是因为鉴定标准的评价体 系中,非常注重使用条件下的现场实测、调查结 果。如果尚未使用, 这些数据就无从得到。 以笔者的观点, 相对而言, 成品质量的鉴定以 鉴定标准的评价体系作为主要依据较为合适, 理由 逐层逐步进行综 有三: !通 过 分 层 分 项 进 行 检 查 , 合, 可以得出房屋的总体鉴定结论, 符合鉴定的目 考虑比较全面, 既包 标; "它 是 对 房 屋 现 状 的 评 定 , 括了施工的因素,也包括设计的因素和使用的因 素; 可以避免不同类型规范 # 它是 一 个 完 整 体 系 , 混用带来的匹配问题。 ( 4) 环境变化对临 近 房 屋 损 害 鉴 定 的 适 用 标 准。施工现场周围的临近房屋一般既有用房屋, 因 而完全适合鉴定标准的应用范围。 需要分别对施工 前后被影响房屋的安全现状做出评级, 然后比较鉴 定等级的下降, 确定造成的损害程度。 工程事故的鉴 ( 5 )工 程 事 故 鉴 定 的 适 用 标 准 。 定主要是为了分清责任,宜分别对照勘测设计规 范、 施工验收规范以及其它有关管理规定, 找出各 自的失误。 压承载力计算, 旧规范不考虑构造柱作用, 一些小 墙段的抗压承载力常常不能满足要求; 而新规范按 组合砖墙考虑就可能满足承载力要求。 进行可靠性鉴定时, 采用的相关技术标准是现 行规范, 即鉴定时国家执行的规范, 这主要是从保 证下一个目标使用期安全使用的角度出发的。 而作 为司法鉴定, 应该采用当时执行的规范。 当被鉴定项目刚好处于新、旧规范过渡时期, 而双方的合同文件对依据的规范版本未作明确规 定时, 根据 “ 从 轻 原 则 ”, 应该采用新旧规范中较 为低的标准。 施工质量的司法鉴定与施工质 ( 2 )事 后 鉴 定 。 量验收存在明显不同。施工质量验收属于过程检 验, 最后对单位工程或分部工程质量的评定结论主 要是建立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随时进行的检验批和 分项工程的验收基础上的; 而司法鉴定属于现状检 验,不像监理工程师,鉴定人员没有参与施工过 程, 无法直接对检验批和分项工程做出评价。 受检测手段的限制,相当多的检验项目尚无法 事后采用检测方法进行复查。因而施工验收资料是 重要的鉴定依据。问题是发生施工质量纠纷的工程 项目, 其施工质量验收常常是合格的, 甚至是优良工 程, 如何判断验收资料的真实性则成为鉴定的关键。 相对而言, 鉴定合格比鉴定不合格更困难。因 为后者只需找到一项不合格的指标就行了; 而前者 则需要验证所有指标合格。从工程实践来看, 如果 所有验收资料都无法采信, 要鉴定一项工程完全合 格几乎是不可能的。 鉴定人员在接受委托时最好让 原、 被告双方对竣工资料中没有疑义的部分加以确 认, 将施工质量的疑义范围尽可能缩小, 并双方约 定检测的方法。 一般的可靠性鉴定尽管也做原 ( 3 )责 任 分 析 。 因分析, 但更注重其安全现状的评定以及如何采取 措施; 而司法鉴定侧重原因分析和责任认定。 当某一损伤现象由多种原因引起时, 要分清各 自的责任是相当困难的, 因为各因素相互作用的机 理尚不清楚, 缺乏相关的技术标准。简单的处理方 法是采用排除法, 设计、 施工某一方面并不违反规 范, 则排除这方面的原因。 采用这种方法可能会出现找不到责任人的情 况, 使得房屋的业主无法接受鉴定结 ( 下 转 61 页 )
相关主题